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点: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病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乙肝这三种疾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提起它们,人们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是急着到处找"神医",各种保健品吃了一种又一种;还有的干脆自己当医生,怎么治、吃什么药、吃多少,全凭自己感觉好不好。有的人盲目乐观,从不把自己当病人;有的人因为要与疾病长期相伴,于是天天长嘘短叹......
  树立信心,是战胜疾病的根本;掌握知识,就能打开通向健康的大门。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大众健康》杂志决定开辟《糖尿病之友》、《肝病防治》、《心脑血管病讲坛》三个专栏。这三个专栏将轮流刊出,如果能在人们珍爱生命、企盼健康方面有所帮助的话,这将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医学专家愈来愈发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在发病机制上有共同的致病因子,在治疗上息息相关,在预后上更是密不可分。孤立地看待这两种病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于是就有人大胆地提出了"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的观点,并使其成为了当前相关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首先,两病在发病机制上共有胰岛素抵抗。曾经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糖代谢异常,现在研究证实这样看不全面,应是糖脂病。正如临床经常见到的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是80%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又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前提下,如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中心性肥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的情况,现被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胰岛素抵抗是两病共有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其次,医学家发现,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理想控制血糖后,仅能显著降低小血管并发症(眼、肾),但未见大血管并发症(心肌梗塞、脑卒中)的显著减少。而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大血管并发症,医疗资源也主要花费在治疗大血管并发症上。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若严格控制高血压就能明显降低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可见治疗糖尿病单纯控制血糖达标是不够的,对同时具有的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的同步控制才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研究还表明对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的控制达标标准较一般人群应更为严格,血压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低密度脂蛋白应控制在100毫克/分升以下。
  还有,在预后方面,Ⅱ型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现已把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即以前没有发生过心肌梗塞的糖尿病病人与发生过心肌梗塞的非糖尿病患者具有同等危险。
  正如上述原因,"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提出是正确的,它提示我们在预防和治疗两病时应作为一个整体去兼顾。治疗糖尿病不仅要控制血糖达标,而且应严格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才能更好地改善预后。同样治疗心血管病时,也应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升高的血糖。这一新认识的飞跃还提示我们,当前临床医学分科愈来愈细,这无疑对医学发展带来了好处,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警惕分割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必须充分认识人是整体,强调分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分析、整体考虑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名私立学校的中学生仅仅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便将对方打成重伤,受伤的同学因不堪其辱自杀身亡;内蒙古的一名初中生因在学校被老师批评竟在家中悬梁自尽;年仅7岁的小琴童因不
2002年11月28日上午,在“艾滋病宣传调研活动汇报会”上,原以为能够见一见贵州来京举行婚礼的“艾滋女”--小琴,只可惜因故未能如愿.好在多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让我收获不小,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1月22日,《广州日报》刊出了一篇让人颇为新奇的消息--让新生儿游泳。文章中对那个刚出生不久就能在水中击水的新生儿BB作了生动的描述:他脖子上套着一个微型气圈,在游泳池里"仰泳"。只见他手拍着水面,两个脚一蹬一蹬的,在池子里游过来游过去。据说,这是广州妇产医院最近推出的一项新生儿服务,已有近百个新生儿在游泳池里接受了"洗礼"。  千百年来,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平安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随着时代
为建立方便、灵敏的血清铁测定法 ,以 2 -(5 -溴 -2 -吡啶偶氮 ) -5 -[N ,N -二羧基甲基 ]苯酚 (5 -Br-PADCAP)作显色剂 ,在pH 6 5HAc-NaAc缓冲液中测定血清铁。结果表明 ,该
小孩子除了特殊的情况,很难听到他们说自己腰疼.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年,尤其是到了中老年以后,腰疼的现象便日趋严重起来.有的人甚至要忍着极大的疼痛,才能挺起
年过花甲的李大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与花鸟鱼虫打交道,自觉身体挺硬朗,不喝酒,仅有抽旱烟的嗜好,为这事儿老伴没少和他口角。老伴经常劝说"抽烟对身体有害",他却不以为然。前不久,李大伯突然左下肢增粗,且越来越重,肿得皮肤发亮,动弹不得,卧床不起。经当地医院抗炎止痛治疗无效转来我院。经彩色B超检查,诊断为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医生让李大伯再去放射科拍胸片。"下肢增粗,干吗要摄胸片?"李大伯及其儿子疑
"自发性气胸"因不像感冒、肺炎、支气管炎那么多见,故一般人对此病知道较少。一旦患了这种病,患者及其亲属就会比较紧张,手足无措。  那么,自发性气胸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它有什么症状?它会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命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胸膜和胸膜腔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的封闭的双层膜,如果我们看一下猪的肺,就会看到其表面有一层很薄的、韧性很强的膜,那就是胸膜的脏层,胸膜的壁层则贴在胸
刘先生在一家石棉制品厂工作,退休5年了.在这5年间,他没有与石棉接触,然而还是被石棉细小的微粒夺去了生命.他死于肺癌,是由于在工作岗位上吸入了大量的石棉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