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教学中运用诵读法,有助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叙事性作品 诵读语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教育部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多次提到诵读。诵读正日益受到重视。
叙事性文字不及诗词韵律、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易于诵读,这是叙事性作品诵读常常被忽略的主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阶段目标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要求提到的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没有强调“诵读”。但从要求了解的内容来看,叙事性作品中包含的信息量和传递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叙事性作品通过诵读更能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一、有助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叙事性作品的诵读更需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由文句音义的理解内化为自身的领悟,从而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夏丐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这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
“诵读有助于提高对言语生活的直觉性,它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具体环节。”语文教学重视词义的落实、语法的规范、逻辑的严密等等,这固然有其科学性,但却忽略了人们在实际运用语言时,是很少完全依据词句的理性含义或是一些语法规则的,实际运用语言时主要还是凭语感。
下列几类词语或句子对培养语感帮助很大。我们可通过诵读,在读中指导学生以足够的注意力捕捉它们。
①能够表达文眼的语句。如《喜爱音乐的白鲸》中:“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这一句成为全文的文眼。抓住了它,对文题释疑“为什么白鲸喜爱音乐”就明白了。
②能表达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或能使人想象到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这些词语感受性很强,可以作为我们训练语感的突破口。如“池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無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读中想象出那片五颜六色的五彩池来。
③能够表达主人公感情态度的词语。如《回自己的祖国去》中华罗庚的语言:“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一个“不”字,读出斩钉截铁的语气,充分表达了主人公对回祖国效力的决心,让学生感受华罗庚的爱国热情。
④表现力较强的动词、形容词等。当葛朗台发现了女儿保存的那口梳妆匣,便“瞪着金子的眼光”,“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这一“瞪”,一“纵”,一“扑”,活画了葛朗台作为金子的执着狂的形象。
⑤叙事文学中的议论和抒情性语句。这些句子能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语感追求的是对文字的灵敏,又快又准,读一个句子能迅速的把握重要词语,如《紫藤蔓瀑布》,语感强的一下子就能抓住“瀑布”一词。并由此带起一连串的关于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性描写语句,如“进溅的水花”、“生命的长河”、“流向人们的心底”等等,从而感受到那“流动的瀑布”对人的生命的洗涤与净化之美,它是那样富于光彩、芳香和韵律,给人以灵动而深邃的感觉。学生朗读或听别人示范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前提下,能即兴对文章中的特色语言作出积极反应,即对那些在语义上、形象上、色彩上、声音上、情味上有特点或有特定意义、特定作用的词句及时地有所发觉并检索出来。好比采掘语言宝藏一样,比一比谁采撷的多而好,然后相互展示,并结合课文理解谈理由,达到资源共享、相互启发的目的。经常这样做就可以磨砺对语言的敏锐察觉力,又凭此增进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
叙事性作品中语言华美的语段很多,老师的讲解不宜过多,学生可通过自己的诵读来体会语言美,如叙述抒怀性强的文章,通过诵读,还可以让学生领略意境美。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恬静,或悲壮。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涵着的优美隽永的意境。通过诵读,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情感美。
二、有助于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诵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诵读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诵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如果学生没有对文本有充分的理解,对文章的情感没有充分地把握,那么学生是不能将课文用声音很好地表现出来的。因此,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诵读来判断。诵读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可以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品味。
诵读这种创造活动就是把文字作品具体化为生动的言语,把看不见的情气、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诵读也是一种“对话”,直接跟文本对话、跟作者对话,同时也通过诵读跟学生对话。如果朗读时仅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无重点词的重读,无语词的变化,无情感的起伏,无论是诚恳的请求、愤怒的呵斥、凶恶的威吓,则无法反映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也无法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为叙事性作品,学生都能一看就懂,但是这个“懂”往往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许多学生无法对作品产生共鸣,如果能适当引导学进行反复诵读,那么就有可能克服这个问题。反复让学生诵读文章则易于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指导学生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这种又凄凉又甜蜜的看似矛盾的感觉,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反复诵读,反复体会,读着读着,学生的脸色庄重了,声音低沉了,文章中的怀念母亲的深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
可见,经常选择精彩的语段让学生诵读,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丰富起来,语感也就培养起来了。在诵读中,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膜;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语言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有助于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将抽象的情感和精神品质融入文章的叙述中,通过具体的事件和典型的人物环境表现出来,使高尚的精神情感易于在阅读过程中体会领悟。其次,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多通过人物语言对话表现主人公或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叙述性强。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体悟中深入解读文本,又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发掘出文本中蕴含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审美感知力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叙事性作品的诵读,感受其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等,能有效地启迪小学生的思路;而用有声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的愿望又能使他们运用各种技巧,尽可能地表现出作品的精妙。这种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无论对小学生的写作或是语言表达,都起着自觉学习运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就贮存了许多可资借鉴、可供取用的表现手段。而这些素材的积累也为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叙事性作品语言也有感染人的力量,当把文字作品变为有声语言的时候,那感人的力量则更强烈。这也就是说,诵读,应该比作品本身给人的东西更多。不仅能在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语音流中感受语言文字音乐的律动和节奏的灵性,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在诵读语言里饱含着、浓缩着诵读者的深刻体味、独特感受、熟练技巧、声音魅力,能帮助学生感受叙事性作品的意蕴,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叙事性作品 诵读语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教育部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及“实施建议”中多次提到诵读。诵读正日益受到重视。
叙事性文字不及诗词韵律、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易于诵读,这是叙事性作品诵读常常被忽略的主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阶段目标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要求提到的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没有强调“诵读”。但从要求了解的内容来看,叙事性作品中包含的信息量和传递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叙事性作品通过诵读更能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一、有助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叙事性作品的诵读更需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由文句音义的理解内化为自身的领悟,从而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夏丐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这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
“诵读有助于提高对言语生活的直觉性,它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具体环节。”语文教学重视词义的落实、语法的规范、逻辑的严密等等,这固然有其科学性,但却忽略了人们在实际运用语言时,是很少完全依据词句的理性含义或是一些语法规则的,实际运用语言时主要还是凭语感。
下列几类词语或句子对培养语感帮助很大。我们可通过诵读,在读中指导学生以足够的注意力捕捉它们。
①能够表达文眼的语句。如《喜爱音乐的白鲸》中:“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靠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这一句成为全文的文眼。抓住了它,对文题释疑“为什么白鲸喜爱音乐”就明白了。
②能表达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或能使人想象到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这些词语感受性很强,可以作为我们训练语感的突破口。如“池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無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读中想象出那片五颜六色的五彩池来。
③能够表达主人公感情态度的词语。如《回自己的祖国去》中华罗庚的语言:“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一个“不”字,读出斩钉截铁的语气,充分表达了主人公对回祖国效力的决心,让学生感受华罗庚的爱国热情。
④表现力较强的动词、形容词等。当葛朗台发现了女儿保存的那口梳妆匣,便“瞪着金子的眼光”,“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这一“瞪”,一“纵”,一“扑”,活画了葛朗台作为金子的执着狂的形象。
⑤叙事文学中的议论和抒情性语句。这些句子能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语感追求的是对文字的灵敏,又快又准,读一个句子能迅速的把握重要词语,如《紫藤蔓瀑布》,语感强的一下子就能抓住“瀑布”一词。并由此带起一连串的关于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性描写语句,如“进溅的水花”、“生命的长河”、“流向人们的心底”等等,从而感受到那“流动的瀑布”对人的生命的洗涤与净化之美,它是那样富于光彩、芳香和韵律,给人以灵动而深邃的感觉。学生朗读或听别人示范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前提下,能即兴对文章中的特色语言作出积极反应,即对那些在语义上、形象上、色彩上、声音上、情味上有特点或有特定意义、特定作用的词句及时地有所发觉并检索出来。好比采掘语言宝藏一样,比一比谁采撷的多而好,然后相互展示,并结合课文理解谈理由,达到资源共享、相互启发的目的。经常这样做就可以磨砺对语言的敏锐察觉力,又凭此增进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
叙事性作品中语言华美的语段很多,老师的讲解不宜过多,学生可通过自己的诵读来体会语言美,如叙述抒怀性强的文章,通过诵读,还可以让学生领略意境美。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恬静,或悲壮。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涵着的优美隽永的意境。通过诵读,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情感美。
二、有助于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诵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诵读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诵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如果学生没有对文本有充分的理解,对文章的情感没有充分地把握,那么学生是不能将课文用声音很好地表现出来的。因此,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诵读来判断。诵读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可以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品味。
诵读这种创造活动就是把文字作品具体化为生动的言语,把看不见的情气、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式。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诵读也是一种“对话”,直接跟文本对话、跟作者对话,同时也通过诵读跟学生对话。如果朗读时仅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无重点词的重读,无语词的变化,无情感的起伏,无论是诚恳的请求、愤怒的呵斥、凶恶的威吓,则无法反映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也无法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为叙事性作品,学生都能一看就懂,但是这个“懂”往往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许多学生无法对作品产生共鸣,如果能适当引导学进行反复诵读,那么就有可能克服这个问题。反复让学生诵读文章则易于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指导学生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这种又凄凉又甜蜜的看似矛盾的感觉,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反复诵读,反复体会,读着读着,学生的脸色庄重了,声音低沉了,文章中的怀念母亲的深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
可见,经常选择精彩的语段让学生诵读,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丰富起来,语感也就培养起来了。在诵读中,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膜;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语言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有助于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将抽象的情感和精神品质融入文章的叙述中,通过具体的事件和典型的人物环境表现出来,使高尚的精神情感易于在阅读过程中体会领悟。其次,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多通过人物语言对话表现主人公或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叙述性强。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体悟中深入解读文本,又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发掘出文本中蕴含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审美感知力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叙事性作品的诵读,感受其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等,能有效地启迪小学生的思路;而用有声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的愿望又能使他们运用各种技巧,尽可能地表现出作品的精妙。这种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无论对小学生的写作或是语言表达,都起着自觉学习运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就贮存了许多可资借鉴、可供取用的表现手段。而这些素材的积累也为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叙事性作品语言也有感染人的力量,当把文字作品变为有声语言的时候,那感人的力量则更强烈。这也就是说,诵读,应该比作品本身给人的东西更多。不仅能在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语音流中感受语言文字音乐的律动和节奏的灵性,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在诵读语言里饱含着、浓缩着诵读者的深刻体味、独特感受、熟练技巧、声音魅力,能帮助学生感受叙事性作品的意蕴,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