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心之爱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z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三餐,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十多年前的那餐酷暑“佳肴”越来越使我刻骨铭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每年的梅雨洪水季节总会让家乡的一些土坯房屋倒塌,更多的则是潮湿对土墙基的侵蚀,使原本坚硬的土墙基变软、歪斜,使人提心吊胆。公社针对这一情况,利用山区红黏土这一资源优势,创办了轮窑厂,生产红砖供老百姓更换墙角、砌墙建房。每个生产队将最能吃苦耐劳的农民推荐给大队,大队再统一挑选推荐给公社轮窑厂。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了一名轮窑厂的职工。
  父亲在窑厂主要从事出窑工作,出窑就是将烧好的砖从窑洞里拖运出来码好。出窑是轮窑厂的最后一关,砖泥生熟、砖坯好坏、火候到位与否,一目了然。父亲深知老百姓修建房屋的艰难,砖是关系房屋寿命的重要材料,容不得丝毫马虎。自感责任重大,出窑时总是细致观察,将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反映,督促整改。出窑时窑洞闷热得像烤炉,烤得人头发焦黄焦黄的;砖灰呛人,任凭你怎么清洗鼻腔,直到第二天早晨流出来的鼻涕都会带有浓浓的红色灰尘。尽管出窑苦累脏,反映问题又容易惹火上身得罪人,但父亲却很热爱这份工作,他始终认为,无数人家用的那些砖都经过了他那糙裂的大手,这是一份多么值得自豪的工作呀!
  酷暑时节,天热得欢叫的知了懒得开口,热得树木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片。一担冷水泼进去,红砖“滋拉”一声全部吸进去,却不见降温,红彤彤的炉火仿佛还在砖内燃烧,铁夹子抓上去,高温迅速传导,温度等同红砖,即使套上厚厚的湿手套抓握,仍灼手烫人。人一进窑洞,浑身上下汗水直滴,汗水辣得人眼睛难以睁开,只好不停地用胳膊擦拭,汗水蒸发后留下的层层细盐和砖灰夹杂在一起,在脸上留下道道红尘。用小车把砖从窑洞里拖运出来时,人才能在外透口气,不过透的仍是热烘烘的空气。而后在垄子上码,五块一放,整整齐齐,易数易运。码好砖后,再马不停蹄地进窑洞运砖。烧好的砖若不及时运走,砖坯子就不能推进去烧,从而影响生产进度。
  那天厂里为了慰劳战高温的职工,决定加一次餐,给全厂一百多个职工每人来一小碗红烧肉豆腐,其中一半是只有半价的猪头肉。
  父亲到窑厂上班,每天早出晚归,中午提前把米放进一个铝制的饭盒内,在食堂的锅里蒸,菜是用一个小瓶从家里带来的腌咸菜。吃饭时,把瓶里的菜往饭上一倒,两筷子便扒完了,然后把水倒进饭盒里洗洗晃晃,咕咚咕咚地喝完,就这样解决了午餐。
  为了这次加餐,父亲特地到窑厂取土形成的塘里,和着衣服洗了一个澡。只图一时的清凉,根本不顾生冷水对大汗淋漓身体的伤害。身上的汗、灰、盐虽洗去不少,然砖灰在衣上染成的顽固红渍却很难洗净。
  当父亲从食堂窗口取出这份红烧肉豆腐时,佳肴上正喷着热气腾腾的香气,香气直入他的鼻腔,洗澡之后,他觉得嗅觉更加灵敏,闻到的香气特别浓郁,使他满口生津,直咽口水,恨不得一口将碗中的肉和豆腐吞得精光。父亲的肉量,不要说这一小碗,就是八九碗也能吃掉。
  父亲把这小碗红烧肉豆腐和自带的腌菜瓶一同放在了饭盒上,找了一个无人处,把那碗诱人的佳肴放在了身边,仍像往常那样从瓶中取出腌豆角,往饭中一倒,尽管饥肠辘辘,吃得却比平时慢了许多。当他吃到一半时,只见大家早已狼吞虎咽地吃完,用筷子敲击着饭盒,热情高涨地欢呼:“好吃!好吃!再来一餐!再来一餐!”父亲再也忍不住了,将碗中红烧肉豆腐的油汤往饭盒里倒了一点,来不及咀嚼,两口便把盒饭吃了个底朝天,饭盒中的一丁点儿油星也被他用饭抹得干干净净。倒水洗净喝完后,他一下将小碗里的红烧肉豆腐扣进了饭盒中,然后把饭盒放在了食堂的一个通风荫凉处。为防止佳肴变质,他先将饭盒掀起了一道缝;为防蝇虫,之后又将饭盒盖得严严实实。
  午后的窑厂,更是赤日炎炎似火烧,地面烤得人脚能起泡。整个下午,父亲干活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似的,盼望早点干完歇工,想象着全家人分享佳肴时的快乐,同时隐隐担心佳肴变质。
  以前收工哨声响起后,父亲总是还要干些扫尾的活儿,最后一个离开工地。这天他归心似箭,不料越急越不顺,因气温太高,运砖的小车爆了两次胎,修补了好几次。为了抵御难耐的高温,他又去塘里洗了一次澡。洗澡的人太多,塘里浑浊不堪,身上全是泥浆水,人走到哪里,泥浆水就淋到哪里。
  好不容易等到收工的哨声响起,父亲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食堂,取出饭盒,紧握手中,不顾散了架似的劳累,火急火燎地往家赶。
  父亲赶到家前,我们兄妹三人已将小饭桌、凉床和凳子抬搬到了门前的晒场上,还在晒场上洒了不少水,以降温防尘。母亲说开饭时,我们迅速把饭菜和餐具端到小饭桌上。父亲一到家,便将饭盒打开放到小饭桌中央,全家人惊喜得睁大着眼、张着大嘴,饭盒里的红烧肉和豆腐乌光光、油亮亮,扑鼻的香气在桌上不断飘散,刺激着全家人的嗅觉和味觉……
  母亲说:“先下锅热一下再吃吧。”父亲仿佛看透了我们心思似的,急忙说:“天早已把它热透了,不用再热了。” 我们清楚地记得,还是端午节吃的肉,一会儿便风卷残云般地将饭盒中的红烧肉豆腐一扫而光。父亲和母亲坐在我们身边,边看我们吃饭,边用扇子为我们扇风驱蚊,喉结在不停地吞咽,脸上露出了温暖幸福的笑容。
  火越烘越寒,肉越吃越馋。当我们把肉和豆腐吃完时,才感到自己没吃够,才感到肚子更饿,才品出了豆腐中一丝丝淡淡的馊味……
  当父亲满脸愧疚地将剩下的那点汤准备倒给母亲时,母亲却婉拒说:“给孩子们吃吧,他们吃了比我们吃了好!”“是的,是的,他们吃了是比我们吃了好!”父亲连声赞同,周身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父亲端碗吃饭时,突然觉得一口都吃不下,才知自己又像以前那样中暑了,冷汗涔涔,咬紧牙关支撑了一会儿,还是从板凳上倒了下来……
  这餐酷暑“佳肴”距今虽已四十多年,但至今我仍觉得仿佛如昨,心酸回忆的同时,更能强烈地感受到父母的灼心之爱。
其他文献
筹 码  它作为一个筹码,在长日将尽、黑夜来临之时,被投注到一个家庭机器的正常运转当中,无人能预测,之后,会有怎样的欢喜悲忧。  在它到来之前,我们家小主人曾无数次在饭桌前提起想拥有一条小狗的话题,并从初时的随便说说,发展到从口吻和神情都充满渴望和期待。  我们住在单元楼,50多平米的面积,被分割成六分——卧室、书房、厨房、餐厅、客厅、卫生间。楼上大嫂喜揶揄,在她口中,我们的麻雀小屋,具备了五脏俱
期刊
春日,一次想象  鸟鸣缠绕春风  没有预约  这样的清晨——  你踱步而来  太阳像让人晕眩的爱情  锃亮,晃眼  玻璃上的反光  投射在屋子的天花板上  ——你的影子一路  走在你前面——走过花丛、树影  先一步  出现在我木质的静静门框上  ……如 今  ……如今,我更有避开人群的愿望  我整天都在与你窃窃交谈  饱胀的心呵  ——那些要对你说出的话,冒啊冒啊  像成片成片轻柔的紫藤花  时时
期刊
我 们  在旷野,五月酸甜的枝头  我们按捺的寂静是肩并着肩的  是风吹下的颤栗  两只蚂蚁走上心头,伸出触角  午后大地昏昏欲睡  我们走在时间的酝酿中  枇杷熟了,栀子花开了  世界以丰富区别于他,她,它  我们是一颗青梅的上下阕  在春天我们用繁花刚刚倾诉  在初夏以重逢,以飘摇,以结果  迷 路  一起迷路在草木深的时节  我们寻找什么呢?一个斑斓的座位?  一些深情的台词?  一条等待你
期刊
太阳已经退去烈焰,阳光温和淡然地播撒在草原上。一个又一个平缓的小山峦将原上的草划分出深浅不一的色块。向阳的草坡镀上了一层金色,坡背面的草清晰地反射着蓝光。他们结伴走出牧民的家门,向南走去。牵着马的牧民用娴熟而又生硬的汉语招呼他们:“骑马吧,骑马吧。”他们摆摆手,脚步没有停留,笔直的、弯曲的草向脚边拥过来,勾连着他们的裤脚。远处的一层一层绿草变得清晰,又经他们踏过而变得模糊。背后远远地传来牧民的叮嘱
期刊
落着雪……  听起来是安静的……落着雪  雪落在我悄悄惦念的地方  那儿有古老的城墙  厚度接近三米  那时你还不存在  还不知道  在我很小的时候  曾在那堵墙头上  摘取过夏天的野花——  现在,落着雪  城墙从雪中竖起  像坚硬的墓碑  现在,我知道,现在  你有充分的力量  理解这个世界  以及接受这遍及世界的  温柔……  槐 花  过去,我可没有注意到槐花  当我追寻你  一路都是槐花
期刊
情书的红豆  在青春的上游  那一封发黄老情书里的字  变成了一行行海鸥  我看着它们  竟然摩擦得眼痛  那摩擦力爱上了我的疮口  时间这个魔鬼  竟可以把揭去疤的瞬间充斥快感  于是我渴望每一次复合前的疮面  然后兽一样伸出手撕咬一番  一切都沉默了  只有用枯叶的井关起的我  常常望着月  望着时残时圆的月  发出一声嚎叫  有一天月啊 迷蒙中一片殷红  我揉一揉眼睛  钩状的月似一个分叉不
期刊
布莱恩是我在澳洲时的邻居,一个典型的英国人,瘦,白,高,黄白色头发,性情温和,殷勤地为女人开车门。他十三岁时随继父来到澳大利亚。继父是油漆匠,布莱恩虽然对继父并没有多少感情,但对此却也颇为擅长。也算子承父业吧,动不动就拿小刷子把家里看不顺眼的地方油得铮新。比如门口走廊的地脏得看不出颜色,他就拿小刷子刷成红色,柜子破了,也刷成红色。当然都是暂时的,他属于不勤快的那种人,以为把脏了或破了的地方刷一层漆
期刊
丛生的芭茅草,是岁月赐予的布景,童年的身影,依旧在成群的啁啾,成群的跳跃。灵魂是欢唱的鸟儿,离不开栖息的枝桠,无法走向儿时的渡口,在芭茅草间嗅闻,记忆的流年……  一  沅水流经一个叫回龙湾的地方,蜿蜒成袅娜远去的炊烟。相传,有一条龙精告别洪江去别处继续修炼时,想起了多年相处的五溪百姓,有些恋恋不舍,回首转身致意时,龙尾摆动,把河岸摆出了一个又大又深的河湾。回龙湾,因此而得名。  我家住在回龙湾大
期刊
草原人家天刚破晓就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今天要去给远在大山深处月夜练箭的巴特尔哥哥和格日勒(蒙语意为:光芒)师傅送些食物。图雅起得格外早。她一大早挤过牛奶后,先照料好小狐,又帮额吉(蒙语意为:母亲)熬好了香喷喷热腾腾的奶茶。  一家人吃过早饭,等阿布(蒙语意为:父亲)放出马群,吆着牛羊去到牧场后,图雅也打包好新鲜的牛肉干和奶酪,骑上那匹心爱的毛色如雪的小白马向远山飞奔而去。  马儿一路撒欢地跑过数
期刊
红月亮,我爱  我爱你微微发烫的身体  爱你体内漾动的水声  爱你从稀疏的小丛林里闪现的背影  爱你沿着乡间土路离去的足音  我爱你  也爱你照着我时,身体里窜起的火苗  眼眶内涌动的泪水  我爱你今夜的饱满  但并不厌倦明天,你会割伤我的思念  我爱你,我就是一片没有边际的国土  等你用羞红的旗帜  来将我占领  骑着单车穿过乡村  我是老旧的人,不喜欢新式的车子  我唯爱横梁上可以驮人的老甲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