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之家, 传承善意的种子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媛媛:延安仙鹤岭公墓有限公司創始人,资深媒体策划人,礼仪讲师。曾荣获“陕西省优秀女企业家”、“陕西省最美志愿者”、“延安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提起延安市成媛媛一家,当地人无不交口称赞。他们为革命老红军建造公益纪念园红军苑,为城市历史记忆留下北京知青纪念园,对贫困留守儿童十年如一日地持续资助,为延安儿童福利院和延安聋哑学校的孩子们举办公益画展,为青海玉树22名藏区孤儿新建学堂……成媛媛与丈夫宣永红、女儿宣和孜热心公益,做公益是他们自发自觉的行为习惯,更是一种家庭传承,公益让这个家庭更有凝聚力。

爱的接力,

把妈妈教给自己的传给女儿


  成媛媛出生在延安安塞县,妈妈在公社的医院做妇产科医生,儿时成媛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半夜院子里的狗一叫,妈妈就会急匆匆地起床,背起在屋里时刻准备好的药箱,跟着着急的家属出门去给产妇接生。她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妇女真的是既没有钱看病,也没有卫生常识,非常可怜,我母亲是个心善的人,总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那时候农村的妇女在产后和经期会“坐灰”,就是把炉灰碾细,作为女性生理用品使用,很多人都得了严重的妇科病。成媛媛的妈妈不厌其烦地给她们讲解该如何护理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破除她们落后的生理卫生观念。
  成媛媛还记得,那时候妈妈的工资是二十七块半,有时候还会给病人买药,剩下几块钱给自家用。“妈妈总是说,‘女人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她们上要照顾老人,下要哺育孩子,一个家里要是女人倒了,这个家也完了,我可不敢让她们病了。’”成媛媛后来总是关注和帮扶妇女和儿童,就是妈妈种下了善的种子。
  善良、对人热情,是成媛媛美好的品格,她也很注重把这样的品格传承下去。女儿宣和孜出生后,她总是给女儿讲姥姥用善良给了别人健康,讲那些农村妇女拿着土豆、鸡蛋哭着感谢大夫的故事。后来她发现,当代的孩子没有吃过苦,仅仅靠说教,他们是不能理解当时的情境和困难的,很难受到触动。成媛媛意识到,对小孩子进行善良和爱的认知教育要贯穿在实践中。
  于是成媛媛带着孩子一起去福利院、聋哑学校,以及一切需要帮助的地方去做公益。她说:“我要让她知道世界上有这样需要关注的地方存在,这里的人也在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地生活着,虽然人有穷富,但你不能看不起任何人。”在成媛媛的养育下,宣和孜小小年纪便十分懂事,她刚上小学的时候,新闻上报道一个清洁工被车撞了,但肇事者逃逸,清洁工无法负担自己的医疗费,她看了后坐立难安,主动对成媛媛说,“妈妈,我能去看看他吗?我想把自己的压岁钱给他看病。”
  受知识分子家庭的艺术熏陶,宣和孜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分,成媛媛带着她去儿童福利院和聋哑学校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和女儿一样喜欢画画,只是这些孩子没有展示的空间,显得缺乏自信。于是成媛媛和丈夫宣永红筹划了“延安市首届孤残儿童画展”,将女儿的画和儿童福利院、聋哑学校孩子们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义卖。“宣和孜对这件事情非常上心,当时和孜不到9岁,和工人们一起半夜布展,我虽然心疼,但也告诉她,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就要亲力亲为。”成媛媛说。画展持续了一个月,共卖得一万五千多元,其中近八千元都是宣和孜作品所得,一家人把这些钱一分为二,捐给了儿童福利院和聋哑学校。

夫妇同心,公益让家庭成员更加“节制”


  成媛媛夫妇从事的是殡葬行业,经营着延安仙鹤岭公墓。他们在国外考察的时候,发现许多欧洲国家的墓园也是城市重要的历史遗产,他们受到启发,也想为延安这座城市留下点什么。成媛媛说:“导游会带你去城市的墓园参观,那里记录着历史名人事迹和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保存着城市重要的记忆,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墓和医院、学校一样,成为城市的功能性设施。”
  延安近代史中,两类人在城市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红军和北京知青。夫妇俩耗资千万建立了公益性纪念园区红军苑和北京知青纪念园,免费为200余位老红军提供墓地,甚至承担了老红军遗骸的搬迁费用;免费安葬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让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在延安有了心灵归宿地。

  仙鹤岭名人园落成的第一个名人雕塑是美籍爱尔兰人、延安大学已故终身教授布里几德·克阿的纪念雕塑,随后路遥的艺术纪念碑、以史铁生为原型的纪念雕塑“微笑的轮椅”、新华社陕西分社原社长冯森龄艺术纪念碑等也纷纷落成,成媛媛夫妇为那些与延安有过交集、在延安做出贡献或者有巨大影响力的已故名人建造出了一方纪念之地,也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公益预算被成媛媛和宣永红夫妇列入家庭收入的分配预算中,他们把家庭收入分为三份,一份用于家庭生活,一份用于企业发展,一份用于公益支出。夫妇俩是生活上的伴侣、事业上的伙伴,在思想和认知层面高度契合,他们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宣永红一辆车开了十几年也不换,成媛媛穿着T恤、牛仔裤就去参加女企业家大会。很多人感到不解,“你们把几百万都给了老红军,也不换个车?”成媛媛解释道,“在我们家,对待吃喝对待消费,大家好像没有那么大的欲望。公益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节制,其实这是一个家庭价值观的问题,就看你觉得钱用在哪里更值得,能更多地实现人生价值。”
  这个公益之家把帮扶服刑人员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女大学生、藏族孤儿看得比自我享受重要得多。做公益毕竟是一件出钱出力的事情,如果一个家庭对这笔支出没有达成共识,事情就很难持续下去,成媛媛的丈夫宣永红始终坚定地站在她身边,一家人从生活中到事业里,都融入了点点滴滴的公益善举。
其他文献
最近一阵子,看社会新闻是件挺需要勇气的事儿。那些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的故事看多了,就会感慨:人间不值得。还好我们有书,我们总能从中找到智慧、包容、耐心、希望,以及最重要的爱。本期我们和你分享四本能带来暖意的书,愿在这个深秋时节给你一点暖。  《秋园》  作者:杨本芬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  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
期刊
出镜:霜霜全职妈妈,日常照顾两位小朋友。带娃是升级打怪刷副本,一关更比一关难,在社区妈妈群里养娃,育儿和Social 两不误,群友有时候还是最佳辅助。在社群social 中消解焦虑  霜霜在做全职妈妈之前,在国外的华企当翻译。如同大多数全职妈妈的初衷一样,辞职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成长。然而有了娃之后,焦虑如影随形——孩子出生后,焦虑母乳不足;孩子6个月后,焦虑不会做辅食,让孩子营养跟不上;孩子一岁
期刊
这些灵光一闪的脑洞,赋予了食品“物尽其用”的机会,也让我们在获取更多新鲜健康食物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关于如何做到食物零浪费,豆瓣某惜物主题小组有个高赞回答:包养几条流浪狗,剩下的食物都留给它们,万一哪天被女朋友甩掉或者挨甲方骂,至少回家还有个狗愿意跟你摇尾巴。虽然回答透露出一股城市单身男子的“自黑精神”,但也说明,大家为了“节约粮食”激发出了五花八门的脑洞。本期《生活灵感研究院》,我们就来
期刊
出镜:  Ronnie Allan  苏格兰人。为爱奔赴中国,在这里,妻子和邻居带他见识了跟UK官媒上截然不同的中国,从停留、融入到热爱,从来都跟人相关。因为爱情,远渡重洋  Ronnie,出生于苏格兰西南部一个叫达弗尔的小镇。如果不是遇见了中国太太Nancy,他的退休生活富足且平淡——他会在苏格兰的春天跟一帮老友骑行,也会在天气好的周末带着孙子、孙女在达弗尔乡下的河畔垂钓。那个重大的遇见发生在2
期刊
城市灵感研究院PART 1我的邻居很可爱  有天我加班回家忘了关门,倒头就睡过去了。凌晨一两点的样子,隔壁卖炒面的夫妻回来,看到我家门开着,屋子里黑灯瞎火,喊人不回应。男的大腿一拍,觉得我出事了,赶紧让老婆跑去楼下叫保安,他一个人抄着菜刀(真的是菜刀),打着手电筒,进到我家来确认情况。一觉醒来莫名其妙被骂的我,居然觉得又懵又暖心。这届邻居真不错。  ——@黑糖小糍粑  我是农村人,小时候跟着父母进
期刊
出镜:嘉明高中起便开始流浪,比如骑自行车从西安到宁夏,做环保项目时去过可可西里、柴达木盆地。后在大理定居,承包250亩农田做起了柴米多农场,农场的集市活动为大家创造了新的相熟链接,也给大理人创造了一种回归自然本质的新生活方式理念。既卖菜,也卖诗,柴多米多诗也多  大理因宜人的气候、淳朴的民风,以及醉人的风景,常被喻为“诗和远方”。很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被大理吸引,聚集在这里创作、生活,享受着
期刊
黄奕曾一度以为,横在自己面前的崇山峻岭,是无论如何也攀不过去了:两场婚姻、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让她在泥沼中越陷越深;那场著名的夺女风波,成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敢出门,也不敢上网,因为关于她的事,最为常见的标题是这样的:她拿着一手好牌,结果被自己打了个稀巴烂。  很多人断定,这就是黄奕的结局。然而,就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她站了起来,在一片废墟里拼起了自己破碎一地的自尊。  
期刊
欧琦辉  佛山狮头(彩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伟嫡传弟子,黎家狮第六代传承人,美术高级教师。曾被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并赴清华大学推广非遗项目,近期参加综艺《国潮手艺人》。  鞭炮响,浓雾散去,雄狮显现……  从古至今,有关舞狮,大多自带昂扬之气。  在唐朝,白居易会把这样的场景写进《西凉伎》里:“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舞狮
期刊
出镜:杨小君杭州市下城区武林大妈公益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她和“武林大妈”志愿者们穿梭在社区中,开展平安巡防、掐灭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收集民情民意、开展邻里互助。千千万万个“武林大妈”们,构建出了下城区和谐温暖的邻里关系网。从“有事找民警”,变成了“有事找大妈”  2016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在下城区委政法委、区妇联和武林街道的共同努力下,组建了由18名志愿者骨干组成的“武林大
期刊
朱晓静  我家一墙之隔的邻居,是特别友好的一家人。  记得某次下雪,我们一家人在楼下玩雪,冰冰凉凉地刚到家,邻居就送来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臊子面。  看着外面洋洋洒洒的雪花,吃着碗里热辣辣的汤面,觉得自己太走运了——怎么就能遇上这么好的邻居呢?  我一个嫁到北方的南方人,对面食几乎一窍不通,我邻居大概算准了面食是我的短板,于是不定期把自己纯手工打造的花卷、包子、油条等送到我家;每次回了老家,还会给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