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影响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或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用回顾性分析,纳入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以关闭第一磨牙或第二前磨牙缺牙间隙的患者38例,共51颗下颌第三磨牙。在正畸治疗前(T1)和已关闭拔牙间隙且第三磨牙被施力前(T2)拍摄曲面断层片,记录矫治前下颌第三磨牙的Nolla stage分期,对相关线距和角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增加(5.84±2.03) mm (P<0.001);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4.67±2.87) mm (P<0.001);远中直立2.90°±10.58° (P=0.026),垂直向变化(-1.27±2.43) mm (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矫治前的第三磨牙Nolla stage分期越大(B=0.26,P=0.025),矫治中获得的磨牙后间隙越多(B=0.82,P<0.001),第三磨牙距离

平面越近(B=-0.272,P=0.021),其自发性近中移动越大。

结论

正畸近中牵引下颌第二磨牙关闭拔牙间隙时,下颌第三磨牙会自发近中移动。发育更成熟、距离

平面更近以及萌出间隙增加更多的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更多。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7例,其中采用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2例(Quadrant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35例(Wiltse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属于罗尔斯顿菌属,是院内感染中比较少见的一种机会致病菌[1]。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主要生存于不同种类的水资源之中[2],其引起的感染常常较为严重。医院注水瓶中分离出的条件致病菌中,以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最多[3]。近年,关于脊柱外科术后感染的报道[4-6]较为常见,但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感染却鲜有报道。
期刊
目的 比较4种常见固定义齿在放射治疗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4种固定义齿模型置于均匀组织模体中,基于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模拟计算放疗剂量分布,通过特定范围百分深度剂量(PDD)与离轴曲线(Profile)分析,比较义齿与正常牙齿在周围软组织中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钛合金义齿对上方组织放射剂量分布影响最大,钴铬合金义齿对下方组织放射剂量分布影响最大,钛合金义齿对侧方组织放射剂量分布影响最大.相对于正常牙齿,钛合金义齿、氧化锆全瓷牙、钴铬合金义齿、镍铬合金义齿使上方组织的放射剂量分别升高了14.2%、11.
目的对比分析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评分评估系统(TLOFSAS)与骨质疏松性骨折(OF)分型评估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可重复性与可信度。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于巴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46例胸腰椎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TLOFSAS与OF分型为标准,由6位脊柱外科医师分别对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独立评价,2周后再次进行独立评价。收集评估结果,分别行观察者内可重复性及观察者间可信度分析,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TLOFSAS与OF分型的差异性。结果6位医师使
期刊
面部美学是口腔医学关注的重点内容,而面部软组织对称性是影响面部美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三维面部扫描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发展,使得客观准确地评价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成为可能,相较于CBCT技术而言,该法更为便捷且无需担心辐射对患者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比较大的潜力。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利用三维面部影像分析面部不对称性的相关研究,梳理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应用领域。
期刊
目的通过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指标的测量分析,探讨影响软组织侧貌的因素及贡献。方法选取40例骨性Ⅱ类错畸形女性患者,对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 24.0对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21组指标变化量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软硬组织颏前点矢状向变化量呈极强相关性(r=0.862,P<0.001),比率为0.93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Xuebijing , a complex traditional Chinese preparation, on inflamm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were random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