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之我见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u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 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
  约弗夫(S.L.YOVEFF,1972)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热爱学习、坚持学习所必须的。正如一些学生所说的“是因为这显示了教师对我的真正关心,只要感受到这一点,就能使我自己想学习”。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另一个作用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逃避,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情感也会泛化到学业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形成一些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向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在充满爱的师生关系影响下,学生会把这种爱在自己身上扩展出来,形成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等好的心理品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这种人类社会特有的人际关系做好教与学的工作。下面我将就怎样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谈谈几点看法。
  首先就教师自身而言我们要确立新的教师角色观。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学校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教师要摆脱传统的知识占有者、经验传播者的角色观,对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角色规范进行新的认识和体验。针对小学生自我安全感较低,人际沟通经验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特点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去接近学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可以试着走进学生的学习中,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先做他们的忠实听众,再慢慢的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使学生对你不再感到陌生,从而开始接近你、信任你,与你建立起一种友谊。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使这种友谊转变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体的地位。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状态下,通过尝试运用、分辨选择,才能真正吸纳所学的知识并内化为他们的能力与智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才可能使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渴望认同的特点,生活与学习中的任何问题、任何现象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很好的利用他们的特点,积极引导,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尊重魅力。新课程倡导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从“高高在上”走向“共同遭遇”,这种理念把师生关系比作在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战友。当你的战友受伤时,你首先想到的应是如何帮他止血、包扎伤口,待战役结束后,再去客观的帮他分析受伤的原因以及今后如何避免。这种角色定位也正体现了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人格、尊严和权利的尊重。中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与此同时,中小学生又好动的特点,这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犯错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的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即使是当学生犯错误,对他进行批评的时候也要十分注意方式、方法、手段、场合,要在反复权衡之下进行批评,尽量做到既不伤害学生又有效果。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信任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相互信任,学生才敢勇敢的提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只有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提出有益于他们学习的相关要求;只有相互信任,作为教师才能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创造的硕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一些全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他们一些条件,让他们去锻炼。做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心灵呼唤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铸造学生的人格。施人玫瑰,手留余香,相信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关怀与爱也一定能得到学生真诚的回报。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生升入初中之后,由于其年龄相应有所增加,因而在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较为显着,其所感兴趣的学科也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积极性,而部分学生却不能深入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实践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综述  初中
期刊
当今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我国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此令一出,引起争议一片。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完成提高学生体质的任务,毕竟在基层学校这种锻炼模式很容易遭到抵制。我准备在音乐教学中把校园集体舞进行推广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为了缓解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的情况,使校园集体舞逐步走进课堂,研究其
期刊
[摘要]本文把电工技能实训课分成:准备环节、讲解环节、示范环节、操作环节、考核环节、总结环节六个环节,并分别阐述了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试为广大电工技能实训教师一定的教学参考,不足之处,还望同行不吝赐教。  [关键词]电工技能实训;教学效果;操作技能 电工技能实训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维修电工所必需的电工基本工艺和基本
期刊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
期刊
围绕topic(话题)为主线展开复习,中考英语考纲共有24个话题。1.个人情况,2家庭、朋友与周边的人,3周围的环境,4.日常活动,5学校生活,6兴趣与爱好,7.个人感情,8人际关系,9计划于愿望,10节假日活动,11购物,12.饮食,13.健康,14.天气,15.文娱与体育,16.旅游与交通,17.语言学习,18.环境与自然,19聚会,20.打电话,21问路,22..热点话题等。围绕这些话题,合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以及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技术装备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对教育技术装备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教育技术装备;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教育技术装备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才能一直对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呢?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说明。  一、教育技术装备的现状  
期刊
[摘要]我们教师除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汉语教材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教育,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本文主要从汉语教材和教师人格魅力两个方面粗浅的谈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汉语;德育教育;问题;对策一、学习汉语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作为我国的通用语,在社会交际和信息传播中的
期刊
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因此,通过质疑来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问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  一、把握时机,精心“设问”  许多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问几个“是不是”“对不对”“是吧”就是质疑教学了,这完全是错误的。课堂教学的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以落实教学任务为宗旨。教师的问题设计要紧扣重点、难点,分
期刊
《围城》中的男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落魄的文人,他经历了曲折、坎坷的情感历程。首先无知的方鸿渐被鲍小姐引诱并抛弃,而后又被苏文纨利用并惨遭报复,最后陷入孙柔嘉的婚姻“围城”被控制而无法脱身。这一切的经历使方鸿渐饱受情感的折磨,现在我们从他的情感经历来剖析爱情观。  一、性欲不等于爱情  方鸿渐与鲍小姐的相遇是他的第一次情感经历。他在回国的船上遇到了鲍小姐,迎来了生命中情感经历的第一个春天。然而,这个春
期刊
新课程所蕴涵的思想可用平等、个性、开放、多元来概括。平等,即:学生享受平等;个性,即: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多彩的人格;开放指教材的开放性;多元,提倡教材、教学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它强调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由原来关注学科知识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也就是以人为本,民主教育思想。其特点是交给学生通向社会的钥匙。其真谛是不仅满足一般学生的发展,还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有利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