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2014年至2018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实体企业经济金融化程度与创新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对创新投入形成挤出效应。
关键词:实体企业金融化;创新投入;企业创新
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并拥有着超高的资产回报率,而实体企业却处于产能过剩,利润率低以及创新驱动力不足的艰难困境。在逐利因素的驱使下,众多行业逐渐呈现出“金融化”的现象,这种避实就虚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于资金有限的企业来说,将资源过多地配置到金融领域,会对企业的创新战略的投入形成挤出效应,同时金融领域的不确定因素也会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未知风险。目前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并且我国正处于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这种转变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因此,探究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投入的关系,提供更多的经验证据,找出我国实体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对于企业创新来说,由于其投资成本高,回报时间长的特点,管理层常常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中。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长久的资金投入,短时间内并不能见到高额的资本回报。因此,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管理层更倾向于将盈余资金倾注到金融产品中,来带动短期业绩的提升,这种套利行为降低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投入,导致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另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信自己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績,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其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对创新投入形成挤出效应。(谢家智,2014)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使得公司的经营中心发生转移,不注重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削弱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资金保障基础。
本文认为,实体企业为了缓解资金紧张,摆脱经营困境,从而配置金融资产进行短期套利,从而降低了对创新战略的资金投入;金融理财产品高收益的回报特点,使得管理者会对本企业金融化的行为产生过度自信,更倾向于配置金融资产,进一步对创新投入形成挤出效应。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
H1: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与创新投入呈负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根据前人以往的研究设计,本文构建如下函数:RD=
其中,创新投入(RD)表示企业对创新战略的投入,用研发投入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金融化程度(FIN)用金融类资产除以总资产来衡量,其中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净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净额、长期股权投资净额以及投资性房地产净额。具体变量及衡量方法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金融化程度(FIN)与研发投资(RD)的回归系数为-0.0179,在0.01水平下显著,说明企业金融化程度能够抑制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结果证明了假设H1的成立。此外,其他控制变量LEV、ROA、CF、GRO以及Z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解释度较好,F值显著。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4年至2018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经济金融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对创新能力产生挤出效应。该结论具有如下启示意义:上市公司不应为了谋求短期利益的回报,而将过多的企业资源倾注到金融领域,资本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者作为公司的经营者,要不仅注重短期经营业绩的提升,要更加注意到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维持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应忽视企业创新能力对于公司的发展重要性,要加大对本企业创新战略的投入力度;同时在公司治理角度提醒公司所有者应加强对管理者资金使用权的监督,谨防管理者过度配置金融资产,引发不确定性经营风险的发生。本文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是对于金融化程度变量的衡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其次是对于创新能力的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研发投入比例,如专利数、研发人员占比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标准,以上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谢家智,王文涛,江源.制造业金融化、政府控制与技术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4(11):78-88.
作者简介:
张治锋,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实体企业金融化;创新投入;企业创新
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并拥有着超高的资产回报率,而实体企业却处于产能过剩,利润率低以及创新驱动力不足的艰难困境。在逐利因素的驱使下,众多行业逐渐呈现出“金融化”的现象,这种避实就虚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于资金有限的企业来说,将资源过多地配置到金融领域,会对企业的创新战略的投入形成挤出效应,同时金融领域的不确定因素也会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未知风险。目前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并且我国正处于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这种转变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因此,探究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投入的关系,提供更多的经验证据,找出我国实体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对于企业创新来说,由于其投资成本高,回报时间长的特点,管理层常常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中。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长久的资金投入,短时间内并不能见到高额的资本回报。因此,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管理层更倾向于将盈余资金倾注到金融产品中,来带动短期业绩的提升,这种套利行为降低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投入,导致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另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信自己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績,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其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对创新投入形成挤出效应。(谢家智,2014)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使得公司的经营中心发生转移,不注重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削弱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资金保障基础。
本文认为,实体企业为了缓解资金紧张,摆脱经营困境,从而配置金融资产进行短期套利,从而降低了对创新战略的资金投入;金融理财产品高收益的回报特点,使得管理者会对本企业金融化的行为产生过度自信,更倾向于配置金融资产,进一步对创新投入形成挤出效应。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
H1: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与创新投入呈负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根据前人以往的研究设计,本文构建如下函数:RD=
其中,创新投入(RD)表示企业对创新战略的投入,用研发投入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金融化程度(FIN)用金融类资产除以总资产来衡量,其中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净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净额、长期股权投资净额以及投资性房地产净额。具体变量及衡量方法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金融化程度(FIN)与研发投资(RD)的回归系数为-0.0179,在0.01水平下显著,说明企业金融化程度能够抑制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结果证明了假设H1的成立。此外,其他控制变量LEV、ROA、CF、GRO以及Z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解释度较好,F值显著。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4年至2018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经济金融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对创新能力产生挤出效应。该结论具有如下启示意义:上市公司不应为了谋求短期利益的回报,而将过多的企业资源倾注到金融领域,资本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者作为公司的经营者,要不仅注重短期经营业绩的提升,要更加注意到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维持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应忽视企业创新能力对于公司的发展重要性,要加大对本企业创新战略的投入力度;同时在公司治理角度提醒公司所有者应加强对管理者资金使用权的监督,谨防管理者过度配置金融资产,引发不确定性经营风险的发生。本文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是对于金融化程度变量的衡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其次是对于创新能力的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研发投入比例,如专利数、研发人员占比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标准,以上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谢家智,王文涛,江源.制造业金融化、政府控制与技术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4(11):78-88.
作者简介:
张治锋,中国农业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