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案例分析题解题指导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型特点】
  案例分析题是中考的常见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
  要解答好案例分析题,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找准法律依据。案例分析,重在分析。用什么分析?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法律的有关规定。
  2.依法公正评判。认真阅读案例,运用所学过的相关法律知识对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进行评判。
  3.指出法律责任。如果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与法相悖,还应指出其危害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告知正确做法。如果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与法不合,就应告知当事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5.总结经验教训。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后,最后还须总结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对自己有何教育和警示等。
  【真题解析】
  (2013·丽水)初中生小淘,一直吵闹着要苹果手机,爸爸买给了他。但自从有了这部随时可以上网的手机,烦恼就没有离开过他。
  (1)運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烦恼一、二中小淘的行为。
  (2)烦恼三中小淘的行为,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请说明理由。
  (3)结合三则烦恼,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向小淘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该题围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知识点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等法律知识。
  第(1)问,设问已明确规定“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小淘的行为,答题时应具体应用权利和义务的哪些知识点呢?结合烦恼一中小淘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应该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一法律知识点;结合烦恼二中小淘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小淘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第(2)问,要求回答烦恼三中小淘的行为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我们作答时首先要想一下公民享有哪些权利,然后结合材料“怀疑同桌并当着同学的面骂他是小偷”,很显然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
  第(3)问,要求给小淘提出合理建议。这个建议必须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去提,同时必须根据材料中小淘的不良行为,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告知其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1)烦恼一: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小淘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烦恼二: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小淘的行为引起社会的不安,没有做到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2)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因为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道德角度: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法律角度:学法守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等。
  【跟踪训练】
  17岁的肖某父母在外打工,他跟外婆一起生活。因缺乏管教,肖某八年级没读完就辍学在家,养成游手好闲的恶习。2012年7月至案发,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肖某9次窜至新干县大洋洲镇渡口肖公庙内用铁丝橇开功德箱,共盗走香火钱1950元。近日,江西省新干县人民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肖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肖某的盗窃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肖某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3)上述案例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警示?
  参考答案:(1)犯罪行为。因为肖某盗窃行为性质恶劣,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2)不良行为极易诱发违法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等等。
其他文献
例题:2007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拟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试问我国近代史上将“元旦”(公历1月1日)作为节日,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变法前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前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解答本题时应明确日前所提的“元旦”一般指现行公历里的节日。中国是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才实施现行公历的,此前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将要迎来60岁生日。从贫弱落后到总体小康,从闭关自守到海纳百川,60载风云翻卷而过,沧桑巨变映现无数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中华
想看书却总想玩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这样的手机依赖症,你是否也有?近日,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自主阅读室开设了“脱机自习室”,进入自习室需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代为保管。用这种方式自习,你能坚持多久?  时下,对于很多个体而言,工作、生活、娱乐,几乎哪一样生活方式都离不开手机。甚至,手机一会儿不响、不亮,有的人心里还会觉得没着没落。有人戏称,现在什么都可以丟,手机却不能丢。因此,“无手机课堂”
[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正能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2012年11月29日,习
【复习目标】  1.了解隋唐三省六部制。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能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了解北宋的政治制度。  3.理解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包括目的、内容、意义。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4.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5.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6.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锻造思维品质、凸显德育功能,这是2015年河南省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突出理念和基本思路,它既体现在A卷中,也体现在B卷中。品阅3000多字的2015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B卷,我们情不自禁地慨叹于其崇高的思维境界、精准的价值定位、先进的评价理念、鲜明的学科特色、巧妙的整体设计、入微的雕刻琢磨等。仔细品读后,又不得不赞叹与折服于试卷在字里行间、行文布局,特别是精神内涵中所蕴藏的核心亮点——强调对考生思维
【时政链接】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12月19日,网上的一篇文章《2016年中国农村改革重点:三权分置、集体权能改革》中写道:中国的改革,可以说是从农村开始;而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土地开始。2016年,又一项中国农村重大改革依然与土地有关,就是“三权分置
时间:2015年3月9日  场合: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  观点: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
通过对世界历史及中国历史的学习,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感觉:世界历史教材通常是分阶段、按板块、划区域描述历史,在内容的系统性、叙述的传承性、事件结构的完整性上完全不同于中国历史教材。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世界历史时需细细品读,发现其中的规律,用心研讨,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分类整合,集中零散史实    世界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几个阶段,由于历史发
因为人手不够,2002年,刘霞和丈夫在四川仁寿县龙正镇开了一家“没有收银员、顾客自助给钱”的诚信面馆。15年来,刘霞夫妇虽然收到过假钱、残币,但这种情况很少,基本上没人不付账。  其实,类似诚信面馆这样的“顾客自助给钱”的店铺摊位,在媒体的报道中早已不鲜见。无论是報纸杂志、小商品、蔬菜摊还是早点摊,在无人守摊经营的情况下,非但没有出现有人偷拿、不给钱或少给钱现象,消费的男女老幼反而都很自觉地按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