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科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陕西四所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体育专业招生规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从总体上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大。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受社会、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本人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工科院校 社会体育专业 大学生就业
   [作者简介]孙萌(1975- ),女,陕西三原人,西安工业大学体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管理。(陕西 西安 710032)陈红军(1974- ),男,陕西蒲城人,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及体育经济。(陕西 西安 71004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5-0085-02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及社会产业调整,我国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重大历史时期:20世纪50年代是受计划经济影响的“计划分配”形式,90年代是受市场经济影响的“计划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分配形式,进入21世纪后,大学生就业改革按照“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全面面向市场。
  1988年,社会体育专业被教育部列为正式专业。1995年,天津体院设立社会体育专业,成为第一所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此后,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截至2004年9月,全国社会体育专业点已达106个。一是体育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二是综合性院校体育院系的社会体育专业;三是理工院校体育院系的社会体育专业。随着社会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从总体上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工科院校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大,已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社会体育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刚刚起步,受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对它的认知度以及市场对其专业人才的认可都有待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未来社会体育发展对专门人才质和量的需求,又要遵循本学科自身的發展规律,突破传统的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以满足社会对各类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笔者通过对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工作方向大致为教练员、教师、体育指导员、物流操作等。同时调查发现,实际就业率逐年下降,而灵活就业率逐年提高,总体就业率三年变化并不大。目前专业就业率偏低,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存在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毕业生采取了灵活的就业方式,不再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也不再选择就业地区,从而拓宽了自己的就业渠道。
  调查表明:社会体育毕业生就业过程涉及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几个方面。一个环节解决不好,就会给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在社会环境方面,从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陕西省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不再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而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毕业生如果不能正确运用这一就业机制,就会找不到工作。由于大学生存量的迅速扩大,大学生人才资源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即用人单位方面。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幅度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不可能大量吸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也由于各种原因面临精简问题。与这些传统用人单位相反,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劳务服务业、体育旅游业等领域对体育院校毕业生有较大的需求。此外,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和体育经纪人非常缺乏,这也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巨大市场。
  
  二、影响陕西省工科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制度因素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对毕业生分配制度进行了变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和档案管理制度仍不完善。在调查中,有13.6%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选择单位时首先考虑户籍及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很多单位不能解决户口问题,这就阻碍了这些毕业生的正常就业。目前,虽然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具雏形,在资料和供需信息的获得以及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用人自主权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制约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二)社会风气因素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阻碍了陕西省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大部分单位能按照用人标准公开、公平进行,但也有个别地区、个别单位和个别人暗地操作,“或者有权、或者有钱、权钱交易”。在本次调查中,有16.3%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首要条件是“父母或其他社会关系”。同样,当问及“你的就业期望与现实不能统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有14.8%的学生认为是由于缺乏社会关系。而现实中存在的这种靠关系找工作的不良风气阻碍了优秀毕业生的正常就业。
  (三)用人单位因素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要求较高。从招聘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以及近年社会对社会体育毕业生的需求看,用人单位都将毕业生的专项技术考核放在首位。他们招聘专项技术水平高的毕业生,一方面可以让其从事该专项的教练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某行业、某领域的比赛中,可以用他补充比赛实力,获取较高水平的比赛结果。根据对2007届陕西省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169名学生认为专项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在应聘中特别重要。在平时与学生交流中也注意到,凡是毕业前能顺利找到工作的学生,都多次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在招聘会上许多单位招聘各个专项的毕业生,条件是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水平,而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很难达到其要求。
  (四)学校因素
   1.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特色不明显。社会体育专业是致力于培养能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社会基本理论和专门技能的,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非师范类本科专业。其定位大致有三类:社会体育指导和服务、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营销、社会体育管理等。但是,大部分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侧重于体育教育。(1)从教学方法来看,仍采取传统的灌输模式;(2)高校虽然设立了社会体育专业,但受制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缺损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3)由于社会体育专业起步较晚,办学经验不足,课程设置和内容难以契合市场需求。此外,学校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2.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调查发现,陕西省工科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拓展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社会适应性。目前,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表现为一般基础薄弱,专业基础窄。课程结构要素配置的特征是: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轻非竞技类体育项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重课程深度轻广度。同时社会体育类课多且学时多,实习时间较短。
  (五)毕业生自身因素
   1.就业途径不广泛。笔者对陕西省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30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找工作的途径上,29%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招聘了解就业信息,并发送求职简历;32.6%的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介绍就业渠道,16%的学生通过人才市场谋职。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向单位自荐或由学校推荐。这一结果表明,毕业生大多数在求职过程中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同时自信心不足,不愿走出学校,走进招聘会找工作。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通过一种媒介,对媒介的信任远远要高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2.毕业生择业标准过高。(1)许多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高不成、低不就。毕业生大都考虑留在大城市或出国深造,而不愿意到中小城市或农村工作。这造成毕业生期望与现实不符,选择不到合适的就业单位。(2)择业方法不当,心理准备不足。恰当的择业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有26.2%的毕业生认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在交流会中也发现许多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会场后毫无目的地将自荐表交给招聘单位后就走了,没有任何的询问与自我介绍,往往给对方的印象不深,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错过了许多机会。即便是已就业的毕业生因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也遭遇了下岗。而再次择业时缺乏心理准备,在遇到招聘单位拒绝和招聘较少的时候,便心灰意冷。调查中,在选择等待回家二次分配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在交流会上遇到了挫折,认为没有希望而选择了放弃。(3)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欠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项能力和外语、计算机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陕西省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中专项基础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等几个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的不多。调查显示,只有8.7%的毕业生计算机操作较熟练,达到二级;67%的毕业生只会简单的操作;25%的毕业生根本就不熟悉计算机。在2007届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中只有二十人左右通过英语四级,大部分为英语二级水平,与师范类院系的体育毕业生有一定的差距,从而降低了就业竞争力。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上述因素的限制,陕西省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应改变自身的观念,努力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为自己找到在社会上的立足点、发展点,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选择空间,打破“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束缚。同时,要树立“爱岗敬业”的事业观,突破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树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竞争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效益观念及艰苦创业精神等。
   高校应该树立市场观念,积极调整专业方向,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设置,培养有专业特色的社会体育人才;高校应主动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还应依据自身的优势加强专业特色的发展,培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人才,为学生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并加大对学生去西部地区发展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童莹娟.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求失衡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
  [2]常智.贵州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童莹娟.宁波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06(12).
  [4]吴明华,黄丽.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3).
  [5]李实,孙延林,等.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 (3).
  [6]高振兴.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5(3).
  [7]李英玲.遼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解决途径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
其他文献
3月5日,省绿委第13次全体(扩大)会议在西安召开。 省绿委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黄广文传达了去年12月下旬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绿化委员会第13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省绿委副主任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在亚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21例亚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病例。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血肿清除彻底,无并发症发生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是众多高校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化工、制药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建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模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文中结合安徽的具体地域特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网络安全风险与日俱增。本文主要研究了来自网络入侵、防御、安全审计等安全威胁事件,通过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得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趋势。通过分解独立安全风险域和网络中的安全风险事件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进行量化,得到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量化风险值,给决策者提供网络风险管理依据。   关键词:安全风险;安全威胁评估;态势感知;日志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走进我们的生活,智能化生活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现有的泡茶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茶水的冲泡比例、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因素,
[摘要]高校体育在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高校体育的实施者,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文章针对高校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培养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推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 体育师资 师资培养  [作者简介]翟水保(1971- ),男,陕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陕西 西安 71006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
空中升级功能是机顶盒的基本功能,以空中升级方案设计为重点,对空中升级原理进行剖析,将这种升级方案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并与传统升级方案进行效率和性能的对比。
摘 要:在病毒性传染病高发时期,为避免患者在医院就診时的交叉感染,文章利用Petri网及行为轮廓知识,从控制流角度提出一种传染病诊断流程模型的优化方案.针对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通过增加结构变迁和库所对诊断流程进行优化.首先,提出了传染病诊断的一般流程;其次,分析实际诊断流程中出现的不适用情况,通过细化诊断流程对其进行优化;最后,运用Tina软件仿真模拟说明模型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 年1 月~ 2011 年1月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患者50 例,同时选取非老年组50 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
一望无际的沙海,没有生命,荒漠而空寂。 曾几何时,一架银色的飞机满载着生命的种子撒向沙漠,从此,荒漠中便有了生机。 瞧,那一簇簇,一片片长着又尖又细绿叶的东西,它的名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