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制砂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上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断摸索,我们掌握了一套机制砂混凝土的配比技术参数。现就我们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做一简单阐述。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 石粉含量 配合比 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H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
引言
重庆市丰都-石柱高速公路B2标段混凝土设计方量60万方,且多采用机制砂拌合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就机制砂混凝土特性及施工工艺等做一简单论述。
一、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在以水灰比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从工作性角度来看,应以最佳振实密度和水粉比确定最佳石粉含量。比如有些资料认为对于中低强度泵送混凝土,水粉比介于0.37-0.4时,混凝土工作性最佳;对于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水粉比为0.28-0.29时,混凝土工作性最佳。
(二)以抗压强度决定石粉含量限值时,对于中低强度混凝土,最优石粉含量10%-15%,最高限值20%;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最优石粉含量10%,最高限值14%。
(三)以抗折强度决定石粉含量的限值时,对于中低强度混凝土,最优石粉含量10%,最高限值20%;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最高限值14%。
(四)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石粉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不需限制石粉含量。石粉含量对高强度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些許负面影响,但是微乎其微,不足以为限值提供依据。
(五)以控制含泥量为目的控制石粉含量的情形,对于固定来源的机制砂,可通过从MB值与含泥量的对应关系,以具体的MB值来确定石粉含量的限值,MB值较小者,可放宽石粉含量。
(六)对于不同其他材料环境、不同岩石质地的混凝土体系,均可通过系统试验求取最佳水粉比和石粉含量控制。
(七)对水灰比的选择仍基于天然砂确定水灰比的公式,但是在选取“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时,出于工作性的考虑,应代之以“最大水粉比”和“最小粉料用量”的概念,可以在满足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节约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具体替换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八)对单位用水量的选择,仍基于天然砂混凝土的用水量。在不掺减水剂的情况下,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增加将使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要保证坍落度,必须增加用水量。若掺加减水剂,则机制砂中的石粉便可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石粉含量需严格控制。另外,由于石粉对减水剂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在拌合过程中,需注意不能让减水剂与集料直接接触,应采用二次投料。
(九)对砂率的选择,机制砂混凝土不仅要考虑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还要考虑石粉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细度模数的基础上选择砂率,再根据石粉含量的多少具体调整,适当降低砂率。高石粉机制砂的砂率确定应参考最佳水粉比。
二、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比较
基于以上配制机制砂混凝土的要点,我们针对当地原材情况,采用三种不同机制砂进行混凝土试配:
毛砂,石粉含量大,达12%---18%;
除尘砂,石粉含量3%---7%;
掺配砂,在除尘砂中掺入20%的特细砂。
经试验得出,用三种不同的细集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综合比较,毛砂宜用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混凝土施工,其单价相对低于其他砂,经济实惠;除尘砂和掺配砂宜配置高标号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指标有保障。
三、高标号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
我处C50混凝土采用机制砂(除尘砂)施工,在施工中预制梁外观质量较差,气泡较多,经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处混凝土施工所采用的细集料为机制砂,机制砂混凝土保水性差,混凝土流动性较天然砂要差,也容易因流动性差,不能有效填补碎石产生的空隙而形成气泡。二是我处预制梁混凝土采用的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带有引气成分,会产生气泡。
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需调整机制砂级配,具体做法为:
(一)改善除尘砂质量:除尘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外观影响较大,我们通过改善机制砂级配,增加0.15—0.6mm颗粒所占比例,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气泡的目的。
(二)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执行配合比,控制减水剂掺量。由于减水剂中自带引气成分,减水剂的掺量控制不准确,会造成混凝土的气泡较多,且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因此应对其掺量严加控制。
四、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种作用、各种作用造成破坏的机理、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都与混凝土本身的渗透性有关,抗渗能力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较大影响,拥有良妤抗渗性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致密,使混凝土有较强的抵抗侵蚀能力,并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率)及孔隙结构特征有关。混凝土中相互连通的孔隙越多、孔径越大,则混凝土的抗渗性越差,反之则抗渗性能越好。而机制砂混凝土在此方面有比较强的优越性,因为机制砂中含有石粉,随着机制砂含粉量的增加,混凝土渗水高度逐渐较小,混凝土抗渗能力逐渐增强,相同含粉量条件下,不同颗粒级配与不同岩性的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抗渗能力相差较小,而机制砂混凝土抗渗能力均比与天然砂混凝土高。原因在于机制砂中有一定量的石粉,石粉具有填充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五、机制砂混凝土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一)混凝土干缩裂纹
我项目C50混凝土采用原为华新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该水泥需水量较大,标准稠度用水量比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大5-7毫升。一般认为,水泥需水量大,可以反映出水泥细度较大,厂家设备先进,但是由于预制梁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很低,在水分不能得到有效补充的情况下,极易形成裂纹。后我项目选用“海螺”P.O425水泥,并将机制砂石粉含量控制在百分之七以内,该问题得到解决。
(二)混凝土气泡
我项目預制梁为T形梁,由于其断面尺寸较小,但梁体高度相对较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气泡,严重影响预制梁外观。形成原因主要有: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差,如果振捣不良,不易填充碎石产生的空隙,形成气泡,且气泡不易排除;外加剂在调整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会添加引气成分,从而在混凝土中产生气泡,如果不有效排除,会汇聚成较大气泡,影响外观质量。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控制机制砂质量,调整机制砂级配,控制石粉含量;采用高振频、低振幅的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棒;混凝土分层浇筑,最大层厚不超过40cm,效果较好。
(三)混凝土水纹
由于机制砂混凝土保水性差,为了保证振捣效果,往往延长振捣时间,很容易由于过振形成水纹。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对于解决混凝土的保水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经试验,石粉含量不宜小于5%,否则混凝土会因为石粉含量低而出现和易性差的现象,同时保水性急剧降低。为解决混凝土出现水纹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控制在5%--7%之间;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施工正常的前提下,降低坍落度。
总结
天然砂混凝土受天然砂的地域性限制,而机制砂混凝土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且施工工艺有较大改进空间,我们应推广应用机制砂混凝土,使技术不断更新,工艺日臻成熟,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能,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中。
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QJTG/TF90-2013.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 石粉含量 配合比 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H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
引言
重庆市丰都-石柱高速公路B2标段混凝土设计方量60万方,且多采用机制砂拌合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就机制砂混凝土特性及施工工艺等做一简单论述。
一、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在以水灰比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从工作性角度来看,应以最佳振实密度和水粉比确定最佳石粉含量。比如有些资料认为对于中低强度泵送混凝土,水粉比介于0.37-0.4时,混凝土工作性最佳;对于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水粉比为0.28-0.29时,混凝土工作性最佳。
(二)以抗压强度决定石粉含量限值时,对于中低强度混凝土,最优石粉含量10%-15%,最高限值20%;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最优石粉含量10%,最高限值14%。
(三)以抗折强度决定石粉含量的限值时,对于中低强度混凝土,最优石粉含量10%,最高限值20%;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最高限值14%。
(四)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石粉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不需限制石粉含量。石粉含量对高强度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些許负面影响,但是微乎其微,不足以为限值提供依据。
(五)以控制含泥量为目的控制石粉含量的情形,对于固定来源的机制砂,可通过从MB值与含泥量的对应关系,以具体的MB值来确定石粉含量的限值,MB值较小者,可放宽石粉含量。
(六)对于不同其他材料环境、不同岩石质地的混凝土体系,均可通过系统试验求取最佳水粉比和石粉含量控制。
(七)对水灰比的选择仍基于天然砂确定水灰比的公式,但是在选取“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时,出于工作性的考虑,应代之以“最大水粉比”和“最小粉料用量”的概念,可以在满足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节约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具体替换量应根据试验确定。
(八)对单位用水量的选择,仍基于天然砂混凝土的用水量。在不掺减水剂的情况下,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增加将使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要保证坍落度,必须增加用水量。若掺加减水剂,则机制砂中的石粉便可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石粉含量需严格控制。另外,由于石粉对减水剂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在拌合过程中,需注意不能让减水剂与集料直接接触,应采用二次投料。
(九)对砂率的选择,机制砂混凝土不仅要考虑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还要考虑石粉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细度模数的基础上选择砂率,再根据石粉含量的多少具体调整,适当降低砂率。高石粉机制砂的砂率确定应参考最佳水粉比。
二、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比较
基于以上配制机制砂混凝土的要点,我们针对当地原材情况,采用三种不同机制砂进行混凝土试配:
毛砂,石粉含量大,达12%---18%;
除尘砂,石粉含量3%---7%;
掺配砂,在除尘砂中掺入20%的特细砂。
经试验得出,用三种不同的细集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综合比较,毛砂宜用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混凝土施工,其单价相对低于其他砂,经济实惠;除尘砂和掺配砂宜配置高标号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指标有保障。
三、高标号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
我处C50混凝土采用机制砂(除尘砂)施工,在施工中预制梁外观质量较差,气泡较多,经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处混凝土施工所采用的细集料为机制砂,机制砂混凝土保水性差,混凝土流动性较天然砂要差,也容易因流动性差,不能有效填补碎石产生的空隙而形成气泡。二是我处预制梁混凝土采用的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带有引气成分,会产生气泡。
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动性,需调整机制砂级配,具体做法为:
(一)改善除尘砂质量:除尘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外观影响较大,我们通过改善机制砂级配,增加0.15—0.6mm颗粒所占比例,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气泡的目的。
(二)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执行配合比,控制减水剂掺量。由于减水剂中自带引气成分,减水剂的掺量控制不准确,会造成混凝土的气泡较多,且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因此应对其掺量严加控制。
四、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种作用、各种作用造成破坏的机理、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都与混凝土本身的渗透性有关,抗渗能力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较大影响,拥有良妤抗渗性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致密,使混凝土有较强的抵抗侵蚀能力,并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率)及孔隙结构特征有关。混凝土中相互连通的孔隙越多、孔径越大,则混凝土的抗渗性越差,反之则抗渗性能越好。而机制砂混凝土在此方面有比较强的优越性,因为机制砂中含有石粉,随着机制砂含粉量的增加,混凝土渗水高度逐渐较小,混凝土抗渗能力逐渐增强,相同含粉量条件下,不同颗粒级配与不同岩性的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抗渗能力相差较小,而机制砂混凝土抗渗能力均比与天然砂混凝土高。原因在于机制砂中有一定量的石粉,石粉具有填充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五、机制砂混凝土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一)混凝土干缩裂纹
我项目C50混凝土采用原为华新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该水泥需水量较大,标准稠度用水量比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大5-7毫升。一般认为,水泥需水量大,可以反映出水泥细度较大,厂家设备先进,但是由于预制梁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很低,在水分不能得到有效补充的情况下,极易形成裂纹。后我项目选用“海螺”P.O425水泥,并将机制砂石粉含量控制在百分之七以内,该问题得到解决。
(二)混凝土气泡
我项目預制梁为T形梁,由于其断面尺寸较小,但梁体高度相对较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气泡,严重影响预制梁外观。形成原因主要有: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差,如果振捣不良,不易填充碎石产生的空隙,形成气泡,且气泡不易排除;外加剂在调整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会添加引气成分,从而在混凝土中产生气泡,如果不有效排除,会汇聚成较大气泡,影响外观质量。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控制机制砂质量,调整机制砂级配,控制石粉含量;采用高振频、低振幅的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棒;混凝土分层浇筑,最大层厚不超过40cm,效果较好。
(三)混凝土水纹
由于机制砂混凝土保水性差,为了保证振捣效果,往往延长振捣时间,很容易由于过振形成水纹。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对于解决混凝土的保水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经试验,石粉含量不宜小于5%,否则混凝土会因为石粉含量低而出现和易性差的现象,同时保水性急剧降低。为解决混凝土出现水纹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控制在5%--7%之间;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施工正常的前提下,降低坍落度。
总结
天然砂混凝土受天然砂的地域性限制,而机制砂混凝土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且施工工艺有较大改进空间,我们应推广应用机制砂混凝土,使技术不断更新,工艺日臻成熟,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能,更好的应用于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中。
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QJTG/TF90-2013.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