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GATA-4,-5,-6在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突变筛查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GATA-4,-5,-6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为CHD患儿的早期预防及遗传咨询提供支持。

方法

收集室间隔缺损患儿66例、房间隔缺损患儿84例及单纯性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48例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样本,共198例CHD患儿;并以30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GATA-4,-5,-6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两侧部分内含子,PCR产物纯化后以自动测序仪正反向测序。应用BLAST程序将所测GATA-4,-5,-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序列进行比对,检测基因突变。

结果

在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和1例单纯性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即永存动脉干畸形患儿中发现转录因子GATA-4相同的杂合子突变,第4外显子区c.799G>A,突变使转录因子蛋白第267位的缬氨酸被蛋氨酸取代即p.V267M,多物种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突变氨基酸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转录因子GATA-5,-6在本组CHD患儿中筛查未发现突变。

结论

CHD发生机制复杂,转录因子GATA-4突变与人类CHD的发生相关,转录因子GATA-4可能是人类CHD的易感基因。

其他文献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畸形、死胎和其他遗传性综合征的根本原因。产前诊断致力于早期发现和预防上述遗传病,以提高人口素质。20世纪70年代以来,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是染色体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但其耗时长、分辨率低。为克服上述缺点,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应运而生,该方法无论从检测速度、自动化程度、覆盖面和分辨率方面均较传统细胞遗传学方法有极大程度的提高。笔者拟就ACG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孕龄<37孕周且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据统计,由PPROM导致的早产发生率为30%~40%,且孕龄越小,破膜时间越早,早产儿病死率越高,同时也可增加孕产妇感染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故PPROM的治疗是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关PPROM的治疗可分为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期待疗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预防性抗感染、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因羊水过少行羊膜腔灌注术(AI)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近20年来,中国妇幼保健网络已成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挑战,急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因此,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妇幼保健专业人才培训方法,充分发挥各地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的优势和作用,培养既懂保健又懂临床的复合型妇幼保健人才,以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胎儿股骨长度(FL)是产前超声检查的常规测量数值,胎儿股骨短小是常见的产前超声诊断的胎儿异常征象。导致胎儿股骨短小的因素很多,常见病因包括胎儿生长受限(FGR)、骨骼发育不良和染色体异常等。非致死性骨骼发育不良及部分染色体异常新生儿常伴骨骼畸形或神经系统异常,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存活至成年者将致病基因遗传至下一代的几率较高。了解胎儿股骨短小的产前诊断标准及预后,提高股骨短小高危患儿的产前诊断率对预
近年来,早产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生率为5%~15%。由于早产儿生命救治支持技术的提高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我国各地相继建立,早产儿存活率较以往显著提高,但早产儿脑病发生率仍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是早产儿常见脑损伤类型,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笔者拟就早产儿脑病的主要病理学类型、诊断方法及防治
患儿,女,11岁,因"腹部膨隆伴体力下降16个月,发现心包积液5个月"就诊。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膨隆、体力下降,剧烈运动后较病前感劳累,伴食欲稍减退。在机场安检时发现心影增大、心包钙化。于外院行胸腹CT提示心包积液,右胸腔、腹盆腔积液,予多次心包穿刺、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后查炎症指标及自身免疫相关检查均无异常,结核菌素(PPD)试验(++),但抗结核治疗无效,诊断不明。后行"心包剥
晕厥是儿童时期常见急症,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焦虑或抑郁等也常有发生,而且部分患儿有高度的猝死危险性,因此,尽早明确诊断意义重大。目前,直立倾斜试验被认为是诊断晕厥的金标准,对儿童晕厥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依据及治疗效果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儿童晕厥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常见急症,其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见,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多种亚型,虽然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选择及反应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转化医学的发展及生物标志物的出现,精准医疗已成为可能,并且必然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动态心电图是儿童晕厥有价值的诊断工具,但不能作为筛查工具。推荐在初步评估后怀疑心源性晕厥和心电图异常的患儿中选择运用,对晕厥发作频繁的患儿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如果有条件建议延长监测时间至48 h。心率变异性的某些指标作为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预测指标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肌肉注射对多柔比星诱导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20只)和DCM组(140只),DCM组每周腹腔注射多柔比星2 mg/kg,连续8周,建立DC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hUCMSC培养上清液组(简称上清液组)、hUCMSC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