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疫苗长期免疫效果评价及免疫持久性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我国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长期保护效果,为乙肝防控和乙肝疫苗HepB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监测点收集1987-1996年出生(13~22岁)、全程接种乙肝血源疫苗的人群,以及1997-2008年出生(1 ~ 12岁)、全程接种乙肝重组酵母疫苗人群的血清样本和资料;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HBV感染指标,结合本底资料和乙肝疫苗免疫史进行分析.结果 在河北正定、广西隆安、上海黄浦、青海同德和湖南湘潭5个监测点共收集1~12岁重组酵母疫苗免疫人群样本8133例,13 ~22岁血源疫苗免疫人群样本4848例,5个监测点的HBsAg平均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本底值,疫苗总体保护效果分别为86.04%~96.14%;河北正定、青海同德和湖南湘潭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广西隆安和上海黄浦的结果显示19~22岁人群HBsAg阳性率偏高;Anti-HBs阳性率随免疫年龄增长而下降,重组疫苗免疫人群从1~2岁组的86.84%下降至11~12岁组的46.40%,17 ~18岁组的Anti-HBs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而19~22岁组出现升高;几何平均浓度(GMC) <10 mIU/ml(Anti-HBs阴性)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100~999.99 mIU/ml和≥1000 mIU/ml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血源疫苗免疫后13~ 22年、重组酵母疫苗免疫后1~12年的总体保护效果良好;不必开展加强免疫,建议加强监测18岁以上人群的Anti-HBs水平,对GMC<10 mIU/ml者开展加强免疫。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一步法PCR快速鉴定布鲁氏菌种及种内部分生物型.方法 设计6对引物,建立一步法PCR反应,将布鲁氏菌6个种和种内某些生物型进行鉴定,应用该方法检测了27株布鲁氏菌参考菌株和239株临床分离的布鲁氏菌,并与生物学分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一步法PCR能够将待检菌株准确的鉴定到布鲁氏菌种,对于猪种可以定位到生物型和疫苗株;对于牛种可以鉴定到牛种生物型1、3、4 与2、5、6、7、9两组生物
目的 考察献血员血浆中抗EV71中和抗体的状况,同时建立适宜的高通量筛选EV71特免血浆的方法,为制备EV7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以经典微量细胞病变中和方法测定血浆样品及市售普通静注丙种球蛋白中EV71抗体滴度,探索用于制备EV7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血浆的参考指标.据此,建立筛选血浆的高通量阈值中和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应用筛选的EV71特免血浆制备EV71特免球蛋白,并应用细
细菌鉴定属于多相分类学(Polyphasic Taxonomy)[1].包括基因信息(DNA,RNA)和蛋白信息.蛋白信息指的是表型特征,细菌形态学就是重要的表型特征之一.所以,细菌鉴定离不开形态学[2],鞭毛形态学是细菌形态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观察鞭毛形态技术很难在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尤其是鞭毛染色,因此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就细菌鞭毛形态特征、功能和鞭毛染色应用价值等方面做一介绍。
期刊
目的 观察亚抑菌浓度(亚-MIC)苦参碱及与红霉素联用后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连续稀释法测定苦参碱和红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棋盘格法评价苦参碱和红霉素联用后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抗菌活性;体外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XTT减低法评价亚-MIC苦参碱及其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内细菌代谢及初始黏附能力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用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是近些年来导致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其耐药特征、产生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的分布及流行的克隆株等会随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我们研究发现本地区24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均携带KPC一2基因,还有5株携带IMP-4基因,且24株产酶菌株中均携带PMQR,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不同时期猩红热患儿酿脓链球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不同时期广东省酿脓链球菌分离株22株进行emm分型、超抗原基因检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 酿脓链球菌对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和青霉素100%敏感,2000年以后分离的酿脓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100%耐药,而2000年以前的菌株只有9.1%(1/11)对这两种药物耐药.22株酿脓链球菌有3个emm型:59.09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人体鼻咽部寄居的正常菌群之一,是儿童及老年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在高达5%~50%的成人和儿童中能分离到该菌.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该菌群才转变为致病菌。
期刊
TIPE2(TNFAIP8L-2,tumor necrosi sfactor-a induced protein-8-like2)2008年作为新型免疫调节因子被首次鉴定出来,它由184个氨基酸构成,具有与死亡受体结构域(DED)相似的结构域和6个保守的仅螺旋结构,隶属于TNFAIP8家族。TIPE2是一种胞质蛋白,高表达于髓系和淋巴系的免疫细胞。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4例NA治疗12周的CHB患者外周血Treg(CD4+ CD25high CD127low)和Th17(CD3+ CD8-IL-17+)细胞频率.ELISA检测血清IL-10、TGF-β1、IL-17及IL-23水平.各组间采用Mann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的30余年间,艾滋病已迅速蔓延全球.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在1480万需要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中,仅有54%的人正在接受治疗[1].到2011年1月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已批准30种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