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整本书阅读的思与行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研讨”作为专门的学习任务群进行设置,且明确指出,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经验与方法的建构。本文从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主旨出发,结合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对高中生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一、精设阅读目标和探究问题,引发阅读思考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并非简单的“从首页读到尾页”,其包含了钩玄提要、勾画圈点、检索梳理、提取精要等基本阅读方法,也包含了浏览、略读和精读方法的合理运用,以及对目录、序跋和注释等的有效利用;更包含了积累文学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表达方式等重要的阅读学习。因此,高中生读整本书,尤其阅读文化背景与中国有着显著不同的外国文学名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必不可少。所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设置阅读专题,并精心设计阅读目标和阅读探究性问题,明确阅读方向和阅读要求,引发阅读思考,并给予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清晰“目标终点”“达成路径”以及“到达终点的基本方法”。
  例如,《巴黎圣母院》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首先设计阅读目标和探究问题。阅读目标的设计需涉及到多个方面,有宏观有微观,有内容有方法,相应的阅读探究性问题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如“人物形象”方面,可以将阅读目标设计为“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并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典型意义”,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可以设计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几位?每一位人物的形象有哪些特点?”“小说中人物形象对比鲜明,作者笔下的美与丑都有哪些?光明与黑暗又有哪些?”“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所代表的典型意义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内涵?”“结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你认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美丑观和善恶观?”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有效阅读,探究思考。
  二、组织阅读共享和共研活动,梳理阅读成果
  教师可以按照阅读目标,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过程进行阅读阶段划分,如分为“初读”和“研读”两个大的阅读阶段,在每个大阅读阶段中又可以划分更小单位的阅读阶段,设立每个阅读阶段的阅读目标,将整本书阅读的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小目标,并组织相应的阅读共享或阅读共研活动。这样,在阅读目标和阅读问题的牵引下,在个人自主阅读与集体研讨交流有效结合的综合效用下,解决阅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梳理和总结阅读思考与阅读探究的成果,对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行激励,对学生的正确阅读行为形成强化,并进行有效阅读经验和阅读方法的分享交流,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不但落到实处,而且让阅读有实效。
  例如,《巴黎圣母院》的“初读”阅读阶段,在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确定完成时间,要求学生在这个阶段只进行“通读”,不深究细节,不做深入研究,不钻研字词释义、表达方法等,只需在基础探究问题的牵引下,快速且有效地通览全书,把握整体故事架构,理清叙事脉络,了解主要故事梗概和故事情节,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阅读活动的组织目标重在阅读经验、技巧的分享,以及对基础探究问题的讨论,如“人物关系”“故事的几大情节”“最吸引自己的章节和片段”“对人物或故事的感受和体会”等。继而进入“研读”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依然要求学生读完整本书,但要求更高,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品味、深究,需要“钻入”书籍深究文本内容,也需要“站出来”,梳理脉络,深入分析,相应的阅读活动组织,重在对深度探究性问题的研究、分析性交流,从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一步步增进学生阅读效果。
  三、引导深度阅读和延展阅读,精设写作任务
  在整本书阅读的“初读”和“研读”阶段结束后,教师再进行深度阅读和延展阅读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巩固阅读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对原有阅读成效的深化和拓展。深度阅读是进行精选章节或文段的精读,对整本书内容和主旨的深度理解,对书中人物、故事、场景、情感等的深度把握等;延展阅读是突破一本书的局限,从鉴赏分析、人物描写、情感表达、文化背景认知等多个角度,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文本,让学生通过对延展文本的阅读,加深理解,增加积累,拓展视野,激发情怀。而且,教师也可以结合阅读目标和阅读成果,精设写作任务,组织相应的写作活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通过读写一体的设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例如,《巴黎圣母院》的“深度阅读”,教师可以精选书中的重要章节或文段,组织学生精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情感、研究叙事技巧,把握矛盾冲突,分析塑造人物的写作技巧等,如可以从爱斯梅拉达人物形象表达手法这样的细节方面进行精读和分析,再推荐几篇名家的相关人物形象赏析评价类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加透彻地理解小说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让所读、所感、所知融合在一起,深深地渗入心灵,形成思想和力量,实现学生阅读效果的“纵深”。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延展阅读”,如其他文学作品中对小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人性美与丑的揭露等,实现学生阅读效果的“横向拓展”。这样,一“纵”一“横”有效结合,让阅读效果立体化,也真正“立起來”!
  总之,外国文学的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但教师需注意的是,设计、引导和指导无论是对课外的自主阅读还是课堂内的阅读活动,都是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思考和总结,不能用讲解去越俎代庖,也不能用过细的安排去影响学生的阅读节奏。
  ★作者通联:安徽颍上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语文课本改版后,古诗文的阅读量大幅增加,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相比之前的教材增加了87%(1-6年级共增至128篇),初中的古诗文数量也增加了一倍,达到51%。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与原来人教版教材相比,变化约占40%。编入的67篇(首)古诗文占总课文数量(136篇)的49.3%,占据半壁江山。语文高考试卷上对古诗文的考查难度也逐年加大。迄今为止(2019年),语文高考涉及与
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写作有利于阅读的高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元素,帮助学生搭建多元的写作桥梁,激活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写作。在一线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1.注重文本讲解,忽视情感体验。长期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僵化,阅读感知缺失,情感体验匮乏,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2.阅读与写作分离。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将阅读课与写作课分离,阅读课注重课文的阅读解析,写作课
到高中阶段,容量有限的语文教材单篇课文已无法满足高中生的阅读需求,初高中古诗文衔接教学中群文阅读以其特有的构群灵动性,能充分调动教师备课自主性,激活高一新生的阅读兴趣,为衔接教学插上有力的翅膀,稳步地提升新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已为初高中古诗文衔接教学组建群文奠定了基础,利用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引导高一新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  为让学生获得共同体悟,初中语文每个单元选录同主题
“一篇带多篇”是以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核心,同时带动跟核心文章具有相同主题或相同表现技法的阅读。通常情况,核心文章以教师精讲为主,其他文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着力“一”而辐射“多”,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阅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表达的欲望。  对于诗歌单元教学,教师大都喜欢逐篇讲解,缺乏攻破“一篇”而带“一类”的教学意识。并且,教师在授课时,容易患上“穿新鞋,
《人生即燃烧》选自王蒙的散文集《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作者时年66岁。这篇文章被选入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树立职业意识”,为第一篇,是一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就是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王蒙先生用形象的比喻“人生即燃烧”,告诉了读者人生怎样过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语言很通俗,道理也不深奥。但是,面对中职生这样一个群体,该如何讲授才能真正打动、启发到他们,并且让他们对该文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的内涵和意蕴,没有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欣赏、认同,没有剖析文本背后的原因,没有深度阅读,收效甚微。  在此,笔者以《氓》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读写结合的策略。一、深挖文本,读出人文价值  对于《氓》鼢的阅读课堂处理,我与学生合作了以下的环节:  初读诗歌,读出韵律美:再读诗歌,体会情感美:三读
巧妙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建立在对作品的准确把握上的。备课时,我们首先得明确文本的特色,从这些特色出发,思考能突出该特色的途径和方法;从这些特色出发,思考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搭建能引导至目的地的台阶和桥梁。当学生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能够完成自主学习,课堂的意义也就产生了。思考突出文本特色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巧思;搭建引导至目的地的台阶和桥梁,就是巧借。  在此,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阐述教学设计的“巧
最近笔者听了几堂《相信未来》的公开课,发现该诗第三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的停顿以及第五节的“皮肉”和第六节的“脊骨”等意象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  此次上课的老师,有的用了央视主持人倪萍老师的朗诵视频,或用了央视主持人朱军老师在2010年“新年新诗会”的朗诵视频,老师们根据视频的停顿均将第三节的停顿处理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堂写作课成功的关键基础。现以《发挥联想和想象》为例,谈谈写作教学中如何引导与实践。  《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教学是统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共四篇课文,即《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和《寓言四则》,这四篇文章均涉及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在学习这四篇课文时,学生便对联想和想象有了初步了解。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笔者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笔势大开大合,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豪情纵横的诗意。其中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令人神清气爽。本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