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zjhzjh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参加2015年高考的考生,如果还在为高考作文担心,那么,在接下来的作文备考中,不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把握考查方向,关注命题范围
  1.作文命题:呈现四大特点
  (1)贴近生活。作文材料紧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和焦点话题,如2014年安徽卷是受到2014年3月编剧宋方金与演员宋丹丹之间的一场争论的启示。部分考题直接从考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材料,如2014年江西卷要求围绕“课堂内外学习中的探究”谈体会、说见闻。因此,2015年作文备考考生要关注中国医疗队出征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讲话中突出“家风传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倡导“万众创新”等热点事件。
  (2)关注主流价值观。作文题目一般立足友善、和谐、诚信、敬业、平等、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着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任。考生要自觉地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体现其精神的人和事,如敬业奉献的“氢弹之父”于敏,河北残疾青年邱义松开车带母亲游遍全国的尽孝之旅等。
  (3)重视辩证思考。高考试题一般选用富于启发性的材料,为考生预留较为宽广的思考空间,要求考生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如2014年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材料作文。因此,考生要掌握一些辩证分析问题的技巧,或者找一些富有哲理意味的寓言故事,来进行立意、说理等方面的训练。
  (4)重视材料作文。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一枝独秀,2015年材料作文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首选。材料可能是寓言材料、名言警句,也可能是漫画、新闻等。对材料的梳理,最能体现考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也是得分的关键之一,考生可在考前进行针对性的拟题训练。
  2.作文立意:重视四个方面
  2015年高考作文将继续贯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热情”的精神,因此考生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人格·情感
  ①慈善诚信:善良、感恩、诚实、谦和、守信
  ②承担责任:改过、责任、坚强、勇敢、韧劲
  ③宽容理智:包容、尊重、自知、冷静、沉稳
  ④情感脉动:快乐、悲怜、关切、思念、友爱
  (2)社会·哲理
  ①梦想与现实:中国梦、梦想的距离、理想与现实、理想与社会、坚持与成功
  ②哲理与生活:坚持与放弃、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兴趣与成功、速度与效果
  ③文明与发展:读书与智慧、家风与成长、传承与革新、时尚与传统、受恩与回报
  (3)成长·心灵
  ①家庭·育材观念:俭以养德、立德为先、不畏挫折、家国情怀
  ②学校·育材方法:尊重学生、张扬个性、启发教学、合作探究
  ③社会·成材环境:清廉风气、养才用才、惜才爱才、成才条件
  ④自身·成长心理: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博爱宽容、扬长避短
  (4)故乡·自然
  ①敬畏自然:顺应规律、和谐相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②回望故乡:故乡草木、故乡亲人、故乡风俗、乡土文明
  积累经典素材,学会一材多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文章必须要有充足的素材作支撑。因此,考生必须建立一个分类储存的素材库。
  1. 课本素材。课本上的名言警句、精美文段、文学人物、作者故事等,都是可资使用的典型素材,用得好,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如《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在病榻上的思考,《我有一个梦想》里马丁·路德·金对梦想的讴歌,《边城》里沈从文对真挚、朴素人性的推崇。
  2. 热点素材。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包括国际和国内的重大经济、文化事件,考生都需要有敏锐的思想感知,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道德模范”“体坛风云”等评选活动中的人物素材。(阅读链接:第5期《求学·高分作文素材版》对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进行素材“直播”,为考生提供了最新鲜的速用素材)
  3. 情感素材。在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中,时常会有许多触动心灵、触发情感的细节,如果考生能随时记录下这些温暖的生活片断,并适时地写入作文中,就会成为动人的文字,定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熟记作文模版,达到运用自如
  在高考前考生可从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散文中有选择地背诵几篇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满分作文,并用心揣摩其结构特点,以及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考生最好可以归纳出满分作文的写作模板,做到记得住、用得活。
  下面,就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提供三种模板供考生参考:
  1. 议论文并列式模板
  2. 议论文对比式模板
  3. 记叙文常规类模板
  掌握实用技巧,增设亮点
  1.紧扣题意。考生在行文中要多次扣题,标题作文的标题、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关键词等在作文中要多次出现,至少要有三次:开头点一次,结尾呼应一次,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既是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也是给阅卷老师的“题意告白”。
  2.合理分段。就阅卷的视觉美感而言,文章以四至五段为宜。若写成记叙文,要有起因、开端、经过、结果四大部分。若写议论文,自然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部分,但分析问题适宜切分为二至三个分论点,即分为二至三段。段落的切分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各段意思要相对完整;②各段结构要相对匀称。
  3.穿插精段。在一篇文章中,最好能有两三个精彩的段落,特别是开头段,“登场”就要“满堂彩”。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或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彰显诗意。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扫描全文,结尾往往是阅卷老师目光的落点,不可轻视。考生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4.援引活例。考场作文的选材应该体现时代精神,要给阅卷老师扑面而来的时代感,让他们体察到考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书生意气。选材可以涉及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如卢伟冒死拦下火车、周浩放弃北大读技校、马拉拉生死线上争女权等。
  5.锤炼整句。整句可以给阅卷老师结构匀称、语脉贯通、气势恢宏的语言美感。用于议论,可以层层递进,增强气势;用于抒情,可以蕴情扬志,意荡神驰,似行云流水,俊逸洒脱。锤炼整句时要注意:结构要匀称;要有层次感;意蕴要丰厚。
  6.引用名句。考生要擅于将自己积淀的诗文名句巧妙地引用到文章中,将文章送上提升文化品位的“直通车”。诗文名句可大致分为三种:①思想方面——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道德情操的名句;②艺术方面——描绘景物中凝练传神、意境深邃的名句;③教育方面——概括生活哲理或为人处世方法的名句。考生化用诗文名句时要注意:弄清出处,正确书写,不可弄巧成拙;把握内涵,切合文意,不可“生吞活剥”;适可而止,不可故意卖弄。
  未雨绸缪,学会考场救急
  临场作文也会发生意外,对此,考生要有心理准备,掌握一些救急措施很有现实意义。下面,针对考场常见问题,给考生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救急措施。
  临场问题1:审题难以突破
  一些考生看到作文题,心里就会紧张,不知从何谈起,草率起笔,不切题意,或迟迟想不透题意,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救急方案:①提取材料关键词,如论述类材料的观点句、叙述性材料的陈述句、抒情句;②把握比喻意义,关键词是比喻性的,要结合试题材料,认真揣摩其比喻意,以此入题,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临场问题2:行文思路不畅
  行文思路不畅主要表现为打不开行文思路,不知道怎样分层论述,不清楚怎样表达文章的主题等。
  救急方案:①运用并列式的分析思路,多层面将论题说深说透。面对论题,考生可将其分解为几个小方块,分层论述,并结合事例将论题说深讲透。如以“让相遇化为相拥,生命将因此而美丽”这个观点行文,考生可从“生命相拥,展现共赢智慧”“生命相拥,演绎人性善良”“生命相拥,达成万物和谐”三个角度来分别阐述。②运用对比式的分析思路,在正反对比中鲜明地表达自己对论题的看法。如论述“学然后知不足”这个观点,考生可从“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学习”和“不学习的人,会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正反两个方面论述。
  临场问题3:材料供应不足
  素材供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时想不起可用的素材,或有了素材却不符合题意要求。
  救急方案:①辐射联想。考生可由观点出发,联想历史故事、新闻事实、名言警句等,从而找到合适的素材;②对比联想。如果考生已经写了正面的事例,可以采取对比联想的方式,想到与其相反、相对的素材;③创新角度。对已拥有的素材,考生可从主题需要的角度进行创新审视,你会发现,在这个创新点上,它也是一则合适的素材。
  考生只要精心准备,并根据科学的方案实施有效的训练,定能攻克高考作文这道难关。
其他文献
高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学生的压力感也逐渐增强。离考试还有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许多高考生进入了“失眠期”。很多高考生因害怕高考而患上失眠症,却又因害怕失眠对复习、考试产生不良影响而愈加失眠。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高三患者,他几乎因为严重的失眠症而自杀。起初他的睡眠很好,闹钟都吵不醒,结果每天早上上学都迟到。老师警告他,如果再睡过头,那么这一天就不用来上课了。后来,他接受了一
期刊
每一次与高考成功的“约会”,都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在“约会”之前,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自我剖析,给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看自己是否能够与周围的同学老师打成一片,在遇到困难时及时求教;能否在经历考试失利后迅速调整状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了解自己的学科特长,分出自己的优势学科、劣势学科,看优势学科有无再提高的可能,劣势学科能否再强一些。这些都对我们制订“约会”计划很有帮助。  首先
期刊
【在课堂上思考】  在课堂上,我们需要花时间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点的本质,而不是死记公式。比如三角函数中的辅助角公式:=sin(A+60°),我们对它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记住公式这一层面,而是要理解它是从何而来的。其实辅助角公式就是sin(A+B)=sinAcosB+cosAsinB这一公式的反推,只不过将B角换成具体的数值而已。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一般不会很深,如果你的数学基础薄弱,不妨先从探究数学知
期刊
Q:你好,可以还原一下自己和家人收到喜讯后的反应吗?  L:我挺高兴的,打电话给父母的时候,他们就一直在电话里笑,应该是很欣慰的。  Q:平时父母对你要求严不严格?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对你影响比较大?  L:爸妈平时不太管我,我生活得比较自由。我爸是语文老师,他总是说诚信是做人的原则。我妈很体贴人,是她教会我如何关心别人的。  Q:有没有比较崇拜的人?  L:我最喜欢的是《火影忍者》里的鸣人。虽然他
期刊
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中慨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因其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大学的真谛,时至今日仍然被反复提及。一个院校的大楼是硬件设施的标志,无须轻言否定,但大楼易起,大师难求,有大师无大楼仍可为名校,有大楼无大师则断然不可。在中国大学里,总有一群默默耕耘而学术闻达、左右奔走而扬名天下的为师从教者,在潮起的称道之声和学术繁华中,撑起所在大学一片或华丽,
期刊
在李谦看来,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唯有培养出深厚的语文素养,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求学》=Q 李谦=L)  Q:请问你是如何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  L:我从高一开始,就一直用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记下各知识要点,将它们分为“字音字形”“易混词义”“语病辨析”“文学常识”等,以及整理平时练习、考试时的错题。然后在早自习拿出来读一读,课间抓紧时间记一记,晚上睡前再翻一翻,这样考试时自然就有
期刊
“各位学长学姐,听说兰大人上学都是骑骆驼的,是真的吗?”为了回答这个高难度的问题,有人晒出了兰大专属的骆驼驾驶证。而更多的人则回忆起第一次跟骆驼亲密接触的往事。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拖着行李箱去报到。一下火车,热情扑面而来,很多人牵着骆驼就围过来,我以为是做生意的,后来才发现是迎新的师兄们,他们很麻利地帮我把行李搬到骆驼背上……当我说到曾以为兰州的孩子都是骑狼上学时,师兄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告
期刊
12岁那年,他做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选择,去北京学习艺术;16岁那年,他饰演《北京爱情故事》里的宋歌一角,首次触电大银幕就以纯真干净的表演获得认可;17岁那年,他参加《真正男子汉》的录制,承受教官的训斥与处罚,用最快的速度收拾行装,背着厚重的行囊长途行军,在实战演练中掩护队友。肯吃苦、不矫情、谦逊有礼的他收获了“谜之萌感”“全民男票”等评价,并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在人生前行的路途中,有人支持,也有
期刊
1.关系越好的朋友,往往是最爱损你的朋友  和他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话。你的毛病他们永远比你更清楚。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他们分享。  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3.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  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
期刊
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什么差别?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类专业的热度一再升高,使得人们对经济贸易类的大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有“中国最难考的10所大学”之称。学校的国贸、金融、外语、国际经济法等专业都是全国闻名的,就业竞争力在全国领先,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出国深造,三分之一国内读研,三分之一工作。与之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