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小学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如自学的方法、听课的方法等。其中,自学的方法包括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后复习。”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应引起教师对课前预习的重视。那么,怎样预习?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及个案分析,现从自己的实践入手,谈谈小学数学预习的策略。
  预习是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在课前自主探索新知,为更有效的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的独立学习活动。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只有预习充分有效,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预习意识,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现摸索出小学数学预习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进行预习。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一定要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如四年级的《24时计时法》,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预习任务。如:同学们,我们起床、吃饭、上学……都需要知道时间,那你们注意过时间记法吗?请回家收集相关的资料。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家长,下一节课我们要来比比谁了解得多。这样的预习作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学案辅助预习法
  任务一般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这种方法适用所有不同内容的预习。
  例如:五年级《最小公倍数》预习导学案:
  案例1:旧知回忆: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案例2:自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1)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 )
  (2)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
  (3)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
  導学案可以给学生自主预习指明方向,学生预习的操作性更强了,学生对于预习的任务更加明确,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课本标记预习法
  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边读边写,写出自己体会。预习时要认真,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
  案例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预习中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就画、圈了以下内容: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课本标记预习法是最常用、最方便的预习方法,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把自己认为有疑问的记一记,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四、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等,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案例4: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预习任务布置时,让学生尝试练习145×2,45×12,145×12,这三个题目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想想每一步的计算方法,为什么这么计算?
  五、动手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案例5:四年级《平行与垂直》课前预习:
  在教学平行和相交中的认识平行时,布置的预习任务是:拿两根小棒,从高处落下,观察落下后两个小棒的位置关系,如果不小心把其中的一根小棒落到地上,那么桌面上的小棒和地面上的小棒又是怎样的关系?你仔细阅读书中的知识,然后把你的疑惑提出来。在课堂上,首先用两根小棒演示了一遍,小棒都落在桌面上,这两个小棒是什么关系呢?你能说说你昨天在家演示时碰到的情况吗?由于经过了预习,学生能较快地弄清在同一个平面内是什么意思,弄清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而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怎样画平行线。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学科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营造轻松愉悦有效的高效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公路交通量统计是公路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交通量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公路部门编制公路建设和养护计划和进行公路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部
摘 要:学习数学是为了指导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是仅为了学习数学理论,也不是为了培养数学人才。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思维方式,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线段图的方式解题,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理解题意,轻松答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线段图;作用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由于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很难正确理解一些
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留白的课堂是精彩的.本文将对课堂教学中的留白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rn“留白”,从艺术角度上
五、聚丙烯树脂 聚丙烯树脂是合成树脂的一个重要品种,也是现代石化工业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同时还是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料,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聚丙烯树脂是工业化生产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新媒体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走向,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下的要求。文章就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作为切入点,阐明了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并就二者在结合过程中的某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化的教学是科技发展和网络技术日益成熟之下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创新性人才
二、画叶法牡丹的叶子结构较为复杂,俗称"三杈九顶",即每一匹叶子有三个分支,每一支三片叶子,故有"画花易,画叶难"之说。但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去看——牡丹叶子的结构较为复杂,看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对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  引言  城市道路的组成分类 城市道路是由车行道、人行道、平侧石及附属设施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一) 车行道 车行道即道路的行车部分,主要供各种车辆行驶,分快车道(机动车道)、慢车道(非机动车道)。  (二) 人行道 人行道是供行人步行交通所用,人行道的
摘 要: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小学数学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列车的原动力;运用类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巧设探索情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创新;培养  思维能力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它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
近年来,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越来越多。而对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笔者对这方面的问题及保证措施做如下阐
树叶的画法树是山水画的眉目,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树的种类繁多,但在画中却要概括来表现。所以,树叶用写意的手段来表现,就可使画出的树叶作为一种符号来体现树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