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音乐课,如果还拼命教唱一首歌,非唱到完美不可,非把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不可,那真是吃力不讨好。于是,以前被认为最难上的欣赏课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的公开课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欣赏,而是将能想到的有关新歌的所有歌曲、乐曲全都拿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下,然后将其中的风土人情、舞蹈韵律走马观花似的谈一谈,跳一跳,似乎这就为学唱新歌做了很好的铺垫。待到学新歌时,所剩时间已不多了。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就是在这所谓的“综合”中结束了他自以为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课。面对这样的课堂教学,笔者禁不住有以下几点疑问:
  一、音乐课是教育还是传播
  现在的音乐课越来越脱离教育走向传播,音乐教师只是将网上的下载来放给学生看,计算机成了音乐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有时一节课上甚至看不到老师弹一下琴,唱一句歌。难道这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吗?其实,学生只是在被动地看,被动地听,到底听懂了多少,老师并不了解。
  虽然现在的音乐课要提高服务意识,教师要摆正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但绝不仅仅是退居为一个音乐的传播者。唱片公司、电台电视台、网络、各种音像杂志都是音乐的传播者,市场效益是他们的动机所在。而音乐教师在传播的同时,更肩负着指导与鉴别的责任,将丰富的音乐文化去莠存良并介绍给学生,尤其要将那些能激励学生奋进,抚慰学生心灵,伴随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音乐成为育人的工具,而不是娱乐的工具。我想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播最大的本质区别也在于此吧!
  二、音乐课还需要训练吗
  关于教学中的主客体问题,关于技能培养与情感体验问题,关于识谱教学与创作教学问题,这些都是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而又无法定论的问题。现在的音乐课上,已很难见到发声练习、节奏练习、识谱练习了,老师也不再下工夫教唱歌曲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音乐技能越来越差,《国歌》唱不好的学校比比皆是。如此音乐教学,学生从多媒体上究竟受到了多少情感的熏陶、得到了多少情感的体验,那只有天知道了!
  识谱教学曾一度困扰着广大音乐教师,如今算是彻底甩掉了这个包袱,可是如果从小学到高中十年的音乐课上下来,学生居然连简单的乐谱也不认识,这音乐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音乐的听觉需要训练,旋律的记忆需要训练,情感的体验需要训练,语言的表达也需要训练。也许好多同学听完音乐后的确心有感悟,但你让他谈感受时,他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原因何在?缺乏训练。如果不有意识地在欣赏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表达,那么期望通过量变而达到质变只能是一相情愿。学生不会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他的听觉有没有变得灵敏,他的情感体验有没有变得深刻,你永远也无从考查。
  三、音乐课还要不要体现审美原则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应该表现在情感审美和音响审美上。但现在的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参与和愉悦的原则,而忽视了情感和音响的审美体验原则。认为学生随着音乐动一动,讨论讨论音乐的情绪,或是自由练习一下竖笛就是参与,就能从中获得愉悦,从而对音乐产生出无比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种愉悦是极其肤浅的,因为没有深入,没有对音乐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依赖,其兴趣也是短暂而非长久的。观察我们身边的音乐爱好者,绝大多数有一技之长,不是歌唱的好,就是会一两件乐器。他们最初并不是在散漫随意的音乐课中爱上音乐的,而是被教师或音响里优美的乐声打动的。
  音乐理解不谋求统一答案,“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听众耳朵里就该有一千个《命运》”。可是,偏偏许多教师放完一首曲子后,就要学生讨论,于是优美的音乐被唧唧喳喳所取代,学生最后讨论出一个符合老师心意的标准答案,老师竖起大拇指:真棒!我不知道这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扼杀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音乐课呼唤科学的教学评价
  笔者有过多次开课的经历,以前得到的评价是训练有素,学生音乐表现力很强,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现在只要会点舞蹈的教师,上课带学生跳一跳,就会得到这样的评价:课堂气氛活跃,面向全体学生,很好地体现了参与和合作的原则,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丰富等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好象已经一无是处,这样的教学评价直接导致了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师彻底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玩一些叫人眼花缭乱的花样,可细细品味,难免给人肤浅浮躁的感觉。
  我曾经在音乐公开课上听过堪与专业童声合唱团媲美的童声,那样的训练可能有违普通音乐教育的宗旨,但那样的声音的确是美的,训练出那种歌声的老师的确值得我们敬佩。难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细腻地将一首歌表现出来就不是参与合作吗?叫我说,合唱合奏是最好的参与合作。现在,别说天籁般的歌声不会在课堂上出现,就是想在课堂上听一首音唱得很准的歌也很难了,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
  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而对教学成果的评价好象还是一成不变,音乐特长生的多少?参加比赛的获奖情况?依然是评定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甚至是唯一依据,这是不是很矛盾呢?难怪许多音乐教师在新课标面前有些手足无措。
其他文献
0引言互联网发展至今,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宽带网络相对于窄带网络来说,其速度是后者的一百倍以上,如此突出的网速给用户带来了工作、生活、学习的便
目的 观察表达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条件增殖腺病毒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生物活性及其对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EGFP)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感染和增殖情况.分别将表达IL-18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IL-18)及表达IL-18的普通腺病毒(Ad-IL-18)感染人肾癌Ketr-3细胞系,通过West
新课标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的教学,要教会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并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现代的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势,一种教学策略。在活动过程中,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愿望,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互相互学,增强了学生团结互助,培养了学生在现代社会所需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的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癌肿瘤相关抗原G250及G250蛋白多糖(PG)区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及鉴定.方法 从肾癌细胞786-0中提取m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G250及G250 PC,区cDNA.将获得的cDNA片段插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G250/pET-28a(+)-G250 PG,转化DH5α大肠杆菌.通过PCR鉴定筛选出正确的重
电力资源是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满足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需求,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是紧紧围绕电力系统进行的,因此,
(接上期)5相控阵参数和数据显示的计算机控制评价5.1概述(1)原理:相控阵的超声声束控制是基于费尔马原理,即声传播遵循时间最短的行程。此原理可用于相控阵探头阵元发射的超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伴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课堂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业人才,而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DSB)是最致命的DNA损伤,在人类DSB最主要的修复方式是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end joining,NHEJ)[1].大部分DNA损伤都能修复,不能修复或不恰当的修复会造成基因变异、肿瘤发生和细胞死亡。
1主机安全组的概念主机安全组的概念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以下从基本概念、攻击规模限制、网络状态描述、链表创建与删除等方面出发,对于主机安全组的概念进行了分析。1.1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