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对医药电商领域产生比较重要影响的政策有三个:第一是电商的“国八条”;第二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第三是在地方开通医保在线支付,已经实现的包括海宁、嘉兴、天津、沈阳这四座城市。
“现在公立医院销售的药品占比是60%,如果降到30%,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药品需求会流到零售市场。按照2014年药品零售市场规模2700亿元计算,到2017年,其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中国药店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说。
增速明显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增速明显。从2011年的4亿元到2012年的16亿元,再到2013年的42.6亿元,2014年则达到77.9亿元。牌照发放数量也逐年增多,截至去年年底,网上药店牌照发放了270张。
从2014年构成77.9亿元规模的渠道看:第一大渠道是天猫医药馆(46.9亿元),第二大渠道是医药B2C官网(28.6亿元),第三大渠道是京东医药馆(6.1亿元)。还有一个是增量渠道,即购药App(2.9亿元)。
2014年,中国药店的总体市场规模为2817亿元,网上药店77.9亿元的规模在其中占比为2.7%,同比提高了1%。2014年整个医药B2C的增速是83%,2013年这个数据是166%。天猫渠道的增速则从2013年的177%降到了79%。
张勇认为,虽然目前医药电商在全部医药流通市场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但还是能对现有的流通渠道产生深远影响。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的波及面非常大,现有的渠道结构又不合理,风险较大。
导致去年医药B2C增速同比下滑一半的根本原因是,网上药店市场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国家政策方面虽然有征求意见稿,但是还没有正式出台,没有实质性的刺激作用。对于大型电商平台来说,流量饱和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今年天猫提出定向招商制度的重要原因。
2014年的网上药店20强中,前10名中只有3家企业还未被投资或不属于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它们分别是:排第2名的健客网,第6名的可得网,第8名的药房网。此外,排前10名的企业以新公司和小药店为主。
排在第11名到第20名的网上药店中,同样有3家公司还未被投资,它们分别是云开亚美、金象网和再康网。其中,云开亚美是海正药业旗下子公司,金象网在今年年初被挂号网收购,再康网是先声药业旗下分公司。
去年,市场整体增长不好,存在毛利率下滑、费用上升等问题。2013年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是19.3%,费用率是29.6%,利润率是-1.3%;2014年,行业整体毛利率是19.6%,费用率是22%,利润率是-5.4%,亏损有扩大的趋势。张勇认为,主要原因是参与者增多导致大盘被稀释。去年天猫药馆增加的商家超过70家,在行业过度竞争之下,大家只能拼促销、比包邮,导致行业整体费用率上升。
不过,也有少数企业没有受到大盘盈亏的影响。以医药电商前五强为例,第1名康爱多是上市公司太阳堂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去年盈利超过1700万元,毛利率是20%,费用率是1%;第2名云开亚美是一家工业背景的医药电商,所售的全部是海正制药的自主品牌产品,毛利率非常高;第3名可得网专注于销售隐形眼镜,供应链能力强,成本控制较好;第4名新兴网上药店是一家传统药店,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人员成本比较低;第5名昂生大药房在天猫上做了一个小平台,模式比较特殊。
从品类角度看,在药店的官网上,73.4%是药品,其次是保健食品,再次是器械。在天猫上,38.5%是医疗器械,22%是隐形眼镜护理液,19.51%是OTC药品;18.17%是计生用品。
从用户结构看,药品的主流消费人群是40岁以上的人,但是这个人群占比在2013年是6.4%,2014年是9.6%,这也是造成药品消费偏低的原因。
从运营指标看,去年医药电商领域总体成交6018万笔,平均客单价是129元,品单价是47元,客品数为2.7个。其中,天猫医药馆交易额为36.6亿元,成交3318万笔交易,行业均单值是110元,品单价是43元,客品数为2.56个。医药B2C官网的交易额为28.6亿元,均单153元,品单价44元,客品数是3.5个。
“2014年医药电商销售额中,第一名是7个亿,第二名是6.5个亿,今年将出现一个10亿体量的医药电商。”张勇说。
趋势前瞻
2014年市场的整体增速很低,但移动端的发展成为一个亮点。目前,进军移动端App的商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像药给力、快方送药、叮当快药这样主打“1小时送药”的小型O2O公司。这些公司自身没有库存,没有药店,只有专职配送员,采取的经营方式是和本地的药店合作。通常它们的客单价不高,购药频次低,要实现盈利比较困难。
二是有大企业背景的O2O公司,诸如阿里的“阿里健康”、百度的“药直达”、平安集团的“三网合一”。
三是主流网上药店布局的移动端App,比如医药网就以移动端为主,App下载量已超过1200万,上一轮融资规模达到4.5亿元,公司估值超过20亿元。
在张勇看来,一个市场要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离不开资本、政策、模式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资本的推动非常重要,但是资本只青睐少数优秀的企业。而政策不可控,只有模式是我们能够把控的。PC端医药电商的格局已定,在现有政策格局下,市场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现在主流企业的发展重点都是布局移动端。”张勇说道。
如今很多医药器械生产企业都在直接做电商,像欧姆龙、鱼跃、九安这样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都在天猫上开了旗舰店,它们在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中占据主流。“什么样的品类不适合在天猫开店销售呢?像短期的OTC药品就很难在天猫上卖起量,因为一盒感冒药只卖10块钱左右,商家怎么可能给你包邮呢?”在张勇看来,电商是一个高度讲究优胜劣汰的行业,未来两三年将是医药电商的决战期。如果说过去三年公司之间比拼的是专注,未来两年比拼的将是专业。
“医药电商10强中有9名是小连锁药店,只有排名第10的海王星辰是大连锁。之所以这些小连锁能抓住机会,主要是因为它们心无旁骛,只重视线上。”张勇分析道。反观大的连锁药店和医药企业,一方面线下模式做得非常重,它们担心发展线上业务会影响线下业绩;另一方面,过去两三年市场对医药电商这个模式还存在质疑,而中小连锁企业凭借专注率先占领了这一市场。
在张勇看来,未来医药电商如想再上一个台阶就要靠专业,具体说就是“医”和“药”。“医”是帮助用户做决策,“药”是管理用户的用药依从性,让用户准时服药,督促用户改良生活习惯,降低出现并发症几率。但另一方面,专业并不是医和药的简单罗列,不是各种功能的累加。
除了线下的传统药店,现在很多上市的医药企业也号称在做医药电商。这些具有医药背景的医药电商,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在于顶层设计脆弱。“很多网上药店做的是互联网业务,但它没有采用互联网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张勇看来,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应当采用合伙人文化,提倡人人有股份,大家为了梦想一起创业,公司还要为后续加入的优秀人才设立期权值。而传统的医药企业已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老板100%控股,公司的发展非常依赖于老板的能力和运气,越到后面做起来越累;二是一家医药上市公司成立全资的医药电商子公司后,完全由职业经理人操盘,大家都没有股份。这种治理结构存在非常大的短板,有可能第一年业绩做得非常好,但第二年公司CEO就被别人挖走了。
将来互联网医药会不会变成BAT(百度、阿里、腾讯)的天下?“我觉得真的有这种可能,但前提是BAT能够大胆去收购企业。如果它们都埋头做自己的产品,我觉得就走不到那一天。”张勇表示,“平安、阿里和春雨都要做生态链,生态链的竞争一定会成为一个趋势,但前提是必须有自己的用户基数。”
“现在公立医院销售的药品占比是60%,如果降到30%,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药品需求会流到零售市场。按照2014年药品零售市场规模2700亿元计算,到2017年,其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中国药店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说。
增速明显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增速明显。从2011年的4亿元到2012年的16亿元,再到2013年的42.6亿元,2014年则达到77.9亿元。牌照发放数量也逐年增多,截至去年年底,网上药店牌照发放了270张。
从2014年构成77.9亿元规模的渠道看:第一大渠道是天猫医药馆(46.9亿元),第二大渠道是医药B2C官网(28.6亿元),第三大渠道是京东医药馆(6.1亿元)。还有一个是增量渠道,即购药App(2.9亿元)。
2014年,中国药店的总体市场规模为2817亿元,网上药店77.9亿元的规模在其中占比为2.7%,同比提高了1%。2014年整个医药B2C的增速是83%,2013年这个数据是166%。天猫渠道的增速则从2013年的177%降到了79%。
张勇认为,虽然目前医药电商在全部医药流通市场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但还是能对现有的流通渠道产生深远影响。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的波及面非常大,现有的渠道结构又不合理,风险较大。
导致去年医药B2C增速同比下滑一半的根本原因是,网上药店市场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国家政策方面虽然有征求意见稿,但是还没有正式出台,没有实质性的刺激作用。对于大型电商平台来说,流量饱和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今年天猫提出定向招商制度的重要原因。
2014年的网上药店20强中,前10名中只有3家企业还未被投资或不属于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它们分别是:排第2名的健客网,第6名的可得网,第8名的药房网。此外,排前10名的企业以新公司和小药店为主。
排在第11名到第20名的网上药店中,同样有3家公司还未被投资,它们分别是云开亚美、金象网和再康网。其中,云开亚美是海正药业旗下子公司,金象网在今年年初被挂号网收购,再康网是先声药业旗下分公司。
去年,市场整体增长不好,存在毛利率下滑、费用上升等问题。2013年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是19.3%,费用率是29.6%,利润率是-1.3%;2014年,行业整体毛利率是19.6%,费用率是22%,利润率是-5.4%,亏损有扩大的趋势。张勇认为,主要原因是参与者增多导致大盘被稀释。去年天猫药馆增加的商家超过70家,在行业过度竞争之下,大家只能拼促销、比包邮,导致行业整体费用率上升。
不过,也有少数企业没有受到大盘盈亏的影响。以医药电商前五强为例,第1名康爱多是上市公司太阳堂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去年盈利超过1700万元,毛利率是20%,费用率是1%;第2名云开亚美是一家工业背景的医药电商,所售的全部是海正制药的自主品牌产品,毛利率非常高;第3名可得网专注于销售隐形眼镜,供应链能力强,成本控制较好;第4名新兴网上药店是一家传统药店,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人员成本比较低;第5名昂生大药房在天猫上做了一个小平台,模式比较特殊。
从品类角度看,在药店的官网上,73.4%是药品,其次是保健食品,再次是器械。在天猫上,38.5%是医疗器械,22%是隐形眼镜护理液,19.51%是OTC药品;18.17%是计生用品。
从用户结构看,药品的主流消费人群是40岁以上的人,但是这个人群占比在2013年是6.4%,2014年是9.6%,这也是造成药品消费偏低的原因。
从运营指标看,去年医药电商领域总体成交6018万笔,平均客单价是129元,品单价是47元,客品数为2.7个。其中,天猫医药馆交易额为36.6亿元,成交3318万笔交易,行业均单值是110元,品单价是43元,客品数为2.56个。医药B2C官网的交易额为28.6亿元,均单153元,品单价44元,客品数是3.5个。
“2014年医药电商销售额中,第一名是7个亿,第二名是6.5个亿,今年将出现一个10亿体量的医药电商。”张勇说。
趋势前瞻
2014年市场的整体增速很低,但移动端的发展成为一个亮点。目前,进军移动端App的商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像药给力、快方送药、叮当快药这样主打“1小时送药”的小型O2O公司。这些公司自身没有库存,没有药店,只有专职配送员,采取的经营方式是和本地的药店合作。通常它们的客单价不高,购药频次低,要实现盈利比较困难。
二是有大企业背景的O2O公司,诸如阿里的“阿里健康”、百度的“药直达”、平安集团的“三网合一”。
三是主流网上药店布局的移动端App,比如医药网就以移动端为主,App下载量已超过1200万,上一轮融资规模达到4.5亿元,公司估值超过20亿元。
在张勇看来,一个市场要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离不开资本、政策、模式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资本的推动非常重要,但是资本只青睐少数优秀的企业。而政策不可控,只有模式是我们能够把控的。PC端医药电商的格局已定,在现有政策格局下,市场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现在主流企业的发展重点都是布局移动端。”张勇说道。
如今很多医药器械生产企业都在直接做电商,像欧姆龙、鱼跃、九安这样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都在天猫上开了旗舰店,它们在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中占据主流。“什么样的品类不适合在天猫开店销售呢?像短期的OTC药品就很难在天猫上卖起量,因为一盒感冒药只卖10块钱左右,商家怎么可能给你包邮呢?”在张勇看来,电商是一个高度讲究优胜劣汰的行业,未来两三年将是医药电商的决战期。如果说过去三年公司之间比拼的是专注,未来两年比拼的将是专业。
“医药电商10强中有9名是小连锁药店,只有排名第10的海王星辰是大连锁。之所以这些小连锁能抓住机会,主要是因为它们心无旁骛,只重视线上。”张勇分析道。反观大的连锁药店和医药企业,一方面线下模式做得非常重,它们担心发展线上业务会影响线下业绩;另一方面,过去两三年市场对医药电商这个模式还存在质疑,而中小连锁企业凭借专注率先占领了这一市场。
在张勇看来,未来医药电商如想再上一个台阶就要靠专业,具体说就是“医”和“药”。“医”是帮助用户做决策,“药”是管理用户的用药依从性,让用户准时服药,督促用户改良生活习惯,降低出现并发症几率。但另一方面,专业并不是医和药的简单罗列,不是各种功能的累加。
除了线下的传统药店,现在很多上市的医药企业也号称在做医药电商。这些具有医药背景的医药电商,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在于顶层设计脆弱。“很多网上药店做的是互联网业务,但它没有采用互联网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张勇看来,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应当采用合伙人文化,提倡人人有股份,大家为了梦想一起创业,公司还要为后续加入的优秀人才设立期权值。而传统的医药企业已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老板100%控股,公司的发展非常依赖于老板的能力和运气,越到后面做起来越累;二是一家医药上市公司成立全资的医药电商子公司后,完全由职业经理人操盘,大家都没有股份。这种治理结构存在非常大的短板,有可能第一年业绩做得非常好,但第二年公司CEO就被别人挖走了。
将来互联网医药会不会变成BAT(百度、阿里、腾讯)的天下?“我觉得真的有这种可能,但前提是BAT能够大胆去收购企业。如果它们都埋头做自己的产品,我觉得就走不到那一天。”张勇表示,“平安、阿里和春雨都要做生态链,生态链的竞争一定会成为一个趋势,但前提是必须有自己的用户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