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他自己的建筑,随着建筑文化而兴盛衰亡。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长寿的体系。”这是我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梁思成的话语。这位我国著名的建筑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我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但现实却跟这位学者开了一个玩笑:梁先生的故居在历经两年多的“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后,却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命运。
为更好地了解民居保护的相关问题,《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城市风貌与民居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强。
王志强,曾是旅欧建筑师,在欧洲游学期间,考察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城市和乡村,对欧洲各国在城市风貌的塑造和乡村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回国后,创办了北京地球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自然村落、古村落和民居群的保护性开发。今年初,他联系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北京经世朗耀国际文化传播公司,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大规模的民居保护活动。
《经济》:请介绍一下中国传统民居的情况。
王志强: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民居就是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具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城镇住宅和散落在广袤的中国乡村的形式各异的自然村落,民居不同于宫殿、官署和神庙等建筑,民居体现的是居住功能和居住文化,是生活和生产的必然需要。可以说,自从有了中华文明就有了中国的民居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的民居建筑和村落布局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其中有六种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
一是木构架庭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这种建筑形式分布较广,现存的数量也较多,是我国传统民居文化的最重要构成。木构架庭院式建筑以木构架为建造方式,强调南北主轴线,讲究对称格局,讲究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秩序。
二是四水归堂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以安徽和江浙为最,在湘黔鄂川闽赣等地的大户人家也多有存在。四水归堂反映的是南方士大夫及富商巨贾那种“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特殊情怀。
江南原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大多是为适应潮湿气候的“干栏式”风格,但历史上多次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直接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原的合院格局逐渐成为当地民居的主流,鉴于土地资源有限,北方地区原本宽阔的合院到了南方之后就演变成至今到处可见的天井,而其他功能则大同小异,有身份有钱的人家还按礼法秩序的要求布置自家的厅堂和卧房,情况差点的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但天井却是每家每户都要有的,否则四周屋顶的雨水就不能汇聚到小小的天井中,对风水来说就不太有利了。
三是一颗印式。布局与北方四合院基本类同,主要是老百姓从经济实惠的角度出发,在有限的土地和财力下,尽可能保留合院的格局,但规模和体量都比较小,平面格局和建筑外观十分方正,看起来很像一枚方方正正的印章,所以民间就把这种住宅叫一颗印了,主要存在于云南和湖南一带。
四是杆栏式。杆栏式民居原本是长江以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但在江浙皖等吴越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后,这种能防潮、防范毒虫野兽的架空式居住形态后来基本上就只分布在中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区域的山区地带,杆栏式民居也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都采用竹木结构,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
五是窑洞式。窑洞式民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黄土层较厚的区域,这些区域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原住民因地制宜,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作为居所,窑洞民居对建筑材料要求很低,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不过安全性能较差。
最后要说闽粤的土楼。
土楼是部分中原民族因战乱迁徙到闽粤山区之后,为抵御山林野兽和土匪的伤害而修建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居住形态,土楼平面布局多样,但以圆型和方型居多。土楼体量之大、安全性之高可为中国民居之最,主要原因是饱受战乱之苦而南迁的中原各宗族出于族群安全考虑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家族式自卫的群居方式,这种聚族群居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一种朴素的精神诉求,也就是“入则孝,出则悌”的家庭家族基本伦理观。
土楼的缘起应是在唐末的黄巢之乱后,或许更早,也可能晚一些,但年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为这种特殊的居住建筑形态惊叹不已的同时,是否能确实感受到中华民族先人们身处逆境下却能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以及在这份灿烂光辉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所展示的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和智慧光芒。
以上六种民居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中国传统民居最真实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强调的是居住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然后是人伦道德,最后才是讲究艺术性。
走进中国民居,就能深深体会到中国千古传承不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先人们的创造力而自豪。
《经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民居,在您看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王志强:主要还是很大一部分的中国传统民居所蕴藏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不同地域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民情、民俗等元素,是所处地区在某一历史阶段所达到最高的建造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也是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反映。在选址、规划布局上追求因地制宜和自然天成,力图创造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精神境界;在营造单体建筑时追求形态雅致、大方得体;在内部空间塑造上追求儒家文化的内涵,;在装饰艺术上则将石雕、木雕、砖雕等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民居已逐渐消失,中国文化符号在很多人的眼里日渐模糊,中国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也有日渐式微的危险,再不加以保护和弘扬,不远的未来,恐怕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无从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本所在。
《经济》:既然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如此多的价值,那么保护势在必行。但是近期公众总是会听到一些破坏或是变相破坏传统民居的声音。我国传统民居的现状如何?
王志强:梁思成先生曾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可惜,梁先生的担心今天变成了现实。在我们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同时,面临的是传统民居文化的迅速消亡。
这些年,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正在吞噬前人们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不仅是城市或城镇周边的优秀民居被那些丧失了建筑精神和文化的玻璃建筑所迅速取代,就连构成城市最美肌理的传统街区、优秀民宅也不能幸免,前面提到的梁思成故居被野蛮拆除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30年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生活的巨变,钢筋混凝土高层楼房拔地而起,这些新建的楼群使得城市出现了“趋同化”——南方与北方的城市没有显著差别,东部与西部的城市也几乎千城一面。 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
保护并弘扬中国民居文化迫在眉睫。
《经济》:北京经世朗耀国际文化传播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大规模开展民居保护的活动,足见其对民居保护的重视。请问活动将怎么开展?又将如何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王志强:我国保护和弘扬民居文化的工作起步较晚,这些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民居科考和学术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成果往往是以图书出版的方式传播,如《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中国民居五书》等,不能不说这些工作意义的重大,但由于出版物只适合小众,活动缺乏公众参与,也缺乏趣味性,所以影响力很有限;
二是某些权威机构也在试图做些民居保护的工作,比如评选最美丽的乡村等等,但随后的保护和监督工作并没有跟上,对民居的保护效果非常有限;
在一些公众传播渠道,如影视、网络、报纸期刊等,民居多作为旅游类节目/栏目的副产品,如各地做的旅游宣传片或相关的旅游节目,典型的电视栏目有“走遍中国”、“乐游天下”、“欢乐中国行”等电视系列片,但由于介绍较零散,没有聚焦,因此也没有提高公众对民居保护的重视。
我们这次组织和举办的“民居中国”的系列活动,是在总结上面各种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推出的,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中国的民居文化、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旨在打造中国第一个以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项目。
为了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将在组织、传播、产品等多方面做深入细致扎实的工作,确保项目取得成功。
组织方面,将与权威机构合作成立中国民居保护协会和中国民居保护基金会等相关组织,并取得政府机构、学术、媒体、娱乐机构等的支持;
传播方面,将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包括:影视广播(国内外)、网络、报刊、杂志等,并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广民居保护的重要性,包括比赛、演出,展览、出版等。首个活动将以“民居中国任我秀—谁不说我家乡美”的电视系列节目为引擎,通过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的传播迅速形成影响力,提高“民居中国”项目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以上活动的策划中,要实现“六化”——互动化、故事化、趣味化、哲理化、普及化、产品化;
产品方面,将利用具有影响力的民居文化影视类节目,带动杂志报刊、电子音像、演出、动漫游戏等民居文化衍生产品的发展;
国际交流方面,在实施整个“民居中国”项目的过程中,将不断进行民居中国项目走进世界的大型巡展活动,旨在提升国外目标受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促进中国民居旅游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全世界都来关注中国传统民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
为更好地了解民居保护的相关问题,《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城市风貌与民居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强。
王志强,曾是旅欧建筑师,在欧洲游学期间,考察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城市和乡村,对欧洲各国在城市风貌的塑造和乡村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回国后,创办了北京地球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自然村落、古村落和民居群的保护性开发。今年初,他联系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北京经世朗耀国际文化传播公司,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大规模的民居保护活动。
《经济》:请介绍一下中国传统民居的情况。
王志强: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民居就是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具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城镇住宅和散落在广袤的中国乡村的形式各异的自然村落,民居不同于宫殿、官署和神庙等建筑,民居体现的是居住功能和居住文化,是生活和生产的必然需要。可以说,自从有了中华文明就有了中国的民居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的民居建筑和村落布局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其中有六种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影响力:
一是木构架庭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这种建筑形式分布较广,现存的数量也较多,是我国传统民居文化的最重要构成。木构架庭院式建筑以木构架为建造方式,强调南北主轴线,讲究对称格局,讲究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秩序。
二是四水归堂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以安徽和江浙为最,在湘黔鄂川闽赣等地的大户人家也多有存在。四水归堂反映的是南方士大夫及富商巨贾那种“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特殊情怀。
江南原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大多是为适应潮湿气候的“干栏式”风格,但历史上多次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直接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原的合院格局逐渐成为当地民居的主流,鉴于土地资源有限,北方地区原本宽阔的合院到了南方之后就演变成至今到处可见的天井,而其他功能则大同小异,有身份有钱的人家还按礼法秩序的要求布置自家的厅堂和卧房,情况差点的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但天井却是每家每户都要有的,否则四周屋顶的雨水就不能汇聚到小小的天井中,对风水来说就不太有利了。
三是一颗印式。布局与北方四合院基本类同,主要是老百姓从经济实惠的角度出发,在有限的土地和财力下,尽可能保留合院的格局,但规模和体量都比较小,平面格局和建筑外观十分方正,看起来很像一枚方方正正的印章,所以民间就把这种住宅叫一颗印了,主要存在于云南和湖南一带。
四是杆栏式。杆栏式民居原本是长江以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但在江浙皖等吴越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后,这种能防潮、防范毒虫野兽的架空式居住形态后来基本上就只分布在中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区域的山区地带,杆栏式民居也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都采用竹木结构,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
五是窑洞式。窑洞式民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黄土层较厚的区域,这些区域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原住民因地制宜,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窑洞作为居所,窑洞民居对建筑材料要求很低,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不过安全性能较差。
最后要说闽粤的土楼。
土楼是部分中原民族因战乱迁徙到闽粤山区之后,为抵御山林野兽和土匪的伤害而修建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居住形态,土楼平面布局多样,但以圆型和方型居多。土楼体量之大、安全性之高可为中国民居之最,主要原因是饱受战乱之苦而南迁的中原各宗族出于族群安全考虑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家族式自卫的群居方式,这种聚族群居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一种朴素的精神诉求,也就是“入则孝,出则悌”的家庭家族基本伦理观。
土楼的缘起应是在唐末的黄巢之乱后,或许更早,也可能晚一些,但年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为这种特殊的居住建筑形态惊叹不已的同时,是否能确实感受到中华民族先人们身处逆境下却能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以及在这份灿烂光辉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所展示的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和智慧光芒。
以上六种民居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中国传统民居最真实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强调的是居住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然后是人伦道德,最后才是讲究艺术性。
走进中国民居,就能深深体会到中国千古传承不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先人们的创造力而自豪。
《经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民居,在您看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王志强:主要还是很大一部分的中国传统民居所蕴藏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不同地域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民情、民俗等元素,是所处地区在某一历史阶段所达到最高的建造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也是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反映。在选址、规划布局上追求因地制宜和自然天成,力图创造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精神境界;在营造单体建筑时追求形态雅致、大方得体;在内部空间塑造上追求儒家文化的内涵,;在装饰艺术上则将石雕、木雕、砖雕等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民居已逐渐消失,中国文化符号在很多人的眼里日渐模糊,中国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也有日渐式微的危险,再不加以保护和弘扬,不远的未来,恐怕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无从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本所在。
《经济》:既然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如此多的价值,那么保护势在必行。但是近期公众总是会听到一些破坏或是变相破坏传统民居的声音。我国传统民居的现状如何?
王志强:梁思成先生曾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可惜,梁先生的担心今天变成了现实。在我们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同时,面临的是传统民居文化的迅速消亡。
这些年,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正在吞噬前人们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不仅是城市或城镇周边的优秀民居被那些丧失了建筑精神和文化的玻璃建筑所迅速取代,就连构成城市最美肌理的传统街区、优秀民宅也不能幸免,前面提到的梁思成故居被野蛮拆除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30年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生活的巨变,钢筋混凝土高层楼房拔地而起,这些新建的楼群使得城市出现了“趋同化”——南方与北方的城市没有显著差别,东部与西部的城市也几乎千城一面。 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
保护并弘扬中国民居文化迫在眉睫。
《经济》:北京经世朗耀国际文化传播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大规模开展民居保护的活动,足见其对民居保护的重视。请问活动将怎么开展?又将如何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王志强:我国保护和弘扬民居文化的工作起步较晚,这些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民居科考和学术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成果往往是以图书出版的方式传播,如《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中国民居五书》等,不能不说这些工作意义的重大,但由于出版物只适合小众,活动缺乏公众参与,也缺乏趣味性,所以影响力很有限;
二是某些权威机构也在试图做些民居保护的工作,比如评选最美丽的乡村等等,但随后的保护和监督工作并没有跟上,对民居的保护效果非常有限;
在一些公众传播渠道,如影视、网络、报纸期刊等,民居多作为旅游类节目/栏目的副产品,如各地做的旅游宣传片或相关的旅游节目,典型的电视栏目有“走遍中国”、“乐游天下”、“欢乐中国行”等电视系列片,但由于介绍较零散,没有聚焦,因此也没有提高公众对民居保护的重视。
我们这次组织和举办的“民居中国”的系列活动,是在总结上面各种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推出的,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中国的民居文化、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旨在打造中国第一个以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项目。
为了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将在组织、传播、产品等多方面做深入细致扎实的工作,确保项目取得成功。
组织方面,将与权威机构合作成立中国民居保护协会和中国民居保护基金会等相关组织,并取得政府机构、学术、媒体、娱乐机构等的支持;
传播方面,将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包括:影视广播(国内外)、网络、报刊、杂志等,并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广民居保护的重要性,包括比赛、演出,展览、出版等。首个活动将以“民居中国任我秀—谁不说我家乡美”的电视系列节目为引擎,通过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的传播迅速形成影响力,提高“民居中国”项目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以上活动的策划中,要实现“六化”——互动化、故事化、趣味化、哲理化、普及化、产品化;
产品方面,将利用具有影响力的民居文化影视类节目,带动杂志报刊、电子音像、演出、动漫游戏等民居文化衍生产品的发展;
国际交流方面,在实施整个“民居中国”项目的过程中,将不断进行民居中国项目走进世界的大型巡展活动,旨在提升国外目标受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促进中国民居旅游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全世界都来关注中国传统民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