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陶行知的作品,常常引发我思考当下的职业教育问题,并且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解释不清楚。好在有一些伟大的人物已经替我们对“这种现象”作了剖析。比如,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金蔷薇》一书中就曾经这样说道:
许多人都知道,有些作家和诗人拥有一种巨大的创作“感染力”。
他们的散文和诗歌,即使以最小的剂量滴入你的意识之中,就可使你激动、振奋,使思想汹涌澎湃,使形象纷至沓来,感染给你一种非要把这一切遣之笔端不可的愿望。
有时你会产生一种要写作的愿望——具体要写些什么虽然还不知道,但已有了写作的兴致。正是这种情绪,诗人们称之为“神的君临”。这种时刻乃是艺术家感到莫大喜悦的时刻。如果不存在这种时刻,那么谁都不会去写作。
恰如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哪怕是“最小的剂量滴入‘我’的意识之中”,我都会感到非常“激动”。于是,就想写点什么——
也正因为此,一本《陶行知教育名篇》虽然不算太厚,我却读得津津有味。
比如,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一文中阐述了12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问题对我来说都是那神奇的“最小的剂量”,引发我思考,激发我写作。其中,第五个问题陶行知说的是“怎样做大众的教师”。陶行知从六个层面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一是做追求真理的教师;二是做讲真话的教师;三是做驳假话的教师;四是做跟学生学的教师;五是做教你的学生做先生的教师;六是做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教师。
我边读边思考,忽然发现,这六个层面都和当下的职业教育相呼应。换言之,拿这六个层面作为对今天职校教师的要求,也是条条切脉的。如果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都能够做到“追求真理”、“讲真话”、“驳假话”、“跟学生学”、“教学生做先生”、“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想不做“一流”都难。当然,陶行知所说的六条标准是理想化的,理想很丰满,现实有些“骨感”也属正常现象。然而,我认为,当下的职业教育恐怕远远不是“骨感”的问题了。
在职业教育领域,还有人谈“真理”吗?陶行知说“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每一个职校教师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属于不断长进的,还是属于“不高兴教人”的?
在职业学校的课堂上,教师们“讲真话”、“驳假话”了吗?我们是不是为了“规范”、为了“饭碗”而给真理“穿上天使的外衣,戴上魔鬼的假面具”(陶行知语)?
职校教师愿意“跟学生学”吗?我们有这个意识吗?“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陶行知语)
据我观察,目前职校教师和学生并不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教师的话,学生听不进去;学生的行为,教师不理解,看不惯。于是,“有些教师甚至使用强迫的手段要学生朝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结果是造成师生对垒,最终势不两立。在这样的局面下,还能叫学生接受你的指导吗?”(陶行知语)我认为,从表面上看,职校教师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但多数教师并没有和学生的人生相遇——没有进入学生的生活,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于这样的职校教师而言,学生只是自己的工作对象、管理对象。很显然,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这种格局并不是教育。陶行知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这样的天职我们尽到了吗?
读陶行知“怎样做大众的教师”的阐述,一个问题跳入我的脑海:今天,我们怎样做职校教师?由这个问题我又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我们怎样做父亲》。于是,我重温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潜心阅读,细心体会。我发现,陶行知的如何做教师和鲁迅的如何做父亲,二者之间血脉相通,相互映照,互为表里。
比如,鲁迅先生说: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作为教师,我们不是也应该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体制”的闸门,引导学生到“光明的地方去”,从而让他们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吗?
鲁迅先生还说:“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对教师而言,所谓大爱精神,不就是一种“牺牲于他”的精神吗?
还有,鲁迅先生说:“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这样的观点与陶行知先生的论述不是毫无隔膜的吗?
还有,还有,鲁迅先生还说:“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在我們的眼里,职校生是“尤异于前”的。但是对此视而不见,却惯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是不是我们通常的做法呢?
今天我们怎样做职校教师?这个问题,应该由每一位职教教师作出回答。■
(责编 李晓庆)
许多人都知道,有些作家和诗人拥有一种巨大的创作“感染力”。
他们的散文和诗歌,即使以最小的剂量滴入你的意识之中,就可使你激动、振奋,使思想汹涌澎湃,使形象纷至沓来,感染给你一种非要把这一切遣之笔端不可的愿望。
有时你会产生一种要写作的愿望——具体要写些什么虽然还不知道,但已有了写作的兴致。正是这种情绪,诗人们称之为“神的君临”。这种时刻乃是艺术家感到莫大喜悦的时刻。如果不存在这种时刻,那么谁都不会去写作。
恰如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哪怕是“最小的剂量滴入‘我’的意识之中”,我都会感到非常“激动”。于是,就想写点什么——
也正因为此,一本《陶行知教育名篇》虽然不算太厚,我却读得津津有味。
比如,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一文中阐述了12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问题对我来说都是那神奇的“最小的剂量”,引发我思考,激发我写作。其中,第五个问题陶行知说的是“怎样做大众的教师”。陶行知从六个层面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一是做追求真理的教师;二是做讲真话的教师;三是做驳假话的教师;四是做跟学生学的教师;五是做教你的学生做先生的教师;六是做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教师。
我边读边思考,忽然发现,这六个层面都和当下的职业教育相呼应。换言之,拿这六个层面作为对今天职校教师的要求,也是条条切脉的。如果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都能够做到“追求真理”、“讲真话”、“驳假话”、“跟学生学”、“教学生做先生”、“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想不做“一流”都难。当然,陶行知所说的六条标准是理想化的,理想很丰满,现实有些“骨感”也属正常现象。然而,我认为,当下的职业教育恐怕远远不是“骨感”的问题了。
在职业教育领域,还有人谈“真理”吗?陶行知说“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每一个职校教师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属于不断长进的,还是属于“不高兴教人”的?
在职业学校的课堂上,教师们“讲真话”、“驳假话”了吗?我们是不是为了“规范”、为了“饭碗”而给真理“穿上天使的外衣,戴上魔鬼的假面具”(陶行知语)?
职校教师愿意“跟学生学”吗?我们有这个意识吗?“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陶行知语)
据我观察,目前职校教师和学生并不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教师的话,学生听不进去;学生的行为,教师不理解,看不惯。于是,“有些教师甚至使用强迫的手段要学生朝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结果是造成师生对垒,最终势不两立。在这样的局面下,还能叫学生接受你的指导吗?”(陶行知语)我认为,从表面上看,职校教师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但多数教师并没有和学生的人生相遇——没有进入学生的生活,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于这样的职校教师而言,学生只是自己的工作对象、管理对象。很显然,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这种格局并不是教育。陶行知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这样的天职我们尽到了吗?
读陶行知“怎样做大众的教师”的阐述,一个问题跳入我的脑海:今天,我们怎样做职校教师?由这个问题我又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我们怎样做父亲》。于是,我重温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潜心阅读,细心体会。我发现,陶行知的如何做教师和鲁迅的如何做父亲,二者之间血脉相通,相互映照,互为表里。
比如,鲁迅先生说: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作为教师,我们不是也应该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体制”的闸门,引导学生到“光明的地方去”,从而让他们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吗?
鲁迅先生还说:“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对教师而言,所谓大爱精神,不就是一种“牺牲于他”的精神吗?
还有,鲁迅先生说:“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这样的观点与陶行知先生的论述不是毫无隔膜的吗?
还有,还有,鲁迅先生还说:“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在我們的眼里,职校生是“尤异于前”的。但是对此视而不见,却惯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是不是我们通常的做法呢?
今天我们怎样做职校教师?这个问题,应该由每一位职教教师作出回答。■
(责编 李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