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演讲是一个人充分发挥才能、彰显自我的一项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其思考能力、组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习,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从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成因,提出培养小学生演讲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策略
科学研究表明,演讲与口才能力是一个人言语智慧的外在表现,这是因为语言不仅仅传递的是语义,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人类的情感和思维。
一、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演讲能力是小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演讲能力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每个学生都想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这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把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厚积才能薄发。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做好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摘抄的前期工作,做好搜集、查阅、筛选等组织文字的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掌握了布局谋篇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演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越来越多的同学课上能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争着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师生、生生活动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越来越好。培养小学生演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小学生演讲能力现状与原因分析
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进,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改进的意见。
(一)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的现状
1.学生自身表现程度
综观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的种种表现,百分之百的小学生在升华演讲内容时都伴有单手或双手展开的动作,在激动紧张的时刻伴有握拳或捏衣角的小动作。前者是教师的指导,后者是演讲者在比赛舞台上紧张的自然反应。在心理素质方面,个人经历、经验丰富的小学生,由于经常参加比赛和活动,心理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培养,在演讲比赛过程中表现得自然大方。而欠缺舞台经验的小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在市级演讲比赛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
2.学校对演讲的重视程度
教育改革到今天,素质教育顯得愈发重要,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再把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演讲”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都遵从“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
3.家庭对学生演讲的重视程度
大多家长认为演讲能力应该从小培养,只有少部分家长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大部分家长认识到演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却没有将关于演讲方面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提上日程。在学生课外兴趣爱好培养上涉及朗诵、朗读、表演等方面,但几乎没有关注到演讲能力的培养。部分家长对演讲的认识不太全面,对表演、朗诵、演讲有混淆,对演讲的认识有误差。家长意识到了学生口语表达以及演讲可以给学生带来改变,却没有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调整现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生演讲现状的成因
1.学生方面原因
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有差异。高年段学生在动作上更为协调、自然、大方,内容上更有自己的想法,思想上更周到、细致。中年段的学生虽然也愿意表达,但有很明显的差距:有部分学生羞于表达,动作有少许刻意,在语言的组织上逻辑性不强、连贯性较差。这类情况的出现或许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环境有关,如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社会等环境的重视程度和培养训练力度有差异。
2.学校方面
从小学生演讲课程开设情况来看,演讲还未被大多数地区的学校列入课程,只是偶尔形式化地举行一两次名为演讲实为朗诵的比赛。许多学校会把“口语表达”作为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市区和农村的差别很明显,市区学校每学期都把口语的系列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安排在每一周,并且都把“口语能力考核”这一项目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部分,考试时实行教考分离,以此落实每一个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除此之外,还举行辩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舞台。农村学校更多的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口语表达、演讲的内容很少涉及。
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意识到演讲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这部分教师本身没有演讲学的知识,也缺乏演讲实践,对演讲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在指导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将演讲朗诵化、表演化。而教龄短的教师对学生演讲能力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也有更多演讲实践,但在对学生演讲知识的锻炼和指导上不够专业,从而不能正确区分和对待演讲、朗诵,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演讲理论和演讲教学的专业指导。
3.家庭方面
许多家长认为演讲没有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因此对于学生演讲能力的关注比较少。随着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家长给孩子报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或者培训班。部分家长意识到学生需要锻炼和提升演讲能力,但对孩子演讲能力培养的实际关注远远低于对孩子成绩或者是音乐、美术等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对演讲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孩子演讲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方法上没有一个专业的指路人,这让许多家长感到迷茫,所以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孩子演讲能力培养上。
三、培养小学生演讲能力的建议 根据目前小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巧用课前三分钟
大部分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都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有个小预备,中间间隔3分钟。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成语和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学习成果,一般是按座位轮流让学生上台展示,时间一般控制在三分钟内,最长不超过五分钟。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当众演讲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无论是讲的学生,还是听的同学,都会有较大收获。
(二)巧用晨读
晨读,一来可以训练自己说话的条理性,说话语无伦次当然不好,结结巴巴就更是费劲,谁都不愿与说话不利索的人交流;二来可以训练自己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肢体语言如果跟内容搭配不合理的话,会让听众感觉滑稽可笑,因此语感的培养应从平时抓起。晨读贵在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不能训练出效果的。
(三)巧用课堂提问
每节课,语文老师一般会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答问的环节,训练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把事情阐述清楚,语言连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巧妙的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当众演讲能力和張扬个性的一种契机。
(四)巧用演讲主题
由于演讲一定要伴随大脑的思维过程,所以在进行演讲训练时,必须先确定主题,好让学生有备而讲,才不至于因为把握不住主旨而导致信心不足。演讲主题决定了演讲内容,而演讲内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效果。当众演讲,就要考虑听众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来选择事例。针对演讲主题,要让学生从网上、书籍杂志上,收集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巧用主题,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演讲的激情。
(五)巧用肢体语言
“演讲”,顾名思义,不光讲还要演,听众在听的同时也在看。听众要看的是一个有感情、有激情的演讲人,只有这样的演讲者才能感染听众,抓住听众的“心”。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演讲,丰富多样又适当的手势或姿态,不仅能抓住听众的“心”,而且还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创新赛制,激发兴趣
为保持学生的演说兴趣,除了进行班级内比赛外,还创新了“年级总决赛”“走班制”“小先生制”三种赛制,让学生耳目一新。“年级总决赛”的选手来自班级的优秀选手,比赛过程设立了“你说我听”“有奖问答”“评委妙语”等环节,展现整个年级的演说水平。“走班制”主要是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选手群体的互换,学生面对不同的群体,潜在力量和表现能力往往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小先生制”则是让优秀的演讲者轮流到各班交流经验、展示才能,保持学生对演讲高度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策略
科学研究表明,演讲与口才能力是一个人言语智慧的外在表现,这是因为语言不仅仅传递的是语义,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人类的情感和思维。
一、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演讲能力是小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演讲能力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每个学生都想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这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把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厚积才能薄发。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做好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摘抄的前期工作,做好搜集、查阅、筛选等组织文字的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掌握了布局谋篇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演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越来越多的同学课上能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争着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师生、生生活动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越来越好。培养小学生演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小学生演讲能力现状与原因分析
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进,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改进的意见。
(一)小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的现状
1.学生自身表现程度
综观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的种种表现,百分之百的小学生在升华演讲内容时都伴有单手或双手展开的动作,在激动紧张的时刻伴有握拳或捏衣角的小动作。前者是教师的指导,后者是演讲者在比赛舞台上紧张的自然反应。在心理素质方面,个人经历、经验丰富的小学生,由于经常参加比赛和活动,心理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培养,在演讲比赛过程中表现得自然大方。而欠缺舞台经验的小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在市级演讲比赛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
2.学校对演讲的重视程度
教育改革到今天,素质教育顯得愈发重要,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再把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演讲”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都遵从“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
3.家庭对学生演讲的重视程度
大多家长认为演讲能力应该从小培养,只有少部分家长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大部分家长认识到演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却没有将关于演讲方面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提上日程。在学生课外兴趣爱好培养上涉及朗诵、朗读、表演等方面,但几乎没有关注到演讲能力的培养。部分家长对演讲的认识不太全面,对表演、朗诵、演讲有混淆,对演讲的认识有误差。家长意识到了学生口语表达以及演讲可以给学生带来改变,却没有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调整现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生演讲现状的成因
1.学生方面原因
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有差异。高年段学生在动作上更为协调、自然、大方,内容上更有自己的想法,思想上更周到、细致。中年段的学生虽然也愿意表达,但有很明显的差距:有部分学生羞于表达,动作有少许刻意,在语言的组织上逻辑性不强、连贯性较差。这类情况的出现或许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环境有关,如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社会等环境的重视程度和培养训练力度有差异。
2.学校方面
从小学生演讲课程开设情况来看,演讲还未被大多数地区的学校列入课程,只是偶尔形式化地举行一两次名为演讲实为朗诵的比赛。许多学校会把“口语表达”作为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市区和农村的差别很明显,市区学校每学期都把口语的系列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安排在每一周,并且都把“口语能力考核”这一项目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部分,考试时实行教考分离,以此落实每一个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除此之外,还举行辩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舞台。农村学校更多的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口语表达、演讲的内容很少涉及。
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意识到演讲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这部分教师本身没有演讲学的知识,也缺乏演讲实践,对演讲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在指导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将演讲朗诵化、表演化。而教龄短的教师对学生演讲能力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也有更多演讲实践,但在对学生演讲知识的锻炼和指导上不够专业,从而不能正确区分和对待演讲、朗诵,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演讲理论和演讲教学的专业指导。
3.家庭方面
许多家长认为演讲没有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因此对于学生演讲能力的关注比较少。随着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家长给孩子报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或者培训班。部分家长意识到学生需要锻炼和提升演讲能力,但对孩子演讲能力培养的实际关注远远低于对孩子成绩或者是音乐、美术等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对演讲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孩子演讲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方法上没有一个专业的指路人,这让许多家长感到迷茫,所以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孩子演讲能力培养上。
三、培养小学生演讲能力的建议 根据目前小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巧用课前三分钟
大部分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都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有个小预备,中间间隔3分钟。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成语和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学习成果,一般是按座位轮流让学生上台展示,时间一般控制在三分钟内,最长不超过五分钟。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当众演讲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无论是讲的学生,还是听的同学,都会有较大收获。
(二)巧用晨读
晨读,一来可以训练自己说话的条理性,说话语无伦次当然不好,结结巴巴就更是费劲,谁都不愿与说话不利索的人交流;二来可以训练自己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肢体语言如果跟内容搭配不合理的话,会让听众感觉滑稽可笑,因此语感的培养应从平时抓起。晨读贵在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不能训练出效果的。
(三)巧用课堂提问
每节课,语文老师一般会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答问的环节,训练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把事情阐述清楚,语言连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巧妙的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当众演讲能力和張扬个性的一种契机。
(四)巧用演讲主题
由于演讲一定要伴随大脑的思维过程,所以在进行演讲训练时,必须先确定主题,好让学生有备而讲,才不至于因为把握不住主旨而导致信心不足。演讲主题决定了演讲内容,而演讲内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效果。当众演讲,就要考虑听众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来选择事例。针对演讲主题,要让学生从网上、书籍杂志上,收集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巧用主题,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演讲的激情。
(五)巧用肢体语言
“演讲”,顾名思义,不光讲还要演,听众在听的同时也在看。听众要看的是一个有感情、有激情的演讲人,只有这样的演讲者才能感染听众,抓住听众的“心”。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演讲,丰富多样又适当的手势或姿态,不仅能抓住听众的“心”,而且还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创新赛制,激发兴趣
为保持学生的演说兴趣,除了进行班级内比赛外,还创新了“年级总决赛”“走班制”“小先生制”三种赛制,让学生耳目一新。“年级总决赛”的选手来自班级的优秀选手,比赛过程设立了“你说我听”“有奖问答”“评委妙语”等环节,展现整个年级的演说水平。“走班制”主要是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选手群体的互换,学生面对不同的群体,潜在力量和表现能力往往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小先生制”则是让优秀的演讲者轮流到各班交流经验、展示才能,保持学生对演讲高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