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为什么不害怕?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alen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本刊2016年第11期《騙子利用的是什么》一文中,讲了骗子利用一些职能部门对百姓“寒冬”般的冷漠,假以“春天的温暖”闯入寒舍行骗一事。此事发生在2015年12月18日。是日晚上,孩子下班回到家,见换了燃气灶,便问咱那个燃气灶刚买还不到半年呢,干嘛又换呀?我把事情一说,孩子立即断定:您上当啦!并指着白天刚换上的燃气灶说:您看,这个明显是以旧翻新的。怎办?报警呗。孩子立马给距寒舍不足200米的派出所打电话,把事情讲清后,特意禀告我们小区有监控摄像头,请警察来看看监控录像。派出所的人答:你看看都几点啦?(其他警察)早都下班了,现在我们就两个人值班,去不了。孩子问:明天能来吗?答:不能,明后天是周六周日,都休息了,(所里)没人。孩子恳求:大后天,下周一,能派人过来看看吗?答:再说吧。三天后即12月21日,周一,上午等了半天,没人来;下午我又给派出所打电话,开警车来了俩人,从副驾驶座上下来个二十多岁的协警,我带他进了小区监控室,请值班的保安打开监控显示器,协警说不会看。我心想:不会看你干嘛来了?!便问:车上那位会看不?答:不知道。我走到车前,请坐在驾驶座上的正式警察去看看。该警察到值班室瞄了一眼监控视频,说视频不清楚,扭头走了。
  得,这案报跟没报一样。
  可又不甘心——吃亏上当就一回,这回挨骗,认了,吃一堑长一智,往后,甭说他施展“春天的溫暖”,就算他耍弄出个“夏天的火热”,也得头脑冷静,提高警惕,不能让他“烤”糊涂喽;可不逮住这骗子,他若再到别的人家去“送温暖”,不定还得有多少人上当呢!为这,也得再报案!好在那骗子也有疏忽——那天他留下了手机号码。如今手机都实名制了,而且,我以索要发货票为借口拨打这个号码,也确实是那个骗子接听的。于是,我拿着这个号码去了派出所。
  在派出所大厅,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完,并把骗子留下的手机号码交给警察,警察让我回去等“信儿”。
  在等“信儿”期间,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最高法、最高检对《刑法》第266条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于是我信心满满——那小子骗我3800元,已属诈骗“数额较大”,警方岂能放过他?可是,左等右等,耐着心再等,并没等来“信儿”。便去派出所询问,被告知:找不到(骗子)。我说不是有他电话号码吗?答:停机了。得,没指望了。
  就在不久前,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发生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部为此发布了A级通缉令,警方根据诈骗者的手机号码,很快成功告破此案。我想,掌握了骗子的手机号码,连电信诈骗案都是可以侦破的,上门诈骗我的那小子,警察怎就找不到呢?又想,徐玉玉之前,遭受过电信诈骗者不在少数,怎鲜有听说破案的呢?大约是因其没能像徐玉玉案那样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部门没能为之发布通缉令。“找不到”骗我的那骗子,或许亦因为此。于是,也就知道如今的骗子为什么那样猖獗那样大胆无所顾忌,以至于大白天就敢上门行骗了!大概骗子的心理是:只要不闹出人命,就引不起社会关注;引不起社会关注,公安部门就不发布通缉令;不发布通缉令,警察就“找不到”咱,咱还怕个鸟?不骗白不骗,骗了也白骗,白骗干嘛不骗?
  鼠界流行《壮胆歌》:“老鼠怕猫,那是谣传……千古真理,彻底推翻。”
其他文献
1868年,一位牧师向牛津大学的波德利图书馆捐赠了从1502年到1511年印的三部对折本古书。  关于这些古书,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原来在中世纪的英国,正如当时的欧洲各国,由于教育不普及,又没有印刷术,书多半是靠分散在各地的修道士们在修道院里抄写的。所以修道院里往往藏有珍贵的古抄本书籍。到十六世纪中叶,亨利八世查封了英国的所有罗马天主教修道院,金银财宝归他自己,房地产封赠给他的亲信贵族或者转卖给地主
期刊
鸡年到,我虚岁七十。写杂文,不过是近七八年的事,而陈凤翚老先生写杂文,已有五十年历史。讲年龄,陈老长我15岁,讲写杂文,陈老早我半个世纪。我写陈老,犹如小学生写博士生,真的有些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依然要写,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陈老是黑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身体力行,写了三千多篇杂文、随笔,出版了多部杂文、随笔作品集,不仅是黑龙江杂文界的领军人物,在全国杂文界,也颇有影响。虽然陈老当过厅级
期刊
古往今来,反复为诗人所吟唱的主题,除开爱情恐怕就是乡愁了。  对于初恋者来说,爱情不只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而且也是一种关于生命形式的设计,最初的异性,由于幻想的投注,成为光芒四射的偶像。如果说神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异化,那么不妨说,初恋在某种意义上乃是一种自恋,一次具有形上学色彩的情感体验。  正是以这样一种超功利的本体属性为参照,婚姻才常常显得叫人失望,被戏称为“爱情的坟墓”。记不起是谁说过,只有
期刊
读2017年第2期《杂文月刊》原创版《城市角落的菜园》这篇文章,就想起了妻子对我说了很多次想拥有一套前面带有小院子的房子,种点菜,想吃的时候去拔一把,多方便。她说这样的生活真是幸福。当她看到这样房子时,就露出了很羡慕的样子。我笑着打趣道:“你小时候种地还没有种够吗?”妻子道:“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家虽然住在一楼,但前面没有小院子,妻子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就在凉台上用花盆种些蔬菜,来满足自己的愿
期刊
古人吃饭,能吃出饭中柴禾的味道。《晋书》记载,有个叫荀勖的人,和武帝一起吃饭,对在座的人说,“此是劳薪所炊。”武帝不信,私下派人去问,果然如此,那顿饭正是用废弃旧车木轱辘烧煮出来的。  用柴禾煮饭粥,饭粥里有树脂和草木的清香,是袅袅升腾的烟火气息,浸入饭中。灶釜之下,噼啪作响,那一蓬跳跃火焰舔着锅底,忽明忽暗。  面对群山,劈柴喂马。柴禾,堆在乡人的房前屋后。我在黄山附近的卢村,黎明时站在半山腰上
期刊
河南鹿邑县法院在审理完结一起普通的饲养动物致人伤害的民事纠纷之后,作出了同一个案号、同一个判决日期的两份不同判决书。判赔金额有32668.86元和17618.98元两个数额。案件被告闫卫星走访了当地法院、检察院、纪委、人大、信访等多个部门,就是没有搞清楚到底哪个数字是判赔金额。更奇葩的是,约好的记者采访,竟变成了打记者抢录像设备的“拳脚相加”。我们建设法制社会,法律要有绝对的公信力。然而,发生在鹿
期刊
自不待言,我党有一系列衡量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标准,而百姓往往从是不是“贪”和能不能“干”来评判干部。由此,干部大致可分为四类:一、只贪不干;二、又贪又干;三、不贪不干;四、不贪只干。以时下干部队伍的情形析之,第一类是少数,理应彻底清除之;第二类虽“干”,但因其“贪”,也不宜选拔任用,因为其“贪”玷污着党的声誉,腐蚀着党的肌体;第四类无疑是党的好干部,多多益善矣!那么,对那些“不贪不干”者——虽手脚干
期刊
某些人的“带病提拔”,对公道、正派的干部确实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一般“医生”的“望闻问切”,似乎也有所效果,但毕竟还不是二郎神眉心的天眼,无法深入官员身体腠理,所以必须要对官员进行认真全面的“体检”。  “体检”要强制。主观感觉没有“病”,并不可靠;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现在有些官员身上毛病甚多,却是死不认账。譬如广东省的国资委原主任刘富才,曾因擅自出国等多项违纪问题被查,他却说:“我当这么
期刊
晚清两朝帝师的翁同龢,由守旧的清流士大夫变为力倡变法的维新派首脑,折射出近代中国知识精英走过的崎岖而痛苦的思想嬗变之路。那么翁同龢是怎样觉醒的呢?  我以为,有三大因素促成了翁同龢的思想转变。  变法图强的西学新书开阔了视野,此其一。翁同龢对传统儒学烂熟于心,而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他较早接触到近代一些变法图强的进步新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冯桂芬所著的《校邠庐抗议》。这位苏州同乡、翰林院
期刊
宁波月湖之西的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和世界存世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如今,天一阁已由一座私家藏书楼发展成为一座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教、旅游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天一阁几万册藏书之所以流传至今,大概是源于天一閣的藏书文化或古训: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古之名门望族,家产甚厚,藏书亦是家产的一部分。如果天一阁创建者范钦把藏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