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温煦 玉润珠圆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翁月卿书法作品集》问世以后,翁先生新近又整理出版了多年来她自己创作撰写、且绝大部分是今年春上书写的作品选集,从而给读者送来了一份厚礼——一份不可多得的审美愉悦。
  翁月卿先生其人其字有三奇:
  一奇是她的传奇的家世。翁先生出身于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常熟翁氏家族。她的曾祖父翁心存,是前清咸丰朝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她的祖父翁同爵任湖北巡抚,这也是翁先生一家落籍湖北的原因。她的伯祖翁同书任安徽巡抚。她的叔祖翁同龢更负盛名,咸丰丙辰科状元,官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同治、光绪两朝的帝师,翁氏父子先后担任三个皇帝的老师。这样一个“鲜花着锦之繁,烈火烹油之盛”的名门望族,其衰落之快,犹如流星划过夜空。先是翁先生的伯祖在太平军进攻时,失守定远获罪,被曾国藩参奏革职,充军新疆,死在西北。她的叔祖因积极支持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引起慈禧太后的震怒,斥责他对皇帝“辅导无方”,“力陈变法,滥保匪人,罪无可逭,深堪痛恨”,差一点和谭嗣同等“六君子”一起做了刀下鬼;看在当过同治帝老师的份儿上,姑免一死,革职回籍,永不叙用,交由地方官严加管束。翁同龢狼狈回到常熟,晚景凄凉,看着地方官的脸色过日子,郁郁而终。翁先生这一房,侥幸没有受到政治上的打击,但却天不假年。她的祖父没有等到致仕退休便病死在任上,她的父亲也是英年早逝,失去了“顶梁柱”,家境一落千丈。后来,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全靠她母亲做针线活度日。翁氏家族大起大落的兴衰史,有心人可以用来写一部类似于《红楼梦》的小说。
  二奇是翁先生学习书法的传奇经历。翁先生出生时,翁家已经败落,她一天也没有享受过“千金小姐”的风光,从呱呱坠地之时起,就备尝生活的艰辛。因为家贫,她幼时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幸而她母亲文化素养很高,在忙生计之余,亲自教她读书识字,教给她各种知识和道理,还指导她学习书法。写字无钱买纸笔怎么办?她父亲生前曾给武昌“伍华楼”、“柏华楼”等文具店写过招牌匾额,店老板感念旧情,把切下的纸头和压坏了的本子送给她;邻居吕老伯是小职员,把机关丢弃但还勉强可用的毛笔捡回来供她使用。可以说,翁先生今天书法学问的造诣,追本溯源,完全得益于她母亲的教诲和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砺。宋朝欧阳修四岁丧父,其母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终成大家。翁先生的经历与之十分相似。
  三奇是翁先生晚年的书法,奇迹般地突破了“过老则衰”的常规。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总结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不老不成,过老复衰。分析其原因是,只有到了相当年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书法才会成熟,所谓人书俱老。但是,年纪太大了,精力不济,书法又必然退步。他举米芾为例。说米芾中年的书法,神采丰腴,转动照人,不愧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而米芾晚年的字如《虹县诗》、《破羌帖赞》等,枯干无韵,形同朽骨,“虽欲为贤者讳而有所不能也”。我们知道,米芾去世时才五十六岁,不到六十的低龄老人,书法竟然就不行了,这规律是何等残酷。然而,翁先生却是例外。她今年高寿八十七岁,望九之年。人们公认,她八十岁以后写的字,不仅丝毫未显衰颓,反而越来越精彩,锋芒内敛,玉润珠圆,平和温煦,使观赏者如坐春风。这样的年龄越大字写得越好的特例,书法同道无不啧啧称奇。
  有此三奇,读者朋友们一定会怀着寻幽探奇的浓厚兴趣,去欣赏、研读翁先生的书法及其创作的诗词楹联,也一定会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笔者远在滇南,鱼雁往还,得知翁先生整理出版自撰自书作品选的盛事,十分高兴。临风驰想,吟成一律,以表示祝贺之忱:
  
  汉皋一树号常青,绿影婆娑沐晚晴,
  遥念春晖温稚女,不堪荆棘说前尘。
  艰难画荻欧阳子,风范临池王右军,
  我自天南三祝酒,长拈彩笔写兰亭。
  
  
  附:《翁月卿自撰自书作品选》自序
  
  剥极必复,世事无常。曩者,迭经丕变,余家道中落。兴衰荣悴,判若云泥。凄苦之状,有不堪言表者。幸春晖在室,孺恋有依。先母朱太夫人,以青年嫠妇,处变不惊,力支危局。躬亲针黹之业,以博全家六口饘粥之资。嗟夫!何其贤也,抑何其难也!余幼喜书法,母谆谆指教,以女红针脚匀正为喻,启余领略书艺结体之美。斜月窥窗,一灯如豆,母挥汗劳作,余伏桉描红,此情此景,思之尚有馀悲。感母期望之殷,余学书不敢稍懈。先叔祖同龢公系清末书坛巨擘,史称“自成一家,为世所宗”。余生也晚,未获亲聆謦欬。珠玉在前,心慕手追,此学书不辍之又一动因也。临池日久,小有所悟。太史公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窃以为书法亦当如是。临帖摹碑,乃入门之阶,不可或阙。然卓尔成家,则需融会百家,贯通今古,探天人合一之境,出以性情,独标特色,不落前人窠臼。余不揣浅陋,常以此自勉。夫悬鹄的于万里之遥,踽踽行来,约略二三里而已。有生之年,犹望再进一程,斯已足矣。九旬老妪,夫复何求。是为序。
  
  岁次庚寅孟春榖旦月卿叙并书时年八十七
其他文献
一    《重庆晚报》2009年4月21日报道:“4月20日凌晨两点左右,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家中自缢身亡,现年三十三岁。去年,他七岁的儿子冯瀚墨不幸在地震中遇难,冯翔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2008年6月11日,他被破格从绵阳日报驻北川记者站站长提拔为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冯翔并非北川第一个自杀的政府官员,在此之前,2008年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
《庄子》的《人间世》一章,一上来就讲了一段假托的颜回要去卫国的故事: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一部中国历史有各种各样的写法:《史记》是一种写法,《资治通鉴》又是一种写法;一部中国历史也有各种各样的读法:鲁迅读史,读出“吃人”二字,厚黑教主李宗吾读史,读出“厚黑”两言,黄炎培读史,读出“兴衰周期率”……  《文化的江山》则以自己的学术姿态,重新阅读与书写中国历史。  这一写,中国的历史不再是帝王的家谱。作者言:“两千多年来,历史已习惯于用王朝为中国命名,久而久之,忘了中国本身,以为王朝就是中
科举在中国历史上一千多年里举足轻重的地位,来自于其在社会分层和地位流动中扮演的重大角色。除了王朝更迭的特殊时期,其他时候科举都是朝野上下非常重视的对象。在现代社会中,原来意义上的科举不存在了,但是人们在社会阶层上的流动依然要有她的渠道,这个渠道的通畅与否,决定了该社会结构的弹性和刚性程度,社会是否和谐运行。我们对关系对人的地位流动的重要性都不会陌生。但是,其具体机制及对社会的不同影响还需要深入分析
把英国剧作家、诗人本·琼森对莎士比亚的赞美放在爱因斯坦身上,大约是颇为中肯的。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翁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改变人类时空观念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他的个性与人格,心灵与大脑,学识与修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超凡的想象、深邃的洞察、反叛不羁的性情、对孤独和自由的追求、无处不在的幽默、对和平的向往,以及追寻大统一的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凡此种种,也对后世的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作
不久前,读了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其中一则史料颇能反映明代社会风尚与政策变化的关系。现摘录其文如下:    近年丙戌丁亥间,巡城御史杨四知者,出榜禁杀牛,引太祖所定充军律,悬赏购人告发。时九门回回人号满剌者,专以杀牛为业,皆束手无生计,遂群聚四知之门,俟其出,剚刃焉。四知惴甚,命收其榜,逾月始敢视事。〔1〕    丙戌丁亥,指万历十四年十五年(1586?1587)。此则史料要在二点,一是到万
近代词媛吕碧城(1883—1943,原名贤锡,字兰清,又字明因、圣因,安徽旌德人),此生封笔之作三首“怀人”,严复居其一(另外两人为净土宗硕德印光法师与袁世凯),重要程度可见。严复对吕碧城究竟意味着何种角色?坊间于此关注不算少。例如专门有学者将“严复与女性”之类选题作为研究对象,读者自可参阅。然初次在黄克武先生《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中发现其将“吕碧
政治暗杀,是清季至民国的一大社会风景,有成功有未遂,此伏彼起,接二连三。被暗杀的对象,有在朝也有在野,有革命也有反革命,有政治领袖也有文化名流,还有手握兵权而叱咤风云的军人。由于暗杀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和历史转变也不算少,其中,民国初年的宋教仁遇刺案,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暗杀史上影响最大、后果最严重的一起。  以往对宋案的解读,只限于宋的政治主张和袁世凯及其属下的执政意图,多从议会道路、政党政治与独裁心胸
“咸同中兴”名臣曾国藩功业与学问显赫,治家、教子也常为人称道,其家族克勤克俭、爱敬如仪,不信僧道,尊奉儒家之仁义道德。然其子辈、曾孙辈却一反家传信仰,或佛、耶同礼,或崇拜基督,是时代使然,抑或心性所向、机缘巧合,还是承续“三教同源”理路而别有新解,颇值玩味。辛亥革命那年的圣诞节,其曾孙女曾宝荪在杭州圣公会受洗,成为基督徒,这是曾氏家族的一个“异数”。时年十八岁的曾宝荪作此选择,给她日后的思想、职业
湘人周实,挑过土,拖过板车,打过铁,也出过诗集《剪影》和长诗《小石头》,散文集《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无法安宁》,写过长篇人物传记《刘伯温三部曲》(天象、天命、天意)和《李白三部曲》(蜀道难、将进酒、临路歌),发表了一系列血淋淋的、或可称之为酷刑类小说集的《刀俎》和让人不安的诡异小说《性比天高》;当年主编杂志《书屋》,一时间群贤毕至,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堪与《读书》媲美的另一人文荟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