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博仁:在掌控与失控之间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记者与严肃的摄影艺术创作者之间,似乎有一条撕裂的鸿沟。所以,才会有摄影师们前赴后继地从其所在的媒体辞职,全身心投入到一个不被打扰的创作世界中。
  当然,也有不少商业摄影师在一次次的商业委托下,消磨了纯粹的艺术创作激情。凡事很难两全,在职业发展和艺术创作二方的撕扯中,手持照相机者往往成为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因此,1980年代曾在巴黎的时尚摄影界打出一片天的台湾摄影界前辈郭英声,在邓博仁近期出版的摄影书《时光酵母》的前言中,写下这么一句话:“在繁忙的工作中持续创作,不害怕尝试新变化的人是很幸福的。”可见,对这条“撕裂的鸿沟”,郭英声早已深有体会。
  挣脱摄影记者的身份
  随着《时光酵母》一书的出版,邓博仁近期在台北接连办了两次展览,这无论对观者,还是对他的摄影记者同行来讲,都是一种鼓舞。而在前辈郭英声眼里,在工作之余能全力以赴不断尝试的邓博仁,是努力为自己争取了一份不受拘束的创作之乐。
  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资历的报社摄影记者,邓博仁多年来一直以一股率真且执着的创作热忱,来“抵抗”摄影记者这份职业日积月累带给他的消磨。或者,正是在平日工作的海量快照中,他才积累一股巨大的颠覆力量,从新闻摄影中努力挣脱出来,试图建立个人的独特视觉语言。
  作为一种“民主”的媒介,摄影一直以来都对创作者的颠覆行为持鼓励态度。邓博仁的作品如同一个时间触发器,让观者在进入画面的同时,消解掉摄影本身的瞬间性,让观者进入一段时间暧昧的记忆与梦游中。无论是从创作形式还是在题材、故事上,邓博仁的作品都散发着一股浓稠浑浊的气息,让观者一时之间无法穿越层层叠叠的信息来把握摄影与现实的关系,最终他掉入到不知疲倦且意兴盎然的创作中,进入到潜意识的神秘世界里。
  突破时间的局限
  邓博仁用了多种方法来突破摄影的时间局限,以发展他有意为之的“时间酵母”系列。为了把时间发酵,他运用了大量拼贴、绘画、添加物等综合媒材,且将这些不同肌理的媒材组合在一个二维的影像空间内,从影像的角度来认知世界。
  邓博仁所运用的方法之一,便是把底片故意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任其发霉发酵,再拿出来晒干翻拍。这是他乐此不疲的一种创作方法,他把当摄影记者时拍摄的底片放到一个自制的恶劣环境中,大约一个礼拜后进行“采收”;而采收后的底片,其原有的药膜面大都在霉菌的作用下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变”,那些病变的结果,成了邓博仁最终作品中的一部分,从而在整体上加重了作品的含混和暧昧。
  对底片进行再创作,并非司空见惯,但也有不少摄影师会采取这种创作方法。在“掌控”和“失控”之间,在影像创造的过程中放弃部分控制权,靠一点运气或许会得到神来之笔,但无论如何,这种可控当中的不可控,有意无意间迎合了摄影的特性,即我们能主观地对现实生活的某一场景进行有意的框取,却无法随意摆弄现实。
  邓博仁的创作,便是在掌控与失控之中,表达对可以触摸但又回不去的记忆的忧郁之情,在有意为之和放任发展之中,表达他对社会发展有意见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而归结起来,这些创作都是从邓博仁本人的成长历程出发。我们可以从他如密码般浓缩重叠的图片表层,看到一个台湾人的成长经历,看到台湾发展变化中的某个侧面。
  创作中的台湾底色
  邓博仁1969年出生在台湾屏东,离开家乡到台北念大学后,便开始怀有对家乡的复杂怀念。从小与父亲的疏离,与爷爷的亲密,以及邓博仁在成长过程中所体验的情感,都影响了他的成长。当他近两年在云南大理拍摄田间照片时,触发了对家乡屏东的记忆,对自己儿时成长的回忆。而这些即刻的反应,又在无意间呈现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陆和台湾的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相似性。
  “相较之下,小时候的生活是单纯的,高中毕业之后来到台北,我喜欢台北,但情绪又很复杂,好像我并不是很快乐。蓝绿两党之间又吵来吵去,我的创作很多是在宣泄对社会的不满。”
  台湾社会现实中的某些侧面,透过邓博仁的影像表达出来。当然,台湾社会现实与大陆社会现实也不乏诸多相似的地方,作为一个摄影记者,邓博仁见证台湾在过去十几年间的发展,见证新旧交替,在商业和政策的合力驱动下,台湾社会经历着不可逆转的改造。邓博仁将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对社会现实的情绪,通过“时间发酵”的方式,进行了暧昧浑浊的表达,而我们可以从中感知到他在此过程中的忧伤、快乐、发泄、担忧等复杂情绪。邓博仁撇开了传统的摄影方式,转向自由式的发散思维,他并非对现实进行直接的框取和复制,也不是通过影像进行直接的意见表达,而是让个人、社会的记忆,通过多样的“掌控”与“失控”手法,含蓄且饱含深情地表达出来,指向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
  “我很喜欢达利的作品和杰利·尤斯曼的作品,好像梦一样。虽然我的作品也像梦,但我的梦都很真实,是从生活中刻画出来的,不是虚构的。”
其他文献
美国一家新兴科技公司REVL发布了一款特别的运动相机,名为Arc。它除了能够拍摄4K分辨率的高清视频,还在机身上内置了一个机动平衡环,可以通过机身内部的四个传感器来追踪运动状态和高度,同时内置了电子图像防抖系统,可以拍摄更为稳定的画面。这款相机将支持三种视频录制模式,包括4K 30fps、1080p120/60/30fps,以及720p 240/120/60fps。或者是连续拍摄1200万像素静态
期刊
日清推出的i40闪光灯因其小巧的体积、全面的性能广受好评。近日,日清又发布了两款适合无反相机使用的新品:Di 700A闪光灯和AIR R无线引闪器。其中而Di 700A闪光灯在之前佳能、尼康、索尼卡口的基础上,增加了富士和M4/3系统版本,具备GN54的闪光指数,可覆盖24-200mm的焦段范围,支持TTL功能,具有不错的性价比,国内价格约为1400元。  AIR R无线引闪器能够控制绝大多数日清
期刊
日前,富图宝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续航拍摄支架X-POD,为便携式三脚架增添了新玩法。这款续航拍摄支架实际上就是桌面型袖珍三脚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它的自重仅180克,上面带有可360度转动的球形云台。脚架最大高度167毫米,载重量1.5公斤,足以支撑小型微单、无反相机。其中一条管脚上内置了2800毫安可充电电池、标准USB接口、电量指示灯等,可以给手机、支持USB充电的相机、户外音箱等设备充电,也可
期刊
英国摄影师泽德·尼尔森(Zed Nelson)的家位于英国伦敦东北部的哈克尼区(Hackney)。在他的成长记忆里,当年那里不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邻居的收入水平也较低,没什么发展竞争力。可如今,哈克尼区却成了伦敦的时尚街区,虽然邻居们的收入没有增加多少,可一波波有钱人相继涌入,办公司、开店铺、买房子。  哈克尼区出现的这种发展变化被称作“士绅化”(Gentrification,又译中产阶层化、贵族
期刊
乐魔(Lomography)正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众筹达盖尔Achromat(消色差) 64mm F2.9镜头。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用它自己发明的相机拍摄了一张巴黎街景的照片,拍摄这张照片所用的镜头达盖尔Achromat(消色差)64mm F2.9艺术镜头被称为史上第一只光学镜头。乐魔(Lomography)公司打算复刻这只镜头,于是在Kickstarter上众筹。目前,众筹
期刊
在西方,随着欧洲经济步入困境和发达国家资本集中情况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关注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另一面”—不是从社会底层和贫困生活的角度入手,而是从处在财富金字塔顶尖人群的生活入手。通过拍摄他们获得财富、消费财富的情况来反映财富分配的不公。  近些年频繁获得各类摄影奖项的西班牙摄影师卡洛斯·斯帕特诺(Carlos Spottorno)在新书《财富管理》中将虚构和现实相结合,呈现有钱人的生活方式
期刊
近日,奥林巴斯发布了用于其潜水相机Stylus TG-4 Tough的FD-1闪光灯柔光器附件和新固件。奥林巴斯TG-4有强大的可变微距系统,有显微、显微镜控制、景深合成和焦距包围4种模式,最大可以将1毫米的物体在显示屏上放大至44.4毫米。不过,在微距摄影时,TG-4的内置闪光灯由于在相机一侧,会照射不均匀,因此FD-1应运而生。它本身不发光,只是通过环形反射面板将来自闪光灯的光线均匀地引导至被
期刊
拥有别墅是财富和个人资产的象征,目前,在中国,这个群体依然是少数。来自西安的摄影师赵利文,自2005年持续拍摄生活在西安郊区终南山一带住别墅的人,他将这个群体称之为“中国新兴中产阶层”。  对于这个阶层的生活,不仅国人好奇,国外媒体也多有勾勒。英国《泰晤士报》曾这样描述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生活:“她们爱用名牌包,吃有机的食品,从香港买奶粉,关注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想在外国买房,尤其着迷于研究英国的私
期刊
中国妇联在2011年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中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约为1/4。  这个比例让人触目惊心。  可能是拘于中国人“家丑不外扬”的传统观念,这1/4女性中的绝大多数一生都选择沉默,背负着伤痛成为一座座透明的孤岛。同时,由于经济、子女、教育等问题,这些女性难以在暧昧的法律条文中找到能保护自己的坚
期刊
人们对于财富的关注似乎从未停止,无论文学、绘画还是摄影艺术,以财富为主题表现人类特性或社会问题的作品屡见不鲜。  纵观摄影史,许多纪实摄影作品都聚焦财富匮乏的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反响与政策关注。如著名的美国新闻记者雅各布·里斯于1890年出版的摄影作品《另一半怎么生活》,展示了美国贫民窟的生活,不仅震撼了美国人的良知,也促使美国通过第一个意义深远的改进贫民窟生活条件的法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