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与作者的“竞争”——论晚唐五代杜牧形象的生成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牧早在晚唐五代就有"纵声色"的名声,由此形成的风流形象影响了后人对他的诗和人的评价.这个形象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读者与作者"竞争"的结果.尽管杜牧年轻时的作品创造了浪子的自我形象,但到了晚年却力图摆脱,把与这一形象相关的诗作排除在他的文集之外.然而读者并未遵从他的意愿,继续传播他删除的诗作,同时也想象、制造、讲述他的风情韵事.考察晚唐五代读者建构杜牧形象的具体方式(如想象诗与诗人之间的关系,将诗中描写的普遍性情感读作诗人自身的情感经验表达,化用诗的词语、格调和传记材料讲诗人的故事等),有助于我们思考文学作品在传播中如何被取舍、改写和化用,逸诗和轶事等"不可靠"材料如何揭示历史真实,以及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2007年6月26日,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世界著名经济学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剑桥大学莫里斯教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毕井泉副主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北大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昕教授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300余人出席了中心成立大会(见128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