融合理念下职业院校志愿者文化建设的思与行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nv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要站在文化的高度开展志愿活动,要在融合理念观照下建设志愿者文化,让师生在寻求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中提高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志愿者文化应以深厚的教育思想与理论为基,成长于特定的情境中,有职教特点。开展志愿者文化建设要遵循基本原则,掌握基本策略,找到基本路径,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志愿者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融合理念 职业院校 志愿者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9-0102-05
  职业院校开展志愿者活动,于社会而言,在传递爱心、播撒文明、汇聚正能量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于个人而言,对帮助师生学会共融共处、丰富生活体验、获得实践认知、强化道德自觉大有裨益。当下,许多职业院校结合校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正是看到了志愿服务在育德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但从实践过程及效果来看,不少职业院校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还存在“一阵风”“走形式”,以及内容单一、缺乏体验等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出以下方面:志愿活动环节“松”,松散化开展志愿者活动,工作缺少整体谋划,任务设计缺乏系统性,活动过程协同性不足;志愿活动内容“薄”,活动载体少,缺少德育资源整合意识,碎片化开展志愿者活动且持续性不足,活动影响力衰减迅速;志愿活动效果“空”,目标设计模糊,志愿者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清,活动体验性不足,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松、薄、空”状况的存在,不利于志愿服务育德平台建设,不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强和乐群意识,不利于使学生心底生成的道德与良知转化为促进健康成长的巨大精神力量。
  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寻求路径,通过建设校园志愿者文化,让师生在寻求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中提高对志愿服務的认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发挥出文化滋养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作用。
  一、职业院校要形成什么样的志愿者文化
  从文化的定位来看,学校逐步形成的志愿者文化应属于一种校园子文化。它是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参与者自觉投身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融合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等文化要素而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志愿者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博施济众的奉献、利他精神,实现的载体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校园志愿者组织,实现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参与者共同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志愿行为、专题课程教育和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影响的人群主体是学校师生。
  1.职业院校志愿者文化应根植于深厚的教育思想之中。古今中外许多经典的教育思想与理论为职业院校开展志愿者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体现出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陶行知先生主张的在“教学做合一”原则下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的创造教育和“行动的教育”;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榜样示范、学会自我调节中的作用;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代表托马斯·里克纳倡导的品格的最高形式包括真心向善,人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这一道德的能力,并不仅限于圣人,它也是普通人甚至孩子的道德潜力的一部分;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杰出代表内尔·诺丁斯提出的关怀伦理是一种强调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相互作用的伦理关系,而不是一种将关怀仅仅视为个人品质的美德伦理,她主张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理念必须主导学校课程。全面学习、理解、消化、吸收这些教育思想与理论所蕴含的精髓,有助于在校园志愿者文化建设过程中沿波讨源,丰富志愿者文化的内涵,凸显文化的张力。
  2.职业院校的志愿者文化应成长于特定情境之中。志愿者文化情境可以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志愿者文化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毕生追求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为学生创设教育、教学情境,力图让学生在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感受真善美,让学生获得真正发展,这成为其重要的育人思想。赫尔巴特也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为青年人培植起一种广阔的、各部分紧密联系的“思想范围”,以此克服不利环境的影响,吸收环境的有利因素并帮助其自身完善,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巨大作用。职业院校在建设志愿者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受此启发,将志愿者文化活动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培育,散发文化的巨大感召力。职业院校可以在志愿者文化建设中创设各类情境,包括自然情境、校园内外志愿活动情境、志愿活动需具备的人际情境等。
  3.职业院校的志愿者文化应具有鲜明的职教个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在建设志愿者文化的过程中,要从这一人才培养要求出发,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校学生的实际开展,让志愿者文化烙上鲜明的职教印记。由此思之,职业院校的志愿者文化建设应注重与日常的生产劳动相结合,与服务于生活的技术技能实践相结合,与培育专注的工匠精神相结合,与提升高尚的职业道德感相结合。
  二、以融合思维建设职业院校志愿者文化
  职业院校开展志愿者文化建设要做到“道”与“术”的结合,“道”是理念,要能高屋建瓴,做到“一览众山小”;“术”是具体措施,要能“尽精微”,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当下,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融合、开放、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新的关键词。就志愿者文化的“道”而言,当树立融合理念,以文化为媒,帮助职业院校培育“完整的人”;就志愿者文化的“术”而言,应在“道”的引领下,综合施策,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
  1.确立志愿者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原则不定可能让志愿者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明,遑论达成志愿者文化建设的目标了。以笔者之见,职业院校在建设志愿者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强化志愿活动的开放性。做到组织建设开放,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活动空间开放,将校园志愿行为和社会慈善事业有效对接,形成德育合力;活动资源开放,坚持与社会各界在志愿活动内容、课程、基地等方面资源共享。二是注重志愿活动的体验性。注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活动—体验—反思—提高等环节,让学生领悟志愿者活动的价值,产生对志愿者文化的认同感。三是体现志愿活动的教育性。以鲜明的利他取向、普遍的价值认同、突出的示范功能、广泛的社交互动以及互惠的行为效果获得学生情感认同和行为支持,培养学生的爱心,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四是突出志愿活动的规范性。做到活动内容与环节设计规范、活动流程组织规范、活动安全预防规范、活动效果总结与反思规范等。   2.确立志愿者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职业院校在推进志愿者文化建设时应以融合思维进行总体谋划,从文化高度解决志愿活动内容单薄、内在价值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可以从“四个融合”着手。一是提供志愿服务与发挥专业技能特长相融合。理查德·桑内特指出,掌握技能的人会更完整地去感受和更深入地去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技能带来的情感回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们能够在可感知的现实中找到归宿,能够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将志愿服务与发挥志愿者的专业技能特长相融合,不仅使技能有了服务他人的用武之地,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现实价值,也有利于帮助志愿者本人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升华情感,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体会获得技艺的满足感,更加理性地理解“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相互作用”,增强掌握技术技能的动力。二是开展志愿活动与弘扬地域文化相融合。优秀的地域文化蕴含着教化引导、审美愉悦、经济助推、文化传承等功能,有助于学生崇尚美德,塑造更完善的人格。雅思贝尔斯理想中的教育是希望拥抱“陶冶的世界”,他认为有教养的人会被一定时代的理想所陶冶,在陶冶过程中,人的内在精神被真正唤醒,由有教养的人构成的社会一定会拥有较高的精神层次。从这一立场出发,志愿活动与地域文化相融合,既可以为培养有教养的人提供丰富的陶冶素材,又可以在接地气中帮助学生从精神观念深处塑造个体的人格与心灵。三是培育志愿精神与开展德育特色活动相融合。许多学校在开展志愿活动时只是简单地认为它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方式,没有深刻领会志愿活动与其他德育活动在精神内涵中的一致性,其实这都是致善行为,多数时候都是试图构建一个更美的外在环境,人可以在这个由他参与创造的外在环境中既为自己也为他人获得幸福的体验,将两者融合起来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不能造福他人就不会懂得何为幸福。四是组织志愿活动与开展慈善义工活动相融合。“慈善义工”与“志愿者”都提倡奉献精神,在提供服務的过程中,无偿付出时间、精力和劳力。将两者融合,能实现慈善义工的 “应为”与志愿工作的“愿为”相结合,能实现慈善义工的“责任”与志愿工作的“服务”相结合,能将慈善义工的个体化、人性化服务与志愿工作的大众化、群体化服务相结合,能将慈善义工依托的社会力量与志愿工作依托的组织单位力量相结合,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过程中实现社会角色转换创造良好的环境。
  3.确立志愿者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在志愿者文化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要本着融合理念,打通文化育人的思维逻辑链条和组织链条,确立“形成文化—开展活动—渗透德育”的教育思路。在校园主文化的统合下,形成校园主文化与子文化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让优秀校园文化精髓滋润学生的心田,升华学生的品格,培养“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志愿者文化建设基本路径选择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悟道”。为志愿者文化确立理念系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志愿者文化标识,包括有形标识和无形标识,涵盖志愿者文化建设愿景、志愿者文化建设工作理念、志愿者文化组织理念、志愿活动制度(含组织章程、工作条例、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评估反馈细则等)、志愿活动场所环境设计、志愿组织形象标志等诸多方面。二是“固本”。在文化浸润下强化志愿者组织建设,锤炼一支肯奉献、能吃苦的志愿者队伍。建议成立校级志愿者活动组织,形成由德育校长指导,团委、学生会组织,教职工参与,学生社团自管的组织架构。三是“铸魂”。在志愿者文化的熏陶下明确志愿者工作的宗旨,用志愿活动所蕴含的美德去影响人,实现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追求,致力在志愿者团队全体成员中形成共同的声音。四是“汇力”。在志愿者文化的指引下整合各种志愿者活动资源,建立起种类相对齐全的志愿者活动基地,可以采取学校支持、社会捐助、团队成员募集、志愿者创业团队创收等形式,筹集适量经费用于开展志愿活动,形成整体协同的力量。五是“塑形”。积极发挥志愿者文化课程的作用,学校可根据需要形成志愿者文化微课程体系,涉及文明礼仪、民主法制、心理健康、传统文化、安全自护等,将认识性德育课程与活动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建设的推动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志愿活动品牌,在区域内外形成影响力。
  4.确立志愿者文化建设效果评价体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适时评价志愿者文化建设效果,否则有可能在志愿者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盲人摸象的尴尬局面,难以发挥志愿者文化的激励、规范、指引作用。建立志愿者文化效果评价体系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宏观层面,重点是看志愿者文化的要素是否完整、志愿者文化的影响力是否具备、师生对志愿者文化的认同感达到何种程度,以及在志愿者文化感召下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风貌如何。微观层面,重点落在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学校、第三方、学生志愿者社团确立为联合评价主体,按照评价理念生本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原则,通过对志愿活动调查问卷、第三方评价数据、师生在各项志愿活动中的参与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和统计,准确掌握开展志愿者活动的成效,在评价过程中获得改进志愿者活动的有效信息,确保适时监控活动过程,客观把握活动实效,不断完善学校志愿工作。
  三、职业院校志愿者文化建设的未来走向
  职业院校志愿者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调整与完善的过程,也是职业院校创新德育方式的有效探索,必须深入思考志愿者文化从哪里来,又将走向哪里的问题。1.更加凸显志愿者文化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如果将职业院校开展志愿者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实践的话,其参与者则既包括教育者,也包括受教育者,应充分发挥教育者实施主体与受教育者实现主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削弱教育者规训、控制的欲望,优化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与德育意识,关注受教育者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四要素,帮助受教育者在志愿活动实践中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2.更加注重志愿者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志愿者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应当体现为志愿者群体德性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引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志愿者文化更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情感不能从德育中抽离出来,否则,只剩下枯燥的道德规范知识时,德育就会从根本上丧失魅力。志愿行为一定是真正发于情、成于愿、知行统一的行为。二是终极关怀。志愿者文化建设绝不是单纯引导志愿者善为与不为的问题,应切入人性的本质内涵,使参与者从空洞、抽象的行为规定中抽离出来,领悟到道德的根本。三是生活性。生活德育论者认为,扎根于生活的德育才有意义,受教育者才会产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受此启发,志愿者文化建设也要引导参与者放眼现实生活,用美发现美,用善关爱善,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生活。   3.更加注重志愿者组织建设。一方面,要充分释放志愿者组织自身的活力,保证一定程度的“意思自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公益组织、政府部门协作的立体化志愿组织格局。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顺利组织与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更在于在全社会发挥志愿者组织的影响力,形成榜样效应,让更多的人理解志愿行为,进而使自己成为“重要的人”。
  4.更加注重志愿者文化建设连接点的广度与密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志愿者文化的价值是由其与外界连接点的广度与密度决定的,连接越广、越密,价值也就越大。未来,志愿者文化要注重将经典德育理论进行本土化嫁接,使之活化,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开展相关实践;要注重整合各个层面的德育资源,搭建立体实践平台,形成文化影响的聚合力;要更加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在师生广泛认同与理解的基础上保持持续性,扩大志愿者文化品牌的美誉度;要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推手,提升志愿者文化建设水平,将视线触及“互联网 ”模式,既注重线上教育的轻松与高效,更注重线下学生对文化环境的体验,展现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新局面,拓宽校园德育实施的路径。
  道德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要素。职业院校志愿者文化建设对于职校生个体德性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对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社会进步,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董晓航,邓海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王义高,刘启娴,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美)理查德·桑内特.匠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6]魯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7]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学生成长背景,然后提出了高职学生“两主体、一贯通” 的成长导学策略:队伍配备策略、实施载体运用策略,最后阐述了高职学生成长导学实践的效应。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成长导学 两主体 一贯通  [作者简介]洪霞(1967- ),女,湖北鄂州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昆(1986-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谌慧铭(1973- ),女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扩张,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素质,锻炼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训练大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然后分析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加能力;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最后阐述了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遗传承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
针对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CTCS-3及CTCS-2信息融合技术进行研究,提出CTCS-3和CTCS-2信息融合的4个应用场景,结合CTCS3-300T车载设备给出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并进行总结。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农民工“退保”的现象,它不仅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全力推动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撕开了一个裂口,影响到我国统一社会保障制度制度的形成,而且还将增加全国性社会
多年来,我们在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方面,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根据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摘要]大类招生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是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需要。文章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专业分布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匹配、分流方案不科学、学生管理不流畅、志愿填报不均衡五个主要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分别从专业认知导论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冷门专业发展与学生满意度相平衡、学生心理疏导与三级管理模式相融合方面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学生管理 专业建设  [作
文章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如: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调查与分析影响长株潭"两型社会"地区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1)专业能力类因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低碳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低碳发展道路也成为一种潮流。我国体育经济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出现了体育产业发展缓慢、市场拓展不畅等
BTM单元是列控车载ATP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将地面应答器报文信息接收并解码后提供给ATP系统;目前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BTM单元因动车组电磁环境骚扰问题造成其故障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