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传承的力量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进入十一月末,长期关注宿迁的细心网友会发现,放置在宿迁政府网站首页的压题文字已被更换为“重点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
  这个小小的变化,标志着宿迁一个时代的结束以及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2006年1月20日,仇和当选江苏省副省长,但并未马上从宿迁离任。直至4月12日,江苏省委宣布其不再担任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职务,正式赴省府工作。两天后的全市干部会议上,仇和饱含深情地发表了3800字的告别演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演说的高潮部分,他引用了诗人艾青的诗句。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于宿迁这种深沉情感的积淀,仇和用了九年零八个月。
  1996年7月,新组建的地级宿迁市成立,沭阳是其所辖面积最大,同时也是最乱、最穷的县。9月,仇出任宿迁市副市长,两个月后,兼任沭阳县委书记。这一看似平常的人事调动,在不动声色间开始将这个新生但又带着浓重传统农业气息的城市推向了中国改革的前台。
  整顿治安、铁腕拆迁、下令公职人员借出工资修路、要求企业垫资修建办公大楼、试行干部任前公示制,一系列的激进式改革触动了各方利益,沉寂已久的县城变得焦躁和张扬起来。
  “一年仇和,两年求饶,三年求逃”,一个顺口溜在沭阳被广泛流传,仇和听到后说:“那四年求什么?我就非要呆四年。”
  一跃成为苏北交通条件最好的县,破败凋敝的县城、集镇建设一新,成千家加工企业“冒”了出来,沭阳人因之出行有路,创业有心,就业有门,民生有节,为官有道。
  与沭阳巨变相呼应的是仇和官场的擢升。2000年12月28日,主政沭阳4年零20天后,仇和升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8个月后,再得提拔为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当选宿迁市长时,省领导曾问他,“宿迁是江苏最穷的市,你想要什么帮助?”仇和回答:“我不要钱、不要物,我就要个政策。”之后不久,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第12号文件,文件中说,“允许和扶持宿迁市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在全国首开先河推行干部“公推竞选”;强力实施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上千“官商”……随后开展的改革措施依然在舆论的喧嚣和媒体的“轰炸”中进行。
  2003年,宿迁市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所造成的轰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7月12日至10月2日,央视《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
  有趣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转机也正是从媒体的一次报道开始。
  2004年2月5日,《南方周末》刊发《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一文,作者不再用简单的是非判断来看待这个地方的改革和这个铁腕书记,舆论观点也不再是一边倒。
  文章发表两个多月后的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宿迁。此后,省部级官员有近40人次来到宿迁。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后认为:“实践证明,宿迁发展思路正确,改革力度很大很有成效。”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仇和一如既往地推进改革,限桌令、勤廉公示制等措施争议如旧。直至2006年2月8日,在宿迁全市目标管理大会上,已是江苏省副省长的仇和又放了一颗“卫星”——在全国首次推出“工作成果倒逼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级官员对媒体抱怨说:“仇和以前是逼老百姓,现在看架势又逼到了公务员头上”。
  
  破除着并重建着
  
  “阴暗面的放大效应没有在仇和晋升副省长中起决定性作用,它折射出我国干部评价体系的日益成熟”、“仇和的升迁走出了‘改革者没有好下场’的怪圈”、“宁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争议’干部,不用四平八稳的‘误事’干部,这本身就是吏治的一种创新”……
  和2004年之前的情形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2006年,对于仇和擢升的关注热情度依然是媒体和理论界高于官方,而在舆论导向上积极的肯定则远远多过反对的质疑。
  “治乱世用重典,治重症下猛药,所以在沭阳时,是强力纠偏,矫枉要过正。这样做其实很累,但不这样就扭不过来,”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身处风暴眼中的当事人往往有着更为理性透明的认识,仇和坦言,“如果把我放在苏州、无锡这样的发达地区,我肯定不会这样干”。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政治主张的效能往往用“经世致用”四个字来评判,如今,经济得到不断优化的宿迁成为最好的注解:2005年当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323个,计划总投资120.6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8.5%,GDP由2000年的200亿元增加到387亿元。尽管人均GDP在全省排名中仍居后位,但有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江苏省第一名。
  十年激进变革,十年激烈争论,十年高歌猛进的发展,宿迁在仇和的任期内开始闪现不凡的光芒。十年后,当仇和已经离开宿迁,人们发现他投射在这片土地上的身影愈加清晰。
  
  传承的力量
  
  


  2006年4月18日,中国青年报载文《后仇和时代宿迁改革能否“软着陆”》,文章指出:决定仇和是改革者还是匆匆历史过客的关键,是他的改革在他离开宿迁之后,能否在一个不信仰铁腕的继任者手里,实现“软着陆”。
  文中提到的继任者就是现任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
  半年之后的10月23日,当一篇《关于宿迁人的行为举止细节问题》成为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时,走出仇和光环的张新实从容亮相。
  十年前,作为援助苏北的省派干部,仇和与张新实先后从南京来到宿迁。后来,仇升任市委书记,张当选市长。
  虽然同样出身平常家庭,但由于成长路径的不同,与仇和我行我素的铁腕风格相比张新实显得儒雅、亲和。“仇和更有魄力,注重城市建设,张新实稳一些,更加重视工业。”对于两任市委书记性格及执政风格的迥然不同,市民和媒体津津乐道。然而,这些还仅仅是个表象。
  在2006年3月的一次对话中,本刊记者强烈感受到的是张新实与仇和一脉相承的意味:当他谈到水冲式厕所和自动饮水机改变农村学生的生活习惯时,我们想到了全县机关干部被仇和勒令充当“清洁工”整治市容;当他谈到宿迁已经成为重要的木材加工基地时,我们似乎看到农民干部火热的种树场景;当他谈到“晚上当成白天干、雨天当成晴天干、二人事情一人干、一天当成两天干、假日当成平日干”时,我们又似乎听到了扩音喇叭里传来仇和催促后面干部不要掉队的声音……
  如今,张新实在博客中批评一些市民的陋习时,仇和驱车追赶跨护栏过马路妇女的情景又仿佛就在眼前。
  “凡是没有制度创新,强权改革的结果总是‘人离政息’”,媒体的担忧不无道理。现实情况令人欣慰,在宿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民众意识改良的自然延续,而这恰恰是决定制度优劣、演进的前提保障。
  可以预见,自觉、创新民众意识的根脉扎得越深,先进制度的树干愈加壮实,宿迁的前程就会愈加辉煌。
其他文献
中国近代提倡富强救国的思想家郑观应,在1894年出版的中写道: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随着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这些理科课程的实验器材不断引入课堂,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多,对这些知识能够形成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尤其是以实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得到较大进步,并在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经济效益.在灌区水利管理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起到较大作用,而衡量工程运行的标准
2015年上半年世界包装组织(W P O)理事会于2015年5月18—22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跃中同志代表中国包装联合会出席了此次会议。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这是金庸先生《笑傲江湖》里“日月神教”的一句响亮口号,安防行业技术发展至今,虽然没有开宗立派一说,但江湖纷争倒也热闹非凡,“新式武功”隔几年便
一、前言rn面对新世纪、新发展,面对企业新时期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把握企业员工的思想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
中国乳业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吸引得国内的大牌企业、国外的资本大鳄纷纷抢滩。大量资本迅速涌入,大批加工厂相继开工或投产,乳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然而,作为乳业发展的第一道
生物化学工程是化学工程中的一个比较前沿的学科分支.它应用化学工程中一些常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此来找到解决生物工程中存在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难题的方法.本文介
期刊
由于受土地、牧草饲料与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和长期的“南果北奶”国家农业产业结构与政策的影响,南方的奶业一直落后于北方奶业,其奶牛存栏及总产奶量仅是北方的1/6左右。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