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系辞》“无咎”思想探析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无咎” ?《易·系辞》中说 :“惧以终始 ,其要无咎 ,此之谓《易》之道也。”“无咎”其含义有两层 :从人事上讲为处理事情无过错 ,从哲理上讲为合于“中”。何以才能“无咎”呢 ?顺天者 ,懂得变易者 ,劳谦者 ,善补过者 ,方可“无咎”。系辞作者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是考虑怎样在一个大社会中保持和谐、默契的关系 ,为了这种和谐和默契 ,注意事物发展的趋势 ,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 ,处理问题折衷而行 ,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之吉无不利 ,形成自身的一些特点。其现代意义在于 :首先《易·系辞》中讲到的人所面对的自然界具有真实无妄的价值 ,落实到社会生活 ,它是一个信念道德问题 ,也是一个责任道德问题 ,是二者的统一 ;注意认识主体“警惕的理性”———忧患意识在校正人行为的合理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意识是中华文化在向着认同现实方向发展中具有超验性、超越性的特殊理性形式 ;对《易·系辞》阐述的“无咎”思想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不是强调在和谐中的差异 ,而是注重在差异中的和谐。 What is “no-blame”? “Easy copulative” said: “fear to the beginning, it should be free of blame, which means” easy “way too.” “No-fault” has two meanings: from the personnel No fault in dealing with thing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for the fit “in.” How can we “blamelessness”? Who, who knows how to change, who laborers, good complements, can be “free from responsibility.”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hetorical questioner’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s to consider how to maintain a harmonious and tacit understanding in a large society, pay attention to the trend of things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self-cultivation and self-cultivation, Behavioral, so auspicious, forming some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following. Firstly, the nature people in the Etiquette mentioned in this essay have real values ​​and fulfill their social life. It is a moral issue of faith and a moral issue of responsibility, ; Atten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main “vigilance of rationality” --- sense of urgency in correcting the rationality of human behavior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sense is that Chinese culture in the direction toward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ality of transcendence, transcendence special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blamelessness” elaborated in Yi Yi Ci Ci does not emphasize the difference in harmony but emphasizes the harmony in difference.
其他文献
自前苏联解体以来 ,青年们追求个性的自由 ,更愿意选择能改变个人经济状况的职业。特别是受到“休克疗法”和“私有化”浪潮的冲击以后 ,传统教育被部分青年人抛弃 ,他们受到
本文探讨了建筑师与业主合作关系的模式,阐明双方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建立良性互动合作的规律及遵循的原则。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
帝王对宗教的态度,是政教关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上,南宋孝宗是个有名的尊崇佛教的皇帝,但对于宋孝宗如何尊崇佛教,较少有人作专门地、深入地分析研究,致使有关的认识停留
本章译文主要概述了第八世噶玛巴活佛米觉多杰在神变、讲论、建寺、著述、塑造佛像等方面所做出的业绩.第八世噶玛巴活佛米觉多杰在"佛祖也难以教化人心,特别是在浊世间许多
被清世祖敕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玉林通琇,出自磬山,智洞真如,于法道陵替、丛林摇落之秋,秉如来正觉,扫末世狂禅,续五叶正宗。作为禅苑珠林、佛裔龙象,玉林国师于所到之处,无不
《重新发现老子》一书 ,是作者对《道德经》原文深意的发现而提出与他人完全不同的新见解 ,本文概之。其中 ,对道、德、道常 (朴 )、道、道冲、道隐、孔德以及无、玄、啬、
文化工业的勃起是现代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法兰克福学派片面地夸大其消极方面,将其看成是资本力量与机械化生产对人类价值的全面剥夺、扭曲与压制的工具。
把庄子“忘己以体道”的思想同伽达默尔“一个人只有失去自身才能发现自身”的思想加以比较。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一个观点 :与一件艺术作品遭遇 ,就是接受一次“冲击”
江泽民同志对科学技术的重要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 ,研究、运用这些思想对于加强科技界的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o
本文以孟子的政治思想为中心 ,着重分析了儒家政治哲学与近代民主政治理念沟通的可能性。作者认为 ,孔子、孟子等儒家将社会的等级差异视为天经地义的现象 ,与近代民主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