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为品社课堂注入活力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j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在传统的品社课堂中,教师比较注重社会常识、道德标准等方面的教育,但是缺少与学生之间“心灵”上的碰撞,更缺少师生间的深层互动。在高年级品社课堂上,我尝试着将思辨活动融入课堂,在师生的深层互动中走近学生的心灵,为品社课堂注入活力。
  思辨,就是指思考和辨析。思辨精神在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在课堂上引入思辨活动,努力引导学生辩证、多维地看待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既倾听他人,更倾听自己的声音。在品社课堂上,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根据地思辨
  让品社课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是我在教学中一直追求的。在高年级课堂上,我尝试从学生生活角度出发,积极创设情境,给他们搭建一个思辨的舞台,调动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学习,引发他们的思辨。
  在《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一课的教学中,我出示“工业革命前的小镇”和“工业革命后的小镇”图片,让学生对比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的影响,接着将矛头指向现实的生活,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在身边接触到的现代科技成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辨:“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媒体的介入给学生以真实的震撼,贴近学生的问题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真切地进入到学习、体会、感受的状态,接下来的思辨也就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我觉得这对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此情此景,所感所想,定会是铭刻在心,终身难忘的!
  二、关注时政新闻,让学生有联系地思辨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而结合时政的品社课是最鲜活的。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在教学中也注意把需要的知识点与教材紧密联系,通过资源的整合,让品社课堂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
  在教学《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一课时,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震、海啸及核辐射等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日本。学生很喜爱日本商品、动漫,对于日军的侵华及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等史实又是满腔愤怒,在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中,我联系最近的新闻引发学生思辨:“最近,日本地震后,中国政府及时给予了援助,帮助日本度过难关,可是对此,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去救助?你们认为呢?”这一问题立即犹如一颗巨石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一下子引发学生的讨论,在“救”与“不救”针锋相对的思辨中,学生明白了对于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全世界爱好和平的老百姓都需要团结互相鼓励,希望日本尽快走出这次困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对待历史问题的唯一正确态度。在讨论中学生们更明白:对于未来,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洗刷民族的耻辱!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赢得地位和尊严!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三、捕捉课堂生成,让学生有智慧地思辨
  课堂上是动态生成的,也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作为品社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各种生成的火花:学生的一个发现、一处质疑、一句插话……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学着有智慧地思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中秋月圆诉亲情》一课时,当我在课上出示中秋节常吃的月饼实物时,同学们都兴奋了,我顺势问同学“你喜欢吃月饼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举手发表自己对月饼的喜爱之情,就在这时,一向很有想法的小赵也举起了手,我请他说说,只见他站起来嘀咕:“月饼有什么好吃的,我一点都不喜欢月饼,我倒是对月饼的包装盒比较感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也知道现在的月饼存在的问题,于是我打破了原来的教学计划,顺势引导了解了月饼的由来与传说、各族庆祝中秋节的方式后,引导学生思辨:“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样的月饼呢?”学生们在了解了月饼背后的故事后纷纷发言:“月饼不应该注重包装,要积极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月饼更应该注重它所传递的亲情!”“中秋节吃月饼更应注重绿色环保!”……
  学生们充满真情实感、充满智慧的思考,让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月饼在中秋节里的寓意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它承载着团圆的民族情结。
  四、适时鼓励引导,让学生有深度地思辨
  在学生的思辨活动中,我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讨论,让孩子们明白探讨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定要取胜,要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即使是自己不赞同的。
  在《环保从身边做起》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思辨活动:“使用餐巾纸已经成为我们一种生活习惯了,你们觉得有必要把手帕请回来吗?”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得很热烈,有的说:“餐巾纸放在身边比较方便,手帕弄脏了就不能用了!”有的说:“使用手帕可以反复用,更加环保!”有的说:“手帕脏了要用水来洗,这样会浪费水资源!”……大家各有各的道理,都不肯认输,这时我及时出示之前调查的“家庭面巾纸使用量调查报告”,接着让班级同学再推算一下全班同学家庭1个月的使用量,全中国家庭的使用量。同学们通过一算才知道,我们使用面巾纸的量是非常大的,接着我又带着他们去了解一下生产纸巾木材使用的数据,同学们都被这样的数据震撼了!在学生的心中也就明白了,为了环保,我们还是应该有节制地使用纸巾,多使用手帕,每一份小小的“牺牲”,都是对地球妈妈的爱。
  教师通过鼓励的话语、具体的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思辨,在很大程度上开放了学生的思想,更加深了学生思辨的深度,学会了深入思考问题。
  我们追求的是让品社的课堂更加理想化、更有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启迪。通过不断地“思辨”,我相信在不断探索中,学生一定会在思辨中获得体验与感悟,综合能力在思辨中也会得到提高与发展。
其他文献
自项目式学习发展以来,不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积极尝试,但往往出現“表面热闹”的现象。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未深入思考学习的本质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会达成什么效果。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未能厘清项目式学习的关键要素及实施方法。而明确项目式学习在操作层面的关键要素及实施方法是推进项目式学习落地课堂的核心环节。  项目式学习既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又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方式。借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
期刊
剪纸作为一项民间艺术,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致力于幼儿剪纸活动实践,将剪纸作为园本课程,尝试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让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焕发生机。  如何让幼儿爱上剪纸?如何让剪纸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对剪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开展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从活动内容、活动环境、指导方法等方面出发,为幼儿创设高品质的学习环境,让剪纸
期刊
随着国家对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必修课。农村地区也开办了相应的信息课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偏远地区的信息技术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偏远地区教育观念滞后。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而我所在地区又是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教育部门及领导认为,目前教育工作的目标是调高升学率,而忽视了音乐、体育、美术以及信息技术作等副科。其次,由于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许
期刊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一幼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自2017年起,从兴趣入手充分挖掘幼儿的生活资源,开展探索节日主题系列活动,确立了“三式三段”的课程模式,将课程回归到游戏、自然与生活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经典式传统节日主题——了解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我们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收集并梳理经验背后的问题,挖掘有效信息,确定主题目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理解节日含义,拓展经验,进一步感受
期刊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成长的必要途径。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中涵盖的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领悟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劳动。教师遵循劳动教育生活化、科学探究趣味化的原则,使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高质量融合。  找到融合的契合点  科学活动与劳动教育存在共性。其一,以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体验掌握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劳动教育让幼儿在掌握
期刊
草木丰美,尤多麋鹿,亦庄是昔日的皇家园林。清末光绪年间,一所名为“鹿圈小学”的私塾诞生于此,重文尚学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文化底蕴。琅琅书声中代代学童知书达理,成长为栋梁之材。今日的北京市亦庄镇第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亦庄二小”)便是以私塾为前身,由多所学校撤并而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皇家园囿已成为新时代的“智造之城”。如何传承千年文脉、续写书香故事、展现时代新姿,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考题。
期刊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是十小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行”是十小的追求。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合格+特长,全面+多元”为育人目标,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个性特长发展。攀枝花市第十小学校这所景美人和、书香四溢的国家级艺体特色学校,正散发着自己的蓬勃朝气和迷人魅力。  和美校园,文化充盈。造型别致、凸显特色的校门,富有艺术气息、展现十小办学特色的艺术长廊,简洁大气、记载学校办学历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关于教材观、教学观的变革问题也被广泛讨论,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就中学思想品德课而言,它是对中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要在此过程中确立“用教材教”的全新理念,就要转变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掌握一些具体策略和方法,恰当地处理教师和教材、教师和学生等一系列关系。  一、“教教材”与“用教材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发展。同时也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个性多样化的形成,实现多元智能的发展,最终实现各具特殊能力的人才培养。”(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但农村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  1.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少,影响后续学习。  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学习
期刊
阅读是理解,习作是运用。阅读教学不光要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还兼具读学写、指导习作的任务。阅读教学是借助一篇篇例文呈现的,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也是花在学习阅读上。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汲取习作营养,为习作做好准备呢?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理解词语与学习运用词语结合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理解了词语,才会了解句段篇章大意;能正确
期刊