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重量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李来自于安徽淮南,不到五十的年龄,他其实并不老,只是因为风霜过早染白了他的头发,再加上身形佝偻,脸上沟壑纵横,显得六十多岁的样子。他在市区里做建筑瓦工,每个月也能拿四五千块钱,在这里已算得上是不低的工资了。但老李从未给自己买过一身新衣服,从未下过一次馆子,即便是孩子,也很少给他添衣加物,更别说吃的玩的了。
  不是老李抠,实在是他的背后有着伤痛——家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他赡养,妻子因为车祸瘫痪了。还有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二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最小的跟着他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就读在民工子弟学校。老李在这里总共干了十六个月,然后便决定回家干,哪怕钱少挣一点,毕竟离家近,心里踏实。为此,老李让邻居张贴出租房屋的广告,说自己马上要走了。
  老李临走前一晚,邻居夜里起身,发现他屋里还亮着灯。邻居想,怕是明天就要走了,老李今晚睡不着了吧。
  次日早上,邻居早早起床,准备帮老李收拾一下东西。可是他刚进屋,就闻到了浓浓的乳胶漆味道,而老李和孩子正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房间四周的墙壁上,被乳胶漆粉刷的崭新簇亮,雪白雪白的。
  邻居很纳闷,叫醒了老李,问他:“你刚住进来时,怎么不粉刷粉刷,好好打扮打扮自己的居住环境?”老李憨憨一笑,不好意思地回答他:“不是舍不得花钱嘛!”邻居更加郁闷:“那你今天都要走了,却为何破费来……”
  老李看出邻居的疑惑,忙打断他的话:“孩子调皮,这一年多常在墙上涂涂画画,把好好的墙壁弄脏了。我寻思着,俺得把您的墙弄好才能走。怕您不答应,所以就偷着忙了大半夜。”老李看着雪白的墙壁,像是在欣赏一件杰出的艺术品,得意地笑了起来。
  (节选自葛闪《墙上良心》,题目为编者加)
  阅读点滴
  一个家境艰难的农民工,舍不得花钱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却在临走前把租住的小屋粉刷一新,以表达对房东的尊重与感恩。
  在生活中,有许多活得低到了尘埃里,灵魂却高貴得让人无比仰视的人,文中的老李即是其一。
其他文献
小时候,每当我看见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奔驰,在林间小道上行驶,那车轮在旋转中飞舞,车铃在快乐地唱着歌时,心中总羡慕得不得了。于是,便总缠着妈妈教我骑自行车。(开门见山,通过“我”羡慕哥哥姐姐们骑车的样子,引出自己学骑自行车的故事。)  终于,在一个周末,妈妈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带着我来到操场上学骑车。她先骑了一圈儿,然后将骑车的技巧细細地讲给我听,便让我独自练习。我信心满满
期刊
閱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  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河南商丘睢阳区新华社区的爱心粥铺,每天6时至7时为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提供20
期刊
仰起头,迎着阳光看着天,眼一晃,便觉得明媚的阳光里有大片大片的花开,然后又大片大片地凋谢。闭上眼,往事在眼前一一浮现……  花,开在梦里。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你就抱着我,给我梳头,把我头上那几根黄毛硬生生地扎成两根辫子,我不禁惊讶于你的手巧。  花,落在梦里。那年,你背着行李,把我寄放在外婆家,你说,要为了我去挣钱。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看着你离开,实际上,我的心中却是万般不舍。那时候,我也许
期刊
【文题在线】  生活中,定然有你难以忘记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亲人,可能是你的朋友,有关他们的记忆,永久地定格在了照片上……  请以“留在照片上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表达方法行文;(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3)可以发挥想象,但不能脱离客观实际;(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范例作文  “嘿,看看这张照片,怎么样?这可
期刊
在我的成长纪念册中,有许多令我难忘的一瞬,其中最难忘的,当属第一次包饺子了。  那天,妈妈把饺子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在准备好的肉馅中加上各种作料,用力搅拌。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呼喊着大家过来包饺子。  我把手洗干净,准备包饺子。我想:这应该是件很简单的事,只要把馅放到皮里不就行了?只见妈妈先把和好的面揉成面团,然后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擀成饺子皮,把馅放进去,用大拇指和食指按在上面稍微一捏,
期刊
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我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书慢慢地翻阅着,细碎的阳光就这样懒洋洋地洒在书页上。  就那么不经意地翻着,眼睛的余光却突然扫过了一句话:“没有一种悔过,可以感动时光,让它倒流。”就是那样一句话,让我的心弦为之拨动,我知道,那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仍清楚地记得,在每一个午后,我去上学前,总有一双手给我递过来一个苹果,或者是梨子,有时是一个橘子,总是洗得干干凈净,细心地为我削好果皮,
期刊
二十多年前,“打折”这个词还没有进入生活,赵叔就给清贫又喜欢读书的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赵叔自己更快乐,他很幽默,说挣钱多少是小事,俺是贩卖知识的,图个品味,俺也像知识一样金贵不是?  如果说卖书真的能给赵叔带来些许效益的话,那么他还在做一件事,一件纯粹的体力劳作不挣一分钱的事——进行图书交流。你不想保留《红与黑》了,他不想要看过的《呼啸山庄》了,想换本别的什么书,赵叔就在各个大学间宏观调配。  隔
期刊
一次,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和朋友格拉斯乘地铁去斯图加特采风。临行前,赫塔准备了很多生活必需品,装了满满一双肩包。  当地铁车站的绿灯亮起,提示乘客们开始进站时,赫塔突然取下了一直背在肩上的双肩包,改用右手拎着。看着赫塔一副吃力的样子,格拉斯不解地问:“双肩包背在肩上不是更加轻松吗,为何要取下来呢?”  赫塔缓缓说道:“以前我也有你这样的想法,但现在我不会背着它进站了。”“为什么呢?”格拉斯追问。 
期刊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有些代称是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在此作简要介绍,供大家阅读古诗词时参考。  一、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韩愈《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門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  二、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秘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三
期刊
回首成长,一路艰辛,一路收获。  在争吵中读懂亲情  “你要是想离婚,就离吧!”“顾及下孩子,别当着孩子的面!”  自从我记事开始,我的耳边就总萦绕着这样的声音。我经常坐在面红耳赤的两人中间,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又无能为力。  终于在那一天,父母离婚了。  “墨墨,你选择跟谁?”一边是气势逼人的父亲,一边是羸弱不堪的母亲。我想起了外婆说过瘦弱的母亲是怎样历尽艰辛生下的我;想起了母亲拉起我的手教我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