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探究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族群鲜活的文化记忆与认知。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歌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各地区浩如烟海的民歌作品陪伴着一代代民众走过了无数的岁月。正所谓“我口唱我心”,其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信息时代背景下,以汉族民歌为代表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保护与传承境况引人深思。本文探讨其传承与保护的成因,并在举措上进行观点阐述。
  关键词:民歌 信息数字 传媒 传承
   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音乐植根于各民族、各地区特有的文化土壤,因此其具有多元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特征。时代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的脚步势不可挡。这样就使得一些旧有的习俗惯制远离了人们的视野,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传统民俗的一部分,境况令人堪忧,或者说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局面。以汉族民歌为例,民歌形象生动地反映着不同族群民众的生活印记,生动地表达着民众情感的喜怒哀乐。马克思称它是各民族的“编年史”。正是这样一种异彩纷呈的民间音乐形式,在21世纪信息化的背景下,它的生存与发展带给我们诸多的反思与叩问。其本来就适用于用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延续其传统,可随时代的发展,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共性越来越多了,而个性却越来越少了。所以在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时代变迁下的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我们希望民族民间音乐能有效地被静态保存;另一方面,也更希望与信息背景下的传媒技术之间获得良好地整合与对接,还民族民间音乐以生态的热情,以使得传统文化的根绵延传续。
   一、“我口唱我心”及其现实遭遇
   1.“我口唱我心”的生态认知
   众所周知,各民族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其中民族民间音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打磨形成的。民歌作为民间音乐宝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产生于民间,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由唱词和曲调结合而成,融合着民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性,是在民间世世代代广泛流传的音乐形式,在内容上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是直指劳动生活,有些更具有实用功能,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歌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各地区浩如烟海的民歌作品陪伴着一代代民众走过了无数的岁月。这种历史悠久而被民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具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正所谓“我口唱我心”,其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赋予了民歌丰富的内核,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元素滋养了民歌的创造,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彩的被民众广泛传唱的民歌体裁,从而体现出民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民族印记。民歌从创作上来看,它是源自于集体性的产物。“口授心传”是它的特点。每一首民歌作品都是历经时代与时间的传承,在此过程中,又携带遗传与变异的特色。民歌向来与自然、历史、社会及劳动、民间礼仪、爱情生活广泛联系。民族与地域的风貌在其作品中构成了风格与审美。
   2.民歌今昔流传方式的比较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 民歌的衍生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生境、自然生境和社会生境紧密相连。各地域族群的社会风俗、劳动、生活紧密相联。诸多民族民间音乐品种都依托于某一地或某一族群流传的风俗习惯,或生产生活。由于交通不便,传统农耕社会,除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导致的文化流动和交融外,某一地或某一族群的文化类型不易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随着信息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跟以往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民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它不仅成为我们表现生活、抒发情感、歌颂爱情的方式,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伴随着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发展,民歌的口头创作、及口头流传的模式逐渐发生了弱化,一些新因素的融入也使它的发生发展、流传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尤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最为迅猛。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增加了人口流动,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从农村走进城市,人们从以往的小平房搬进了高楼大厦,广播电视换上了电脑手机,乡下的大秧歌二人转都被广场舞KTV所取代。可想而知,作为民间音乐文化传播和受众的主流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休闲娱乐方式必然发生较大变化。音乐欣赏类的娱乐方式越发多元,包括演唱会、歌剧、音乐剧等,一改往日简单、单一的娱乐方式。与此同时,现代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取代了旧有的人力手工劳作,城市中的手工劳作早已被机械设备所代替,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也很快被城市中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所淹没,一旦原有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传统民歌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被边缘化成为必然。另外,随着原生环境的改变,拉纤、伐木等劳动已经机械化、很多民俗活动也销声匿迹,与其伴生的劳动号子及风俗仪式歌曲已成为仅供观赏的表演性活动。综上诸多原因,民歌的“没落”成为“理所应当”的结局。信息化社會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无疑带给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前所未有的冲击,造成某民族某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包括民歌在内)逐渐被人所淡化乃至淡忘,长此下去,民歌传衍下去的式微是必然趋势。
   除了娱乐方式的变化,从传播方式来看,众所周知民族民间音乐的功能表现性很强。某些场合,完全是“自娱”式。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另一些场合,则为“娱人”,即由职业、半职业艺人参与表演,使听众能够获得美感与熏染。这对于民歌来说也是不例外的。几千年来,民歌多以世代承袭的口头传播方式流传至今。在20世纪初期,随着唱片工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影响了民歌固有传播方式——口耳相传,另一方面,使诸多民族的优秀民歌得以保存流传。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信息时代到来,传媒技术迅猛发展。在传媒技术的推动下,流行歌曲全面占领了民众生活的娱乐生活。更重要的是,从广播、电视、网络,到手机、电脑、MP3等,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促进了流行歌曲的传播。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并未给传统民歌带来“新生”,反而使传统民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原因何在?究其原因,民歌本是以地方特色见长的艺术种类,几千年来,民歌多以世代承袭的口头传播方式流传至今,其特点是真实反映民众的生活情景、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愿望。然而在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下,传统农耕文明下孕育的民歌,其所表现的内容和传递的情感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年轻人更易接受符合时代、迎合审美的音乐形式。传统民歌在流传的过程中具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即歌者可以自由地在原有的音乐框架中进行加工与再创造;这因口头传播的特点所致。而在信息时代,依靠口耳相传方式传播的民歌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如传播方式落后、内容不易被大众接受等。尤其某一地区的民歌,因受语言、地理条件等限制,使其传播范围小、受众少,成为小众音乐。不消说这类民歌在现代语境下无法产生社会影响,其生存都已存在困难,这类民歌在原生环境中都难以产生影响力。加上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普及,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势头的猛进,这些都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造成了不容小视的冲击。    二、当下传统民间音乐承载的功能解读,以汉族民歌为例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人共同的宝贵财富,民歌更不例外。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作品中所承载与表现的思想、情感乃是种凝聚力的体现。人类同质性的所思所想会在民歌中实现无阻碍的音乐表达与交流。因此,对于民间音乐的功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理应得到重视。
   1.音乐审美的传承
   受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冲击,民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处于音乐教育的从属地位,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全面铺开导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素质教育中推行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成为必然趋势,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我国本土的美育教育,更能在学生中培养传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有生力量,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应该说,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完善我国本土美育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民族民间音乐形塑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到,目前在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缺乏正确的认知,也为形成系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民歌的各异阐释,使学生逐渐形成认识、欣赏、喜爱的认知过程。同时,教师还要将民歌所阐释的情感准确传递给学生。如通过聆听、讲解、模唱《姑苏风光》,教师带领学生们领会作品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典雅静谧,婉转柔美的意境美;如《长工苦》、《揽工人儿难》传达了遭受欺诈压迫的长工的悲苦情怀;如《打夯号子》、《川江船夫号子》展现了劳动者不畏艰险与自然作斗争时的豪迈气概;《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人家都在你不在》、《那是一个谁》、《割莜麦》等作品饱含深情地描述了以离别、思念、期盼为题材的“走西口”生活;《花蛤蟆》、《冬丝娘》等,唱出了儿童们游戏时天真无邪的性格;再如东北民歌《小拜年》、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使学生们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体会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在欣赏、模唱民歌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视角了解、感知传统音乐文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
   2.民族精神气韵的弘扬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赵晓楠曾经说过:“民族音乐教育,也就是乡土音乐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赵晓楠,《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国音乐2001年6月)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家乡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而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茉莉花》具有东方曲调的优美、动听,曾震撼了世界亿万听众;《包楞调》的出现使中国的音乐体系中从此有了民间花腔的说法;《兴国山歌》作为战斗的号角,在半个多世纪前血与火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民众智慧的体现,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明、精神与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承载的不只是音乐艺术,更承载了中华精神、品质、文化、艺术。
   三、数媒技术与传统民间音乐的整合与对接思考
   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保护与发展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内容。而利用什么样的方式及手段则极为重要。信息时代下如若能有效利用好数字传媒技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开发、保护与发展方面不失为有益的尝试。不同的传播媒介对音乐作品的传播以及市场的开拓也会起到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利用呢?笔者认为,“动静皆宜”不失为一种方法和策略。
   1.静态保护,利用数字传媒充分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数字传媒技术是从表现形式和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新媒体,它融合信息、计算机、艺术等学科的交叉,是一个可高效利用的平台视角。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可利用网络传播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另外还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数据存储技术,对现有的民歌资源进行数据化采录,实现静态保存,充分实现其网络传播。同时,鉴于民间音乐都会与一定族群的历史产生关联、一般来讲它往往不会独立存在的特点,如它往往作为某一民俗活动的一部分而存在并发展有其不同的功能。大可以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性而制作出可考的资源。如祭礼、婚礼、丧礼、求偶,乃至通讯联络时的音乐都具有其功能性的表现。因此,民歌也不仅仅是单一的符号表象,其背后更蘊涵着各民族鲜活的历史的、族群的文化记忆与基因,即潜藏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身份认同。作为传统民歌传承的核心与灵魂,民间艺人具备着他者所不具有的先天优势,包括语言、润腔、习俗、宗教、心理等。因此,在数据化过程中,不仅要对音乐本体进行数字化采录,还需要通过数字媒体资源,建立信息丰富的民间艺人数据库资源,包括个人信息采集、图像信息采集、实物资料、声像资料等信息的采集与保存工作。这样以来,通过数据库一方面能实现民间音乐的保存,另一方面也为其更好地传播、弘扬下去创造了条件。同时,数据资源共享完全可以运用到学校中的教学使用,让学生摆脱掉以往学习的枯燥与乏味,而是融合进视听观评等感性认识的全新理念的学。
   2.捕捉活态,惟有源头活水来
   正如前文所说,民俗活动与民间音乐在生活世界往往是相伴相生。何谓民间音乐的活态?举个例子来说,若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的某一项民俗活动不再开展,那么这其中的民间音乐就难以为继;反之,如果民间音乐缺失,那么民俗活动也无法完整的呈现。因此,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应还以其生态性认知。尤其对高等院校中的学习来说。
   以高校民歌传承为例,从活态传承的效果而言,可通过不同的类型进行保护与宣传。比如说运用“内外结合”的民歌教学模式。内,可“请进来”,请优秀的民间艺人或者非遗传承人来到课堂与学生互动,通过讲学、讲座、授课,因为这些地道的民间艺人身上所携带的族群的文化基因是别人所没有的,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包括让他们用地地道道的方言土语来讲,让师生切身体会民族民间音乐的“大美”;这种原汁原味的美是后期加工雕琢难以复刻的。同时,任何一门民族民间音乐学科的背后一定要给以原生性知识与技能的补给。比如,对特定民族地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原貌的学习与勾勒,以为更好地理解作品服务。外,可“走出去”,需要在“请进来”的基础上,积极建立校外学习基地,通过实地采风,使学生真正融入进生活,徜徉在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中去体验真正的民歌艺术。同时在以上基础上,更可积极发挥地域优势,建立区域研究中心。以区域地方音乐资源为关照对象,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开发,将产学研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共进,打造地域品牌与名片,以培养出民族的优秀的民间音乐的传承人。
   3.时代语境下的求新思考
   时代语境下民歌的发展、表现极其文化价值与社会等价值是值得我们再挖掘的。如在时代语境下,民歌在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中融合进新鲜的音乐元素及表现力,它的新发展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新和创造,需要汲取传统中的养料与精华,融入时代的脉搏,在与时代与时俱进中探索与求新,不断实现其自身的圆融与完整。民歌历来融入了传统性与民族性的积淀,在信息时代的当下,其承传与发扬必彰显出多元音乐文化的融合,因此在其承传与创作的过程中应体现其各地民族音乐性、甚或高科技手段的汇集。包括运用现代的音乐创制手法、精心编配,使其演绎得当,更体现出民族的精神气概与神韵。希望在新时代音乐发展的潮流中民歌能以其强大的民族精神内核与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其传承的契机,以展现其不竭的艺术生命力。
   综上,民族民间音乐积淀着深沉的民族文化基因,凝聚着族群的深刻的文化记忆,经由代代人承传,本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时代在发展,但对于传统音乐的文化功能的认知不可缺失,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不可断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和孕育好民族的作品,我们的音乐走向世界才会更强大有力。
  参考文献:
  [1]廖奔.中国民歌[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
  [2]冯志莲.汉族民歌简明教程[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
  [3]乌丙安.民俗文化新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4]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作为少数民族重要的精神载体,在以其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感动世人的同时也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宝贵的历史财富。文章以黑龙江流域内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个世居本省的少数民族为窗口,一窥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的整体面貌,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更好地创新与传承这些民族音乐文化,寻求传承途径的探寻与拓展空间,将其发扬光大,以至流芳百世。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2018年初,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综合频道推出中国首档大型音乐类诗词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3月3日第四期节目中,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曹轩宾作为第四位经典传唱人出场,他用八百年的古琴与现代音乐一起作歌,以原汁原味的陕西方言,重新唱响经典。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歌词、创作、演唱、情感表达等全方位的分析,结合笔者个人的视听感悟与收获,总结其古典音韵与现代音乐风格融合的特点,为现代古诗词歌曲创作提供更好
期刊
摘 要:亳州烙画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样式之一,历史溯源悠久,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烙画由民间艺术走进宫廷,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烙画早期是通过火钎子烙烫在木制器具上,随着烙铁工具的革新,现代烙画艺人可以在宣纸上烙、烫作画。在对亳州三县一区的烙画艺人的访谈中,烙画艺人创作的盲目性、烙画传承人的匮乏、烙画工艺品市场的低迷、烙画艺人艺术的不自信、烙画艺人的小农意识等限制了烙画艺术的发展、创新。由对亳州三县
期刊
摘 要:扬州漆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工艺精湛,种类繁多,如“百宝镶嵌”、“螺钿镶嵌”、“点螺”、“漆砂砚”等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还数螺钿镶嵌工艺特色。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漆器的发展不断在传承与创新,现如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力求一个“质”与“美”的结合。走访漆器厂的手艺人,娴熟的技法与高度的审美,进而“看到了”扬州漆器艺术手工艺发展的机会。本文试图从了解到的有关
期刊
摘 要: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加拿大的作曲家R.穆雷·谢弗首次提出了“声音景观”的概念,并开展了音景生态学的多学科研究,主要讨论人类和音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的重要性,除了个人层面上审美的意义外,更多认为声音传播的重要社会价值还包括创建一个地方的属性,提供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价值,与景观感知互动,并成为连接人类和世界文化的中介。笔者将西安鼓乐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声音景观,以 “听”为关键词,通过对西安鼓乐国家
期刊
摘 要: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发掘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居民生活方式等,把这些最具特色的文化融入到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不断丰富其内涵,这是对乡土情怀和归属感的承载。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公共设施设计中,是对传统文化的再现与展示。通过对湛江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建议运用虚拟现实手段把具有代表性的雷州文化融入到公共设施设计中去,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虚拟现实 公共设施 地域文化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基于CPTED(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中学校园环境设计思考。以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中学为例,从规划结构、建筑设计、外部空间、辅助设施四个层面,总结易发生校园暴力空间的设计缺陷,结合CPTED理论领域性、出入控制、自然监视、环境印象四个方面,展开中学校园环境优化设计探究。得出一系列重要节点的优化设计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CPTED理论 环境设计 校园暴力   近年来,我国
期刊
摘 要:城市公共空间中,水体景观凭借其营造舒适气候,保护周边区域的环境以及维持城市河道的生态平衡的作用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景观不仅仅是城市风景的一部分,同样凭借其对不同区域快的连接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健身休憩的空间。  关键词:滨水空间 植物分布 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及水体景观   城市的公共空间在一座城市的建造规划中占据着相当分量,尤其是在休闲娱乐功能上,公共空间凭
期刊
摘 要:马克·夏加尔是一位受到现代派艺术影响的画家,具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文章从夏加尔作品中的独特视角出发,对画面的构图进行研究。此外,笔者还从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来讨论夏加尔画面构图的整体性。  关键词:构图 视角 造型 色彩 整体性   夏加尔出生在一个俄国犹太人家庭里,犹太人对宗教文化的信仰为他以后的绘画提供了极大的灵感。夏加尔在学校里展现了他绘畫的天赋,在巴黎的艺术圈里,他结识了和他一样富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与灵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传播文化遗产、解读文化遗产的方式与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广州作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从古越文化到丝绸之路上的大港,再到岭南文化的主阵地,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精神内涵,不仅让人们领略到文化遗产的艺术之美,更让人们感受到孕育其中不竭的精神力量。文章以广州文化遗产中的美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引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