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基本依据和要求。我区通过组织课程标准培训和考核,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2008年3月,我区组织教师课程标准考核,各学校按照“全员、全学科”的要求,积极做好面向教师的宣传和动员,推进教师研修课程化,有效开展区校两级培训及自主学习,进一步深化了教师对课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识,我区完善了《石景山区中小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石景山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了《石景山区中小学学科评价标准》,以评价引导教师自觉落实课程标准, 加强校本教研,关注教学设计、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整体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方面,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区主题资源数量已达到700多个,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得到普遍应用,课堂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改进。
我区每年一度组织教学设计与实践大赛和教育教学研讨月活动,如 2003年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大赛,2004年的基于主题资源网站的课堂教学大赛,2005年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大赛,2006年和2007年以落实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这些比赛和活动搭建了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平台,促进了校本研修的开展,形成了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有效机制。2008年,我区还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指导学校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学科整体水平提升。
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行动研究
广大教育工作者既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在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课改的深刻认识,并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2007年11月,全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合作在实验小学召开了“行动研究,推进课程改革”北京市现场会,围绕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研三个专题,交流了我区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管理、教学等工作探索的思路,展现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肯定与赞扬。
在课程改革整体实施过程中,我区坚持对课改整体工作和具体任务进行科学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总结改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我区实施新课改实验工作水平。我区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跨越式发展课题、确立的国家级课题“友善用脑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等项目,丰富了课堂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区教科所、德育心理研究中心围绕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调控等方面指导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完善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为提高学习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完善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有效指导
多年来,我区始终坚持 “全面监控、全面指导”的工作原则,注重全员、全面、全过程和发展性评价,在教育督导、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我区坚持对质量监控进行整体设计,通过质量监测、常规视导、学科视导、专项检查等方式,把握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加强教学指导。
2009年是落实区域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域教育质量提高工程的要求,发挥科研引领作用,立足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常规,完善校本教研,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我区整体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基本依据和要求。我区通过组织课程标准培训和考核,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2008年3月,我区组织教师课程标准考核,各学校按照“全员、全学科”的要求,积极做好面向教师的宣传和动员,推进教师研修课程化,有效开展区校两级培训及自主学习,进一步深化了教师对课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识,我区完善了《石景山区中小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石景山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了《石景山区中小学学科评价标准》,以评价引导教师自觉落实课程标准, 加强校本教研,关注教学设计、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整体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方面,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区主题资源数量已达到700多个,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得到普遍应用,课堂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改进。
我区每年一度组织教学设计与实践大赛和教育教学研讨月活动,如 2003年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大赛,2004年的基于主题资源网站的课堂教学大赛,2005年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大赛,2006年和2007年以落实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这些比赛和活动搭建了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平台,促进了校本研修的开展,形成了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有效机制。2008年,我区还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指导学校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学科整体水平提升。
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行动研究
广大教育工作者既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在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课改的深刻认识,并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2007年11月,全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合作在实验小学召开了“行动研究,推进课程改革”北京市现场会,围绕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研三个专题,交流了我区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管理、教学等工作探索的思路,展现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肯定与赞扬。
在课程改革整体实施过程中,我区坚持对课改整体工作和具体任务进行科学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总结改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我区实施新课改实验工作水平。我区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跨越式发展课题、确立的国家级课题“友善用脑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等项目,丰富了课堂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区教科所、德育心理研究中心围绕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调控等方面指导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完善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为提高学习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完善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有效指导
多年来,我区始终坚持 “全面监控、全面指导”的工作原则,注重全员、全面、全过程和发展性评价,在教育督导、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我区坚持对质量监控进行整体设计,通过质量监测、常规视导、学科视导、专项检查等方式,把握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加强教学指导。
2009年是落实区域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域教育质量提高工程的要求,发挥科研引领作用,立足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常规,完善校本教研,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我区整体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