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小学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了武陵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阐述,旨在为武陵地区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武陵地区
【项目名称】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探究——以武陵地区为例”(项目编号:14Y0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何斌,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1-0048-02
一、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
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长期以来,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章林小学非常注重教职工的师德建设,积极开展了师德建设的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物质利益原则,努力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不断完善教师制度,建立健全的师德培训制度和师德档案制度,坚持岗前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教师职前、职中一体化的师德教育培训机制,使教师的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实行教师岗位聘任与考核制度,强化师德一票否决制运用。建立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成立师德建设监督工作机构;成立党、政、工、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师互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组织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立足教师个体道德需要,构建丰富多彩的师德学习活动。如“师德大讨论”“创先争优”“读书成才”等实践活动和“爱岗敬业之师”“十佳道德模范”“十佳班主任”等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五个一”的读书活动”,全面推行“5十1”“8十1”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广大教职工见贤思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重视教职工的体验、感受和要求,培养和提高教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批评能力。
二、推进学校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狠抓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根据学校留守学生多的办学实际,提出了“蒙以养正,培源固本”的办学理念并运用于教育实践,使养成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二是狠抓教师培养创新,用新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用新理论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用新方法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实践新理念,重构新课堂和重塑新自我的自觉性。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章林小学精心设计了教师发展的“1十2”总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熟练驾驭本学科的教学能力,并具备两项以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特长。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制定“教师自我成长计划”,明确教师个性化发展目标,借以激发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欲望。三是狠抓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立足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有效德育、高效课堂、学校特色的创新与实践。自主构建了以“爱”为源泉,以“孝”为基础,以“礼”为根本的有效德育模式,有效突破小学德育教育的瓶颈问题,使其经验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自主构建了高效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轻负高效的目标。四是狠抓教育科研创新,立足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教师立项研究自己的课题、身边的课题和学校特色发展的课题。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向内涵发展,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民主管理监督,创建源清流洁的校园
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就是要按照法律规章制度管理学校。几年来,学校致力于协调好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决定与个人权力的关系;正确处理“一言堂”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正确处理管理效率与确保平稳运行的关系。在法规和制度的框架下,让学校各个部门和主体照章办事,各司其职。在协调好四种关系的基础上,学校突出抓好了教师关心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
坚持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参与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每次教代会上,校长必须就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密切关注的问题向教代会报告,如办学方向调整、校园建设规划、学校招生、教职工福利、职称评聘、评优晋级等,提请教代会代表讨论和审议。几年来,学校教代会先后审议通过了《章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章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章林小学“培源固本”有效德育模式》《章林小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和制度20多项,不仅提高了广大教职工依法治校的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而且提高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
坚持学校办学章程,充分发挥教代会在把握学校办学方向的重要作用。学校办学章程是政府和学校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学校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法规性文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不断完善的学校章程制度为基础,从实体合法、程序正当两个方面,不断规范章程制度制定程序。从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的实际出发,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办学特色、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等重大问题作出科学调整,不断健全和完善了党群、行政、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后勤、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健全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学校治理结构。
坚持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校务公开是民主办学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学校成立了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把校务公开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把政风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以及校务公开的决策过程。强调凡公开的内容和结果必须符合“决策过程——执行情况——办理结果”操作流程。建立校务公开考核制度,明确规定了监督考核的对象、内容、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让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保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 坚持为教职工办实事,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学校坚持为学校教职工办实事,凡是教师提出的合理诉求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学校工会通过开展向教师献“五心”活动,做到对教师真心爱护、诚心关怀、耐心帮助、细心体贴、全心依靠。从思想上解除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愉快地工作;从生活上解除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健康地工作;从工作上解除教师的压力,使教乐意为学校奉献。
四、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 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学校工会坚持把教职工个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优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积极引导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多做贡献。
2. 凝聚“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之魂。学校工会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发掘校园精神的丰富内涵,用师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诠释校园精神的丰富内涵、基本精髓、文化传统和时代风貌。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善于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予校园精神新的内涵,从而不断提高校园精神的品位。
3. 打造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学校工会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工之家”、文化体育场馆、教工阅览室和“教工活动室”等阵地的建设,创新开辟了“职工书屋”,将“书籍阅读”“网络阅读”和“阳光书吧阅读”融于一屋。精心设计室内环境,使室内装饰、色调搭配、桌椅样式体现宁静、温馨和典雅。在“职工书屋”内,还配有豆浆、牛奶、咖啡、水果等食品,使“职工书屋”成为教职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放飞心情的重要场所。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组建了教师跆拳道表演队,结合个人兴趣特长爱好组建集体舞蹈、书法、乒乓球、篮球、武术等10支运动队。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依法维护教职工权益和合理诉求
学校工会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反映教职工的合理诉求。在关注教职工群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关注教职工个体的愿望,真诚地听取不同个体对工作条件、利益分配以及其他涉及其切身利益的事务的意见,通过对教职工整体、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利益的分析研究,提出更为全面的维护方案,更好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吴雁玲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武陵地区
【项目名称】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探究——以武陵地区为例”(项目编号:14Y04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何斌,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1-0048-02
一、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
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长期以来,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章林小学非常注重教职工的师德建设,积极开展了师德建设的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物质利益原则,努力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不断完善教师制度,建立健全的师德培训制度和师德档案制度,坚持岗前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教师职前、职中一体化的师德教育培训机制,使教师的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实行教师岗位聘任与考核制度,强化师德一票否决制运用。建立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成立师德建设监督工作机构;成立党、政、工、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师互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组织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立足教师个体道德需要,构建丰富多彩的师德学习活动。如“师德大讨论”“创先争优”“读书成才”等实践活动和“爱岗敬业之师”“十佳道德模范”“十佳班主任”等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五个一”的读书活动”,全面推行“5十1”“8十1”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广大教职工见贤思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重视教职工的体验、感受和要求,培养和提高教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批评能力。
二、推进学校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狠抓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根据学校留守学生多的办学实际,提出了“蒙以养正,培源固本”的办学理念并运用于教育实践,使养成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二是狠抓教师培养创新,用新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用新理论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用新方法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实践新理念,重构新课堂和重塑新自我的自觉性。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章林小学精心设计了教师发展的“1十2”总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熟练驾驭本学科的教学能力,并具备两项以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特长。在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制定“教师自我成长计划”,明确教师个性化发展目标,借以激发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欲望。三是狠抓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立足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有效德育、高效课堂、学校特色的创新与实践。自主构建了以“爱”为源泉,以“孝”为基础,以“礼”为根本的有效德育模式,有效突破小学德育教育的瓶颈问题,使其经验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自主构建了高效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轻负高效的目标。四是狠抓教育科研创新,立足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教师立项研究自己的课题、身边的课题和学校特色发展的课题。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向内涵发展,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民主管理监督,创建源清流洁的校园
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就是要按照法律规章制度管理学校。几年来,学校致力于协调好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决定与个人权力的关系;正确处理“一言堂”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正确处理管理效率与确保平稳运行的关系。在法规和制度的框架下,让学校各个部门和主体照章办事,各司其职。在协调好四种关系的基础上,学校突出抓好了教师关心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
坚持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参与民主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每次教代会上,校长必须就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密切关注的问题向教代会报告,如办学方向调整、校园建设规划、学校招生、教职工福利、职称评聘、评优晋级等,提请教代会代表讨论和审议。几年来,学校教代会先后审议通过了《章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章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章林小学“培源固本”有效德育模式》《章林小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和制度20多项,不仅提高了广大教职工依法治校的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而且提高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
坚持学校办学章程,充分发挥教代会在把握学校办学方向的重要作用。学校办学章程是政府和学校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学校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法规性文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不断完善的学校章程制度为基础,从实体合法、程序正当两个方面,不断规范章程制度制定程序。从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的实际出发,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办学特色、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等重大问题作出科学调整,不断健全和完善了党群、行政、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后勤、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健全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学校治理结构。
坚持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校务公开是民主办学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学校成立了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把校务公开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把政风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以及校务公开的决策过程。强调凡公开的内容和结果必须符合“决策过程——执行情况——办理结果”操作流程。建立校务公开考核制度,明确规定了监督考核的对象、内容、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让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保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 坚持为教职工办实事,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年来,学校坚持为学校教职工办实事,凡是教师提出的合理诉求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学校工会通过开展向教师献“五心”活动,做到对教师真心爱护、诚心关怀、耐心帮助、细心体贴、全心依靠。从思想上解除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愉快地工作;从生活上解除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健康地工作;从工作上解除教师的压力,使教乐意为学校奉献。
四、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 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学校工会坚持把教职工个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优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积极引导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多做贡献。
2. 凝聚“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之魂。学校工会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发掘校园精神的丰富内涵,用师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诠释校园精神的丰富内涵、基本精髓、文化传统和时代风貌。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善于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予校园精神新的内涵,从而不断提高校园精神的品位。
3. 打造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学校工会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工之家”、文化体育场馆、教工阅览室和“教工活动室”等阵地的建设,创新开辟了“职工书屋”,将“书籍阅读”“网络阅读”和“阳光书吧阅读”融于一屋。精心设计室内环境,使室内装饰、色调搭配、桌椅样式体现宁静、温馨和典雅。在“职工书屋”内,还配有豆浆、牛奶、咖啡、水果等食品,使“职工书屋”成为教职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放飞心情的重要场所。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组建了教师跆拳道表演队,结合个人兴趣特长爱好组建集体舞蹈、书法、乒乓球、篮球、武术等10支运动队。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依法维护教职工权益和合理诉求
学校工会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反映教职工的合理诉求。在关注教职工群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关注教职工个体的愿望,真诚地听取不同个体对工作条件、利益分配以及其他涉及其切身利益的事务的意见,通过对教职工整体、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利益的分析研究,提出更为全面的维护方案,更好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吴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