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后殖民主义是二十世纪后期影响深远、发展迅速的翻译理论流派之一,它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研究范围,将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在后殖民视角下审视翻译问题,发掘翻译在纯文字交流之外的社会功能、特定语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是本文要探讨的中心问题。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权力差异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异化 归化
【中图分类号】 G6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66-02
1 引言
后殖民理论研究于20世纪末始兴,翻译理论研究亦出现了所谓的“后殖民转向”。与之前的翻译理论研究的区别在于,后殖民翻译理论把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当作一个核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基于对文化力量对比导致语言差异的理解,考察了翻译的核心问题并试图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
2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范围,在学术界盛行的两种看法基础上,道格拉斯.罗宾森作出了界定,即包括:
所有文化、社会、国家、民族与其他文化的权力关系的研究:研究作为征服者的文化如何随意歪曲被征服者的文化;被征服者的文化如何回应高压统治。在这里,“后殖民”指的是我们在20世纪末期对政治和文化权力关系的看法。它所涉及的是整個人类历史。
从这个定义上看,“后殖民主义”理论可以作为工具考察英美等几个发达国家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权力差异,进而考察翻译在不同权力对比的国家间交流时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翻译不再是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个障碍,而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跨文化交际和社会政治交流中的一个中心问题。
借用后殖民理论研究翻译问题,就是围绕着权力话语展开的,包括对特定的地域观念如东方主义、民族主义的考察,从普遍性和差异性角度审视翻译现象。
首先,后殖民主义在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其政治话语和文化话语作了进一步延伸,“权力关系研究”是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权力关系研究要追溯到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
所谓“权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让人们服从的压制力, 而是一种行动方式, 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力量。。。所谓的“话语”并非语言学和文学研究中所说的“话语”, 而是指一种主要的人类活动。。。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 所有权力都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任何一个社会中的各个层面都具有特定的话语, 掌握话语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说话的权力; 反过来, 争夺权力往往表现为话语权力之争。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权力关系是殖民地与被殖民地、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产生的,权力差异导致话语权的差异,进而产生强国对弱国的话语霸权以及弱国对强国话语霸权的屈从和抵抗。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翻译与权力的差异和权力的运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要努力忠实于原作,翻译出充分反映原作的译文,还是把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当作一个重要的尺度,翻译出能够为目的语规范所接受的译文,这个问题并不仅取决于译者的主观判断,背后还存在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抢夺话语权的一场拉锯战。
其次,从权力关系研究延伸出对具体社会现象的考察,后殖民将“东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研究放到了显著的地位。萨义德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所指的“东方学”并不是对东方本身的研究,而是存在于西方人头脑中的、作为一种观念的“东方主义”,“东方”是作为“强大的西方”的陪衬和“他者”存在的。“东方学”在本质上是西方试图制约东方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体系,始终主导着欧美殖民者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则是侧重于探讨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抵抗。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要揭示在翻译中西方译者如何根据自己对东方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臆想来“操控”文本,歪曲东方文化和其他弱势文化,为殖民统治和文化渗透制造借口。
最后,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理解是后殖民理论又一研究课题。后殖民理论将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提出的解构倾向投射到殖民关系上,认为在表面上屈从西方并推崇其政治和文化的“普遍性”的规则下,作为边缘的殖民地弱势文化能够对处于中心地位的宗主国强势文化进行消解。
反映到翻译上,研究者认为,翻译的对象不仅仅是原语的语言文化系统与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系统之间的共性,还应该包括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传统意义上西方价值系统制定的普遍性真理是相对的形而上学,而差异性才是不变的存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建立在推翻西方为中心的普遍性和对各种文化差异的尊重的基础上,提倡在翻译中加大对文化差异的关注。
从后殖民主义语境综观翻译活动,翻译的社会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在帝国主义时代,翻译曾被用作殖民统治的工具。在后殖民时代,翻译仍被当作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倾销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翻译还成为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进行抵制与反击的有力武器。而翻译研究应是对权力差异下异质文化的碰撞和转化的研究。
3 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策略选择
翻译策略一般指翻译时的总体目标,它可以对具体的翻译技巧起到指导作用。在后殖民视角下,翻译大多是在权力运作下对原文文本的重写,是对译者所服务的目的语文化中语言、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反映,是一种基于维护目的语政治利益的交流活动。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得不考虑具体的文化政治语境。 从后殖民视角探讨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是苇努蒂。
他提倡异化式翻译,即翻译时应当尽量传译原文中的语言文化差异,让译文保持一定的外国语言文化特色。同时,他反对归化式翻译,即消解原文的异域特色,按照译入语语言文化规范改造译文,使之透明流畅,读起来不像译文。
苇努蒂的翻译策略观点是反对当前的英语文化霸权的,尽管初衷是为了达到民主政治的目标,但他的理论是为第一世界国家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权力差异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异化 归化
【中图分类号】 G6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66-02
1 引言
后殖民理论研究于20世纪末始兴,翻译理论研究亦出现了所谓的“后殖民转向”。与之前的翻译理论研究的区别在于,后殖民翻译理论把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当作一个核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基于对文化力量对比导致语言差异的理解,考察了翻译的核心问题并试图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
2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范围,在学术界盛行的两种看法基础上,道格拉斯.罗宾森作出了界定,即包括:
所有文化、社会、国家、民族与其他文化的权力关系的研究:研究作为征服者的文化如何随意歪曲被征服者的文化;被征服者的文化如何回应高压统治。在这里,“后殖民”指的是我们在20世纪末期对政治和文化权力关系的看法。它所涉及的是整個人类历史。
从这个定义上看,“后殖民主义”理论可以作为工具考察英美等几个发达国家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权力差异,进而考察翻译在不同权力对比的国家间交流时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翻译不再是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个障碍,而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跨文化交际和社会政治交流中的一个中心问题。
借用后殖民理论研究翻译问题,就是围绕着权力话语展开的,包括对特定的地域观念如东方主义、民族主义的考察,从普遍性和差异性角度审视翻译现象。
首先,后殖民主义在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其政治话语和文化话语作了进一步延伸,“权力关系研究”是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权力关系研究要追溯到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
所谓“权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让人们服从的压制力, 而是一种行动方式, 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力量。。。所谓的“话语”并非语言学和文学研究中所说的“话语”, 而是指一种主要的人类活动。。。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 所有权力都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任何一个社会中的各个层面都具有特定的话语, 掌握话语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说话的权力; 反过来, 争夺权力往往表现为话语权力之争。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权力关系是殖民地与被殖民地、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产生的,权力差异导致话语权的差异,进而产生强国对弱国的话语霸权以及弱国对强国话语霸权的屈从和抵抗。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翻译与权力的差异和权力的运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要努力忠实于原作,翻译出充分反映原作的译文,还是把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当作一个重要的尺度,翻译出能够为目的语规范所接受的译文,这个问题并不仅取决于译者的主观判断,背后还存在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抢夺话语权的一场拉锯战。
其次,从权力关系研究延伸出对具体社会现象的考察,后殖民将“东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研究放到了显著的地位。萨义德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所指的“东方学”并不是对东方本身的研究,而是存在于西方人头脑中的、作为一种观念的“东方主义”,“东方”是作为“强大的西方”的陪衬和“他者”存在的。“东方学”在本质上是西方试图制约东方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体系,始终主导着欧美殖民者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则是侧重于探讨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抵抗。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要揭示在翻译中西方译者如何根据自己对东方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臆想来“操控”文本,歪曲东方文化和其他弱势文化,为殖民统治和文化渗透制造借口。
最后,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理解是后殖民理论又一研究课题。后殖民理论将后现代/后结构主义提出的解构倾向投射到殖民关系上,认为在表面上屈从西方并推崇其政治和文化的“普遍性”的规则下,作为边缘的殖民地弱势文化能够对处于中心地位的宗主国强势文化进行消解。
反映到翻译上,研究者认为,翻译的对象不仅仅是原语的语言文化系统与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系统之间的共性,还应该包括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传统意义上西方价值系统制定的普遍性真理是相对的形而上学,而差异性才是不变的存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建立在推翻西方为中心的普遍性和对各种文化差异的尊重的基础上,提倡在翻译中加大对文化差异的关注。
从后殖民主义语境综观翻译活动,翻译的社会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在帝国主义时代,翻译曾被用作殖民统治的工具。在后殖民时代,翻译仍被当作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倾销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翻译还成为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进行抵制与反击的有力武器。而翻译研究应是对权力差异下异质文化的碰撞和转化的研究。
3 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策略选择
翻译策略一般指翻译时的总体目标,它可以对具体的翻译技巧起到指导作用。在后殖民视角下,翻译大多是在权力运作下对原文文本的重写,是对译者所服务的目的语文化中语言、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反映,是一种基于维护目的语政治利益的交流活动。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得不考虑具体的文化政治语境。 从后殖民视角探讨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是苇努蒂。
他提倡异化式翻译,即翻译时应当尽量传译原文中的语言文化差异,让译文保持一定的外国语言文化特色。同时,他反对归化式翻译,即消解原文的异域特色,按照译入语语言文化规范改造译文,使之透明流畅,读起来不像译文。
苇努蒂的翻译策略观点是反对当前的英语文化霸权的,尽管初衷是为了达到民主政治的目标,但他的理论是为第一世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