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更加专业化、包容性、国际化的职业教育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继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后在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职业教育会议,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职业教育正逐步融入到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潮中。会议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和思路将深刻影响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从职业教育走向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理念与内涵的深刻变革
  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Colleges and Polytechnics,WFCP)是一个拥有来自56个国家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职业教育机构为其会员的组织。从其作为应用型教育机构联盟的组织定位来说,这一组织倡导用专业和技术教育(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的理念来代替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更加强调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广泛性、类型的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WFCP主席Denise Amyot强调,我们已经改变了这一领域的用语——我们现在探讨的是专业和技术教育(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而不仅仅是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
  从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WFCP所倡导的这一理念也恰与其他一些重要国际组织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代表了国际社会职业教育理念的一种深刻变革。如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日前发布的《学校之外的技能——职业教育与培训综合分析报告》中提出,技能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幸福的关键要素,尽管中等阶段的初始职业教育可以为人们提供有用的技能,但高层次的专业和技术技能正日益成为社会需要的重要技能。基于此,报告提出,在国际层面发展一个新的、更有力的术语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形象和国际可比性。从这一角度出发,报告认为目前瑞士采用的“专业教育与培训”(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这一术语是非常合适的,而且也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基于这一点,报告明确提出如下建议:专业教育与培训应成为国际普遍接受的对 “中等后职业教育项目”(post-secondary vocational programmes)的普遍称呼,并提出了专业教育的如下特征:在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专业教育项目;运用应用科学大学的一些课程实施模式。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来说,近一时期,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现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应用科技大学,建设层次更加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总体来看,我国的这一政策与国际社会发展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流趋势是一致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本科院校对将自己转型为以开展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存在质疑。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本次大会提出的重要理念,把专业化水平和层次更高的专业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的范畴中来,以此提高整个社会和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类型的认可。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资历框架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目标。会议为此专门组织召开了中美校长对话会、中英研讨会、中国东盟研讨会、中加对话暨合作洽谈会、中德研讨会、中外职教机构合作洽谈会等6个双边和多边职业教育合作会议,为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各个分会探讨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多个领域,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全面建立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关系。但就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未来发展而言,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资历框架体系,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本次会议相关学者的发言来看,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资格框架体系,成为以欧盟和东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重要关注点,也是急需引起我国重视之处。来自东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的代表提出,东盟2020年发展愿景目标是:到2020年,把东盟发展成一个稳定、繁荣、具有较强的地区竞争力和公平的经济发展机会、社会经济差异和贫困率较低的地区。在这方面,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要发挥如下几方面作用:人力资源开发与能力构建、专业资格认证、行业培训。要启动相关的TVET行动,促进学生和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地区和国家资格框架是关键一环。地区和国家资格框架的主要作用有:一是促进技能评估、认证和认可的有效实施,建立各国间资格转换的透明机制;二是对不同地点、不同提供形式和不同教育及课程类型学习进行认可。报告从全球的水平对资格框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具体见图1。报告提出,要在整个东盟层次发展地区性的资格框架,为整个东南亚地区各国间提供资格转换的参照,以促进雇主、教育机构和求职者能够在整个东盟范围内实现有效流动,加强成员国间的合作与互相理解,从整体上增强各国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衔接性、融合性及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报告指出,东盟一些成员国已经实现的资格框架的互认和兼容,见表1。
  来自英国的代表也特别强调了资格框架在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中的重要性。其特别指出,职业资格是指与工作世界、所有工作系列、行业和专业相关的资格。从早期的苏格拉底计划(Socrates)到近来的“欧盟2020战略”,促进公民在整个欧盟范围内的流动一直是欧盟的重要目标。然而,各国间的资格体系间的较大差异一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障碍。目前,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正式批准建立欧洲资格框架,其目的是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个共同的资格互认参照标准,在尊重各国资格体系多样性的基础上提高资格体系之间的透明度、兼容性和可比性。欧盟还制定了一系列学分和资格认证体系的倡议,其中,“欧洲职业教育和培训学分体系” 实施框架包括单元学习成果、在相关机构间建立合作伙伴和学分转换三方面主要内容。目前,各成员国正加紧制定具体的资格接轨单元,以逐步实现欧盟范围内资格认可的一致性。
  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转型: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2012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主题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在传统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转型视角。这一视角主要关注从推动终身学习、促进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及人类幸福生活的角度发展职业教育。其注重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对职业教育体系和政策的分析,并努力探寻通过职业教育更好地支持创新,支持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社会。这一模式具体见图2。2012年以来,国际社会积极致力于相关理念的具体落实。本次会议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继续探讨了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进展。
  UNESCO-UNEVOC主任Shyamal Majumdar在开幕式上作了主题为“挑战时期实现TVET转型”的发言。报告指出,如图3所示,在当今社会、经济、教育、科技变革的时代背景下,TVET和技能处于促进时代变革的核心位置,TVET要在发展的模式、规模、速度和效果方面实现转型,具体要求是:在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都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基于学校本位和工作本位的以技能发展为目标的初始和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在规模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发展面向全民的终身导向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在速度方面,要增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应变性,增强其发展与改革的动态性,使其不断适应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效果方面,由于TVET在发展质量、适切性、吸引力等方面面临问题,并缺乏相关数据,TVET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基于此,未来要全面增强TVET的质量、适切性、吸引力,并注重对其发展数据的全面系统收集,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促进其实现最佳的发展效果。具体的转型模式见图4。
  自2012年以来,职业教育转型的理念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根据国家高层的部署,我国经济社会将逐步走出发展速度一直处于高位的模式,而逐步转向一种更加稳定、包容、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必然要适应经济社会转轨的要求,在发展的速度和模式方面实现转型。国际社会提出的发展模式可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未来改革的重要参照。
其他文献
7月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团广东省委、广东省学联、团广州市委、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学联承办的2014年全国各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营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开营。开营式上,各地少数民族中职学生代表向全国青少年发出倡议,号召各民族青少年团结一致、同根同情、同心同行。
《论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作为老师,要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地落到实处,也应该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器具,设计好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使他们的心里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因此,在劳技教学备课时,除了备好学生、备教材、备教
摘 要:本文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详细介绍了不确定度的定义,并运用GUM法作为评定不确定度的基础步骤;不确定度中A类与B类的评定方法,综合标准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综合分析了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中,对比分析各种左右发光强度测量的各种因素,对发光强度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关键词:前照灯检测仪;发光强度;不确定度评定  中图分类号:U463.
不置可否是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常用来指不发表意见或不敢发表意见,可以说不置可否的态度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然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某些语文问题上不置可否的态度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天课上,我和学生们(四年级)一起分析一篇短文。短文的大意是:最初森林里的动物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后来狼开始欺负软弱的羊,经常有羊被狼吃掉。于是羊群聚集在一起开会,商量解决之策。一只年老的羊认为
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作业中,学生出错是必然的。但一直以来,对待学生学习上的错误,许多老师总是缺乏主动应对的理念和策略,缺乏对学生错题的剖析,常常采用比较简单的办法——错了订正,再错再订正。老师和学生一样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题意、分析错因,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对同样的错误屡犯不止。针对这一现象,我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对教材进行了解读,对学生学习现状加以了分析,将学生作业中的错例进行了收集、归类与剖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聚焦于阅读方式的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如美国教育部曾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在我国,一些学校教师也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北京市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研究、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广东深圳黄田小学“新语文主题阅读”……以上探索多关注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阅读方法形式、阅读与其他
《艺术课程标准》强调:“艺术课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为创设教学体系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艺术课程的开放必然引起教学体系的开放。  关于开放式教学,德国教育界认为其内涵是“不同理论研究的综合概念,涉及内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组织的开放等等,目的在于为变化了的学习概念组织变化了的教学情景”。  开放式教学在外延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向内的开放,向外的开放,教学中内容、方法和组织的开放。  (一)  
摘 要 由于“知识碎片化”,使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的课程组织存在较低的关联度,直接导致其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新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借鉴课程组织原理,以“整合点”为核心,提出“一体化”的课程组织整合形式,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的课程组织整合提供了新范式,这一整合形式以对传统学科整合批判为参照,从课程框架、课程内容、知识点和技能点等三个层面进行整合。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在这个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时间久了,难免偶尔会因为一些小事去顶撞他们,甚至会对他们大发脾气,不想去搭理他们,但是他们依然会对我笑脸相迎,嘘寒问暖!他们是爱我的,我想,这次漫长的假期过后,整个高中阶段很难再找出时间去陪陪他们了,所以我格外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爸爸,因为他是一名公職人员,每天都要去负责的社区值班、巡逻,一整天都喝不上一口水。我很佩服爸爸,每天定时叫我起床早读,几
摘 要 通过对连续开展的10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是赛项设置数量和参赛获奖规模均体现出大赛的快速发展趋势。二是8大经济区域获奖分布不均衡,一等奖分布集中于部分经济区域,沿海的3个经济区域获奖总量占总体的50%,中职组获奖东部沿海经济区域一等奖获奖比例占全国中职一等奖获奖比例的50.2%。三是各省(区市)获奖分布差异较大,前10名、中间10名和其余17名的获奖比例呈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