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相关眼病对角膜对称性及角膜屈光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7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对角膜形态学及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患者24例(46眼)作为观察组,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性的评估主要依据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进行评估.收集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30例(3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测量2组角膜形态学参数及角膜屈光力,包括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垂直不对称指数(IVA)、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HA)、高度离心指数(IHD)和最小曲率半径(Rim),角膜中央厚度(CCT),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度及散光轴向.应用眼球突出计(Hertel眼突计)测量观察组眼球突出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2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甲状腺相关眼病ISV中位数为21.0(10~71),高于正常组的14.0(10~34),Z=1.31,P<0.01;IVA为0.180(0.07~0.70),高于正常组的0.100 (0.50~0.37),Z=1.08,P<0.0I;IHA为5.95(0.0~28.7),高于正常组的1.65(0.2~13.9),Z=84.34,P<0.01;IHD为0.020±0.015,高于正常组的(0.010±.0040),t=5.67,P<0.01;Rim为(7.43±0.30)mm,低于正常组的(7.62±0.26)mm,t=-2.505,P<0.01;CCT为(523.74±26.00)μm,低于正常组的(546.25±28.84) μm,t=3.230,P<0.01;角膜前表面K1为(43.58±1.18)D,高于正常组的(42.86±1.43)D,t=2.123,P<0.05;角膜后表面K1为-6.20D(-7.2-5.7D),高于正常组的-6.10 D(-6.6~-5.7 D),Z=101.4,P<0.01;角膜前、后表面陡峭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散光轴向及大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能引起角膜对称性降低,角膜屈光力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观察强化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CNV)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病人,回顾性分析CNV并行PDT治疗的患者27例28只眼的临床资料.以北美和欧洲的PDT(treatment of AMD with Photodynami
患儿男性,11岁.发现右眼外斜6年于2008年11月9日首诊于我院.患儿为足月顺产,宫内感染史不详,否认直系家属、近亲属结婚史.全身检查:发育及智力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1.5 DS/+0.25DC×80=0.1,左眼0.5,+2.50DS/+1.00DC×60=0.6.双眼前段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高度散光患者53例(76眼)(柱镜≥-2.0 D),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术前检查和术后3个月的检查结果,将术前和术后的屈光度转化为屈光度的极值参数,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估,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平均球镜度为(+0.37±0.50)D,平均柱镜度为
目的 观察对比不同浓度吲哚青绿(ICG)辅助剥除内界膜后视功能的恢复.方法 取44例(44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第1组9例(9只眼),第2组20例(20只眼),第3组10例(10只眼),第4组5例(5只眼).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联合C3F8填充术.手术中使用ICG辅助剥除内界膜,1、2、3、4组ICG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0、2.5、1.25、0.5mg/ml
目的 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 对正常眼、急性PACG和慢性PACG进行A超测量(包括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及角膜直径、角膜曲率的测量,比较3组测量参数有无差异.结果 正常眼与PACG组角膜直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以及晶体相对位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PACG比
期刊
目的 评价全光学面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将56例(82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分为两组:多焦点组(MIOL组):26例(36只眼)植入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ZMA00;单焦点组(SIOL组):30例(46只眼)植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ZA90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晶状体异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观察其疗效.方法 取36例(41只眼)晶状体异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根据晶状体脱位范围以及房角关闭范围,分别选择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和(或)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期间,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提高
目的 对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与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 (FS-LASIK)术后3个月近视散光患者的角膜形态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的近视散光患者165例(323眼)进行Flex(87例170眼)或FS-LASIK(78例153眼)手术,术后3个月时,对2组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形态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Flex组和FS-
目的 通过比较下斜肌(Inferioroblique IO)后徙术与IO后徙转位术,术后至少3年的疗效,评价IO后徙转位术的安全性.方法 比较IO后徙术组(22例33只眼)和IO后徙转位术组(27例33只眼)病例手术后IO运动程度和眼球上转程度,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1)IO后徙转位术组左右眼手术后远期IO运动程度、眼球上转程度均明显低于IO后徙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