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教师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策略是基于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新的课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综观目前的教学现状,虽然“减负”的口号喊的轰轰烈烈,但“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教学负担依然很重”却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不是把知识的某些部分减去,更不是不要考试,不要教学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减负”后,不但不能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减负”的实质是“增效”,即适量投入时间,多产出知识。“减负不减质”,“减负要增效”。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以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和价值最大化,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要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
在当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使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教学情境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而创设。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创设直观的情景教学,对初三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语文本身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要力求选取与学生相关的、熟悉的事物。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该文章属于一篇童话,教师可以通过采取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在上课前首先安排学生认真的阅读课文并提出要求:将文章的内容改变成剧本,选出扮演的角色,并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尽情的展现出来,尤其是要注重人物的神态、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更好的达到学好语文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探究方式掌握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体验、理解并运用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师适当的安排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翻阅工具书、相关资料、课前预习、背诵经典诗歌等,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适时的开展相关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交流、互动,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学习中。所谓合作学习也就是积个人的智慧为集体成果的过程。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还能推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从而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开放性及其所学知识的发展性和生成性,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
有效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情境,不断的思考、分析、对比、归纳,在反复的思考中解决语文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多角度分析力以及判断能力。通过对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问题做出科学的决策的过程中,以逐步培养学生查漏补缺的能力,习惯于反思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这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完善自我人格、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45分钟是学生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容量和深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有时,课堂上只是老师一味的讲,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来为语文课堂服务。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如学习宋词,借助图画与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真情朗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词的意境与情感。有时也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六、加强教师的艺术修养
用教师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试想:一个风趣、幽默,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的教师怎么会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听老师的课,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能积极地投入学习。语文课的魅力就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文学底蕴不但令老师拥有独特魅力吸引学生,更能促进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厚富.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策略是基于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新的课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综观目前的教学现状,虽然“减负”的口号喊的轰轰烈烈,但“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教学负担依然很重”却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不是把知识的某些部分减去,更不是不要考试,不要教学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减负”后,不但不能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减负”的实质是“增效”,即适量投入时间,多产出知识。“减负不减质”,“减负要增效”。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以追求教学的整体效益和价值最大化,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要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
在当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使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教学情境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而创设。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创设直观的情景教学,对初三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语文本身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要力求选取与学生相关的、熟悉的事物。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该文章属于一篇童话,教师可以通过采取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进行,在上课前首先安排学生认真的阅读课文并提出要求:将文章的内容改变成剧本,选出扮演的角色,并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尽情的展现出来,尤其是要注重人物的神态、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更好的达到学好语文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探究方式掌握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体验、理解并运用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师适当的安排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翻阅工具书、相关资料、课前预习、背诵经典诗歌等,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适时的开展相关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交流、互动,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学习中。所谓合作学习也就是积个人的智慧为集体成果的过程。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还能推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从而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开放性及其所学知识的发展性和生成性,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
有效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情境,不断的思考、分析、对比、归纳,在反复的思考中解决语文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多角度分析力以及判断能力。通过对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问题做出科学的决策的过程中,以逐步培养学生查漏补缺的能力,习惯于反思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这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完善自我人格、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45分钟是学生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容量和深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有时,课堂上只是老师一味的讲,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来为语文课堂服务。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如学习宋词,借助图画与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真情朗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词的意境与情感。有时也可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六、加强教师的艺术修养
用教师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试想:一个风趣、幽默,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的教师怎么会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听老师的课,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能积极地投入学习。语文课的魅力就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文学底蕴不但令老师拥有独特魅力吸引学生,更能促进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厚富.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