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稽核监督

来源 :黑龙江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既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必然要求。那么,作为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人民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风险稽核监督已势在必行。对转轨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进行风险稽核监督,是摆在每个稽核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想就此谈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国家专业银行转为商业银行之后,真正变成了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企业。因此同社会其他企业一样,都面对市场风险,都要在诸多风险中求生存、求效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重组、进入资本市场交易等现象不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国
对宁波市城乡1440名中老年人进行牙齿楔状缺损调查。结果发现;(1)35-44岁组,楔缺发病率为46.25%,楔缺均数为1.80颗,65~74岁组为52.08%和2.35颗。(2)楔缺发生率城市(55.6%)明显高于农村(35.63%),男性(55.83%)明显高于女性(42.08%),(3)楔缺最好发于4/4,依次向近中和远
问恨生的《聊斋发微》是聊斋研究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将《聊斋志异》全书的内容分为“悲种”、“愤势”、“嫉富”、“贱士”、“尚侠”五例。其中“悲种”为全书之主脑,其他四例
1927年茅盾著文说:"中国文学中的性欲描写——只是一种描写,根本算不得文学。"这是非常偏颇的。蒲松龄《巧娘》等名篇对性内容的表现兼顾了道德原则与智趣性,就是优秀性文学。
《聊斋志异·阿英》一篇讴歌了美好的女性情怀,作者成功塑造了鹦鹉仙女以及凡人女性等形象,借一段有始无终的姻缘和两个狭隘、平庸的男性,刻画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世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先生以当时具有淄川方言特点之白话语言形式创作的长篇唱叙故事,曾在淄川及附近地区广为传唱,盛极一时。她历经三百余年吟咏不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愚窃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