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恭勋:一位名字被载进“吉尼斯”的画家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1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阳江籍画家黄恭勋凭着一幅长12米、高0.7米的木板火烙画《清明上河图》而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一时间,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画家,其名字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他的这一成功,填补了阳江艺术界也是中国火烙画领域从未进过“吉尼斯”的空白。
  烙笔风韵 艺海无涯
  谈及因火烙画而成功地获得“吉尼斯”之荣誉,黄恭勋显得很平静。他说,那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更看重还是一个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去不断提高自己,言谈之中透露出了他的朴实和谦和。然而怀着好奇,我还是千方百计要从他口中探究出他是怎样在“火烙生涯”中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黄恭勋从小就酷爱美术,各种形式都是他追求和涉猎的范围。之所以如醉如痴地迷上火烙画则缘于一次偶然。1983年,他在清远街头被一批火烙画小品深深吸引,感到火烙画很奇特,不仅造型典雅,而且古朴、精致,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于是,在供职于清远工艺美术厂的三哥的推介下,他来到清远一家工艺厂学习火烙画技艺。
  火烙画是用炽热的铁笔或电烙铁在木板、竹片的表面上烫烙出来的。这种绘画艺术,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竹制的筷子、笔杆和各种装饰品上烙出的各种图案。而发展成为家具装饰画乃至大面积在木板上作画,则是近几十年的事,火烙画尽管在木制家具中时有出现,但在独立的木板上制作巨幅火烙画则是非常少见。喜欢思考的黄恭勋想,一幅图画,画好后要装裱,工序多,价钱也不便宜,如果把图画火烙化、工艺化,将画裱、装饰融为一体,既方便实在又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那一定会深受社会欢迎。
  要走进火烙的天地却需要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首先,要过笔法关,在画人物火烙画时,特别要求头发、胡子要逼真,各种线条要有国画的风味,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务必做到笔法娴熟。同时,过去的火烙画,一般都“小”,而现在要在大面积的木板上烫烙,需要具有娴熟的技术和把握整体构图的能力。不过,困难吓不倒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黄恭勋。他迎难而上,开始了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探索。为了提高自己的“运笔”水平,黄恭勋一连数月在木板上反复试验,终于能在一块块木板上挥“笔”自如,对各种艺术手段如线条、勾勒、点染、倒锋、沙笔等的运用也得心应手。后来,他还学会了从“素烙”到“淡彩烙”,并能充分利用木板的原木纹(天然机理)作画,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自如喷火用笔法”。有一次,他为一个单位创作一幅大型山水火烙画,图中有景、有人,作画时,那“泼墨”处,往往要用烙铁“画”很久,而等到画头发和胡子时又常常会走样,效果很不理想。他寻思着,试图想闯出一条路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一个牙科所看病,发现牙科医生做牙坯时使用一个“皮老虎”喷火器来控制喷火量的大小,对此,他大受启发。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皮老虎”,配合各种口径的烙铁,有效地根据需要控制喷口量,此后画画时便能做到挥洒自如了。
  矢志提高技艺的黄恭勋一刻都没有放松对技术的改进,他甚至把火烙画与闻名中外的阳江漆器传统工艺结合起来,使火烙画更具有乡土特色。他先后拜访了许多漆器工艺老师傅,并在火烙画的装饰边框上使用阳江漆器,使火烙画更显得雅致、古朴、美观大方,这种工艺美术制品进入中西式宾馆布置,别有一番风采。随着技艺的不断提高,黄恭勋的火烙画渐渐成为阳江市区一些单位、家庭,特别是企业宾馆收藏之选择,像“八仙祝寿图”、“钟馗打鬼图”、“齐白石像”、“骏马图”,一幅幅古朴雅致的火烙水墨画,显得那样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当地人曾称之为“阳江一绝”。
  1996年5月,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更好地以火烙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去再现北宋张择端的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黄恭勋选择了作一幅同名火烙画,面积是原作的4倍。《清明上河图》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气势庞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内中所涉550多个人物,以及众多的车船牲畜,城楼屋舍,均要重现在枫木板上,为了完成这幅巨制创作,黄恭勋坚持每天画两三个小时,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在创作过程中,他的眼睛时常熬得通红,老花眼镜也由最初300度升至400度,外面还要加一个放大镜——值得欣慰的是,他的艰苦付出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得悉黄恭勋《清明上河图》获奖并仔细赏析之后,关山月大师欣然提写了“艺海无涯,烙笔风韵”的寄语。
  骏马雄风 奋志千里
  如果说,火烙画让黄恭勋在艺术殿堂里获得成功,领略到艺术峰峦里的无限风光,那么,在骏马奔腾、奋志千里中寻求新境界,恐怕就是黄恭勋的另一种追求了。在黄恭勋的画室里,色彩缤纷,令人应接不暇的,恐怕就是各种形状、各种姿态的马了。《万马奔腾图》、《仰天长啸》、《雄风千里骏》、《骏马雄风》、《天马飞腾》、《马到功成》、《志在千里》——只要看看这些标题,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万马奔腾的世界。正如湛江市美协主席冯兆平所评价的,黄恭勋的马,把马的神韵表现得惟妙惟俏,淋漓尽致。或奔跑,或跳跃,或仰首长啸,或嬉戏嘶鸣,无不表现出马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问及何以对画马如此钟情,黄恭勋告诉我,因为马在自己心目中一直代表了美好的形象,除了它彪悍勇猛矫健俊秀的外表之外,它那诚实、耐劳的品格也是自己所欣赏的,因而在当年研习火烙画时,就时常把“马”作为自己烫烙的对象。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受徐悲鸿的影响。黄恭勋认为,徐悲鸿是一位既懂中国画真谛又有西洋画精湛艺术修养的杰出画家,表现在画面上,也是在继承恪守传统的基础上,利用西画的手法,注入相应的色彩,凸现出马的立体形象,从而开拓了画马的一个崭新领域。也许缘于这种情结,恭勋选择了画马为今后的主攻方向,认真观摩古今中外众家的画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力图找到与自己性格志趣相投,又独具传统和创新意识的画马之法。作为一个南方人,平时跟现实中的马接触很少,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画家通过各种办法找来摄影图片、马场资料、录像进行反复的临摹和速写,借此研究马的骨骼和动态变化,了解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在勤奋的磨炼中力求简约和疏放,使笔下的千骑形态各异、妙入神品,形成豪迈飘逸的水墨写意之法。   除了师法徐悲鸿,黄恭勋还从古今中外的画马名手中吸取养分,包括当代王胄、赵贵德、贾浩义、许世山等,博采众长,利用自己造型基础扎实、书法功底深厚的优势,发挥宣纸表现力强的长处,做到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遍览黄恭勋所画的各种奔马,深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几十年艰苦磨炼而形成的特有的老辣笔法,他的艺术语言,是建立在深厚的写生、速写和多元化的创作中取得的。他笔下的马,既有开拓疆土的汉唐遗风,更有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特征,表现形态繁多的神骥,充分突出马的精神、力度、速度、随意性和视觉冲击力,正所谓胸有骅骝而笔下龙腾啊!
  缘于这种辛勤实践和雄厚实力,黄恭勋画马的技巧日渐成熟。近年来他创作的《八骏图》获“天骧杯”全国画马专题展三等奖。《写真》、《志在千里》、《观沧海》又在中国水墨画研究院中连续获首届、第二届、第七届年度创作展铜奖、银奖和金奖。
  2010年4月初,为迎接亚运会在广州举行,黄恭勋决意画一幅关于马的长卷《盛世雄风图》,以此来表达对这一举国盛事的祝贺。要在家乡的望瞭岭山顶上作数百米长的骏马水墨长卷,其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每天早上,黄恭勋背着沉重的行囊,胁夹着一大卷宣纸,绕过怀乡阁,穿越林荫道,走到开阔的运动场南端,在一棵树冠直径约4米的榕树下停下来。面对着重重的围观者,黄恭勋在榕树底下的红砖路上铺开了毛毯,摆上了宣纸、笔、墨,对着宣纸比划一会,当即抹开了长卷的第一笔。浓浓的墨汁泼出了迎风张散的马鬃,寥寥几下便带出了英俊威武的马脸儿,左挥右抹,轻勾重勒,那奋起的骏马前蹄,驰骋着的飞腿,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人们欢腾了。在一片喝彩声中,第二匹、第三匹……神驹在冲、在跃、在昂首、在嘶叫……它们毫无拘束地在恭勋的笔走龙蛇下跳跃出画卷,仿佛回到广阔的大草原,向着遥远的前方、无际的天边自由自在地驰骋。
  胸怀万马的黄恭勋,每天都坚持清早上山。累倒了,休息几天,又振作精神继续作画。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黄恭勋终于完成了300多米长、上面画有800匹马的巨作,为广州亚运会的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博取众长 全面发展
  一幅火烙画,让黄恭勋问鼎吉尼斯,一卷万马奔腾图,让黄恭勋品尝了“马到成功”的快乐。而当我们走进黄恭勋的绘画生涯时深有体会,黄恭勋更是一个脚踏实地、兴趣广泛、醉心艺术、在众多领域都取得可喜成就的画者。
  从他多年的实践来看,耗费他最多精力和心血的恐怕还是人物。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醉心于学素描、速写,以及各种形式的人物画。文革期间,黄恭勋给当地许多企业和单位绘制了大量的毛主席肖像油画,以及影剧院、商场的广告宣传画,这些实践,为他后来扎实的人物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他描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画,曾让人们大饱眼福。描绘名人,尤其是美术家、书法家肖像,这是黄恭勋人物画的又一重点。他以驰名国内外的19位中国著名水墨画家为对象而创作的《水墨千秋》,下笔潇洒、气韵流畅,形神毕至,一展我国当代水墨画家之风采,他倾注真情描述的漠阳之子系列亦写尽了国画大师关山月、油画大师苏天赐、著名书画家陈醉、黄安仁、革命家兼书法家黄云、革命音乐家何士德等,都是形神毕肖。黄恭勋以其深厚的功力和独特风格,为阳江书画之乡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艺术档案。
  2005年值徐悲鸿诞辰110周年之际,北京传来喜讯,黄恭勋的国画《巨匠》荣获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东方光大杯”,全国书画艺术展人物画金奖。据悉这次参与评奖的共有11000多件书画作品,获此次人物画金奖的全国只有3人,黄恭勋是广东省唯一获得金奖的画家。黄恭勋在颁奖仪式中得到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
  由于受父辈影响,黄恭勋少年时候就对书法产生深厚的兴趣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早期他曾涉足王羲之、王献之,并深受当代书法家麦华三和父亲书法的影响,后来由于矢志在国画中开拓天地,他感到研习行草跟“画马”风格意境更相吻合,于是又用相当的精力去研究张旭、怀素的草书,其结果,终于使之深得个中意韵,写得一手龙飞凤舞的狂草。2009年,黄恭勋的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还获得第五届“欧阳询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辛勤的耕耘使黄恭勋硕果累累。他的水彩画《我也涂鸦》入选广东省第四届水彩画展,国画《三军过后尽开颜》获广东省“岭南杯”双拥书画艺术展三等奖,国画《雄风》、《观沧海图》分别获广东美术大展优秀作品奖。他的不少作品被徐悲鸿纪念馆、中国水墨画研究院、中央纪委报社、美国西城报社等一些文化艺术机构和企业收藏,能得到这些高层的文化艺术机构和专家的认可,对矢志于艺术并希望造福社会的黄恭勋来说,是值得欣慰的。
  书画世家 艺术禀赋
  黄恭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跟他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有着密切关系,其父亲黄应中生前是阳江县有影响的美术书法工作者,他兄弟6人中,有5位就是丹青手。虽然黄恭勋从未进过艺术院校深造,但在父兄的熏陶和引导下,从小就酷爱绘画艺术,过人的刻苦精神使之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功底。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作画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黄恭勋回想起小时作画的情景,仿佛如在昨天。那时他才五六岁,便拿着炭笔到处涂鸦。小学毕业之后,他逐渐接触了一些外国素描大师的作品,如意大利的达·芬奇、荷兰的伦布朗、德国的门采尔、美国的费欣等素描作品,这些都已成为他研习的范本。
  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了黄恭勋对美术的浓厚兴趣,过人的禀性和毅力,使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黄恭勋17岁的时候,正是文革的第二年,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不得不下乡去劳作,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每逢墟日,他便跑到墟场为人作画,以此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素描速写功底。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他还想方设法到在广州读美院的三兄长处旁听。黄恭勋知道,艺术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必须付出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黄恭勋是个特别勤奋的人,他有一个长期坚持的早起习惯,年青时早上4点多就起床,起床后,从事简单的锻炼后就开始画画,兴趣来时常常废寝忘食,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最近几年,因为年纪大了才改为5点多一点起床。我常想,一个人吃点苦并不难,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那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我忽然想,黄恭勋为什么能在多个领域里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过人的毅力给他打下了极扎实的基础,这,难道不是我们要的答案吗?
  当然,现实中的黄恭勋,并不是始终都绷紧一根弦,他为人厚道,充满爱心,用别人赞美他的话,是有仁心、佛心、爱心、童心,无论在艺术上还是生活上,他都以诚待人,只要有求于他,他总会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有了一技之长,他又总是希图以此去帮助他人并造福社会。2011年,他无私捐赠国画作品《沧海抒怀》、《雄风》用于北京抗旱赈灾慈善拍卖。2012年,他又慷慨捐赠自作的国画《马到功成》,在“阳江市文艺界助学济困慈善晚会”他拍出24000元的高价,也是这次晚会所拍的最高价,无私地捐助于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正如黄恭勋所说,自己之所以能在画画上取得一点成绩,离不开大家,包括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用自己所学之长去回报社会,内心会感到特别快慰。
其他文献
双吊轴张合式自动挂脱梁是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近年来通过仿真模型试验研究设计的平面闸门启闭用的新型自动抓梁,与其它自动抓梁不同的主要是一个起吊点用两根吊轴挂脱闸门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各行各业交际的工具.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
目的:观察研究抑制DcR3基因表达的人SW480结肠癌细胞其恶性表型的改变。方法: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小双链DNA,克隆入表达载体,转染进入SW480结肠癌细胞系(DcR3高表达细
身为工程师的他写出数据分析辅导程序,为香港教育业贡献良多。职业训练局连任两届,他优化蓝领行业标准,寻找数字价值,为自己开创人生新课题。开创香港首个教育程序t源于对计
由交通部公路司和英国公路署、英国威廉咨询公司联合举办,吉林省交通厅承办的中英公路养护研讨会于1999年6月22日至24日在长春市召开。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英方出席会议的
罗慕瑜,200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2010年通过招考进入遂川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从事法医工作。他从警4年,解剖人体136具,协破重特大刑事案件37起。潜心钻研提高警务技能法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