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走出我的世界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社交焦虑;箱庭疗法;行为疗法
  一、案例描述
  小Y,男,16岁,独生子,高一学生。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全职太太。
  据班主任反映,小Y十分胆小,在班里几乎不主动和同学交流,入学后经常在班里因小事而哭泣,课堂上如遇老师批评便自行跑出教室,在校园的某个角落躲藏起来。
  小Y在班主任的陪伴下来到心理咨询室,从一进门开始,双手一直紧紧抓住自己胸口的衣服,呼吸急促,格外紧张。在与他单独交流的过程中,他始终低头,几乎没有目光接触,交流十分被动,表达比较缓慢,说话声音很小。
  小Y说,每当在班级中发生一些自己不知如何面对的事情,如老师当堂检查作业而自己被查出没写作业,他就会特别紧张,情绪激动,只想逃离当时的情境,所以就会跑出教室。他十分渴望和班里的同学自然地交往,但是又特别害怕和他人接触,每次想要和同学交流之前,他会在心里想很多遍怎样组织语言,如何得体地表现,然而内心多次的预演依然不能让他鼓足勇气迈出第一步。每次因为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事后都会特别后悔,希望下一次能够做好,但是他几乎从来没有迈出过这一步。当别人主动和他接触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反应,因此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是性格十分内向。
  据小Y父亲反映,小Y小时候的性格比较活泼。小学三年级时,小Y在班里丢了一支比较昂贵的钢笔,向老师寻求帮助,反而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后来一次数学课上,小Y和几名同学在黑板上做题,小Y做错后又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这两件事情后,小Y的性格就逐渐内向起来。小Y初中时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水平,进入高中后成绩退步十分明显,入学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在班里排名倒数。在家时他偶尔也会跟父母谈起学校里的事情,但多数是他在学校里表现好的方面。由于父亲的工作需要频繁地更换工作地点,小Y从小经历了不断的转学和搬家。父亲工作忙碌,母亲几乎承担起了照顾和教育小Y的全部责任,而母亲更多关注小Y的学习情况,管教比较严格。
  二、原因分析
  小Y的表现属于典型的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时感到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引起社交焦虑的原因有多种,小Y目前的状态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社交经历中的创伤事件
  小Y在小学时经历了两次连续的社交创伤:丢失了心爱的钢笔后,一方面难过、失望,另一方面害怕父母知道了责怪自己,本来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自己,没想到反而被老师批评其不该把贵重的物品带到学校里来;数学课上,主动到黑板上做题的小Y由于做错而被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这两次经历使小Y的自尊心受挫,人际信任降低,是小Y社交焦虑的潜在性根源。
  (二)频繁更换的教育环境
  在发展同伴关系的最重要阶段,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小Y经历了频繁的搬家和转学。有研究表明:搬家过于频繁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受到创伤。与同龄玩伴失去联系、团体活动被迫中止、适应新环境的忧虑,这些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都是引发其心理痛苦的潜在因素。小Y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很难建立起稳定、持久的同伴友谊,内心孤独、封闭,也失去了很多锻炼社交技能的机会。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学习成绩、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对小Y的个性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使小Y逐渐形成了内向、胆小、情感脆弱、遇事易逃避的个性特点。母亲的教养方式表现为对小Y的控制较多,且主要关注学习情况,这使小Y在成长过程中难以表达自我需求、情绪压抑、学习压力较大且不会合理处理情绪和内心冲突。
  (四)新环境的适应挑战
  高中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带给小Y的直接挑战就是如何与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们相处,对新的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害怕自己做不好的忧虑处处影响着他的社交行为,使他陷入了以下的恶性循环:害怕被人评价—回避特定的场合—缺少社交强化与社交学习经历—社交技能退化—害怕被人评价。
  (五)个体消极的自我评价
  学业表现与人际关系是高中生自我评价的两个重要内容,对小Y来说,人际关系显然是他的一大障碍,而学业上的挫折则使他彻底陷入了消极的自我评价中。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使他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如意的学习和人际表现让他经常担心自己会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渴望自己能做到”和“事实上根本做不到”之间的差距不断削弱着他本来就不稳定的自信,引发了强烈的焦虑情绪。
  三、对策及干预过程
  经过广泛地搜集信息和深入地分析问题,与其本人共同商定如下目标:学会表达情绪感受、缓解焦虑情绪,尝试突破心理设限、增强社交技能,逐渐提高自我评价、适应高中生活。考虑到小Y在第一次咨询中的焦虑表现和语言表达困难,决定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箱庭疗法解决来访者的情绪问题,再通过行为疗法辅以社交技能训练,最终帮助小Y正视社交焦虑,解决社交困难。
  (一)箱庭疗法——充分表达情绪感受
  第1~2次咨询中,通过对小Y耐心地倾听、无条件地接纳以及适时地表达共情,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澄清问题并征得他的同意后,第3~7次咨询采用箱庭疗法帮助小Y充分进行自我表达。
  1.箱庭疗法的程序
  箱庭疗法,也称沙盘游戏疗法,是在咨询师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制作箱庭的过程可以将来访者的心理冲突或矛盾有意无意地进行释放和整理,情绪得到处理,自我治愈力得到发挥,从而整合自我。对小Y的箱庭咨询具体程序如表1所示。
  2.箱庭疗法的过程及分析
  初始箱庭就像心理分析中初始的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呈现了来访者当前的问题状态,又呈现了来访者治愈的可能性。小Y在第一次作品(见图1)中使用了为数不多的玩具来呈现自己脑海中的“理想世界”:栅栏的出现是在表达希望生活在一个有所保护但又不与外界隔绝的世界,也表达了他心中对良好人际互动的渴望;瞭望塔象征着他心中努力的方向,即自由地掌控自己的行为表现。   作品一(图1)呈现出了小Y内在治愈的可能性,第二次作品(图2)则呈现了其当前的问题状态:用石头呈现出的孤独的小岛反映了来访者的不安心理;桥连接着岸与水,象征着小Y正努力从问题阶段过渡到理想的状态,也说明他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正在努力改变之中;光秃的树干象征着迷茫的时候可以求助、能给自己一些支持和帮助的人。这次作品中首次出现了水域,也代表着小Y逐渐开始了对自己无意识的探索。
  第三次作品(图3)呈现的是小Y记忆中的家乡,他用假山、凉亭、植物和水呈现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对童年印象的表现也是小Y自我探索不断深入的体现。这次制作的过程中,小Y表现出比前两次更快地投入到箱庭制作的过程中,在对话交流阶段也较之前能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前三次作品都集中在沙箱的右下角,第四次作品(图4)相对趋中,作品中湖的位置几乎是在正中间,反映了其整合的倾向;选用的玩具颜色比较丰富、明亮,还用各色水晶代表自己的积极体验,这些都反映出小Y在解决问题阶段呈现出的积极状态;但张开的小伞也象征着小Y对现实中保护力量的依赖。咨询师一直在沙箱左侧观察小Y制作箱庭的过程,此次作品的趋中也反映出小Y已和咨询师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防御逐渐降低。
  第五次作品(图5)中出现了第一次作品里的瞭望塔,依然表达了小Y的美好希望,即高瞻远瞩,掌控自己;房子中的警察和停在门口的摩托车都是小Y渴望自己有力量,希望能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体现;右边的指示牌表明希望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能找到向前行走的力量和帮助,表达了他在箱庭制作中所获得的积极面对问题的成长。
  经过五次箱庭体验,小Y在咨询中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开始主动地尝试探索自己的问题,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交流中也表现出了比较自然的目光接触。虽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缓慢的,进步是微小的,但他表示,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会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努力。
  (二)行为疗法——加强社交技能训练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连锁塑造和行为示范加强对小Y的社交技能的训练。连锁塑造是指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学习目标,也就是说,首先要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要进行反馈或强化。在和小Y商量后确定以下两个目标。
  其一,以“主动和别人问好”为目标进行行为的连锁塑造:在校园里见到咨询师主动问好—见到班主任主动问好—见到自己的其他科任教师主动问好—见到学校里所有教师主动问好—见到班里同学主动问好。每次只尝试一个小步骤,问好的标准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的眼部或眼部周围,问好的声音确保对方能够听见。在咨询室内通过咨询师的行为示范先进行学习和练习,然后到生活实践中去尝试。
  其二,以“主动和同学交流”为目标进行行为的连锁塑造:在班级QQ群中,当出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主动加入交流—和自己希望单独交流的同学通过QQ、短信或其他虚拟方式交流—在现实的班级生活中主动加入学习小组的讨论中—在现实的班级生活中主动加入其他同学的日常交流中。
  四、总结与反思
  经过十二次咨询,小Y在情绪和行为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咨询室内,其情绪表现放松,能够主动表达内心需求和困惑。生活中,小Y能够在产生消极情绪时及时调整,学会了用写日记的方法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基本能够主动和自己认识的人问好,并能在课堂上融入到学习小组的讨论和课堂活动中。接受心理咨询以后,小Y没有出现过在课堂上自行逃离教室的退缩行为。目前,小Y已决定选择学文科,并对高二的生活充满期待。
  本案例中,箱庭疗法的使用在对小Y的干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Y第一次进入心理咨询室的表现完全就是一个“吓坏了的孩子”,内心强烈的冲突、情绪得不到有效表达和释放,只能通过紧张的身体动作和回避的行为反应来呈现。箱庭疗法给不擅长语言表达的小Y提供了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使他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并表达内在感受,从而整理内心冲突,内心逐渐平和的他才有可能冷静地看待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为之后的行为疗法的实施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对小Y来说,迈出改变的第一步是非常困难的,咨询师对小Y的无条件关注、鼓励和充足的耐心也是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箱庭疗法的基本前提就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治愈的力量,而咨询师要做的就是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自发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我治愈。因此当我们希望来访者发生改变时,首先要让他们自己相信改变会发生。当来访者感到自己有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心理咨询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银川,750001)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缩印浙本《四库全书总目·〈(高楝)唐诗品汇〉提要》云:“宋之末年,江西一派与四灵一派并合而为江湖派,猥杂细碎,如出一辙,诗以大弊。元人欲以新艳奇丽矫之,迨其末流,飞卿、长吉一派与卢仝、马异、刘叉一派并合而为纤体,妖冶俶诡,如出一辙,诗又大弊。百余年中,能自拔于风气外者,落落数十人耳。明初闽人林鸿始以规仿盛唐立论,而楝实左右之,是集其职志也。”当代学者多据此称述元明时盛行、具有“妖
3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说,鼓励民众使用“美国制造”。演讲前,工作人员用美国国旗盖住了起重机上的商标,但在奥巴马演讲期间,一阵风将他身后一辆起重机上的国旗吹掉,硕大的中国商标直接进入了直播画面,着实令奥巴马尴尬。  口罩在行动  19世纪,口罩被发明并开始应用于医疗领域。2003年,一场非典几乎让口罩在中国脱销。继那之后,口罩的每一次“走红”都伴随着空气污染或者传染病流行。20
摘要: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本文通过对小说里主人公马洛自我心路历程的追寻的分析,揭示人性的阴暗面及殖民主义的黑暗。  关键词:康拉德;《黑暗的心》;马洛;探寻    约瑟夫·康拉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根据自己曾经在刚果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小说探究了刚果河上的白人所面临的噩梦般的选择——要么做一个只具商业头脑的人,把非洲、非
对于儿童而言,“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杜威  游戏本质上就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它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也具有学习功能。它是儿童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教学以来,每当我发现课堂上有游戏的内容时,孩子们就很兴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认为游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当然游戏不等于教育,更不是教育的全部,它只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游戏机制引入教学,不
图一:空军第十四中队的第3号马丁139WC轰炸机,徐焕升远征日本时的座机图二:徐焕升图三:中、苏飞行员在汉口机场。图四:1937年12月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被日军攻陷  随着南京于1937年12月被日军攻陷,抗战局面越来越艰难。中国空军在经历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之后,损失殆尽。即使如此,国民政府当局依然实施了一项空袭日本本土的计划。中国空军飞跃东海,用“纸片炸弹”成功在日本九州的长崎,佐世保军港和八
〔摘要〕一个11岁的男孩小康由于家庭教育问题与自己悲观的心态意图自杀,幸好被同学及时发现,由此展开心理咨询。本次咨询利用家庭式系统治疗方法,帮助小康的家庭建立新的互动模式,小康与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小康事件警醒我们,当前应重视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使他们积极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关键词〕自杀;生命教育;家庭辅导;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在本赛季最重要的世锦赛上,丁俊晖首轮不敌新人迈克尔·卫斯理,止步32强,早早告别克鲁斯堡。从冷门的制造者到别人爆冷的对象,在漫长且被对手压制的比赛中,丁俊晖墩球杆扔球杆的一些不雅行为让不少球迷觉得有失风度,失球又失人。其实,相比他前几年输球后的哭鼻子和爆粗口,丁俊晖正调整着在公众前的形象。  谁之手推动斯诺克文化  身边不太关心斯诺克的朋友开始频频向我打听丁俊晖的情况,因为丁俊晖的单赛季五冠,这个
摘 要:学困生是班级的特殊群体,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我们要真诚地与之沟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快乐学习。  关键词:学困生;沟通;兴趣;学会学习  我们所说的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差,喜欢自由,有时懒惰贪玩,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这些学生并非天生就是这样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家庭、有学校的原因,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诸多的原因导致部
〔关键词〕非暴力沟通;师生关系;班主任  一、无效沟通案例呈现  自习课上学生L在用手机玩游戏,被班主任请到了办公室。  班主任声色俱厉:“你都高三了,成绩一塌糊涂,还总是用手机玩游戏,把手机给我。”  “我哪有总是玩,才拿出来一会儿。”L说着,死死地拽着手机。  “有什么好狡辩的,把手机给我。”L把手机拽得更紧了。  “不给是吧?那我请你爸爸过来!”  “晚上回家我会把手机交给妈妈。”L退了一步
“流亡”的两种状态  所谓“流亡”,有两种形态:一是知识分子不容于现实政治环境的自我逃离或被驱逐;二为战乱、自然灾害下的逃难。身体的空间漂移,思想与情感双重离散。  前者的流亡,是一种最为直接的体验,这首先导致将作家个体置于做人的谦卑状态。布罗茨基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我们称之为流亡的状态》演讲中说:“如果说流亡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它教人谦卑。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流亡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