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生死情:历史学家吴晗的旷世之恋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23987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自幼博览群书、笃志好学,1930年因文史成绩优异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毕业时,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早在数月前就向清华要他到中央研究院工作;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则再三要吴晗去北大任教;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却坚持要吴晗留校任教。吴晗最后选择留在了清华。
  吴晗的卓越才华、谦虚热情的品格,博得了许多女大学生的青睐,但他似乎决心以史学作伴,对婚姻大事无动于衷。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位身患肺病、骨结核病卧床不起的姑娘,竟点燃了他心中熊熊的情爱之火。
  一
  姑娘名叫袁震,出身于湖北一个书香门第,年长吴晗3岁。袁震自幼聪明过人,19岁便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不久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后,袁震的叔父、婶婶相继牺牲,姐姐袁溥之也被捕入狱。与党失去联系的袁震,在老师张佳敏帮助下,于1930年转学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1934年春,就在袁震即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却由于学习太刻苦、生活太艰苦染上肺病,不得不退学。
  退学后的袁震一边顽强地跟病魔作斗争,一边仍在刻苦学习。但是,袁震在北平举目无亲,只好靠张佳敏的表兄吴之椿接济。后来,吴之椿到青岛工作,便改由吴晗的同学梁方仲照顾袁震。
  这天,梁方仲到医院看袁震,身后跟着一个儒雅的年轻人。梁方仲要去广州一段时间:“这是我的挚友吴晗先生,我不在的时候就由他来照顾你。”
  “吴晗!你就是那个连胡适之先生都争着要聘你去任教的吴先生吗?”袁震瞪大了眼睛问吴晗。出乎吴晗意料的是,交谈中,袁震竟谈起了他早期发表的几篇论文。吴晗不由得惊异道:“你看过我的那几篇拙作!?”袁震不但看过,她的独到见解更令吴晗耳目一新:“你真不愧是一个才女,令我辈汗颜也!”
  这样一位重病在身的女子,对生活竟是那样豁达乐观,她的学术功底竟是如此之深厚。第一次会面后,吴晗的心里便再也放不下这位病榻上的女子。从此,他便隔三差五地到医院去看袁震,与她一道讨论学术问题,自己有什么新的学术著作也都要拿去让袁震点评一番。由于营养不足,袁震的病情逐渐加重,肺病之外又得了骨结核病,被石膏固定着躺在病床上,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吴晗探望袁震的次数更多了。除了在生活上照顾袁震,他还站着同躺在高高的病床上的袁震热烈地交谈,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可他每次从医院出来不仅丝毫没有疲倦感,反而兴奋不已。
  吴晗已对袁震产生了一种难舍难分的爱慕之情。袁震也对吴晗一往情深,可自己不能拖累这位才华出众的青年,这时,姐姐袁溥之出狱了,来到北平与朋友夫妇在西城四太安侯胡同租了一个小院,将袁震从医院接了出来。吴晗执意要从自己的薪水中拿出一半接济袁震和袁溥之。袁震不愿接受,吴晗想出一个主意,让袁溥之帮他抄写史料,40元大洋作为抄稿的报酬,这才得到了袁震的默许。不久,袁震的堂妹袁熙之也来到了北平,吴晗便介绍她到交通大学当图书管理员,这才保证了袁震的医药费和三姐妹的生活。
  才华横溢的清华大学教员执着地追求一个瘫痪在床且长他3岁的姑娘,这消息很快就在清华园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好友问吴晗,吴晗每次都认真地答道:“袁震是有病,瘫痪在床,可我喜欢和追求的是她的人品、学识,她的人品、学识并没有瘫痪,照样熠熠生辉。”
  二
  吴晗恋爱的消息传到了义乌老家后,母亲蒋三英高兴得到处去讲。丈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现在儿子终于找到媳妇了,她怎能不高兴。可没过多久,蒋三英听说对方居然是一个卧病不起、还长他3岁的大龄姑娘,便又整天啼哭,并托人写信给吴晗,坚决反对他和袁震在一起。吴晗回信极力称赞袁震的人品和学识,要母亲安心。不料心急如焚的母亲,竟然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来到了北平,要说服儿子放弃。
  吴晗极孝顺,为了不使母亲痛苦失望,他与人将躺在病床上的袁震抬到了别处,然后安慰母亲说:“袁震的病已好多了,她现在不在北平,到外地疗养去了。”既然能到外地疗养,病情肯定不像传闻的那样严重,蒋三英便放心地返回了浙江老家。吴晗因骗了母亲而倍感内疚。
  1936年春,吴晗患上了肺病,他的好友、清史学家罗尔纲劝他中断与袁震的关系。吴晗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罗尔纲责备他伤害了年迈的母亲,不尊不孝。吴晗的泪水汨汨而出:“我和你的情况不一样,追你的那个女子没有病,而袁震确有重病,你可以从母命,可我不能从母命。”罗尔纲恍然大悟,他称赞吴晗“超凡入圣”,从心底里敬佩吴晗的高尚情操。
  正当吴晗和袁震热恋之时,七七事变爆发。北平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外迁,吴晗也应云南大学之聘赴昆明教书。他很想带袁震一道去,可袁震为了不拖累恋人,坚持要留在北平。“我这一去虽关山万坐,但绝不会忘怀你,也绝不会移情别恋。”吴晗与袁震依依惜别。
  在昆明期间,吴晗每隔几天就给袁震写一封热情洋溢、情真意切的信。在爱情的鼓舞下,袁震的病情也有了较大的起色,到1939年春,终于可以下地行走了。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云南找吴晗。在袁溥之和袁熙之的护送下,袁震从北平到天津搭船到了越南海防。吴晗满怀喜悦地从昆明赶到海防,在码头上,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了站立起来的袁震,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袁震三姐妹到昆明,吴晗的母亲和妹妹已先于她们来到了这里。天天盼着袁震早日到来与儿子结婚的蒋三英,见袁震面色苍白,步履维艰,不禁大吃一惊。她私下里偷偷劝儿子不要和袁震结婚。可吴晗任凭母亲怎么说,就是坚持不依。无奈,她让同吴晗关系最好的妹妹吴浦月去劝他。
  “我和你二姐(即袁震)在史学研究上有共同语言。我们之间有共同感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与那种以利害关系结成的朋友不同,一个人不能以利害关系与人相处。两个人要好,不仅在顺利时能要好,更重要的是在患难中也能要好。不管你二姐愿不愿结婚,我都要照顾她。否则,那就是不义之人,难道你愿意自己的哥哥做不义的人吗?”听完吴晗的一席话,吴浦月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反倒劝母亲不要阻止哥哥与二姐的交往。   蒋三英对吴晗说,只要你不与袁震结婚,我可以把家乡的房屋田产全部变卖了替她治病。吴晗断然拒绝了母亲的建议,热泪盈眶地说:“您完全错了!人的精神是不能用金钱来换取的。我们相爱,是因为我们今生今世互相不可缺少,我不能没有她,她也不能没有我。这种同生共死的感情是十万两黄金也买不到的!我们结婚与否,不决定于我,而是取决于她 她病好了,愿意结婚,我一定和她结婚,如果她不愿意结婚,我也要照顾她一辈子。”
  蒋三英见儿子真的铁了心,便勉强答应了这桩亲事。袁震在吴晗的精心护理下,身体恢复得更快了,脸色也红润了起来。1939年10月,吴晗和袁震举行了简朴的结婚仪式。
  三
  多灾多难的袁震婚后没多久,又患上了子宫肌瘤。大量的出血引起了严重的贫血,每十来天就要输一次血。吴晗得知自己的血型与妻子的血型相匹配,便将自己的血输给了妻子。由于输血太多,吴晗患上了脑贫血,几次在讲课时晕倒。袁震知道后十分痛心,吴晗却轻松一笑,安慰妻子:“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为了使你早日康复,我就是少活十年八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支付袁震的医药费,吴晗身上穿的是大学时代的破旧衣衫,脚下是露出了后跟的布鞋,每次去上课来回都要走20公里的路。为了给袁震增加营养,吴晗买不起肉时就买些牛骨头来炖汤给袁震喝。到了实在没有钱的时候,他便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书卖给清华大学图书馆,以解燃眉之急。
  受妻子影响,吴晗开始关心政治和参加民主运动。1943年7月,他正式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便更加关心时局,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8年,吴晗和袁震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奔赴西柏坡,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49年2月,吴晗受党中央之托,以军管会副代表的身份接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担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10月1日,吴晗参加了开国大典。同年11月,吴晗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主抓文、教、卫工作。1957年3月,吴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妻子的帮助下,吴晗先后出版了《历史的镜子》、《史事与人物》、《灯下集》、《春天集》、《投枪集》等多部著作。吴晗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道:“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袁震的心血!”
  然而,正当吴晗和袁震与他们收养的一对儿女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向他们袭来。1965年11月,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诬陷《海瑞罢官》的作者吴晗“攻击毛主席”、“反党反社会主义”、“为彭德怀翻案”等等。后来,吴晗又被扣上“叛徒”、“特务”等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监狱。从1966年下半年起一年多的时间里,吴晗几乎每天都要被揪斗和体罚,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1968年3月,吴晗正式被逮捕入狱。吴晗入狱不到一个月,袁震也被送到“劳改队”实行“群众专政”。原本就长期卧病的袁震哪里经得起如此这般的非人折磨,1969年3月18日她不幸与世长辞。同年10月11日,饱受折磨的吴晗也含冤辞世。
  索洁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整理
其他文献
2006年10月10日,画家郭海平拖着一只黑色的拉杆箱住进了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院长带他穿过医院的走廊时,有人指着他问:“是新来的吧?”半夜里,住在顶楼的他被楼下传来的凄历的惨叫声惊醒了。“那个女人的声音,音调高亢,毫无来由,叫人毛骨悚然!”出于恐惧,他挨个打开了精神病院四楼的电灯,开了整整一夜。  这是郭海平入住精神病院的第一天。在郭海平的行李中,除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身换洗的衣服外,全都是绘画
期刊
林则徐有一个叫沈葆桢的外甥,自幼聪明过人,16岁就考取了秀才,接着又考取了举人,官位不断上升。仕途如意的他,渐渐有了骄傲之心。  一次,沈葆桢和朋友在月夜中饮酒,喝得十分起兴。沈葆桢渐渐有了几分醉意。他听见酒桌上的朋友奉承自己,十分得意,于是诗兴大发,借着月题写了两句诗: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此话一出,在场的朋友都脸面上不太好看,纷纷挥袖而去。因为他的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讽刺其他官员的“无
期刊
张自忠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为纪念将军,北京的一条街道、一所小学以他的名字命名。70多年过去了,回顾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前后的历史细节,他率部多次痛击日寇的骄人战绩、“武官不惜死”的军人武德、尽忠爱国的牺牲精神,至今仍令人感动。  探访 地铁站立铜像 故居办小学  北京只有三处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即东城区的张自忠路和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这三位都是为
期刊
70年过去了,96岁的尤广才老人仍会不时感到腰间隐隐作痛。面对北京晨报记者,聊起当年远征缅甸时残酷惨烈的战斗情景,他会陡然拉起上衣,露出一道长长的疤痕,“看,这就是拼刺刀时被日本人刺的!”生于1919年的尤广才本身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在在时代动荡的洪流中,个人的尊严,家庭的幸福,乃至国家的命运都被撕扯得粉碎,只有意志最坚强的人才能够在困境中苦熬出来。对于那段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他觉得如果要总结的
期刊
卡尔逊回国后,高度评价了八路军抗战的功绩。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八路军和美军,尤其是与美军特种部队相比,无论是军服、武器和战法,似乎都有着天壤之别。但很少有人知道,美国特种兵的鼻祖卡尔逊当初就是按照八路军的战法和制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特种部队。  1938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密使、美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埃文思·卡尔逊到晋察冀边区访问考察了近50天。卡尔逊回国后,高度评价了八路军抗战的功绩。在很多人的印
期刊
海明威自杀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他的妻子说的:“晚安,我的小猫。”  萨特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波伏娃说的;“我深爱着你,我亲爱的海狸。”  纳博利夫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昆虫学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只蝴蝶已经展翅待飞了。”  诗人里尔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想要医生的死,我想要属于我的自由。”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必须进去了,起雾了。”  诗人、剧作家艾略特临死时只
期刊
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钱钟书学习成绩很好,吴宓对这个天才弟子青睐有加。他常常在讲完课后问:“钱先生的意见怎么样?”钱钟书总是先抑后扬,对导师褒贬一番,吴宓也不气恼。1933年,钱钟书即将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冯友兰亲自告知,他将被破格录取,留校继续攻读西洋文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钱钟书却一口拒绝,并不无狂妄地说:“整个清华,叶公超太懒,吴宓
期刊
“古稀之年,像个少年人一样对什么事都感兴趣,都跃跃欲试,真的不像是个老人。”作家铁凝曾这样评价王蒙。提起王蒙,大家不由地会想起他那张孩童般质朴的笑脸,是那么真诚、那么明媚、那么清澈。  “阳光男孩”学到老  生活中的王蒙的确和多数同龄人不太一样。他手举着儿子买的智能手机讲起了自己的“掌上叫代”。从最初打电话、发短信,到现在发微信、彩信样样都能来,“我就觉得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很有意思,学习
期刊
综述:电影《新步步惊心》根据桐华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改编,由陈意涵、窦骁、杨佑宁主演。女主角若曦全程都带有更明显的现代人价值观、世界观,她的现代思维和生活方式为剧情发展不断带来更大的戏剧冲突。导演宋迪表示《新步步心》拥有很多专为年轻人打造的新鲜元素,“这是一个90后单身狗狂虐史上最强高富帅的战事。”
期刊
2015年8月29日,注定成为载入中国田径史册的一天。这一天,由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组成的中国男子4x100接力队两创佳绩。在上午的预赛中,他们以37秒92的成绩刷新由他们保持的亚洲纪录。而在决赛中,他们又以38秒01的成绩,追随着牙买加与美国队,第三个冲过终点。由于赛后裁委会认为美国队有犯规行为,所以中国队最终获得银牌。  当天上午的男子4x100米接力预赛中,亚洲队伍中,依旧只有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