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包衣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1.5%壳聚糖和1.5%壳聚糖+10mmol/L脯氨酸(Proline)包衣处理两个杂交稻品种“汕优10”和“二优培九”种子,包衣和未包衣种子分别在H29,50mmol/L,100mmol/L和150mmol/L的NaCl溶液中在30℃下发芽,并测定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幼苗耐盐指数,耐盐比率及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果糖和蔗糖等相容性溶质含量。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衣处理后可以提高在清水或盐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和β-淀粉酶活性,降低盐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α-淀粉酶活性。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NaCl浓
其他文献
利用病菌接种鉴定,抗性遗传分析,基因推导和STS方法,对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YW243进行鉴定,YW243高抗我国白粉病菌毒性级别在7级以下,毒性频率占90%以上的生理小种,抗性有效,可在我国
从地理远缘杂交和新缘远缘杂交群体中,分离选育川G、类2、类3三个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保关系鉴定和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表明,三个不充系均属C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但是,从线
从杂交油葵A15及其亲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180个RAPD随机引物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出3个可将亲本和子代区分开的引物OPD09、OPD12和OPK12。OPD09产生亲本互补的特征带OPD09-1470bp
本试验通过在广州对宜D1S的周年育性观察及人工短日处理对其育性转换的影响分析得到:(1)宜D1S是一个光敏性较强的材料,在广州一年中具有明显的从不育→可育→不育的育性转换特点
本实验以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幼穗为材料,用蔗糖衬垫法和两相法成功地分离纯化了小麦幼穗线粒体,并用SDS-PAGE电泳方法结合高灵敏度的银染技术对其线粒体蛋白质进行了比较分析
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水稻红莲-粤泰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中Ca^2+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二核期前后,可育花粉和败育花粉表面均积累较多Ca^2+的沉淀颗粒;可育花粉内充满
本文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17个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4个AFLP引物组合分别扩增出30、30、44、41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36.25条带,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45条带,每一个引物组合都可将17个自
以122份野生稻和75份栽培稻44个RFLP位点的多态性为资料,采用逐步聚类法和分组随机法,按原始样本的50%、20%和10%,分别构建初组核心样本、次级核心样本和核心样本,用多态位点数(Np)、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Bt基因和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0.1mg/L 2,4-D和0.1mg/L 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
对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这一完全不育属间杂种F1的无性系在培养基组成、外植体大小对诱导率的影响和接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对其进行长期保存的技术体系:选择2n=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