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桶匠:渐行渐远的老手艺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箍桶匠又称圆作木匠,民间专门制作与修理日用木桶或木盆的工匠。因为箍桶匠制作的马桶、脚盆、米桶、锅盖等家什都以圆形为主,以示与造房子的方作木匠区别。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廉价五金、塑料制品的普及,木桶的市场竞争力直线下降,箍桶匠这门老手艺随之断层。“箍桶噢,箍桶 ;箍桶噢,箍桶……”曾经熟悉的吆喝声,早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当得悉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长标村还有一位接活的老箍桶匠时,便特地前往寻访记录。
  长标村位于歙县长陔乡境内,距歙县县城67公里,驱车约2小时。该村奠基于宋代,东邻璜田乡,西邻绍濂乡,南有大曾岭与浙江省淳安县相连,北邻小川乡。因地处偏远山区,改革开放前,村民仅靠茶林的微薄收入度日,生活非常贫困,男丁一般都要学门匠活,方可维持生计。

  箍桶匠王应龙,今年69岁,身材精瘦,皮肤呈古铜色,一看就是个历尽艰辛的坚韧汉子。王师傅非常诙谐健谈,自称是“老江湖”了,他16岁师从叔父,17岁便出师自立,挑着近50公斤的工具担子辗转四方揽活,早年在屯溪、歙县、绩溪、旌德、宁国一带小有名气。

  王师傅在回忆起箍桶匠的“黄金时代”时颇为自得,特地拿出挂在担上的四花竹篾箍向我介绍:这个挂在工具担上的四花竹篾箍就标志着箍桶匠是个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一般箍桶匠只能编单花箍和双花箍,像这样的四花箍,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编。王师傅就是凭着一手令人信服的好手艺建起了房,并且养大了4个孩子。

  箍桶匠的刨子很特別,刨刀口朝上,安在一个一米多的架子上,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一样,将木板顺着刨刀口往下推。木板推平后,在木板的两边钻上小孔,用于竹楔拼接。

  按尺寸刨平滑并钻好孔的板材,开始用竹楔拼接。王师傅不用铁钉拼接,是因为铁钉容易生锈,会腐蚀木桶。小小的竹楔有讲究,得在桐油或菜籽油里沸煮过,连接在桶板间,上百年都不变形、不腐烂。每块桶板连接后要在拼接处抹上土漆,再用木槌用劲敲打至密不透隙。

  桶形拼接完毕要仔细检查,必须达到严丝合缝。

  板材拼接成桶形后,下一道工序就是在桶外上箍固定,防止木桶散架。王师傅编制的竹篾箍,竹篾选用竹青层,竹青层防虫、防霉且最牢固。

  有些箍桶匠图省力,喜欢用铁丝来固定。王师傅说,他一直坚守用竹篾,因为用铁丝箍桶,一到寒冷的冬天,桶上的铁丝易掉,而竹篾箍和木板一样热胀冷缩,会一直紧固在桶上。篾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养桶,桶不易损坏,也不会漏水。

  桶箍好后,用壁板锯与斧头进行桶底、壁板开槽,以备上底板。

  用自制的夹尺根据桶底圆直径划圆,锯出底板,然后用一字刨对桶底板的边沿进行刨光。

  上完底板,一个密封不漏水、保持水温缓慢下降效果的泡脚桶便初步完成。

  这是王师傅早年给儿媳箍的一套山里人家标配新娘桶,只是城里不适用,还一直存放在老家。虽然搁置许久,但依旧能看出老手艺人精湛的功力。

  这个站桶是有些年头了,据说村里大部分45岁以下的人,小时候都站过。看着这个站桶,勾起了我幼时一次有惊无险的回忆:听母亲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将我放入底部搁有火盆的站桶,腾出手出门去干活,我两只胳膊架在桶帮上,跺着脚不停地前俯后仰,竟将垫脚的搁板跺翻,掉入火盆中,我的一双小脚丫硬生生抠立在火盆上面细细的横架上,站桶在我的前俯后仰中,从堂前中央移动至门槛处,母亲回来看到这一幕,惊吓到嚎啕大哭。
  收回思绪,想想我们如今为什么怀念这些渐渐消逝的老手艺与老物什,或许正是这些老手艺和老物什,能唤起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一份情感。
其他文献
雨林是雨量甚多的生物区系,整年都有着充足的雨水,附着的冠层都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由于众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地球空气的能力尤为强大,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存在的重要性是极大的,所以热带雨林又有“地球之肺”的美誉。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雨林不仅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无论是在都
期刊
看过《封神榜》的人都知道,剧中主人公姜子牙的坐骑模样非常特殊,像鹿又不是鹿,像马又不是马,人们称之为“四不像”。有人说,这种四不像,是古代神话中的银白色麋鹿,又被称为白泽,是最聪明的神兽,号称知道全天下的事,常与麒麟或凤凰等视同为德行高尚的统治者治世的象徵。  麋鹿,属于鹿科,又名大卫神父鹿,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有时到海中衔食
期刊
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冈仁波齐是藏族人和印度人心中公认的“神山”,这里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转冈仁波齐朝圣,是藏族人由来已久的传统,很多虔诚的印度人也会在夏季来这里朝圣,当然他们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很多人根本就是无怨无悔地前来“送死”。而更加虔诚的藏民,除了转冈仁波齐外,也会花上几天时间转玛旁雍错。而海拔4588米的玛旁雍错,绕其一周大约有85公里,多数人转上一周需要四到五天,并非一件易
期刊
贵州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去年4月中旬,有幸到贵州采风,在这里我参加了贵州姊妹节开幕式,又随团去了几个很有特色的苗寨、侗寨,领略了加榜梯田等贵州美景。贵州给我的初次印象就是,山青水秀人更美,乐在此乡不思归。当然,贵州也有不少落后贫困地方有待开发。这个被人们称作“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的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县格凸河水塘镇的格井村。在100多米宽、200多米深的天然石洞里,目前只住着吴、王、罗、梁四个
期刊
与其说是来囊谦观鸟,不如说是来囊谦观花,借着观鸟的名义来赏花,有点跑题的味道。  我只有两天的时间,如何快速观赏这里的花鸟,我选择了两条路线。  第一条线路:囊谦——白扎乡——白扎盐场——白扎林场——嘎尔寺——嘎尔念庆山,全程80多公里。  嘎尔寺是藏教白教最大的一座寺院,位于玉树州囊谦县海拔4200米的嘎尔念庆山山坡上,约北纬31°,一个和西藏交界的地方。寺院的数百间建筑,不规则地分布在山南边的
期刊
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灵放归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称之为“放生”。一切生灵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得以重拾生机,而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生命垂危的人和野生动物的性命。不忍和恻隐之心是很多人的常有之心,放生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但是在放生过程中,对于生态平衡的维系同样值得关注。  狭义的放生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野生动物。关于放生的思想和行为,古已有之,西周祭神以陶俑
期刊
高寒、缺氧、干燥、荒芜……构成了高原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特点,这样的条件注定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的人口分布特点。  然而,就这广袤的大地上,野生动物守土有方,生存有道,建造了一个和谐生动的高原野生动物王国。  物种名称:藏野驴  拍摄地:格尔木野牛沟  藏野驴栖居于海拔3600~5400米的高原地带,营群居生活,它们早已适应了高原上严苛的生存环境,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成群的藏野驴
期刊
蓝马鸡是中国特产,是高山寒冷地区的鸟类,只产在中国,终年留居于青海东北部和东部,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一带及南部,宁夏贺兰山及四川北部。蓝马鸡喜欢生活在高山地带的寒冷地区,多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丛密云杉、橡树林内,山柳、腊梅灌木丛间,秋后随着雪线下移,而迁到有水的山谷或开阔的灌丛草原,一般多在拂晓开始活动,到树林中间觅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边吃边叫,此起彼伏,其声粗而洪亮;中午便隐匿于灌木丛
期刊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作为美国本土面积最大的州,德克萨斯从北到南1100公里,从东到西1200公里,形状恰好像一块“T骨牛排(T-Bone)”,看着就让人流口水。而德州豪爽彪悍的民风,又仿佛为这块“牛排”添加了一把旺火。闻香奥斯汀,从BBQ开始  我们抵达德州首府奥斯汀时已是傍晚,旅途中在饭点儿觅食难免荒不择路饥不择食。但我们却执着地按计划行事,在德州地界儿若不享受传说中原汁原味的BBQ,岂不枉然
期刊
浩瀚的东太平洋上,有一片与世隔绝的神秘孤岛。直到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的造访,这座孤岛才开始为世人所知。当地栖息着许多史前动物,面目古老得像《圣经》故事中大洪水爆发之前的怪物一样的巨蜥,拖着恐龙般的身躯在陆地上和海水里爬来爬去,奇异多姿的鸟雀遮天蔽日,巨龟驮着数百斤重的厚壳数着岁月,许多动植物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太平洋深处的仙境,一艘诺亚方舟,一个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然保护区。让达尔文着迷的“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