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大礼假面具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具是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世界各地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证实,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无论东方与西方,面具的群落性存在,与人类早期的祭祀、战争和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的起源,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面具是古代东方戏剧和欧洲戏剧表演的重要道具。黄金四目的方相氏和戴面而舞的兰陵王,宫廷祭祀、民间冲傩还愿、驱邪纳吉等仪式里往往夹着娱人之戏剧形式与内容,仍保留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中。至今,除中国以外,日本、朝鲜、印度、美洲、非洲等地,仍然保留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文化。假面喜剧则逐渐成为中世纪以来欧洲一个重要剧种,时下美洲节庆中的假面游行和奥地利山区“波其顿”舞蹈,都是欧洲面具古老遗风的现代留存。
  2020年7月18日至8月10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承办的“神秘的面孔·贵州戏剧面具展”在贵州省美术馆举办,展览期间,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一方面,这次展览引发了媒体竞相报道,省内外民众对这次展览保持了持续关注和参观,以及围绕面具文化展开了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另一方面,学术界再度对贵州的面具戏和面具艺术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在展览期间,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组织开展了题为“贵州民族民间戏剧振兴发展”的专题学术交流活动。来自民族学、戏剧学、音乐学、美术学、遗产学、博物馆学等方面的专家从学理的角度对此次展览高度肯定与赞誉,并从不同的学科切入,对贵州面具戏和民族民间戏剧的历史变迁、传承保护、艺术形态等予以理论关照和关注,期盼以此为又一起点,再次掀起贵州民族民间戏剧和面具戏理论研究的高潮。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对贵州傩戏、地戏、阳戏、撮泰吉等民族民间戏剧面具和相关剧本、画案、道具、服饰的收集收藏,并积极组织了多次专题的展览和学术会议。此次“神秘的面孔·贵州戏剧面具展”展出的各类面具,是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收集珍藏的。“神秘的面孔·贵州戏剧面具展”是自1988年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当时为“贵州省艺术研究室”)在贵阳组织召开“全国傩戏学术研讨会”并举办“傩艺术形态展”,1989年、1990年、1992年在联邦德国、北京、上海先后举办三次地戏、傩戏面具展以来,时隔30年再次举办展览。特别是1988年“傩艺术形态展”系第一次品种类型齐全的贵州傩面具展出,使得傩戏及傩文化一时成了国内、国际戏剧学研究的热点。这次展览,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遴选了珍藏的404件戏剧面具精品展出,其中包括清代、民国、建国以来等不同时期的面具,极为珍贵。这些面具对研究戏剧艺术的发生、起源、变迁发展等意义重大,有着较高学术价值。
  诉说贵州文化的神秘面孔
  在面对民族民间戏剧文化生态日渐式微、传承濒危的今天,策划组织这次展览,旨在弘扬贵州得民族民间戏剧文化,展示贵州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贵州戏剧面具,以期促进贵州民族民间戏剧文化和戏剧面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传播。在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戏剧传承发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举办此次展览,目的是为了促进贵州民族民间戏剧和戏剧面具的收集整理和理论研究,探索一条发展贵州民族民间戏剧艺术和戏剧面具工艺的科学之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贵州各大艺术院团加大以傩戏、阳戏、地戏、撮泰吉等民族民间戏剧故事内容为素材的具有较高文化内涵、艺术水平的舞台艺术剧目的创作生产。
  此次展览,也将有利于展现贵州丰富多彩、内涵厚重、外延广泛的民族民间戏剧艺术和造型独特、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戏剧面具艺术,必将促进贵州民族民间戏剧和戏剧面具工艺的传承发展,也将增进广大观众对贵州面具戏和戏剧面具的了解,促进贵州民族民间戏剧的传承发展与宣传推介。
  现有戏剧面具保存数量最大、品种类型最多、研究较为深入的应该为西南地区的贵州省。贵州的戏剧面具遍及全省几乎所有市(州),汉、苗、彝、布依、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按照造型特点、艺術风格和功能用途,主要分为四类。即黔北(遵义市务川、道真、正安、湄潭等县)、黔东(铜仁市德江、思南、石阡等县)、黔南地区(惠水、长顺、福泉等县)的傩戏、阳戏面具;黔中(安顺、贵阳)一带的地戏面具;黔西北(威宁县)彝族撮泰吉面具。
  傩戏——藏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傩戏,又称傩坛戏或傩堂戏,主要流行于黔东、黔北、黔南、黔西北等贵州省内大部分地区。傩戏面具是贵州现存面具数量最多、艺术性最高的一种,主要有傩坛祭祀面具和串插在祭祀仪式中的“插戏”面具。贵州傩戏面具大都以木质细密松软、不易开裂的白杨、丁香、杨柳等木料制作,为木雕彩绘面具。
  傩戏面具在实际表演中的数量各地说法不一。黔东地区以二十四面为“一堂”(一套),有“全堂二十四,半堂一十二”之说;黔南则说“全堂三十六”;黔北“七十二傩面,面面有来历,神神能出戏”。它们分别是开山、开路、灵官、关爷、仙师、和尚、甘生、秦童、唐氏太婆、先锋小姐、引兵土地、桃园土地、梁山土地等等。每个面具人物大都有一个传说故事,敷演其身世来历,具有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浪漫色彩。这些面具人物,有源远流长的中国神话中的神祗,如开山、开路、土地;有历史人物如关爷(关云长);还有地域性民间传说和世俗人物。故造型千姿百态,神祗形象变形夸张;历史人物、世俗故事人物则基本写实。傩戏面具整个造型有类型化趋向,大致可分为狰狞类:如开山、开路、判官等;和善类:如土地、和尚、甘生等;刚直类:如关爷等;滑稽类:如秦童、秦童娘子等;秀丽类:如先锋小姐等。
  阳戏——非遗之魅
  阳戏实为傩坛外戏。傩戏有“内戏”、“插戏”、“外戏”之分。“内戏”即傩坛祭祀的各项仪式内容;“插戏”是串插在祭祀仪式中的小戏或戏剧片段;“外戏”则是脱离傩坛祭祀内容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传统大戏。    傩坛外戏,虽仍冠以“傩”,却已失去了“傩”意,与傩关系不大,完全可以独立存在,成为一种地方戏。不同地区又称为“庆壇戏”“端公戏”和“阳戏”。《中国戏曲志·贵州卷》《中国戏曲音乐·贵州卷》分别将其作为一个独立戏曲剧种分类描述。
  阳戏有完整故事情节和特定戏剧人物,使其面具不同于傩坛祭祀面具。从数量上看,它没有固定的数目而是依据剧目规定的角色多少而定,少则几面,多则几十面。从造型上看,它要为戏剧服务,受到剧目所限定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年龄职业、性格情感等的制约。这类面具更为写实,不如傩戏面具那么生动活泼,那么富于想象力,显得写实有余,浪漫不足。但其比“撮泰吉”面具具有更高的艺术性,也比晚进的地戏面具更有灵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相较地戏面具雕琢痕迹较弱,颇具艺术价值。
  地戏——承载着600年乡愁
  地戏源于古代军傩,也是傩活动的一种表现形态。由于军旅征战生活使其逐渐脱离傩的祭祀仪式,成为一种歌颂尚武精神、宣扬英雄主义的史诗性戏剧样式。据考地戏源自明初洪武年间由南征军和屯军从长江中下游省区带入贵州中部贵阳、安顺和南部长顺、惠水、罗甸等地的军傩活动。
  地戏面具都是具有真实姓名的历史人物造型,多用丁香木和白杨木为材料,尺寸相对傩戏面具较小,着重刻划头盔、耳翅等装饰部位,七色均用。制作夸张而精细,刀法明快,线条粗犷,轮廓分明。由于受戏曲脸谱形象影响,地戏面具具有相当程度的程式和规范,初步形成了“文官、主帅、老将、少将、女将”五个基本类型,为较成熟的戏剧面具。
  撮泰吉——戏剧活化石
  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贵州省地方戏研究专家皇甫重庆先生译为“鬼魂的游戏”。这一戏剧形态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彝文典籍中亦无记载。撮泰吉一般于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其表演形式十分独特,表演者用白色头帕将头缠成尖锥形,身体及四肢用布紧缠,象征裸体;部分人头戴面具,分别扮作彝族老人阿达摩(1700岁)、彝族老奶奶阿达姆(1500岁)、苗族老人麻洪摩(1200岁)、汉族老人嘿布(1000岁)及阿达姆的孩子阿安五个面具人物。表演中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岁),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
  撮泰吉面具,是贵州现存面具中最原始的一种,也是造型风格最独特的一种。用杜鹃树或其它杂木树制成,体积尺寸较大,面具通常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制作简单,几斧斫就,用锅烟灰把面具涂黑,再用石灰或粉笔勾画各种线条,安上胡须,即成面具。线条粗犷简单,色调对比鲜明单一,有明显的石雕感,给人以原始、古朴、粗犷、刚劲的美感。彝族是崇尚黑色的民族,面具以黑色作底,白色线条在黑底衬托下,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给人一种紧张、肃穆感,从而使象征祖先鬼魂的面具有一股浸入肌肤的神秘力量。
  (责任编辑/黄莎莎)
其他文献
如果说文庙还带着几分官庙的威严与等级,与文庙文化内涵相近的文昌阁、文昌宫、文昌塔则带有几分民间色彩,有点与民同乐的味道。孔子是儒家先师,文昌则为道家神明。所谓文昌,即是“文昌星君”“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是道教所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儒家士子求取功名的守护神,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明清两代,贵州虽地处西南边陲,但对于人文兴盛和人才辈出的追求却一点都不比文
期刊
大概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古代这样重视文化教育。被奉为“百经之首”的《易经》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说法,似乎早就告诫人们要重视人文。汉独尊儒术,隋以后科举考试日兴,不断催化中国人的文教情结。于是乎,文庙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播儒家文教精神的重要阵地。  文庙也称孔庙,一般是官方主持修建,用以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历代名儒及乡贤的官庙,为府、州、县区域内重要的祠庙建筑。地方建孔庙之风始
期刊
陈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岳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篇小说《女人的牌坊》、长篇纪实作品《艺考生》分别发表在《十月》杂志、《中国作家》 杂志上。长篇纪实作品《孩子,你独一无二》在《北京青年报》连载。  这次去玉屏,去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只顾名思义想象着玉屏境内的山峦应该就像一道又一道碧玉的屏风吧?到了才知道这里是“箫笛之乡”。明清时期,玉屏箫被列为贡箫;民国初,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如今玉屏
期刊
贵州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地王国”,山峦重叠,溪涧纵横,地表崎岖,落差巨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贵州先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具有特殊文化印记的山地建筑文化。  喀斯特地形造就了贵州“洞天福地”的美誉。一些视野开阔、取水方便且通风干燥的自然山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原始居所,即所谓的“洞居”。散布贵州各地的旧石器早、中、晚各时期洞穴遗址,均反映了史前人类的“洞居”生存状态。“洞居”在贵州延续时间非常长,至
期刊
公元1381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的第十四年。在平定 北方之后,他准备对盘踞在云南的残元势力“梁王”巴匝瓦尔密动手。其实,朱元璋早就为解决西南问题进行了战略布局。1371年平定四川后,朱元璋即设成都都衛,下置成都左、右、中、前、后、贵州、永宁7卫以及雅州、重庆、叙南、青川、保宁5守御千户所,既蕴含巩固成果的守成防御之策,又为着手解决西南问题埋下先期伏笔。1378年,又于湖广进入西南的必经之地
期刊
在农业时代,地理分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天然屏障,而商品贸易则是突破这道天然阻隔的重要方式。贵州古代交通闭塞,但却从未与外界隔离。借助着商贸的力量,贵州与外界进行着长期而又密切的交流。食盐、棉布、丝绸、木材、桐油、茶叶、毛皮以及矿产等,是贵州贸易往来的主要大宗商品。来往贵州的湖广、江西、福建、甘陕、四川等地客商,抑或溯赤水河、乌江、锦江、?阳河、清水江、都柳江等水路而上,抑或顺湖广通云南、四川通广西的
期刊
海龙屯,明朝三大征之一“平播战役”的主战场,从残垣断壁中可以想象曾经建筑的瑰丽恢宏、器宇軒昂。(杨舰/摄)
期刊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丁宝桢赴任四川总督不到半年,即向清廷奏请整治黔岸盐务。贵州自古不产盐,用盐仰赖于川粤滇盐,其中以川盐输给范围最广。乾隆年间,川盐入黔设永、仁、綦、涪四大口岸,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运销贵州各地。咸同年间战乱连年,官场腐败,官商狼狈为奸,导致清乾隆初年以来的川盐运销制度几近废驰,运销体系一片混乱。或许是因为从小在平远州(今贵州织金)长大,知道黔地百姓缺盐之苦,抑或是丁宝
期刊
周必素,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主持的“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调查与发掘”相关项目分别荣获全国“六大”和“十大”考古新发现、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等奖项。周必素女士专注文化遗产领域 30 年,热爱考古,期望在工作之余,让脚步停下来,集中思想将自己的研究与心得转换为文字,唤起大众对考古学及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和传承。  我与播州杨氏
期刊
侗族是我国对建筑艺术有着较高追求的民族之一。黔东南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区——湘黔桂交界地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古代的越人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其内部分为若干个支系,这个族群到了南北朝时期都被称为“僚”。到唐宋时期,僚人进一步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在“峒区”设立羁縻政权,委任土官,称为“羁縻州峒”。羁縻州一般辖有若干“峒”。至今侗族地区不少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