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在湖北赤壁市赵李桥镇已世代相传近200年了。赵李桥砖茶的前身是羊楼洞砖茶,俗称“洞茶”,由饼茶、帽盒茶发展成青砖茶、米砖茶。
  羊楼洞位于赤壁市赵李桥境内,现存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相邻的崇阳县、通城县、湖南临湘县茶叶均以羊楼洞、赵李桥为集散地。据河北省《万全县志》记载,早在宋景德年间(约1004年),官府就以两湖饼茶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到明建文年间(约1400年),羊楼洞镇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采制的圆柱形帽盒茶,具有砖茶的雏形。清乾隆年间(1736—1790年),山西茶商在羊楼洞镇开设“三玉川”、“巨盛川”等茶庄,生产帽盒茶。清咸丰末年(1861年),经过改进制茶技术生产出青砖茶,在蒙古牧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今我们所见的形似方砖的赵李桥砖茶,是在清代中后期形成,从清代传承至今的赵李桥砖茶的制作技艺也几乎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考究的制茶工艺
  一般来说,砖茶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鲜叶的质量和制茶技艺的水平。赵李桥镇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地处湘、鄂、赣边区的幕阜山余脉,这里峰峦叠翠,坡地连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大致春、秋各有2个月,夏有5个月,冬有3个月左右。全年无霜期300天,日照为1800多个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6.9℃。土壤属江南红壤区,宜耕宜种。特别是砖茶主要原料产地羊楼洞,有观音泉、凉荫泉、石人泉三股泉眼。水质清澈甘醇,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是赵李桥砖茶得以流传的天然保障。除此之外,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造就了赵李桥砖茶经久不衰,享誉世界的地位。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青砖茶制作技艺和米砖茶制作技艺。
  赵李桥青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被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的“川”字牌青砖茶是其典型代表。青砖茶饮用时需将茶砖破碎,放进特制的水壶中加水煎煮。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清新提神,帮助消化,杀菌止泻等功效。砖茶越陈,其效果越好。赵李桥青砖茶制作技艺主要经过选叶,初制,渥堆发酵、陈化,复制,压制,烘制等多道程序。
  选叶:要求叶面大而厚,内含物质丰富,便于后续多次加工。鲜叶采割嫩度为面茶驻芽3叶较肥壮;里茶驻芽后第4-6叶,无隔轮叶、鱼叶;少量红梗夹白梗。
  初制:初制杀青锅温应达到300℃-320℃,白天锅底为灰白色,夜晚为暗红色,鲜叶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杀青匀透,即可出锅趁热揉捻。通过揉捻形成条索,使叶细胞破碎,揉出茶汁,便于后续渥堆发酵。
  揉捻完成后应立即出晒,用以蒸发水分,初制后要求毛茶呈条索状,略卷曲,可梗叶相连;里茶叶片皱折状或卷曲,梗叶相连。
  渥堆发酵、陈化:渥堆发酵初制原料量不少于15000公斤,视原料老嫩程度洒水或原汁发酵,堆温≥60℃。将茶坨巴打散,翻堆不少于三次,茶呈黄褐色时即可成大堆。挖“井”字形通风沟,陈化100天以上。
  复制:筛选切碎,要做到“看茶做茶”,做到“长改短,粗改细,提干取净”。
  压制:蒸茶按面茶里茶比15:85蒸制,蒸透蒸匀,杀灭有害细菌,溢出异杂气味,便于紧压成形;冷却定型≥50分钟。
  烘制:片砖堆放整齐,保持砖与砖之间距离不小于1cm,缓慢升温,烘至砖茶水分≤12%,即可包装出厂。
  赵李桥米砖茶又称黑茶,因其所用原料皆为茶末而得名。米砖原料分为洒面、洒阍和里茶三种规格,原料经过筛分、拼料、压制、退砖、检砖、干燥、包装等工序。米砖外形美观,砖模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色泽乌亮,内质汤色红浓,香气纯和,味道醇厚。具有抗辐射,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其中“牌坊”牌米砖茶、“火车头”牌米砖茶均享有盛名。赵李桥米砖茶制作技艺主要经过选料、复制、蒸制、烘制等多道程序。
  选料:米砖茶原料为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功夫红茶轧制片末,滋味醇正,无异杂味,12目底至80目面。
  复制:筛分风选,将红茶原料中砂石杂质去净。
  蒸制:按面茶里茶比20:80蒸制,蒸透蒸匀,杀灭有害细菌,溢出异杂气味,便于紧压成形;冷却定型≥50分钟。
  烘制:片砖堆放整齐,保持砖与砖之间距离不小于1cm,缓慢升温,烘至砖茶水分≤9.5%,再用草纸置于砖与砖之间,低温烘1天吸干砖面油分,即可包装出厂。
  赵李桥砖茶制作突破了我国传统绿茶制作工艺,青砖茶和米砖茶的制作技艺开创了我国砖茶制作的先河。赵李桥砖茶能够长久保存,其功效是其它茶类所不及的,尤其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人群饮用,是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和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赵李桥米砖茶外形美观,砖模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其中“牌坊”牌、“火车头”牌米砖茶及其它在羊楼洞、赵李桥生产的老砖茶被众多文人雅士收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从羊楼洞、赵李桥至恰克图再至圣彼得堡的万里茶马古道,是中俄传统友谊和中国砖茶文化传播史的见证。赵李桥砖茶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砖茶贸易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与时俱进,获誉连连
  2013年10月,赵李桥“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7月,赵李桥“黑茶制作技艺 (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进入《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公示之中。
  建国以来,赵李桥茶厂就被商务部和国家民委作为生产青砖茶、米砖茶的定点厂家,并在原材料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年生产能力近万吨,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并获商业部质量管理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该厂还在“川”牌青砖茶、“牌坊”牌米砖茶、“火车头”牌米砖茶基础上开发出七泡茶、红提七泡茶、黄提七泡茶、七泡茶王、川圆饼茶、一代天骄茶、长征诗词茶、咏梅茶、三国赤壁茶、龙凤礼品茶、象棋饼茶、双喜饼茶、四乡一都礼品茶等数十个新品种。其产品不仅销往北京、天津、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宁夏等十几个省区市,还外销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赵李桥砖茶的当代传承
  赵李桥砖茶传统制作技艺有两种传承形式——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师徒传承主要是在企业内部,有传承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群体。赵李桥镇内现登记在册的重点传承人共有20多人,主要集中在赵李桥镇、羊楼洞村、羊楼司村等地。赵李桥砖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甘多平、权威等人。
  甘多平(男,1958年生,大专文化程度)是赵李桥茶厂砖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自1977年跟随赵李桥茶厂制茶张沂等老师傅一起从事砖茶制作技艺至今。现任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品控部主管。在厂多年来一直从事青砖茶、米砖茶产品生产制作工艺。
  权威(男,1974年生,大学文化程度)是赵李桥茶厂砖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现任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拓展部主管。权威祖籍羊楼洞,三代皆在赵李桥茶厂工作。199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7年进入赵李桥茶厂工作。权威自幼受茶文化熏陶,对砖茶及羊楼洞制茶历史兴趣浓厚。师从甘多平、董锦春等制茶老师傅从事青砖茶、米砖茶产品生产制作,参与起草、修订了多项赵李桥茶厂生产技术规程、操作指南、企业标准,是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手册》和《HACCP手册》的主要编写人员。历任技术监督科化验员、检验员、质量审评员、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企划部总监等职。他对青砖茶和米砖茶的生产制作工艺(原料检验、发酵、复制、紧压、烘干等)十分熟悉,精通青砖茶和米砖茶实物样品的鉴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羊楼洞制茶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走访了茶厂仍健在的制茶师傅熊长庚、王江河、胡恒稷等,记录了有关砖茶制作的大批第一手珍贵口述史料;曾至多地图书馆、档案馆抄录相关书籍和记载,拜访了多位专家学者,整理出羊楼洞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茶马古道沿革演变,是《湖北省地方标准——羊楼洞砖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着机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传承人数量减少,技艺不精;全手工制作,规模偏小,成本过高,受到现代机械制茶方式的冲击;加上砖茶优质原料基地不足等因素,亦使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的传承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境。我们期待和希望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使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成为赵李桥乃至湖北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其他文献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2009年10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主要代表人物为第三代剪纸艺术家周淑英。2013年,周淑英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
期刊
翡翠之泽  在腾冲,被翡翠的光芒照耀着,无疑是一种福气。  腾冲,被誉为“中原文明在遥远的西南边地凝成的一块琥珀”。站在腾冲——中国玉石和珠宝集散加工地,青翠的火山环抱的腾冲城,温润滴翠如一块翡翠般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宽敞洁净的街道被一排排茂密的绿树装点出柔美和谐的色泽。徜徉在珠光宝气的翡翠城,我触摸到腾冲历史上的一把苍凉,在滇西抗战时,素有“琥珀牌坊玉石桥”之称的腾冲城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座玉碎之
期刊
旅游的目的无外乎有三:一是欣赏自然人文景观,二是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三是感受多样性文化,那购物算不算旅游的目的呢?笔者一向不认为消费购物是旅游的目的之一。原因很简单,商品经济发达了,稍大一点的超市几乎能买到全国各地的特产。大老远的采购特产分给亲朋,已成为老黄历了。另外,到香港买手表、相机和电子产品,兼游迪士尼、海洋公园,算不算旅游?这个要一分为二地看,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决定了这些精贵商品可能会以较
期刊
阅读《影响中国的东莞人》一书,如同走进东莞历史人物陈列馆,打开东莞名人群英谱。我被书中人物事迹所感动的同时,也为编者的热忱所感动。该书是对东莞部分历史人物和社会精英传记作品的整理和汇编,是编者多年来对东莞人文历史研究的记录与成果。可以说,这是信息量极大的记录东莞历史文化的重大叙事,是东莞诸多历史人文系列丛书中又一颇具分量的新作力作。对于希望了解东莞人文历史的人们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书。  东莞是岭南
期刊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既是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匾额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崇文重教、敦宗睦族的赣南客家文化的肯定。匾额习俗在赣南的山山水水间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可以发现嘉言懿行和中华传统文化都在匾额习俗中得以代代相传,历久弥香。  匾额习俗的渊源  匾额起源的时间甚早。《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额,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据段玉裁的《说文解
期刊
琼台女神碧霞元君的由来  碧霞元君声名显赫,明清两代席卷整个北方地区,几乎所有原本百姓供奉的女神,都被碧霞元君所取代。声势之盛,无出其右者。如此声名赫赫的女神,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种:一为东岳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女儿说,这一说法见于晋代干宝所撰《搜神记》、北宋《太平御览》。二为碧霞元君是黄帝派遣去泰山迎接西昆真人的七位玉女之一,这一说法见于明代王之钢《玉女传》、李谔《瑶池记》。三是华山玉
期刊
2014年,辽菜传统烹饪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迄今为止整个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入选国家级非遗的饮食类项目。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辽菜烹饪大师、鹿鸣春的第二代掌门人刘敬贤就在中国首届烹饪大赛中一举夺魁,令辽菜声名鹊起,甚至香飘国外,可究竟什么是辽菜?辽菜的历史从何开始?辽菜仅仅是大众熟知的小鸡炖蘑菇、酸菜血肠白肉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辽菜,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尘
期刊
碧霞元君是中国历史上独具影响力的女神。其确切记载始于宋代,发展至明清,其神格逐渐完善,社会影响不断提升。鼎盛时期,民间传说中的碧霞元君已是神通广大,能满足人们的各种诉求。尤其在保佑生育方面,她可以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女神。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格外虔诚。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贫民百姓,无不信奉有加。明清两代北京地区陆续修建的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有五座娘娘庙最为著名,被称为﹃五顶﹄
期刊
杜中良  所获奖项:  “民族杯”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奖赛获金奖;  “庐山杯”全国第四届书画大赛金奖;  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展一等奖;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  比赛特别金奖;  第二届海内外名家大展赛金奖;  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创新奖。  杜中良,笔名汉华,生于1
期刊
提起湖北木雕就不能不提通山木雕。通山木雕是以湖北通山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果木和杂木为主要原材料的板材上进行的艺术加工和创作,保留着原木天然纹理色泽,简约朴素,以平面浮雕为主,特别是深度浮雕和多层次镂空雕最为常用,造型生动古拙、刀法浑厚、线条流畅、层次丰富细腻、近景远景重叠而不含糊,主题鲜明突出,让人觉得“画中有戏,百看不腻”。  起源、传承与发展  通山木雕技艺的起源目前已无法考,但据记载,北宋置县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