蜓类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以麦蜓型旋壁为例

来源 :古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蜓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的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晶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
其他文献
研究基于英国北海盆地北部两个钻孔剖面的侏罗纪地层,发现大量的多样化的沟鞭藻及其它有机质藻类(统称为微体浮游藻类),描述了各组的微体浮游藻类组合,建立了10个沟鞭藻组合带,并与其
东秦岭南部淅川、内乡一带奥陶-志留纪界线附近地层中的腕足类目前已发现20属.晚奥陶世寺岗组的腕足动物可分为中、下部的Catazyga群落和上部的Zygospira群落,前者生态域为BA
本文描述了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沙河子组一登娄库组(别里亚士期-阿普第早期)淡水角藻类沟鞭藻囊孢4属、5新种和2个未定种,并对拟蝙蝠藻属(Vesperopsis Bint, 1986)进行了修订。
广西宜山地区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界线附近的珊瑚由下面上可划分为5个组合带:(1)Paracarruthersella-Carinthiaphyllum carnicum(Pa-Ca)组合带,(2)Pseudocarniaphyllum-Pseudozaphrentoides mapingensis-Antheria polygonalis(Pa-Pm-A)组合带,(3)Chusenophy-Poly
根据长兴期菊石的地理分布,共生生物(牙形石、放射虫)的生存环境,围岩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元素间的比值,以及古地磁资料,认为该时期菊石生存的最宜环境为盐度正常、温暖、平静的
记述早奥陶世茅坪组笔石9属25种,其中2新种.根据一些新材料的发现和笔石群的详细研究,将茅坪组笔石划分为3个带,即上部的Adelograptus-Clonograptus 带,中部的Aletograptus-T
<正> 在我国,先后有好几种植物被报道或记述于艾羊齿(Aipteris)或革叶(Scytophyllum)属名下(王喜富,1975,1979;黄枝高、周惠琴,1980;李佩娟、何元良,1986)。它们属于哪个分类
说起“稻香村”,北京人无不知晓。方面是因为“稻香村”是个老字号,品牌值得信赖;另一方面是因为“稻香村”采用“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总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给老百姓需要的副食,这
通过缅甸贝内部构造及解剖学特征的研究和对比,对该属进行了修订和整理.发现过去置于该属中的90余种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理解的9个以上属的内容.经与相近属内部和外部特征的比较
描述产于锡矿山弗拉期晚期腕足动物Trigonirhynchiidae的一个属-Hunanotoechia,包括2新种:H.tieni sp.nov.和H.elongata sp.nov.。该属在弗拉阶顶部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