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石山区扶贫开发工作需要“靠山吃山”,充分发掘现有资源潜力,创新产品,焕发传统技艺,通过创新产品种类和提升市场需求,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文以东兰县为例,探讨当地石材加工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路径和意义。
关键词:大石山区;石材产业;发展路径
1.东兰县基本概况
东兰县,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之一,桂西北明珠,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县、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铜鼓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十佳最美乡村,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乌鸡之乡、板栗之乡、长寿之乡。
东兰县地处广西西北部,河池市西部,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境内多山,人均耕地不足1亩,占全县总面积5.77%,难以利用石山34.7万亩,占总面积9.6%。但是石山中富含矿产资源,主要是煤、褐铁矿、铜、铝土矿、辰砂、锑、水晶、黄铁矿、磷、大理石、石灰岩、方解石、粘石、铁钻岩、沙金矿等,其中以石灰岩等建筑材料具较大的工业价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1第35号)中关于行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有关精神,需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以及“合理开发当地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要求,东兰县需要认真普查石材加工产业资源,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围绕主导产品、名牌产品、优势产品,通过发掘传统特色加工业,培育新的加工产业,引进区域外先进加工技术和产品,带动东兰工业体系升级改造。按照循环经济要求,打造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型废弃物合理利用,建立符合东兰经济发展需要的石材工业基础,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东兰创造条件。
2.石材加工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东兰县最富有的资源就是石头,现有石材加工产业主要是矿粉加工,用方解石生产重质碳酸钙,主要用于生产油灰、腻子等建筑材料,产业基础较好。拓展的新兴产业建议使用碳酸钙石加工制作城市用路肩石、广场石、阶梯石,生产牙膏用的牙粉(碳酸钙摩擦剂)。小微产业建议制作生活用石和雕刻用石。历史上,东兰县“石匠”众多,日用石头产品至今在农村随处可见,发展石材加工具有技术基础、人才储备和实物参照等优势。
目前,矿粉加工产业是东兰县支柱产业之一,现有三家矿粉加工厂,分别是东兰县东成矿粉厂、东兰县兴安矿石粉厂、东兰县科达粉体厂,其中东兰县东成矿粉厂作为龙头企业年生产重质碳酸钙10万吨,产值将近3000万元。
目前,石材产业加工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1)采石、粉碎、粉末化产业:包括开采用作砌墙石的石头;粉碎后用作砂石砖和筑路材料的碎石;粉末化后用作牙膏等材料的石粉。目前需要发展石粉产业。
(2)城市街道和广场用石产业:主要是路肩石、台阶石、地砖石和地漏石。需要整块开采石头,并使用专门工具加工。
(3)生活用石产业:包括石门坎(门枕石)、柱础石、小型石磨、石凳、石桌、石锁、石臼、石槽、拴马桩等。属于发掘传统产品,按照现代需要打造实用石器产业。
(4)石雕、石刻艺术品系列:包括碑刻、吉祥兽、石敢当、黄公石、石匾、石琴、镇纸、石盘、鱼缸、石龟等各种石雕、石刻艺术品系列。
石材产业建议与交通设施建设和改造低产田结合起来,也就是开挖影响通行的山体,或者是开挖山区梯田下的石块。对于生活用石加工,建议开采梯田下的石块,并在开采之后,重新填土,恢复梯田,把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严禁胡乱开采山体,破坏植被和生态景观。
在东兰县乃至广西各地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和城镇街道、广场建议使用本地加工生产的石材产品。
东兰县水泥产业和方解石加工产业作为矿石加工的龙头企业,可以适当考虑向城市街道和广场用石产业拓展,但是生活用石和石雕等产业则要依赖小微企业来完成。
3.石材加工业发展思路
坚持资源主导、核心产品带动。根据东兰县地理特点、交通状况、人口数量和产业基础,依托当地特色石材资源,在抓住主导产品基础上,挖掘历史产品资源,通过实施精深加工,建立全产业链,构建资源主导型的特色加工业体系。主要是以矿粉加工为龙头,以城市道路用石为突破口,调动民间力量开发传统石器产品,焕发产品生机活力。
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分工发展。结合城乡社会建设及经济发展,统筹石材加工业布局,将石材加工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合理配置石材产业设施。在“一村一品”、“一(乡)镇一特色”基础上,构建东兰县特色石材加工业体系,本着乡村建立原料基地,城市搭建发展平台的思路,着力推进城乡特色加工业工作一体化,建立以县城工业园区为主导,乡镇和村屯加工养基地为辅助的城乡综合特色石材加工业体系,保障石材加工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相适应。
坚持扶贫开发、脱贫致富递进。东兰作为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之一,一切工作要围绕着扶贫开发的工作大局,把石材加工业体系建设纳入扶贫范畴。特色石材产品体系建立以尽快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以按时脱贫为工作出发点,严禁时间长、见效慢、对贫困人口脱贫没有效果的石材产业加工项目优先布局和发展。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要求,按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梯度节奏,建立稳定的石材加工业体系。
坚持科技兴工、培育引进提高。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提倡在石材加工业中使用先进科技设备和技术,创新和改善装备,推动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应用水平,着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培育地方优势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加工技术和品牌,提高本地产品知名度,通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加工体系,实现东兰县石材加工业稳步、高效发展。
坚持统筹布局,强化组织实施。强化“工业带动农业、销售带动生产”的发展意识,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有关要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贫困地区石材加工业发展工作责任制,依法落实石材加工业发展责任,切实把石材加工业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特色加工业发展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切实加强对石材加工业发展工作的领导,为石材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每年要将石材加工业发展情况向县政府作专题汇报。
建议成立石材加工业发展规划研究机构,由县工信局負责具体的项目筹划、产品招商、技术引进,以及产品外销工作。同时,联合发改、农业、国土资源、财政、商务等部门细化落实石材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计划的实施。
关键词:大石山区;石材产业;发展路径
1.东兰县基本概况
东兰县,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之一,桂西北明珠,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县、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铜鼓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十佳最美乡村,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乌鸡之乡、板栗之乡、长寿之乡。
东兰县地处广西西北部,河池市西部,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境内多山,人均耕地不足1亩,占全县总面积5.77%,难以利用石山34.7万亩,占总面积9.6%。但是石山中富含矿产资源,主要是煤、褐铁矿、铜、铝土矿、辰砂、锑、水晶、黄铁矿、磷、大理石、石灰岩、方解石、粘石、铁钻岩、沙金矿等,其中以石灰岩等建筑材料具较大的工业价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1第35号)中关于行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有关精神,需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以及“合理开发当地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要求,东兰县需要认真普查石材加工产业资源,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围绕主导产品、名牌产品、优势产品,通过发掘传统特色加工业,培育新的加工产业,引进区域外先进加工技术和产品,带动东兰工业体系升级改造。按照循环经济要求,打造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型废弃物合理利用,建立符合东兰经济发展需要的石材工业基础,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东兰创造条件。
2.石材加工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东兰县最富有的资源就是石头,现有石材加工产业主要是矿粉加工,用方解石生产重质碳酸钙,主要用于生产油灰、腻子等建筑材料,产业基础较好。拓展的新兴产业建议使用碳酸钙石加工制作城市用路肩石、广场石、阶梯石,生产牙膏用的牙粉(碳酸钙摩擦剂)。小微产业建议制作生活用石和雕刻用石。历史上,东兰县“石匠”众多,日用石头产品至今在农村随处可见,发展石材加工具有技术基础、人才储备和实物参照等优势。
目前,矿粉加工产业是东兰县支柱产业之一,现有三家矿粉加工厂,分别是东兰县东成矿粉厂、东兰县兴安矿石粉厂、东兰县科达粉体厂,其中东兰县东成矿粉厂作为龙头企业年生产重质碳酸钙10万吨,产值将近3000万元。
目前,石材产业加工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1)采石、粉碎、粉末化产业:包括开采用作砌墙石的石头;粉碎后用作砂石砖和筑路材料的碎石;粉末化后用作牙膏等材料的石粉。目前需要发展石粉产业。
(2)城市街道和广场用石产业:主要是路肩石、台阶石、地砖石和地漏石。需要整块开采石头,并使用专门工具加工。
(3)生活用石产业:包括石门坎(门枕石)、柱础石、小型石磨、石凳、石桌、石锁、石臼、石槽、拴马桩等。属于发掘传统产品,按照现代需要打造实用石器产业。
(4)石雕、石刻艺术品系列:包括碑刻、吉祥兽、石敢当、黄公石、石匾、石琴、镇纸、石盘、鱼缸、石龟等各种石雕、石刻艺术品系列。
石材产业建议与交通设施建设和改造低产田结合起来,也就是开挖影响通行的山体,或者是开挖山区梯田下的石块。对于生活用石加工,建议开采梯田下的石块,并在开采之后,重新填土,恢复梯田,把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严禁胡乱开采山体,破坏植被和生态景观。
在东兰县乃至广西各地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和城镇街道、广场建议使用本地加工生产的石材产品。
东兰县水泥产业和方解石加工产业作为矿石加工的龙头企业,可以适当考虑向城市街道和广场用石产业拓展,但是生活用石和石雕等产业则要依赖小微企业来完成。
3.石材加工业发展思路
坚持资源主导、核心产品带动。根据东兰县地理特点、交通状况、人口数量和产业基础,依托当地特色石材资源,在抓住主导产品基础上,挖掘历史产品资源,通过实施精深加工,建立全产业链,构建资源主导型的特色加工业体系。主要是以矿粉加工为龙头,以城市道路用石为突破口,调动民间力量开发传统石器产品,焕发产品生机活力。
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分工发展。结合城乡社会建设及经济发展,统筹石材加工业布局,将石材加工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合理配置石材产业设施。在“一村一品”、“一(乡)镇一特色”基础上,构建东兰县特色石材加工业体系,本着乡村建立原料基地,城市搭建发展平台的思路,着力推进城乡特色加工业工作一体化,建立以县城工业园区为主导,乡镇和村屯加工养基地为辅助的城乡综合特色石材加工业体系,保障石材加工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相适应。
坚持扶贫开发、脱贫致富递进。东兰作为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之一,一切工作要围绕着扶贫开发的工作大局,把石材加工业体系建设纳入扶贫范畴。特色石材产品体系建立以尽快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以按时脱贫为工作出发点,严禁时间长、见效慢、对贫困人口脱贫没有效果的石材产业加工项目优先布局和发展。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要求,按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梯度节奏,建立稳定的石材加工业体系。
坚持科技兴工、培育引进提高。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提倡在石材加工业中使用先进科技设备和技术,创新和改善装备,推动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应用水平,着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培育地方优势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加工技术和品牌,提高本地产品知名度,通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加工体系,实现东兰县石材加工业稳步、高效发展。
坚持统筹布局,强化组织实施。强化“工业带动农业、销售带动生产”的发展意识,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有关要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贫困地区石材加工业发展工作责任制,依法落实石材加工业发展责任,切实把石材加工业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特色加工业发展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切实加强对石材加工业发展工作的领导,为石材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每年要将石材加工业发展情况向县政府作专题汇报。
建议成立石材加工业发展规划研究机构,由县工信局負责具体的项目筹划、产品招商、技术引进,以及产品外销工作。同时,联合发改、农业、国土资源、财政、商务等部门细化落实石材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