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欣赏美剧,达到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和开拓视野的目的是很多人的选择。制作精良的美剧往往戏剧冲突强烈、人物个性鲜明、言语幽默。学习者受益匪浅,而国内研究者更是从语言学的不同角度进行过相关的分析。本文以美剧《破产女孩》为例,围绕情节发展和调侃效果的相互关系,来阐述美剧的魅力所在。文章指出调侃并非喜剧的终极目的,它还可以起到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人物关系、表达个性的作用,因此调侃成了剧中功能多重的艺术表达手段。我们在欣赏美剧的同时,忽略这些独具匠心的设置,一味强调幽默或者尺度,怕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不能只是把喜剧当成段子来看待,关注喜剧的说服力和延展性,也不失为欣赏美剧的角度。
【关键词】情节推动 深化关系 调侃效果 表达个性
美情景喜剧《破产女孩》的主人公是两位性格迥异的年轻女招待,麦克斯来自低下阶层家庭,性格直率,语言辛辣。卡罗琳来自富裕家庭,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父亲由于非法集资入狱导致她无家可归,找到布鲁克林的一家小餐厅的工作,结识麦克斯被其收留,并成为朋友。两人达成了一个共同梦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蛋糕店,并开始共同为25万美元的开店基金努力。同时,该剧还塑造了餐厅其他多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俄罗斯大厨Oleg,韩籍店主Han Lee和黑人收银员Earl。
一、故事开始,调侃是单向发生而非双向的
女主刚见面,情节并未展开,此时,调侃更多的是针对彼此的言行。当卡罗琳来餐厅报到,希望换件新的、干净的围裙,对Han 进行套路般的说服: 比如衣服上有污渍、气味,芥末色和自己的肤色不搭,新的围裙有利于自己的免疫系统等等。这显然没有给率性的麦克斯什么好印象。调侃Han 招的人不是来打工的,而是该去演电视的。当卡罗琳自豪地说出她以7美元兜售自制蛋糕,并和麦克斯平分收入时,麦克斯也是情不自禁地调侃:“真是继承了你父亲圈钱的基因”。
二、随着女主互相的了解,调侃促成了对彼此的理解,深化人物关系的重要手段
卡罗琳因为麦克斯收留她住在自己家里,一直心存感激。总想为她做些什么。在麦克斯和男友分手后,卡罗琳一直安慰她、帮助她,而麦克斯却不希望卡罗琳干涉自己的事。卡罗琳却瞒着麦克斯给罗比打电话,通知他前来取东西。卡罗琳信心爆棚告知麦克斯她已经教训了罗比,却没想到麦克斯大为光火,本来她想当面戏弄罗比挽回些面子。于是对卡罗琳出言不逊,恶意攻击,双方当场闹掰。
此时调侃远不是轻松的幽默,更是宣泄情绪的手段,即使调侃时语言出位、针锋相对,但双方最终能达成理解,重归于好。
三、以调侃促成双方 “身份转换”,营造幽默,推动情节的发展
两人来到一家餐厅推销蛋糕,卡罗琳与接前台进行交涉,而对方只看了一眼蛋糕后就表示拒绝。卡罗琳据理力争,麦克斯则冷嘲热讽。随后,卡罗琳报了学习制作蛋糕装饰的课程,麦克斯毫不领情,坚持己见:
Max: The cupcakes don’t need to be pretty. They compensate by having a sense of humor.
而卡罗琳总是试图从商业的角度理性说服麦克斯:
C: Pretty cupcake is just another option for our business. People want pretty, we do pretty.
在经历了让人生厌的课程后,卡罗琳因为讨厌最后放弃了学习制作玫瑰花,而麦克斯则坚持到底。最后的结果又是戏剧性的,卡罗琳发现麦克斯所说的幽默路线更好:即在蛋糕上写上一些幽默的话来吸引顾客。
在这则故事中,从对待餐厅接待截然不同的态度,到卡罗琳说服麦克斯去上课,所有的调侃和幽默都是基于双方的不同个性、态度而发生的。当卡罗琳完全以“麦克斯模式”来对待让她讨厌的人时,麦克斯则进入“卡罗琳模式”——坚持学习课程。她们之间似乎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卡罗琳最后产生灵感,刚好契合了最初麦克斯的想法。调侃成了对彼此肯定的手段,有力地改写了故事的结局。
四、调侃基础上滋生出的个性表达
卡罗琳决定去旅行,为说服麦克斯不得不用 “老梗”: 认为麦克斯就像井底之蛙,没有出去见识过。而在旅行快结束时,卡罗琳为自己说过的话跟麦克斯道歉:
C: Sorry about that stuff I said about you never having gone anywhere.
M: Why? I never have gone anywhere or done anything.
麦克斯坦诚自己见识少,接受了自己的“身份”特征。而在此基础上,她开始坦露自己在旅行中的心得: “我发现井底之蛙的好处在于每次我看到新事物时,还能惊讶地合不拢嘴。” 惹得卡罗琳对她的态度大为赞赏。这番极具个性的表达让调侃的幽默效果大为降低,人物内心的变化得到真实流露:麦克斯当然不会觉得出来旅行是没有价值的。但这种价值不是卡罗琳曾经告诉她的,而是基于她对自我的发现。
喜剧不是多个段子的组合,喜剧还要兼顾舞台的延展性、生活的合理性。剧中人物要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而不仅仅是依靠段子娱乐观众。美剧《破产女孩》由于文化因素导致话题尺度过大,可能会影响中国观众的审美。剧中调侃几乎无孔不入,同时又能收放自如,观众刚想笑,剧情又毫无违和地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从跨文化角度看美剧对中国学生的影响[D].辽宁:辽宁大学,2013.
【关键词】情节推动 深化关系 调侃效果 表达个性
美情景喜剧《破产女孩》的主人公是两位性格迥异的年轻女招待,麦克斯来自低下阶层家庭,性格直率,语言辛辣。卡罗琳来自富裕家庭,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父亲由于非法集资入狱导致她无家可归,找到布鲁克林的一家小餐厅的工作,结识麦克斯被其收留,并成为朋友。两人达成了一个共同梦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蛋糕店,并开始共同为25万美元的开店基金努力。同时,该剧还塑造了餐厅其他多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俄罗斯大厨Oleg,韩籍店主Han Lee和黑人收银员Earl。
一、故事开始,调侃是单向发生而非双向的
女主刚见面,情节并未展开,此时,调侃更多的是针对彼此的言行。当卡罗琳来餐厅报到,希望换件新的、干净的围裙,对Han 进行套路般的说服: 比如衣服上有污渍、气味,芥末色和自己的肤色不搭,新的围裙有利于自己的免疫系统等等。这显然没有给率性的麦克斯什么好印象。调侃Han 招的人不是来打工的,而是该去演电视的。当卡罗琳自豪地说出她以7美元兜售自制蛋糕,并和麦克斯平分收入时,麦克斯也是情不自禁地调侃:“真是继承了你父亲圈钱的基因”。
二、随着女主互相的了解,调侃促成了对彼此的理解,深化人物关系的重要手段
卡罗琳因为麦克斯收留她住在自己家里,一直心存感激。总想为她做些什么。在麦克斯和男友分手后,卡罗琳一直安慰她、帮助她,而麦克斯却不希望卡罗琳干涉自己的事。卡罗琳却瞒着麦克斯给罗比打电话,通知他前来取东西。卡罗琳信心爆棚告知麦克斯她已经教训了罗比,却没想到麦克斯大为光火,本来她想当面戏弄罗比挽回些面子。于是对卡罗琳出言不逊,恶意攻击,双方当场闹掰。
此时调侃远不是轻松的幽默,更是宣泄情绪的手段,即使调侃时语言出位、针锋相对,但双方最终能达成理解,重归于好。
三、以调侃促成双方 “身份转换”,营造幽默,推动情节的发展
两人来到一家餐厅推销蛋糕,卡罗琳与接前台进行交涉,而对方只看了一眼蛋糕后就表示拒绝。卡罗琳据理力争,麦克斯则冷嘲热讽。随后,卡罗琳报了学习制作蛋糕装饰的课程,麦克斯毫不领情,坚持己见:
Max: The cupcakes don’t need to be pretty. They compensate by having a sense of humor.
而卡罗琳总是试图从商业的角度理性说服麦克斯:
C: Pretty cupcake is just another option for our business. People want pretty, we do pretty.
在经历了让人生厌的课程后,卡罗琳因为讨厌最后放弃了学习制作玫瑰花,而麦克斯则坚持到底。最后的结果又是戏剧性的,卡罗琳发现麦克斯所说的幽默路线更好:即在蛋糕上写上一些幽默的话来吸引顾客。
在这则故事中,从对待餐厅接待截然不同的态度,到卡罗琳说服麦克斯去上课,所有的调侃和幽默都是基于双方的不同个性、态度而发生的。当卡罗琳完全以“麦克斯模式”来对待让她讨厌的人时,麦克斯则进入“卡罗琳模式”——坚持学习课程。她们之间似乎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卡罗琳最后产生灵感,刚好契合了最初麦克斯的想法。调侃成了对彼此肯定的手段,有力地改写了故事的结局。
四、调侃基础上滋生出的个性表达
卡罗琳决定去旅行,为说服麦克斯不得不用 “老梗”: 认为麦克斯就像井底之蛙,没有出去见识过。而在旅行快结束时,卡罗琳为自己说过的话跟麦克斯道歉:
C: Sorry about that stuff I said about you never having gone anywhere.
M: Why? I never have gone anywhere or done anything.
麦克斯坦诚自己见识少,接受了自己的“身份”特征。而在此基础上,她开始坦露自己在旅行中的心得: “我发现井底之蛙的好处在于每次我看到新事物时,还能惊讶地合不拢嘴。” 惹得卡罗琳对她的态度大为赞赏。这番极具个性的表达让调侃的幽默效果大为降低,人物内心的变化得到真实流露:麦克斯当然不会觉得出来旅行是没有价值的。但这种价值不是卡罗琳曾经告诉她的,而是基于她对自我的发现。
喜剧不是多个段子的组合,喜剧还要兼顾舞台的延展性、生活的合理性。剧中人物要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而不仅仅是依靠段子娱乐观众。美剧《破产女孩》由于文化因素导致话题尺度过大,可能会影响中国观众的审美。剧中调侃几乎无孔不入,同时又能收放自如,观众刚想笑,剧情又毫无违和地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从跨文化角度看美剧对中国学生的影响[D].辽宁:辽宁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