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过渡形态理论及应用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近几年全国高考题,笔者发现一个现象:在中国近代史部分的考查中,主观题的能力要求比较近似,参考答案的制作有明显的规律可循。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看看:
  例1:2006年全国1卷39题以上海开埠后迅速发展为“中国第一繁盛商埠”为背景材料,问题为: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参考答案: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例2:2010年全国1卷37题第三问,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这两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样的,即近代经济结构的变迁;能力考查也是一样的,即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组织答案时,逻辑构建是一致的,即在外来冲击下,传统经济如何变化?殖民经济如何表现?新的经济因素如何发展?因为此三点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近代经济结构的组成因素。据此,将两道题的答案整合一下,构成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结论:
  殖民经济:本国经济主权受到损害;中国经济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传统经济:传统经济结构被打破;自然经济瓦解。
  新经济因素:中国开始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新的经济因素及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并得到发展;近代城市化进程随之发展。
  在引导学生考虑近代任意时间段内中国经济的变迁的背景、表现或影响等时,思路都是可以根据上述结论展开的。
  两个例子还不够有说服力,我们不妨再列几例高考题说明问题:
  例3:2010年全国1卷37题第二问,简述早期维新思想家的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经济思想:工商立国。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例4:2011年全国大纲卷第三问,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答案: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与前两个例子不同的是,这两个问题相对复杂。例1、2考查的是单纯的经济层面的问题,而例3、4则是考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层面的历史现象背景、影响的描述必须依托于物质层面或制度层面的史实展开。如例3,完整的思路应该是:传统经济瓦解了,传统经济思想落后了;殖民经济的冲击,外来先进经济思想的影响;新经济因素的出现,相应新的生产力代表的利益诉求(新的政治经济思想)出现。例4则是从政治主张的层面考查,思路也是一样的。
  有意思的是,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的41题,即SOLO题,以近代中国的史事变迁来辨析“冲击—反应”模式,学生在展开论述时,还是从传统的、殖民的、新生的三个层面去论证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只是在论证时,侧重层面不同。如赞成这一认识模式,就一方面强调传统因素的顽固、守旧和对近代化进程的阻碍;一方面强调近代新生力量的先天不足及后天发展不充分,在社会改造的方案设计上基本上是对西方的仿效;然后强调外来殖民因素的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如反对这一认识模式,则反其道行之,论证近代中国转型中的内因——一方面强调传统因素存在着转型的可能,另一方面着重论证近代先进中国人的不断探索,最终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民族解放道路(本思路仅供参考,学生也可以有其他论证方式和思路)。
  同样的话题、同样的能力要求年年考,至少是近几年频繁考,更值得一说的是,2010年全国卷37题这个32分的主观题,第二、三问在能力要求上居然是一模一样的(前述例证已经说明)。这显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为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关键要把握住的就是近代社会特征,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这种社会形态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种过渡社会形态。
  无论是从所谓“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还是从流行的“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都无法回避其基本特征——近代中国是一个历史的过渡时期。且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在世界史大视野下,人类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体现了一体化趋势和趋同化特征,但每一种文明(或每一区域)在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或长或短、或平顺自然或艰辛曲折的过渡时期。
  现在史学界不少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定义有异议,但又无法否定。“两个半”社会形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形态,是既非此又非彼、既有此特征又兼具彼特征的过渡形态。两个半社会形态的说法还是中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徐中约先生在其巨著《中国近代史》中对“近代中国”的定义是:“首先,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其次,外来因素与中国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倾向诸方面的重大变化。因此。‘变化’便成为这段时期的一个主要特征,使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1] (p.1)。显而易见,徐中约强调的是近代一体化趋势及向现代社会的变化。
  马敏先生曾经全面论述过近代中国的过渡特征。他认为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一是持续过渡。“是指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演化的总趋势是勉力朝着独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目标迈进,但由于封建历史传统的巨大惯性力量和外来殖民势力的干扰,这种不断的迈进运动又始终难以达到目标,新社会的诞生陷于痛苦的难产,与之相伴随的是长期社会动荡和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反复。可以说,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和运动所具有的种种离奇矛盾,都是围绕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但又始终不能完成这一根本矛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 (p.7)。   一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持续过渡体现为非稳定的过渡型结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构之所以呈现出非稳定特点,关键在于其经济、政治和思想诸子系统均包含着既彼此矛盾对立又相互依赖联结的三重因素:传统封建因素、本国资本主义因素和外来殖民因素”[2] (p.8)。马敏先生绘制了一个近代社会过渡型结构的图示:[2] (p.13)
  这一图示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方面显示了近代过渡形态的动态进程及方向(即前文所述);另一方面提示我们思考近代社会诸问题的逻辑框架——从传统因素、外来殖民因素、内在生成的新因素三个层面思考问题。
  目前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常见性的问题有二:一是将“两个半”社会形态的概念固化,一是如学者张鸣所言,容易引导学生形成“三妇”心理(即怨妇、泼妇、情妇)[3] (第一讲)。根据以上这些经典的理论,在高中教学中加以适当整合,贯穿进教学及复习备考中就很适用了。一方面,强调近代中国是一个从闭关到逐渐走向世界(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避免给学生一种先入为主的理念,如“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另一方面,明确“变化”这一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固化成简单的概念。
  同时,近几年高中教学中由于备考的需要,贴标签式地给学生介绍各种史观,如对某历史事件,用这种史观如何理解其影响,换一种史观如何看待其历史地位等等的做法很多见。从教学的角度讲,这样做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学生没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史观,多种标签更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无所适从。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教师用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理论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阶段特征,用观念(理论)引领课堂。关于中国近代史,过渡形态理论相对比较好,且在高考备考中比较实用。以马敏先生的过渡型结构图示为指导,分析近代社会的变化,很多问题都可以据此寻求思路。如第一部分例1、2,从图示中的经济部分三层次(即传统地主制小农经济、帝国主义殖民经济、本国资本主义的互动及彼此消长的关系)作答;例3、4则根据图示中的两个部分各三个层次(即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次的各三个层次)作答。当然还可能有更复杂的问题,即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次共九个层面的互动关系作答。
  虽然现在高考“猜题”已经没有可能,更没有意义,但各层次的能力要求是很明确的,而各种要求具体到历史的各个阶段时,是可以把握的。笔者认为,这才是高考备考的王道。这不是简单的“建模”,而是依据相应的理论作出的思维构建的指导原则。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处理中国近代史很多问题时,最复杂的也就是从整个图示中三个部分九个层面展开论述即可。例如分析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背景,大抵思路如下——政治上:民族危机,清政府丧失调节机能,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经济上,传统经济瓦解,列强加大资本输出,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文化上,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外来先进思想的影响深入,民族意识觉醒等等。具体描述时,根据史实准确把握20世纪初阶段特征即可。
  因此,在整合近代史专题复习时,无论是以时间段的划分还是以小专题的整理为主要形式,最好是遵循过渡形态理论,教会学生分析近代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比如,近代史可以整合成很多小专题,如近代外交现代化、工业(贸易等)现代化、从多民族国家到近代民族国家、近代政治理念的演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及地位等等,无论做什么专题,从知识整理上方法都是一致的。以近代外交现代化为例,应明晰传统的宗藩体制有什么特点;宗藩体制与近代国际关系之间的区别;条约体制对宗藩体制的冲击与破坏;清政府逐渐接受条约体制并开始接受近代国际关系的规则、国际法等;中国如何逐渐走向世界,开始用国际关系的规则争取自身的利益,这些最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外交现代化,近代外交现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变迁过程。整理清楚这一思路,无外乎把握住三个主要问题:宗藩体制的瓦解,条约体制的形成,外交观念、机构的变化及近代废约的努力(外交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也就是说,近代中国史专题设置无论朴实还是艰深,理论基础和方法是一样的。
  如果是以时间段为主线,则更直接。对于鸦片战争后“错失良机的二十年”,如何理解?通过鸦片战争后传统社会的瓦解(政治体制受到怎样的冲击,传统经济瓦解的程度,思想观念的变化程度);外来冲击(殖民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等,分析得出结论,这二十年清政府没有做出必要的反思和变革,错失了自我拯救(或者中国现代化)的良机。换成其他时间段,方法是一样的。
  不仅仅是教学和复习的策略如此,在实战训练中,近代过渡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用在选择题和其他题型的备考中。例如:
  (2011年海南卷16题)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本题很容易转换成一道主观题: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得到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拥护,而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转向革命,结合史实分析主要原因。比前述例子麻烦一些的是本题需要比较,列举出两个时间段过渡型社会结构的特征,对照下,做出正确的分析。
  时下大家最关注的SOLO题是一样的。前面提到过今年的新课标卷41题(“冲击—反应”模式评析题)可以据此理论展开论述。再举一例,19世纪60—80年代清政府自诩为“同光中兴”,如何理解?诸位同行不妨指导学生一试。
  【作者简介】陶涛,男,1972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大一附中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及相关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参考文献: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马敏.马敏自选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对汽车业本质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人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来的进程。重构一个汽车新世界,或许就是在重构一个中国新世界在今年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我说,当
这是一个城市的故事,也是所有城市的故事。知名英国学者大卫·哈维在他的《巴黎,现代性之都》一书里,溯源重建了现代巴黎的身世。当世人皆痴迷于巴黎恒久的魅力,流连忘返于那
10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北京召开“电力光纤到户运营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由国网公司信息通信部、国网系统科研单位以及知名高等院校专家组成的验收组一致
本刊讯7月31日,2014年上半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工信部运行局、原材料司,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股份、北京金隅集团、
由于我国和前苏联的关系,我国各种类型的图书情报单位,都藏有一定数量的俄文图书、期刊和其它类型的出版物。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俄文书刊的收藏量增长特别快。据统计,仅1958年我国对前苏联科学技术图书和期刊的进口量就达到原苏联全部书刊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但随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等关系的正常化,特别是英语作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读者对英文资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俄文资料的需求日益减少,我国进口
质量经理知识大纲第22章介绍并讨论了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数据采集的抽样方法,对所采集数据的简单量化分析以及统计推断。具体包括:一、基本的统计概念和术语1.随机变量。从
近些年来,人们要求服装具有多种功用如自然、舒适、美观、时尚、休闲等,其中服装舒适性更在当前服装消费潮流中成为重要的课题。服饰对于人体,在现代看来,应该是适应人的生理
项目名称:苏园(东区店)项目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项目面积:1510平方米设计时间:2011年2月竣工时间:2012年2月设计单位:河南鼎合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主设计师:刘世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节《磁现象》内容的课引发了笔者对不同教学设计产生教学差异的思考.从两节课可以看出,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一堂好课”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存
这个欧洲最有希望复兴的品牌迎来了它的转折时代,但它的前路仍然充满必须解决的不确定性有着104年历史的阿尔法·罗密欧在2014年5月初迎来它的新机遇。5月6日公布的菲亚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