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有时候,只有处在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
就比如,站在地球另一端——英国伦敦的街头,来回望中国的经济和商业。
2007年9月下旬,受英国贸易投资总署邀请,本刊记者赴英国伦敦和爱丁堡,对英国金融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隔着8000英里(上海到伦敦的飞行距离,约13000公里),穿越于一个后工业社会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商业时差”,我们试图作一个粗线条的商业瞭望——
从世界商业橱窗看中国制造——代前言
作为世界大都市,原以为伦敦街头一定耸立着有棱有角的现代高楼大厦,马路上奔驰的汽车永远川流不息,晚上光怪陆离的霓虹灯招徕着喧闹的人群。而伦敦颠覆了我们对现代城市的思维定势。
整体来说,伦敦的城市高度远远不及北京和上海,街道两边的公寓楼宇大多不超过6层。虽然交通也较繁忙,但是因为车辆很少鸣笛,伦敦更多时候表现得很安静。伦敦的道路也很狭窄,在小巷里绕来绕去,根本没有国内大城市常见的三环、四环或者外环、内环,据说原因是房子都属私有,就连英国女王也无权让老居民搬迁。
伦敦交通的最大特色是发达的地下交通系统。伦敦地下有长达400多公里的地铁网,长度世界第一,四通八达,有274个车站,每天运送300万人上下班。
伦敦和纽约一起,是这个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两个城市。街头涌动着各种肤色、回响着各种语言,写字楼里忙碌着各国才俊,商场里摆放着各国商品……全世界的商品、人才、文化在这里汇聚,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各国的生活方式。
9月22日,记者到达英国的第二天,便和来自上海、北京、香港的同行相约一起参观伦敦最繁华的商业街——牛津街。
牛津街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淮海路。如果说伦敦是个世界级的商业舞台,那么牛津街无疑就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商业橱窗”。
站在这个商业橱窗前你可以发现,来自中国的商品比比皆是,从服装、鞋帽、玩具到家电、电脑,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遇到一个中国的品牌,这些商品全是代工。在一家专门销售纪念品的商店里,记者看到一种外形为伦敦街头著名的红色电话亭的铁皮储钱罐,标价6英镑,非常畅销。
按照眼下1英镑相当于15元人民币的汇率,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售价约合90元。但在这90元当中,位于珠三角或者长三角的中国代工企业,能拿到的材料和加工费想必不会超过5元,其余95%的利润属于设计、品牌、流通环节。
牛津街上的色芬哲(SELFRIGERS)百货商店在英国久负盛名,面积几万平方米,尤其受年轻时尚女性的喜爱,手上提着色芬哲的购物袋走在街头,也总能增添她们的自信。
在色芬哲销售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的区域,我们发现最主流的产品是美国的惠普、日本的索尼、韩国的三星和LG,不过,我们没有发现海尔、联想等中国大陆品牌。
那一刻,我们感觉到,在通往世界商业主流舞台的历程上,中同制造还有很跃的路要走。碰巧,当时正值中国玩具在美国被召回,在西方市场引发了对中国商品的普遍信任危机。
由于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曾经是第一个“世界工厂”,他们如何看待我们这个新的“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
对这个问题,英国朋友的回答几乎一致:这不过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崛起过程中必然的插曲。就像历史上的德同和日本的产品,先是低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后来成为高端、高质、高价的代表:再后来,韩国、我国的香港和台湾也陆续经历了这个过程。今天的中国大陆,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总部在英国的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境外投资者(QDII),拥有4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其投资总监告诉我们,他们注意到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全球产业链条上不断攀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浪潮。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必将出现一批世界级的企业。马丁·可利最看好中国的机械行业,尤其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企业。
“被永久改变了的英国”——布莱尔10年的经济奇迹
飞机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走出机舱,进入连接航站楼的登机桥,墙上富有哲理的英国格言扑面而来:“一个不同的观点有时可以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从不同的观点中看不到任何危险。只有可能!”“天知道当你用别人的观点看问题,你会看到什么。”
登机桥上的这些语言,不仅流露出英国对于煊赫过去的底气,更有凭借最近10年来优异的经济表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再次崛起的自信。
从20世纪初开始,英国就在走下坡路。到1970年,英国不得不承认它在欧洲已经是“二流”国家了: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严重,劳资纠纷迭起,政治混乱……跨入1990年,英国经济在保守党领导下出现明显好转,但是整个社会仍然为公共政策、社会分化等问题严重困扰,缺乏方向和活力。英国在世人的心目中几乎快成为保守、沉闷的代名词了。在历史和现实的比照之下,英国人的失落感可谓锥心刺骨。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的朋友告诉我们,10年前的1997年,由于经济萎靡,满大街都是酗酒者和失业者,社会的颓废感在街头像雾一样四处弥漫。
然而,10年来天翻地覆。1997年,42岁的托尼·布莱尔带领工党击败执政18年的保守党,接过了英国首相的权杖,成为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
以“改革首相”著称的布莱尔最大程度奉行自由主义,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降到最低,大胆地甩掉了历史留下的包袱,宣称要把英国建成世界上最适合从事企业发展、商业最活跃的国家。布莱尔还迎合时代潮流,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通过创新来引导文化、艺术、思想潮流,英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走上了稳步上扬的健康道路。
英国经济自1997年以来以每年2.8%的速度向上累积,这一增长在欧洲可以说绝无仅有。经济改革为英国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该国失业率一度降到历史最低点,10年中,英国国内的年均失业率仅为4%左右。
这10年是英国二战后最长的经济繁荣期,也是工业革命以后200年来从未有过的持续增长期。正是这样的经济成绩单,使得布莱尔如此自信:“我们可以带着巨大的骄傲回望这段时期。”
在英国高歌猛进的同时,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在内的欧盟几乎所有的成员国始终无法摆脱低增长和高失业的折磨,难怪最近欧盟委员会宣称“英国是欧洲大陆上最健康、最强壮和最成功的经济体。”
布莱尔时代英国经济的成功原因有很多,其中受到良好教育、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的国民是个重要原因。
英国人喜欢读书全球皆知,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你总能很轻松地找到以经济全球化为话题的书。我们在采访中遇到了 很多英国人,几乎每个人都能就英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将扮演的角色、需要的人才和技能、以及经济转型的挑战和痛苦等问题长篇大论一番,而且都还有板有眼。
记者和一位叫马修的27岁小伙子的交谈让人印象很深。他说,由于历史上英国在非洲有大块的殖民地,因此看到非洲今天依然一贫如洗,英国民众普遍替前辈有种负疚感。这几年,看到中国和非洲的经济合作如火如荼,帮助非洲不少国家修路修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他“对中国和胡锦涛先生肃然起敬,因为中国真正把非洲当朋友,不像美国,只想着跟非洲做生意。赚非洲穷苦兄弟的钱。”
显然,当一个国家的民众都清楚了自己在经济全球化坐标上的位置,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了方向。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发祥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制造业是英国的骄傲、经济支柱。现在,它从医疗产品到航空用引擎等的制造依然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制造业在经济上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就业人数所占的比率为10%,只有10年前的一半左右。
10年中,英国忍受着经济结构大调整的阵痛,关闭、出售了大量钢铁、汽车、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其中劳斯莱斯卖给了德国的宝马公司,最近罗孚也卖给了中国的南汽和上汽,如今英国的汽车企业几乎全部为外国企业所有。大量的工人丢掉了工作,不得不重新学习以获得新的谋生技能。
1801年。英国人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而在2007年4月,他们却选择向中国订购了3列时速225公里的火车。这些中国制造的火车将在2010年开始飞驰在英国的大地上。
在放弃了自己没有优势和不擅长的产业后,英国人重新为自己找到了一块“国家蓝海”,用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其中,高速发展的金融业又居功至伟。10年中。金融业从占英国GDP的不足5%飙升到2006年的9.4%,几乎翻了一倍!
如今伦敦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和再保险交易中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最大的金属交易中心……伦敦不仅追上了曾把自己远远甩在身后的纽约,在不少方面甚至还有一举超越的势头。这两座城市,是最无可争议的两个全球金融中心。
除了金融业,英国经济还有另外一张靓丽的名片,那就是创意产业。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为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在过去8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二倍多。
此外,英国在制药、航天、软件等高科技产业也都有优异的表现,是世界主要的制药业中心和生物技术中心之一,英国航空和航天产业在欧洲占第一位,是世界具有全系列生产能力的三个国家之一。
今年6月,布莱尔带着“英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首相之一”的荣誉卸任。看着自己的创新战略重新让英国变得生机勃勃,在离职演讲中,布莱尔满含深情地说:“为了这个国家,我竭尽全力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我已永久改变了英国。”
顿时,掌声如潮。
从伦敦出发——借力“全球动力之都”
泰晤士河蜿蜒流过伦敦,在它的北岸,有一个1.4平方英里的“城中城”,那就是伦敦金融城。
如果说曼哈顿是纽约金融业的心脏,那么伦敦金融城就是伦敦金融业的心脏。
伦敦由32个郡组成,而伦敦金融城是32个郡中最小、最古老的一个。不过,在伦敦人的嘴里,伦敦金融城还有另外一个更流行、更亲切的名字——“那一平方英里”。这是因为伦敦金融城占地1.4平方英里(约5平方公里),正是伦敦这座城市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
金融城和整个伦敦市一样,不像纽约曼哈顿那样高楼林立。金融城里大都是老房子,房屋一般只有四五层,古典艺术建筑随处可见,二三十层的高楼大厦寥寥无几。全城只有一座摩天大楼,是名为“42号大楼”的大厦,它高185米,因有42层而得名,是瑞士再保险公司等许多国际公司的所在地。金融城从外观上看其貌不扬,它内在的魅力需要慢慢品味。
金融城还有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它的外表是不锈钢,各种管道裸露在外,电梯沿着金属墙面上上下下,冷冰冰的,但里面热火朝天,人声嘈杂。这就是著名的劳埃德公司所在的大楼。劳埃德并不是一般保险公司,而是全球最大的保险交易市场,它的作用有点类似证券交易所。
伦敦金融城尽管属于伦敦,但是座名副其实的“城中城”,它有自己的市长、法庭以及近千名警察。据说,连英国女王想进城,也要先得到市长的同意。这也充分体现了金融业在英国受重视的程度。
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英国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心脏,即便是英国历史上“日不落帝国”的显赫一去不返,也没有削弱它的地位,始终是世界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带。
伦敦金融城面积虽小,却是英国的经济中心。根据英国政府2006年统计数据,整个国家1/3的金融业务都集中在这里,这块弹丸之地的GDP居然占英国GDP的3%,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10%,是英国经济总体增速的3倍多。伦敦金融城更是世界上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方,金融城的外汇交易额、黄金交易额、国际贷放总额、外国证券交易额、海事与航空保险业务额及基金管理总量均居世界第一。
全球的金融家想要做任何生意。十拿九稳可以在伦敦金融城内找到。由此,伦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头奉为“全球的力量中心”,有人更形象而优雅地将伦敦金融城称为“全球动力之都”。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世界各大银行均将其全球股票战略部门设在伦敦,伦敦金融城里的美国银行多于纽约的美国银行,日本银行也多于东京的日本银行。
伦敦是一个为全世界服务的城市,它的人才也来自全世界。有人统计,来自各国的金融、法律、媒体等专业人才足有百万,这个数字比欧洲许多大城市的总人口还要多,比如德国的法兰克福也是一个有名的金融中心。但人口只有60多万。
在伦敦金融城工作的各类人才,收入和各种福利都很高,但工作也异常辛苦。由于全球各大股市24小时接连运转,很多人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不过每年三四月份发年终奖时,他们便成了全英国最值得羡慕的人群,据说2006年金融城从业人员获得的奖金就高达200亿英镑,差不多是3000亿人民币,对于金融城的30万雇员来说,每人平均100万人民币,而且还只是奖金。
难怪有人说,“在欧洲,伦敦金融城是唯一一个为别人打工还能每年赚上100万英镑的地方。”
2006年。伦敦以人均65138欧元(约66万人民币)的GDP在欧洲各大城市中遥遥领先,比排名二三名的卢森堡和布鲁塞尔高出差不多20%。这中间,金融城的贡献自然首屈一指。
很多人不知道,伦敦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最多的地方。迄今为止已经有59家 中国企业在伦敦证券交易上市,超过纽约、香港、新加坡。其实,不仅是中国企业,2006年一共有367家各国企业在伦敦上市,共融资1040亿美元,超过纽约交易所(400亿美元)和纳斯达克(290亿美元)的总和。2007年上半年,伦敦交易所为全世界的企业融资金额再次超过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之和。
伦敦证券所交易主要由主板和创业板(AIM)构成,其中创业板尤其值得一提。
和很多资本市场让人望而生畏的高门槛不同,企业在AIM上市,没有最低规模限制,不需要财务历史,不需要公众持股限制,申请上市的材料也不需要经过交易所或者英国上市管理署的审核,只需要得到保荐人的提名即可。
从某种意义上说,伦敦的创业板是全世界最容易上市的地方。不仅上市速度快,而且融资费用低,融资金额灵活,对全球中小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正是这种原因,AIM在成立以来短短12年中飞速发展,和纳斯达克一起成为全球两个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准了AIM。2007年1~7月,就已经有8家中国企业登陆AIM。
除了可以上市,伦敦对于中国企业还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
英国费兰砥(Ferranti)投资公司是一家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宗旨的企业,其创始人费兰砥先生向我们介绍。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中国和西方的企业都必须在全球分工的视野里重新审视相互的竞争与合作。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通过西方资本市场并购来走向国际市场的绝佳历史机遇。
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但品牌在国际上不知名,销售渠道也往往局限于在中国,因而利润空间较低;西方企业有着更被国际熟悉和认可的品牌。渠道也国际化,但生产成本太高,因而利润空间同样有限。如果通过并购,就能把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必然会大大提升利润空间和股东价值。
费兰砥认为,中国的重型机械、轻型和精密机械行业,以及电子、软件等企业,都有竞争优势,可以利用这种战略走出去。
事实上,自从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金额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2003年还不足30亿美元,2006年达160亿美元。2007年估计要突破300亿美元。不过。费兰砥认为,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还会猛增10倍,达到3000亿美元!
有趣的是,英国似乎从不担心外国资本跨国收购英国资产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目前,英国很多银行、港口、水电气等公司的产权都属于海外资本所有。
在伦敦,似乎什么都可以卖。就在我们赴英国采访的前两周,卡塔尔金融投资局居然看上了伦敦证券交易所,而且成功买下了伦敦证券交易所20%的股权。
哈利·波特的启示——改写未来的创意经济
全球3个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全球三大最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之一,享誉全球的国际设计之都,2/3以上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所在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设计机构;定居的国际人士与当地居民比例为全球之最,整个城市有300多种语言,还有50种不同族裔的社群……
这一切,让伦敦被称为是“全球最酷的城市”。
伦敦的酷,几乎全部体现在曾经没落的伦敦东区。饼干、果酱工厂、茶叶仓库之类的老旧厂房,在传统制造业外移后遭到废弃,现在却因创意群落的形成变得炙手可热。广告、设计、传播、创意公司、非盈利机构,以及充满另类艺术气息的咖啡馆、酒吧、画廊为砖楼厂房增添了时尚感的设计,勾勒出粗糙、突出距离感的后现代风格。
如今的伦敦东区,已经成了全世界闻名的“创意群落”。这些弹性十足的小型创意公司聚集在一起从事的“创意产业”,是英国经济的第二张名片。
说起创意产业,又要说到刚刚卸任英国首相几个月的布莱尔。
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以后,为了振兴低迷的英国经济,提出“新英国”构想,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希望借此改变英国老工业帝国陈旧落后的形象。1997年,布莱尔还亲自担任“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主席,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很大程度上依靠个人创意、技能和天赋而建立起来的,并且在知识产权的建立和保护下,能够为社会创造潜在工作职位并带来潜在社会财富的产业。在英国,创意产业包括以下13个行业: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服装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娱乐软件、音乐、表演、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电视与电台。
如今,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创意产业对英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极为深远的,所以布莱尔敢自信地说:“我已经永久改变了英国”。
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为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全国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伦敦有超过50万人从事创造性行业,从建筑到电影制作。从时装到出版,为伦敦经济贡献了210亿英镑的产值,仅次于金融业。
小说《哈利·波特》的成功,可以说明创意产业的威力。《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原来是位普通英国女教师,从1990年坐火车穿越英格兰时想出的有关小魔法师的点子出发,一路写下来,如今她的小说在全世界卖了3亿多册,个人资产已达10亿美元,在“全球最富有女星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她非凡的构想,让哈利·波特电影、游戏、玩具、服装等各种相关产业获利上百亿美元。
最近几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两倍多。
一直以来,英国的原创性和创意设计备受认同。许多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发明:电话、文字短信、喷气引擎、一级方程式赛车及虹膜辨认技术等,都出自英国设计师的创意。当今,苹果的IPOD、宝马的MINI汽车等传奇产品的创意灵感也都来自英国的设计师。英国设计师的出色灵感为产品增加了数倍的附加值,并通过制造业获取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利润,同时有力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在高科技产品的制造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借助英国的专业设计,建立国际品牌,打进全球消费市场。不少知名企业如三星、诺基亚及雅马哈等,均在英国创建了设计和研发中心,利用英国的设计人才,打造出符合欧洲和世界消费口味的产品。
设计让英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脑,而这都源于英国创意产业层出不穷的创意与灵感。
其实,不止在英国,美国和韩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样显示了创意产业的活力。在美国。创意产业被称为版权产业,如今的出口额已经超过传统汽车、航空航天和农业。成为最大宗的出口产品。韩国也是如此,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等数字产品的出口额也大大超过了汽车,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产业。 在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的创意工业顾问克里斯汀女士看来,中国的创意产业刚刚起步,前景非常广阔。她认为,市场竞争不乏三个层次:价格、设计、品牌。价格竞争是最低档次的竞争,最简单也最没有出路。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品牌优势,那么凭借独特的创新设计,是摆脱低价劣质品的最佳途径。因而,优秀的创意企业,在中国必然有巨大的生存空间。
一个低碳世界——“低碳经济”下的财富新格局
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的人民最关心什么话题,那么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就能找到答案。在英国期间,记者接触到的频率最高的词有如下几个:辩论、移民、全球变暖。
英国有着几百年的民主传统,民众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什么政策的制定都要大家辩论:最近10多年英国经济比较景气,成为全世界,尤其是东欧、亚洲和非洲人移民的目的地,他们给英国经济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专业技能,同时也增加了英国人的就业压力;这两个问题成为公众话题,一点都不奇怪。
由于是老牌发达国家,英国公民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都很强,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给地球造成的龙卷风、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频繁发生,于是如何避免全球变暖也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公众问题。
客观地讲,与美国在应对全球变暖的瞻前顾后相比,欧洲各国的决心和责任感是最大的。
不身临其境。我们真是难以想象欧洲人的重视程度,记者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报纸和电视上每6篇报道中至少就有1篇会提到全球变暖,而且很多人已经身体力行。
报纸上有一条新闻,伦敦的杰奎琳·希迪女士成立了一个叫“限额使用碳行动小组”的组织,其成员保证要过“低碳生活”,即尽可能避免消费那些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和服务,以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如今,借助于发达的网络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很方便地测算出自己的碳排放量。为了过上低碳生活,他们愿意做出自我牺牲——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去上班。他们还规定,每个成员的年碳排放量不超过9000磅,包括天然气、生活用电、汽车尾气和搭乘飞机等。9000磅是什么概念呢?一次乘机从伦敦到上海的往返旅行将产生4800磅的碳排放,已经超过了限额的一半!
环保购物袋是另外一个例子。2007年3月,一家企业推出一种棉布做的购物包,取名为“我不是一个塑料袋”,即可以代替商店里送的塑料袋以减少污染,结果马上受到民众欢迎,很多人为了买到这个棉布包,不惜连夜排队。
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而往返在英国和法国的“欧洲之星”高速火车甚至对外宣布,由于各种努力,他们的碳排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覆盖整个欧洲的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欧洲交通也正在进入一个“新铁路时代”。眼下,我国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已经启动,不难想象,一个纵横交错的高速铁路网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华夏大地上,这中间,又是多么大的商机!
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就有怎样的经济。中国的企业家应该认识到,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未来,人类通过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往地下储存二氧化碳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又不影响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不牺牲经济的发展,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甚至是更快的发展。
目前全球都在讨论低碳经济。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也许这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人类经济面临的又一场革命。中国的企业家,对此要有战略性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也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是中国企业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前途所在。
9月24日,全球著名的《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说,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将要求它的供应商计算和公布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在伦敦街头,有不少商品的广告牌上,以比同类产品节约多少碳排放作为诉求,吸引消费者。
也许不用几年,商店里每件商品的标签上。不仅标有价格、原材料、产地,而且还会标明因生产这件产品而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请注意,在很多消费者眼里,这个指标会和价格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记者手记
不可“拆迁”的商业精神
在伦敦期间,记者先后拜访了近20余家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除了对它们遍布垒球的业务和来自全球的精英印象深刻外,对金融城的建筑也感触颇深。
和上海陆家嘴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不同,金融城相形见绌多了。和整个伦敦一样,金融城中绝大多数都是动辄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楼层也普遍只有五六层。新建筑并不很多。这些房子虽然年代久远,但走进其中。现代化建筑所能提供的功能它们也一样不少。
来到爱丁堡后,让人更是震撼,原来很大一部分爱丁堡人都还居住在几百上千年前的石头房子中,一家现代化的大型百货商店也开在几个世纪前的石堡中,全球闻名的爱丁堡大学里,大多数建筑也是几百年前修的。
上千年前老祖宗的劳动成果,依然被今天的美国人舒服地住着,而我们呢,就是城市里30年前修的大楼,今天也争先恐后进入了拆迁的名单——修了拆、拆了修,房子真是把中国人折腾得不轻。难怪房地产业为中国造就了那么多首富,原来在别人那里可以享用数百年的东西,在我们这里变得像快速消费品。
英国人尊重过去,也善于保存过去,这一点你从伦敦大街小巷中星罗棋布的博物馆中就可以发现,据说伦敦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著名的都有20多座。
他们还非常善于保存商业组织、传承商业精神。比如全世界保险业的中心——劳合社就是如此。
17世纪。海运保险随着海洋运输一起开始蓬勃发展,人们为了交流最新的海运信息,总是约在伦敦街头的咖啡屋里。在不少咖啡屋中,老板对一些投机客传播虚假信息不仅不干涉,甚至还狼狈为奸以获取不义之财。
而一位叫爱德华·劳埃德的咖啡屋老板不同。他无法容忍客人因为在自己店里听到的信息而蒙受损失,因此总是要求客人必须提供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船讯,以维护客人的利益。此举使得劳埃德咖啡屋远近闻名,成为希望得到海运保险和再保险信息的商人们的必到之处。
不久,劳埃德开始发行定期的商业简报,他的简报盈利远远超过卖咖啡的盈利。保险经纪人尤其喜爱在劳埃德的咖啡屋聚会,并开始会见他们的客户,这种聚会一直持续下来,最终成为当今著名的劳合社。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和再保险产品的交易中心,劳合社在全球保险和再保险领域拥有崇高的威望。几百年来,把客户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一直是劳合社至高无上的准则。
在英国,还有另外一家因诚实而成功的著名咖啡屋,它叫乔纳森咖啡屋,是今天的伦敦股票交易所的前身。
尽管过去了教百年,类似的商业组织、商业传统和商业精神至今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今天英国的商业和经济。
——作为一种软实力,商业文明的积淀在现代商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由思绪又回到了中国。我们历史上那么多优秀的商业传统,为什么总是在一次次社会动荡中被“拆迁”得无影无踪?
站在伦敦的街头,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感慨万千。
编辑 李丰池
有时候,只有处在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
就比如,站在地球另一端——英国伦敦的街头,来回望中国的经济和商业。
2007年9月下旬,受英国贸易投资总署邀请,本刊记者赴英国伦敦和爱丁堡,对英国金融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隔着8000英里(上海到伦敦的飞行距离,约13000公里),穿越于一个后工业社会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商业时差”,我们试图作一个粗线条的商业瞭望——
从世界商业橱窗看中国制造——代前言
作为世界大都市,原以为伦敦街头一定耸立着有棱有角的现代高楼大厦,马路上奔驰的汽车永远川流不息,晚上光怪陆离的霓虹灯招徕着喧闹的人群。而伦敦颠覆了我们对现代城市的思维定势。
整体来说,伦敦的城市高度远远不及北京和上海,街道两边的公寓楼宇大多不超过6层。虽然交通也较繁忙,但是因为车辆很少鸣笛,伦敦更多时候表现得很安静。伦敦的道路也很狭窄,在小巷里绕来绕去,根本没有国内大城市常见的三环、四环或者外环、内环,据说原因是房子都属私有,就连英国女王也无权让老居民搬迁。
伦敦交通的最大特色是发达的地下交通系统。伦敦地下有长达400多公里的地铁网,长度世界第一,四通八达,有274个车站,每天运送300万人上下班。
伦敦和纽约一起,是这个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两个城市。街头涌动着各种肤色、回响着各种语言,写字楼里忙碌着各国才俊,商场里摆放着各国商品……全世界的商品、人才、文化在这里汇聚,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各国的生活方式。
9月22日,记者到达英国的第二天,便和来自上海、北京、香港的同行相约一起参观伦敦最繁华的商业街——牛津街。
牛津街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淮海路。如果说伦敦是个世界级的商业舞台,那么牛津街无疑就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商业橱窗”。
站在这个商业橱窗前你可以发现,来自中国的商品比比皆是,从服装、鞋帽、玩具到家电、电脑,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遇到一个中国的品牌,这些商品全是代工。在一家专门销售纪念品的商店里,记者看到一种外形为伦敦街头著名的红色电话亭的铁皮储钱罐,标价6英镑,非常畅销。
按照眼下1英镑相当于15元人民币的汇率,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售价约合90元。但在这90元当中,位于珠三角或者长三角的中国代工企业,能拿到的材料和加工费想必不会超过5元,其余95%的利润属于设计、品牌、流通环节。
牛津街上的色芬哲(SELFRIGERS)百货商店在英国久负盛名,面积几万平方米,尤其受年轻时尚女性的喜爱,手上提着色芬哲的购物袋走在街头,也总能增添她们的自信。
在色芬哲销售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的区域,我们发现最主流的产品是美国的惠普、日本的索尼、韩国的三星和LG,不过,我们没有发现海尔、联想等中国大陆品牌。
那一刻,我们感觉到,在通往世界商业主流舞台的历程上,中同制造还有很跃的路要走。碰巧,当时正值中国玩具在美国被召回,在西方市场引发了对中国商品的普遍信任危机。
由于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曾经是第一个“世界工厂”,他们如何看待我们这个新的“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
对这个问题,英国朋友的回答几乎一致:这不过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崛起过程中必然的插曲。就像历史上的德同和日本的产品,先是低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后来成为高端、高质、高价的代表:再后来,韩国、我国的香港和台湾也陆续经历了这个过程。今天的中国大陆,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总部在英国的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境外投资者(QDII),拥有4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其投资总监告诉我们,他们注意到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全球产业链条上不断攀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浪潮。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必将出现一批世界级的企业。马丁·可利最看好中国的机械行业,尤其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企业。
“被永久改变了的英国”——布莱尔10年的经济奇迹
飞机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走出机舱,进入连接航站楼的登机桥,墙上富有哲理的英国格言扑面而来:“一个不同的观点有时可以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从不同的观点中看不到任何危险。只有可能!”“天知道当你用别人的观点看问题,你会看到什么。”
登机桥上的这些语言,不仅流露出英国对于煊赫过去的底气,更有凭借最近10年来优异的经济表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再次崛起的自信。
从20世纪初开始,英国就在走下坡路。到1970年,英国不得不承认它在欧洲已经是“二流”国家了: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严重,劳资纠纷迭起,政治混乱……跨入1990年,英国经济在保守党领导下出现明显好转,但是整个社会仍然为公共政策、社会分化等问题严重困扰,缺乏方向和活力。英国在世人的心目中几乎快成为保守、沉闷的代名词了。在历史和现实的比照之下,英国人的失落感可谓锥心刺骨。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的朋友告诉我们,10年前的1997年,由于经济萎靡,满大街都是酗酒者和失业者,社会的颓废感在街头像雾一样四处弥漫。
然而,10年来天翻地覆。1997年,42岁的托尼·布莱尔带领工党击败执政18年的保守党,接过了英国首相的权杖,成为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
以“改革首相”著称的布莱尔最大程度奉行自由主义,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降到最低,大胆地甩掉了历史留下的包袱,宣称要把英国建成世界上最适合从事企业发展、商业最活跃的国家。布莱尔还迎合时代潮流,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通过创新来引导文化、艺术、思想潮流,英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走上了稳步上扬的健康道路。
英国经济自1997年以来以每年2.8%的速度向上累积,这一增长在欧洲可以说绝无仅有。经济改革为英国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该国失业率一度降到历史最低点,10年中,英国国内的年均失业率仅为4%左右。
这10年是英国二战后最长的经济繁荣期,也是工业革命以后200年来从未有过的持续增长期。正是这样的经济成绩单,使得布莱尔如此自信:“我们可以带着巨大的骄傲回望这段时期。”
在英国高歌猛进的同时,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在内的欧盟几乎所有的成员国始终无法摆脱低增长和高失业的折磨,难怪最近欧盟委员会宣称“英国是欧洲大陆上最健康、最强壮和最成功的经济体。”
布莱尔时代英国经济的成功原因有很多,其中受到良好教育、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的国民是个重要原因。
英国人喜欢读书全球皆知,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你总能很轻松地找到以经济全球化为话题的书。我们在采访中遇到了 很多英国人,几乎每个人都能就英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将扮演的角色、需要的人才和技能、以及经济转型的挑战和痛苦等问题长篇大论一番,而且都还有板有眼。
记者和一位叫马修的27岁小伙子的交谈让人印象很深。他说,由于历史上英国在非洲有大块的殖民地,因此看到非洲今天依然一贫如洗,英国民众普遍替前辈有种负疚感。这几年,看到中国和非洲的经济合作如火如荼,帮助非洲不少国家修路修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他“对中国和胡锦涛先生肃然起敬,因为中国真正把非洲当朋友,不像美国,只想着跟非洲做生意。赚非洲穷苦兄弟的钱。”
显然,当一个国家的民众都清楚了自己在经济全球化坐标上的位置,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了方向。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发祥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制造业是英国的骄傲、经济支柱。现在,它从医疗产品到航空用引擎等的制造依然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制造业在经济上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就业人数所占的比率为10%,只有10年前的一半左右。
10年中,英国忍受着经济结构大调整的阵痛,关闭、出售了大量钢铁、汽车、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其中劳斯莱斯卖给了德国的宝马公司,最近罗孚也卖给了中国的南汽和上汽,如今英国的汽车企业几乎全部为外国企业所有。大量的工人丢掉了工作,不得不重新学习以获得新的谋生技能。
1801年。英国人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而在2007年4月,他们却选择向中国订购了3列时速225公里的火车。这些中国制造的火车将在2010年开始飞驰在英国的大地上。
在放弃了自己没有优势和不擅长的产业后,英国人重新为自己找到了一块“国家蓝海”,用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其中,高速发展的金融业又居功至伟。10年中。金融业从占英国GDP的不足5%飙升到2006年的9.4%,几乎翻了一倍!
如今伦敦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和再保险交易中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最大的金属交易中心……伦敦不仅追上了曾把自己远远甩在身后的纽约,在不少方面甚至还有一举超越的势头。这两座城市,是最无可争议的两个全球金融中心。
除了金融业,英国经济还有另外一张靓丽的名片,那就是创意产业。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为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在过去8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二倍多。
此外,英国在制药、航天、软件等高科技产业也都有优异的表现,是世界主要的制药业中心和生物技术中心之一,英国航空和航天产业在欧洲占第一位,是世界具有全系列生产能力的三个国家之一。
今年6月,布莱尔带着“英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首相之一”的荣誉卸任。看着自己的创新战略重新让英国变得生机勃勃,在离职演讲中,布莱尔满含深情地说:“为了这个国家,我竭尽全力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我已永久改变了英国。”
顿时,掌声如潮。
从伦敦出发——借力“全球动力之都”
泰晤士河蜿蜒流过伦敦,在它的北岸,有一个1.4平方英里的“城中城”,那就是伦敦金融城。
如果说曼哈顿是纽约金融业的心脏,那么伦敦金融城就是伦敦金融业的心脏。
伦敦由32个郡组成,而伦敦金融城是32个郡中最小、最古老的一个。不过,在伦敦人的嘴里,伦敦金融城还有另外一个更流行、更亲切的名字——“那一平方英里”。这是因为伦敦金融城占地1.4平方英里(约5平方公里),正是伦敦这座城市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
金融城和整个伦敦市一样,不像纽约曼哈顿那样高楼林立。金融城里大都是老房子,房屋一般只有四五层,古典艺术建筑随处可见,二三十层的高楼大厦寥寥无几。全城只有一座摩天大楼,是名为“42号大楼”的大厦,它高185米,因有42层而得名,是瑞士再保险公司等许多国际公司的所在地。金融城从外观上看其貌不扬,它内在的魅力需要慢慢品味。
金融城还有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它的外表是不锈钢,各种管道裸露在外,电梯沿着金属墙面上上下下,冷冰冰的,但里面热火朝天,人声嘈杂。这就是著名的劳埃德公司所在的大楼。劳埃德并不是一般保险公司,而是全球最大的保险交易市场,它的作用有点类似证券交易所。
伦敦金融城尽管属于伦敦,但是座名副其实的“城中城”,它有自己的市长、法庭以及近千名警察。据说,连英国女王想进城,也要先得到市长的同意。这也充分体现了金融业在英国受重视的程度。
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英国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心脏,即便是英国历史上“日不落帝国”的显赫一去不返,也没有削弱它的地位,始终是世界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带。
伦敦金融城面积虽小,却是英国的经济中心。根据英国政府2006年统计数据,整个国家1/3的金融业务都集中在这里,这块弹丸之地的GDP居然占英国GDP的3%,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10%,是英国经济总体增速的3倍多。伦敦金融城更是世界上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方,金融城的外汇交易额、黄金交易额、国际贷放总额、外国证券交易额、海事与航空保险业务额及基金管理总量均居世界第一。
全球的金融家想要做任何生意。十拿九稳可以在伦敦金融城内找到。由此,伦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头奉为“全球的力量中心”,有人更形象而优雅地将伦敦金融城称为“全球动力之都”。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世界各大银行均将其全球股票战略部门设在伦敦,伦敦金融城里的美国银行多于纽约的美国银行,日本银行也多于东京的日本银行。
伦敦是一个为全世界服务的城市,它的人才也来自全世界。有人统计,来自各国的金融、法律、媒体等专业人才足有百万,这个数字比欧洲许多大城市的总人口还要多,比如德国的法兰克福也是一个有名的金融中心。但人口只有60多万。
在伦敦金融城工作的各类人才,收入和各种福利都很高,但工作也异常辛苦。由于全球各大股市24小时接连运转,很多人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不过每年三四月份发年终奖时,他们便成了全英国最值得羡慕的人群,据说2006年金融城从业人员获得的奖金就高达200亿英镑,差不多是3000亿人民币,对于金融城的30万雇员来说,每人平均100万人民币,而且还只是奖金。
难怪有人说,“在欧洲,伦敦金融城是唯一一个为别人打工还能每年赚上100万英镑的地方。”
2006年。伦敦以人均65138欧元(约66万人民币)的GDP在欧洲各大城市中遥遥领先,比排名二三名的卢森堡和布鲁塞尔高出差不多20%。这中间,金融城的贡献自然首屈一指。
很多人不知道,伦敦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最多的地方。迄今为止已经有59家 中国企业在伦敦证券交易上市,超过纽约、香港、新加坡。其实,不仅是中国企业,2006年一共有367家各国企业在伦敦上市,共融资1040亿美元,超过纽约交易所(400亿美元)和纳斯达克(290亿美元)的总和。2007年上半年,伦敦交易所为全世界的企业融资金额再次超过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之和。
伦敦证券所交易主要由主板和创业板(AIM)构成,其中创业板尤其值得一提。
和很多资本市场让人望而生畏的高门槛不同,企业在AIM上市,没有最低规模限制,不需要财务历史,不需要公众持股限制,申请上市的材料也不需要经过交易所或者英国上市管理署的审核,只需要得到保荐人的提名即可。
从某种意义上说,伦敦的创业板是全世界最容易上市的地方。不仅上市速度快,而且融资费用低,融资金额灵活,对全球中小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正是这种原因,AIM在成立以来短短12年中飞速发展,和纳斯达克一起成为全球两个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准了AIM。2007年1~7月,就已经有8家中国企业登陆AIM。
除了可以上市,伦敦对于中国企业还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
英国费兰砥(Ferranti)投资公司是一家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宗旨的企业,其创始人费兰砥先生向我们介绍。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中国和西方的企业都必须在全球分工的视野里重新审视相互的竞争与合作。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通过西方资本市场并购来走向国际市场的绝佳历史机遇。
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但品牌在国际上不知名,销售渠道也往往局限于在中国,因而利润空间较低;西方企业有着更被国际熟悉和认可的品牌。渠道也国际化,但生产成本太高,因而利润空间同样有限。如果通过并购,就能把两者的优势相结合,必然会大大提升利润空间和股东价值。
费兰砥认为,中国的重型机械、轻型和精密机械行业,以及电子、软件等企业,都有竞争优势,可以利用这种战略走出去。
事实上,自从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金额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2003年还不足30亿美元,2006年达160亿美元。2007年估计要突破300亿美元。不过。费兰砥认为,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还会猛增10倍,达到3000亿美元!
有趣的是,英国似乎从不担心外国资本跨国收购英国资产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目前,英国很多银行、港口、水电气等公司的产权都属于海外资本所有。
在伦敦,似乎什么都可以卖。就在我们赴英国采访的前两周,卡塔尔金融投资局居然看上了伦敦证券交易所,而且成功买下了伦敦证券交易所20%的股权。
哈利·波特的启示——改写未来的创意经济
全球3个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全球三大最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之一,享誉全球的国际设计之都,2/3以上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所在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设计机构;定居的国际人士与当地居民比例为全球之最,整个城市有300多种语言,还有50种不同族裔的社群……
这一切,让伦敦被称为是“全球最酷的城市”。
伦敦的酷,几乎全部体现在曾经没落的伦敦东区。饼干、果酱工厂、茶叶仓库之类的老旧厂房,在传统制造业外移后遭到废弃,现在却因创意群落的形成变得炙手可热。广告、设计、传播、创意公司、非盈利机构,以及充满另类艺术气息的咖啡馆、酒吧、画廊为砖楼厂房增添了时尚感的设计,勾勒出粗糙、突出距离感的后现代风格。
如今的伦敦东区,已经成了全世界闻名的“创意群落”。这些弹性十足的小型创意公司聚集在一起从事的“创意产业”,是英国经济的第二张名片。
说起创意产业,又要说到刚刚卸任英国首相几个月的布莱尔。
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以后,为了振兴低迷的英国经济,提出“新英国”构想,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希望借此改变英国老工业帝国陈旧落后的形象。1997年,布莱尔还亲自担任“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主席,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很大程度上依靠个人创意、技能和天赋而建立起来的,并且在知识产权的建立和保护下,能够为社会创造潜在工作职位并带来潜在社会财富的产业。在英国,创意产业包括以下13个行业: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服装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娱乐软件、音乐、表演、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电视与电台。
如今,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创意产业对英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极为深远的,所以布莱尔敢自信地说:“我已经永久改变了英国”。
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为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全国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伦敦有超过50万人从事创造性行业,从建筑到电影制作。从时装到出版,为伦敦经济贡献了210亿英镑的产值,仅次于金融业。
小说《哈利·波特》的成功,可以说明创意产业的威力。《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原来是位普通英国女教师,从1990年坐火车穿越英格兰时想出的有关小魔法师的点子出发,一路写下来,如今她的小说在全世界卖了3亿多册,个人资产已达10亿美元,在“全球最富有女星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她非凡的构想,让哈利·波特电影、游戏、玩具、服装等各种相关产业获利上百亿美元。
最近几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两倍多。
一直以来,英国的原创性和创意设计备受认同。许多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发明:电话、文字短信、喷气引擎、一级方程式赛车及虹膜辨认技术等,都出自英国设计师的创意。当今,苹果的IPOD、宝马的MINI汽车等传奇产品的创意灵感也都来自英国的设计师。英国设计师的出色灵感为产品增加了数倍的附加值,并通过制造业获取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利润,同时有力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在高科技产品的制造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借助英国的专业设计,建立国际品牌,打进全球消费市场。不少知名企业如三星、诺基亚及雅马哈等,均在英国创建了设计和研发中心,利用英国的设计人才,打造出符合欧洲和世界消费口味的产品。
设计让英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脑,而这都源于英国创意产业层出不穷的创意与灵感。
其实,不止在英国,美国和韩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样显示了创意产业的活力。在美国。创意产业被称为版权产业,如今的出口额已经超过传统汽车、航空航天和农业。成为最大宗的出口产品。韩国也是如此,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等数字产品的出口额也大大超过了汽车,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产业。 在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的创意工业顾问克里斯汀女士看来,中国的创意产业刚刚起步,前景非常广阔。她认为,市场竞争不乏三个层次:价格、设计、品牌。价格竞争是最低档次的竞争,最简单也最没有出路。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品牌优势,那么凭借独特的创新设计,是摆脱低价劣质品的最佳途径。因而,优秀的创意企业,在中国必然有巨大的生存空间。
一个低碳世界——“低碳经济”下的财富新格局
如果想知道一个国家的人民最关心什么话题,那么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就能找到答案。在英国期间,记者接触到的频率最高的词有如下几个:辩论、移民、全球变暖。
英国有着几百年的民主传统,民众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什么政策的制定都要大家辩论:最近10多年英国经济比较景气,成为全世界,尤其是东欧、亚洲和非洲人移民的目的地,他们给英国经济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专业技能,同时也增加了英国人的就业压力;这两个问题成为公众话题,一点都不奇怪。
由于是老牌发达国家,英国公民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都很强,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给地球造成的龙卷风、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频繁发生,于是如何避免全球变暖也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公众问题。
客观地讲,与美国在应对全球变暖的瞻前顾后相比,欧洲各国的决心和责任感是最大的。
不身临其境。我们真是难以想象欧洲人的重视程度,记者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报纸和电视上每6篇报道中至少就有1篇会提到全球变暖,而且很多人已经身体力行。
报纸上有一条新闻,伦敦的杰奎琳·希迪女士成立了一个叫“限额使用碳行动小组”的组织,其成员保证要过“低碳生活”,即尽可能避免消费那些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和服务,以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如今,借助于发达的网络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很方便地测算出自己的碳排放量。为了过上低碳生活,他们愿意做出自我牺牲——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去上班。他们还规定,每个成员的年碳排放量不超过9000磅,包括天然气、生活用电、汽车尾气和搭乘飞机等。9000磅是什么概念呢?一次乘机从伦敦到上海的往返旅行将产生4800磅的碳排放,已经超过了限额的一半!
环保购物袋是另外一个例子。2007年3月,一家企业推出一种棉布做的购物包,取名为“我不是一个塑料袋”,即可以代替商店里送的塑料袋以减少污染,结果马上受到民众欢迎,很多人为了买到这个棉布包,不惜连夜排队。
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而往返在英国和法国的“欧洲之星”高速火车甚至对外宣布,由于各种努力,他们的碳排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覆盖整个欧洲的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欧洲交通也正在进入一个“新铁路时代”。眼下,我国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已经启动,不难想象,一个纵横交错的高速铁路网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华夏大地上,这中间,又是多么大的商机!
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就有怎样的经济。中国的企业家应该认识到,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未来,人类通过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往地下储存二氧化碳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又不影响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不牺牲经济的发展,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甚至是更快的发展。
目前全球都在讨论低碳经济。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也许这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人类经济面临的又一场革命。中国的企业家,对此要有战略性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也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是中国企业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前途所在。
9月24日,全球著名的《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说,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将要求它的供应商计算和公布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在伦敦街头,有不少商品的广告牌上,以比同类产品节约多少碳排放作为诉求,吸引消费者。
也许不用几年,商店里每件商品的标签上。不仅标有价格、原材料、产地,而且还会标明因生产这件产品而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请注意,在很多消费者眼里,这个指标会和价格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记者手记
不可“拆迁”的商业精神
在伦敦期间,记者先后拜访了近20余家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除了对它们遍布垒球的业务和来自全球的精英印象深刻外,对金融城的建筑也感触颇深。
和上海陆家嘴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不同,金融城相形见绌多了。和整个伦敦一样,金融城中绝大多数都是动辄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楼层也普遍只有五六层。新建筑并不很多。这些房子虽然年代久远,但走进其中。现代化建筑所能提供的功能它们也一样不少。
来到爱丁堡后,让人更是震撼,原来很大一部分爱丁堡人都还居住在几百上千年前的石头房子中,一家现代化的大型百货商店也开在几个世纪前的石堡中,全球闻名的爱丁堡大学里,大多数建筑也是几百年前修的。
上千年前老祖宗的劳动成果,依然被今天的美国人舒服地住着,而我们呢,就是城市里30年前修的大楼,今天也争先恐后进入了拆迁的名单——修了拆、拆了修,房子真是把中国人折腾得不轻。难怪房地产业为中国造就了那么多首富,原来在别人那里可以享用数百年的东西,在我们这里变得像快速消费品。
英国人尊重过去,也善于保存过去,这一点你从伦敦大街小巷中星罗棋布的博物馆中就可以发现,据说伦敦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著名的都有20多座。
他们还非常善于保存商业组织、传承商业精神。比如全世界保险业的中心——劳合社就是如此。
17世纪。海运保险随着海洋运输一起开始蓬勃发展,人们为了交流最新的海运信息,总是约在伦敦街头的咖啡屋里。在不少咖啡屋中,老板对一些投机客传播虚假信息不仅不干涉,甚至还狼狈为奸以获取不义之财。
而一位叫爱德华·劳埃德的咖啡屋老板不同。他无法容忍客人因为在自己店里听到的信息而蒙受损失,因此总是要求客人必须提供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船讯,以维护客人的利益。此举使得劳埃德咖啡屋远近闻名,成为希望得到海运保险和再保险信息的商人们的必到之处。
不久,劳埃德开始发行定期的商业简报,他的简报盈利远远超过卖咖啡的盈利。保险经纪人尤其喜爱在劳埃德的咖啡屋聚会,并开始会见他们的客户,这种聚会一直持续下来,最终成为当今著名的劳合社。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和再保险产品的交易中心,劳合社在全球保险和再保险领域拥有崇高的威望。几百年来,把客户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一直是劳合社至高无上的准则。
在英国,还有另外一家因诚实而成功的著名咖啡屋,它叫乔纳森咖啡屋,是今天的伦敦股票交易所的前身。
尽管过去了教百年,类似的商业组织、商业传统和商业精神至今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今天英国的商业和经济。
——作为一种软实力,商业文明的积淀在现代商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由思绪又回到了中国。我们历史上那么多优秀的商业传统,为什么总是在一次次社会动荡中被“拆迁”得无影无踪?
站在伦敦的街头,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感慨万千。
编辑 李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