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 :山西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明山矿9102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较大且分布不均,为制定有效防尘措施,将利用FLUENT软件对运输顺槽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大颗粒状粉尘主要沉积在底板处,而细微颗粒状的粉尘受风流影响自由扩散,在采掘司机处达到最高点。在采取加强通风、增设喷雾装置等措施后,对巷道进行定点采样,发现粉尘浓度大幅降低,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其他文献
为确保采面沿空留巷工作平稳开展,以某矿6301巷留巷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方式控制围岩变形,并具体对深孔爆破切顶卸压参数以及超前支护、滞后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留巷段顶底板、巷帮在1个月内累计变形量分别为47 mm、23 mm,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
矿山巷道附近岩体的应力—应变状态与巷道的受力和变形相关。针对山西某煤矿的一个长壁开采区,通过CCBO探头和CCBM探头连续监测长壁前岩体的应力—应变状态,同时采用水力测功器和应变锚杆确定支护载荷及回采巷道变形。最后确定应力—应变岩体状态与被测巷道变形和荷载之间的潜在关系。
冲击地压时刻威胁煤矿安全开采,对冲击倾向性测试及分析,能够科学的认识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冲击地压分布规律,可以对冲击地压预测、监测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实现煤矿安全开采。
针对矿井巷道贯通测量精度低问题,根据矿井的实际贯通工程情况,设计井下贯通工程测量方案,采用全站仪和加测陀螺边的测量方法,对导线的测量误差进行控制,并对最终的测量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107工作面主运输巷在导线闭合点井下贯通方向X轴上的测量误差为0.085 m,小于预计误差±0.178 m和允许误差0.3 m,总体精度能达到巷道贯通的需求。
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西一石门巷道在不注浆情况下和注浆情况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情况,通过注浆对两帮进行加固,围岩存在的变形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顶底板的位移量也逐渐降低。注浆后能够看出石门底板发生了明显的变形,顶板和两帮的位置要比石门部位发生的变形小的多。得出结论,控制石门底鼓需采用对两帮和顶底板加固的方式。
某钢铁公司二期3.5万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在工艺参数、装置结构、材料应用、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优化。对其工程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建议。
针对南河煤矿15108运输顺槽掘进前期存在巷道探放水效率低、探水设计不合理、劳动作业强度大等技术难题,通过技术研究分析巷道掘进前期探放水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原探放水施工设计进行优化,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为解决动压岩巷支护技术难题,通过在81304工作面高抽巷进行高预应力支护研究应用,实现了顶板和两帮支护的优化协调,提高了顶板支护的预紧力,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破坏,也提高巷道支护技术和经济效益,实现矿井高效高产。
针对不同煤层构造区,分析了煤层物理性质对水力扩孔钻孔和煤矿瓦斯抽放的影响,得出结论:液压钻孔扩孔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水力钻孔扩孔的水射流压力主要取决于煤的结构,当煤层基本一体化时,喷射压力增大,泄放变得相对容易实现,对瓦斯抽采的阻碍作用减小,扩孔过程后瓦斯抽采明显增加。
针对粗轧机轧辊在新换轧辊时,板坯在往复轧制过程中存在咬入困难,打滑的问题,通过对磨床磨削的改善和研究,提高粗轧轧辊表面粗糙度,改善板坯咬入困难,减少板坯打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